第十章

關燈
一定向組織上報告。

    不管你現在能不能入黨,總要分配工作給你的。

    我已叫她幫勤治的忙,把婦女們的覺悟好好地提高一下。

    據勤治說,大家對她印象不錯,她用自己的事例來幫助大家,總比我光講大道理要好得多&hellip&hellip&rdquo說着,老六又兀自笑了。

     老六講完慶娘又談黃洛夫,老黃道:&ldquo他的事情我已知道,來得正是時候,我們現在需要他,我要找他好好地談一次。

    &rdquo他叫老六通知阿玉:&ldquo我到艇上去看他。

    &rdquo 阿玉果然就把老黃帶到小艇去找黃洛夫。

    那黃洛夫在小艇上悶了幾日,有阿玉在照顧,倒也慢慢習慣了,他和她談了許多,談兩個人的過去,談現在,也談未來的理想,而且談得很投機。

    不久浪漫主義的詩興又發了,向阿玉借筆紙,阿玉問他幹什麼用,他說:&ldquo寫詩。

    &rdquo阿玉哈哈大笑:&ldquo什麼叫作詩呀?&rdquo黃洛夫對她說:&ldquo詩就是分開一行行的,可以朗誦,也可以唱。

    &rdquo阿玉不大在乎地說:&ldquo這叫歌仔,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賣魚的六叔也會寫,寫出來教人唱,有時我也寫&hellip&hellip&rdquo黃洛夫大為吃驚:&ldquo你也寫詩?&rdquo阿玉不服氣地說:&ldquo你寫得我寫不得!&rdquo接着,又做了解釋:&ldquo我有時瞎編,随編随唱,六叔聽了說好,把它寫下來就是歌仔,也就是你說的詩。

    &rdquo 黃洛夫叫她唱自己編的歌仔,她就是不肯。

    當黃洛夫把自己寫的新詩讀給她聽,她又放聲大笑:&ldquo這叫什麼歌仔?誰也聽不懂。

    &rdquo倒把老六編的《婦女四季調》唱給他聽。

    黃洛夫聽了很是吃驚:有這樣的人?便問:&ldquo這賣魚六叔是個什麼人?&rdquo阿玉隻是笑,不搭腔,當他問急了,才說:&ldquo沒這六叔,你還能在這兒享清福?&rdquo有時阿玉不在,他就讀《水浒全傳》、釣魚作消遣。

     在一起生活了這麼些時日,雙方了解深了,關系也密切起來,阿玉不但給他有好印象,也慢慢覺得她可愛。

    對很多事情她雖然不大在乎,但對較重大的事卻很負責、認真。

    他開始覺得她刁蠻,慢慢地就發覺這正是她動人的地方,她就像一顆從地下挖出來未經雕琢的寶石,看來很粗糙,卻隐藏着萬道光芒,随時都可以發射出來。

     那天,阿玉把一個結實的中年男子帶上艇,他還以為是賣魚六叔呢,一見面就表示恭維道:&ldquo六叔,你的歌仔寫得好極了,阿玉唱給我聽,介紹了你這樣一個民間詩人,使我極為佩服。

    &rdquo老黃隻是微笑,阿玉卻忍不住了,放聲就笑,把那黃洛夫笑得更加莫名其妙。

    阿玉這才說道:&ldquo洋學生,你弄錯啦,這位不是六叔,是馬叔。

    &rdquo一聽說是馬叔,黃洛夫連忙伸出雙手:&ldquo馬叔,我可把您盼到啦,大林同志&hellip&hellip&rdquo他性急地介紹了自己和沿途經過。

     老黃不慌不忙地拿出小煙鬥,裝着煙絲,面露笑容,頻頻點頭,一直到黃洛夫把自己介紹完畢,才說:&ldquo小黃同志,幸虧你走得快,再遲一步,你也完啦。

    &rdquo黃洛夫吃驚地問:&ldquo他們當天就動手?&rdquo老黃道:&ldquo也不過遲了一天,文藝社有不少人被捕。

    &rdquo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可叫黃洛夫冒出一身的冷汗。

    老黃冷靜地但沒帶任何責備神氣:&ldquo就是那個你說可以利用來擴大影響、自稱為左翼文豪的吳啟超幹的好事!&rdquo黃洛夫又傷心又慚愧,面紅地低下頭。

    &ldquo有這場經驗教訓也好,&rdquo老黃溫和地說,&ldquo最少可以幫助你提高認識,階級鬥争是尖銳的、無情的,你死我活的;敵人也是詭計多端、陰險毒辣,不能太天真大意!&rdquo黃洛夫感到心酸要流淚,老黃又安慰他道:&ldquo好在你臨走時留下那紙條,外圍團體被破壞了,團卻沒有什麼損失。

