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話逗得大家都笑哪,連苦茶娘也破涕為笑。
有人又問:&ldquo苦茶,什麼時候才請我們喝喜酒呀?&rdquo老白故作吃驚道:&ldquo怎樣,你們天天在一起,苦茶還沒對你們宣布過?三多已約定我下個月到下下木去喝喜酒呢!&rdquo苦茶感到緊張,她說:&ldquo大哥,不許你亂說!&rdquo老白道:&ldquo你想守秘密,我偏要說。
&rdquo婦女們一下子都轟到苦茶那兒去:&ldquo苦茶,你真壞,連日期都定了,還瞞住我們!&rdquo苦茶面紅紅的,既吃驚又高興:三多真的對大哥說了?為什麼他不先問問我?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不民主!苦茶娘也有點意外,她的親生女兒就沒對她說過,她相信她不會瞞自己的,她走去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三多:&ldquo是你私自定的?為什麼連嶽母娘也不說一聲,難道苦茶不是我生養撫大的?&rdquo三多隻是笑。
自然,大家都為這件事特别高興! 大家把苦茶、三多直送出村口。
臨分手時,苦茶指着那些婦女,低聲、嚴肅地對老白說:&ldquo大哥,我也把這些姊妹們交給你了,她們都是婦女會會員。
&rdquo又把大嫂子拉過來介紹:&ldquo還有,她是我們婦女小組組長。
&rdquo老白笑道:&ldquo且慢着急,我還要送你們一程哩。
&rdquo他們離開歡送隊群開始上山,苦茶走走又回過頭來,依依不舍地望着大家。
送别的人都還在村口站着,對她揮手,有人還在唱《婦女四季調》哩。
她興奮、感動,淚水縱橫。
回想起十年前,她一身布衣服,一隻小包袱,也是由老白送着,到下下木去當新媳婦。
那時雖也有她娘、小弟弟到村口送行,又是多麼凄苦、冷清呀,和現在有多大不同。
當時她覺得不是去成全一生中的好事,而是去受難,她真不願離開這個生身長大的家鄉,她多麼想死呀!現在,她真的是去成全人生中最大的好事,也舍不得離開家鄉、親人,但在她心中卻充滿了喜悅! 老白挑着白家送給親家娘的禮品,和三多邊談邊走,已經走得很遠了。
他們在這些日子裡已談了許多,似乎還沒談完,一下子也談不完。
三多問老白:&ldquo鄉裡還有多少武裝可用?&rdquo老白道:&ldquo需要的時候,兩百來條槍還拿得出。
&rdquo三多又問:&ldquo高老二那邊還有多少?&rdquo老白道:&ldquo已經不多,高輝走時都帶走了。
&rdquo又問,&ldquo你想,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拿出來用?&rdquo三多點頭道:&ldquo也許很快,也許還有一段時間,總之我們一定會用得着它!&rdquo老白興奮地說:&ldquo隻要你一句話&hellip&hellip&rdquo三多道:&ldquo不是我一句話,是我們的黨。
&rdquo老白改口道:&ldquo我的脾氣真難改,又說錯哩。
&rdquo他們走了一段路,回頭看看,苦茶還在老遠地方走走停停,依依不舍。
他們停下等她,老白道:&ldquo看來苦茶今天特别高興。
&rdquo 老白把他們送到十裡路外山岔口上才分手。
還是三多伴着苦茶,苦茶低着頭和三多并排走,不時卻偷偷瞟眼看他,暗笑。
三多道:&ldquo為什麼你老這樣望我?&rdquo苦茶故作正經地說:&ldquo我說你這個人,現在越來越壞哪。
&rdquo三多道:&ldquo為什麼?&rdquo苦茶望望遠處,表示對他冷淡:&ldquo這樣一件大事,也不先問問我,就對大哥說,要是我不同意呢?&rdquo三多心裡明白她要說的是什麼,卻故意問:&ldquo你說什麼大事呀?&rdquo苦茶冷笑道:&ldquo裝得多像!&rdquo三多道:&ldquo是不是&hellip&hellip&rdquo苦茶道:&ldquo别說啦。
&rdquo三多道:&ldquo那晚上,在青霞寺,你不是已經說過?&rdquo苦茶裝出生氣模樣:&ldquo我說過什麼?&rdquo三多道:&ldquo你說過&hellip&hellip&rdquo苦茶道:&ldquo那時是那時,這時又是這時,當時你又怎樣表示的?我現在已改了主意。
&rdquo三多倒覺得有點意外:&ldquo你當真變啦?&rdquo苦茶乘機在路旁一棵大樹下歇下,不走:&ldquo是的,後來我的主意就變了,我現在是很不喜歡你的。
&rdquo三多也把擔子放下:&ldquo就因為生我的氣?&rdquo苦茶道:&ldquo從前你不講理,現在我也不講理。
&rdquo 三多見她話說得認真,有幾分急,苦茶見他急了,心中就有幾分樂:&ldquo我不但生你的氣,我還生自己的氣,我為什麼要這樣傻,人家瞧你不起,不要你,你還死死等他!&rdquo三多道:&ldquo可是我已經決定&hellip&hellip&rdquo苦茶繃起面孔說:&ldquo那是你的事,我可沒對誰說過。
&rdquo三多在她旁邊坐着,不覺歎了口氣。
苦茶道:&ldquo你歎什麼氣?&rdquo三多道:&ldquo我上了你的當!&rdquo苦茶心想,把他急得也差不多了,又問:&ldquo現在你想怎麼辦?&rdquo三多道:&ldquo我隻好問你啦。
&rdquo苦茶忽然吱聲笑了,三多掉頭望她,她還是在笑,笑得那樣逗人喜愛。
他情不自禁地對她伸出手去,她就順從地投進他懷裡。
他們的大事就算這樣定下了。
七 三多、苦茶回到下下木不久,老黃也回來了。
三多娘和苦茶都在忙着準備他們的婚事,村上議論紛紛,大都對這段苦姻緣表示同情和欣慰。
隻有一個人非常不服氣,那人便是三福妹妹銀花。
這十六歲的小姑娘叫作&ldquo人細鬼大&rdquo,發育得早,心眼多,從十四歲時起就懂得同男人眉來眼去,輕浮、虛榮。
三多常到三福家,把銀花當小妹妹看待,常對她開玩笑說:&ldquo長得真俏、真快,不久前我還替你揩過鼻涕哩。
&rdquo銀花卻一味學大人樣,想嫁人,她想嫁誰呢?曾偷偷地對人說:&ldquo要嫁人,就嫁三多。
&rdquo她也是婦女會成員,可是最不服苦茶,她說:&ldquo破鞋就隻配墊桌腳!&rdquo又翹起鼻子,輕蔑地說:&ldquo要是我可不這樣,男人不喜歡,死纏着不放。
&rdquo上圩下地時總是盯住三多,見苦茶面沒點聲氣,一見三多就滿面光彩,話也多了。
三多一直沒把她放在眼裡,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心事,苦茶卻看出她的心事,也感到苦惱。
當消息傳開後,銀花差不多整整哭了一夜,再不到苦茶家,三福娘看出點苗頭,氣得直發抖,狠聲罵她:&ldquo死丫頭,發昏啦,三多配做你爸哩。
&rdquo 這銀花在三多那兒失望,就想起小許來。
她想:小許人雖不英俊卻有學問,受人尊敬。
就常常跑小學,許老師長、許老師短地叫,當