    我不是來跟你算這筆賬,我是來和你談談你今後的新任務、新工作。

    &rdquo他對阿玉說:&ldquo能把艇開到上遊去?&rdquo阿玉問:&ldquo還回不回來?&rdquo老黃道:&ldquo我們在白鶴洞碼頭下船。

    &rdquo阿玉自去開船,老黃和黃洛夫卻在船艙裡談。

     老黃把黨委的意圖告訴他:黨要建立一個宣傳中心,出一份公開的、群衆性的通俗油印報《農民報》,以宣傳黨的政策,擴大黨在群衆中的影響。

    還要出版若幹黨内小冊子,以提高黨員的覺悟和政治、思想水平。

    &ldquo而這工作,&rdquo老黃說,&ldquo特區黨委讨論過,認為你合适,早有意思調你來擔任。

    &rdquo黃洛夫表示興奮:&ldquo我能夠幹,也願意幹。

    &rdquo老黃又說:&ldquo這工作重要,又能發揮你的才能。

    &rdquo接着,又對他介紹了即将去的是個什麼地方,環境如何,接觸對象是哪些人,他該采取什麼态度等等。

     黃洛夫把一切都牢牢記住,既擔憂又興奮,不過,他聽說工作繁重,便問:&ldquo隻我一個人幹嗎?&rdquo老黃道:&ldquo我已給你考慮過一個助手,這個人沒幹過這種工作,文化水平也低,隻念過二年私塾,認得幾個字。

    但政治上可靠,立場堅定,熱情負責,有培養前途。

    &rdquo黃洛夫問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老黃笑了笑說:&ldquo今天你就可以見到。

    &rdquo 小艇在白鶴洞小碼頭泊上,早有幾艘小艇泊在那兒,有人問阿玉:&ldquo載什麼客來?&rdquo阿玉答道:&ldquo從大城來,返鄉省親的。

    &rdquo她進艙說:&ldquo白鶴洞到啦。

    &rdquo老黃對黃洛夫道:&ldquo我們在這兒下船,再走二三十裡地就到了。

    &rdquo老黃看看阿玉,阿玉隻在笑,心裡對這&ldquo洋學生&rdquo倒有幾分難舍,在一起幾天,熟了,相處也好,卻突然分手,又不知何時再能見面。

    她想對黃洛夫說幾句什麼,又礙于&ldquo馬叔&rdquo就在跟前,隻好笑笑,卻很勉強。

    那黃洛夫的心情就更沉重了,但不知道怎樣表示才好,隻說了聲&ldquo後會有期&rdquo,提着包袱下船。

    上了岸,走過一段路,黃洛夫偷偷回過頭,隻見阿玉還站在碼頭上,遠遠地對他招手,他低低地歎了口氣。

     五 老黃、黃洛夫一進潭頭鄉,就發現情況非常混亂,家家關門,戶戶下鎖,村莊沉寂,一片陰森氣氛。

    市集關閉,學校停課,人人如驚弓之鳥。

    他們徑向學校宿舍走,在門口庭院上遇見順娘媽,她一見老黃就說:&ldquo老黃呀老黃,你怎這時才來,已鬧翻天哩。

    &rdquo老黃問:&ldquo出了什麼事?&rdquo老人家吃驚道:&ldquo你還沒聽說過?那姓許的大壞蛋吃了大虧哩,死了七八十,傷了近百,當鋪、錢莊、賭場都叫搶哪,各家鋪頭也被搶得精光。

    &rdquo老黃故意問:&ldquo到底是誰幹的?&rdquo老人家道:&ldquo不是那許天雄還有誰?這一下可把那大壞蛋教訓夠哩,人人都叫好!&rdquo 走進宿舍大門,隻見那陳聰在堂屋對幾個人手舞足蹈、口沫橫飛地在說他的驚險故事:&ldquo可真怕人,當時我在床上堆了幾床大棉被,躲在床底下,還覺得不安全,那子彈吱吱響,就像雨點似的在我頭上飛來飛去。

    &rdquo一見老黃,就說得更有聲色了:&ldquo簡直是大災難,我有生以來從未見過這樣一場大戰。

    在一夜間,那繁華的小巴黎就成了這個模樣:屍積如山,血流成河,陰森、恐怖,如同地獄。

    &rdquo老黃把黃洛夫介紹給他:&ldquo宋學文先生,到學校教書來的。

    &rdquo陳聰心裡一震:派人來哪?卻還裝出笑容:&ldquo歡迎,非常之歡迎。

    &rdquo因談瘾未足,又繼續在說他的&ldquo曆險記&rdquo:&ldquo簡直是場血戰呀&hellip&hellip&rdquo有人來說沈常青有請,陳聰對黃洛夫說:&ldquo老宋,自己人,恕不招待。

    &rdquo說着,就像一陣旋風似的走了。

     老黃叫黃洛夫休息,自找順娘去,一小時後,他把順娘帶來,介紹給黃洛夫:&ldquo順娘同志&mdash&mdash你的未來助手。

    &rdquo黃洛夫把她上下一打量,有點失望:道道地地的鄉下女人,能幫我什麼忙?順娘卻大大方方地說:&ldquo我沒文化,什麼也不懂,幫不上你什麼忙,照顧些茶水還可以。

    &rdquo老黃卻說:&ldquo印刷、發行全交給你,現在不懂慢慢會懂的,重要在于學習。

    &rdquo 晚上,老黃又到順娘家和汪十五見面。

    那汪十五說:&ldquo過去老愁沒事幹,經你把路一點就通哩,現在我們就熱乎乎地幹開哪。

    &rdquo說了好多情況,全是叫人興奮的消息。

     原來,由于為民鎮一天天地繁榮,運輸業也相應地發展了。

    各鄉破産農民跑來當挑夫找活計的日有增加,但他們沒組織,沒個頭,沒規章,随請随去,雇主随便壓低挑運費,粥少僧多,你不去我去,大家互相争奪,不但便宜了雇主,還時常引起搬運工人間的争吵打架。

    汪十五過去隻把做挑夫當找飯吃的活,沒把它當件工作來幹,和老黃談過後開了竅:把這些運輸工人組織起來也是革命工作,他就開始在這些運輸工人中進行活動。

    在為民鎮的運輸工人中,他的資格最老,當初還沒人去幹,他就和自己女人幹開了。

    盡管現在新來的人多,入廟要先拜土地神,對他也還有幾分敬意,因此很有條件做這工作。

     十五對大家說:&ldquo大家沒個規章,沒個組織,有活幹你争我奪,雇主占便宜,我們吃虧。

    現在人多活少,天天鬧糾紛多不好,為什麼大家不來個組織,共同訂個規章,挑擔按重量,工資按裡計,大家一律,不許你争我奪。

    大家都是窮人,為找碗飯吃,争争吵吵,甚至打架,自己團結不了,人家見了笑話。

    &rdquo這建議立即獲得大家熱烈歡迎,一緻支持。

    可是也有人提出問題,他們問:&ldquo就算大家不争不奪,也有吃虧的,你人粗力大,雇用的人就多,我體力不足,雇用的就少,反正出一樣工錢,誰不要那人粗力大的?&rdquo十五道:&ldquo你這話也有道理,大家有了組織就不吃虧,我們還可以訂個辦法,大家輪班,排個号,不能随雇随去,有人來雇,講妥了價錢就由輪值的人去,誰都有機會,誰也不吃虧。

    &rdquo 這辦法大家也贊成了,可是又有人提出新問題:&ldquo萬一有新來的人和我們搶活幹怎麼辦?&rdquo由于農村赤貧化,這種人的确多,怎麼辦?十五道:&ldquo這也确是個問題,大家想想看,有什麼對付辦法?&rdquo有人說:&ldquo我們可以把現有的人登記一下,名冊上有名的就許他在這兒幹,沒名的不許他幹!&rdquo有人又說:&ldquo來搶生意的大家一起對付他&mdash&mdash打!&rdquo十五搖頭道:&ldquo登記辦法我贊成,打人不妥,大家都是窮人,生活苦,到這兒來找活幹,我們怎能趕走他們?我想還是組織重要,從我們成立那天起,就不許單幹,誰到我們地頭,都得加入組織,服從規章。

    人多了,也不用怕,那時我們還可以派人出去兜活幹,誰要雇用挑夫,運多少東西,我們一起承包,把包下來的交給大家做。

    &rdquo這辦法倒不錯,虧他想得出,他們說:&ldquo十五,你辦法想得好,就帶我們幹吧。

    &rdquo 他們經過了多次反複讨論,到商會那兒立了案,找了個小小門面,便把&ldquo為民運輸服務社&rdquo招牌挂上去,又推出汪十五當&ldquo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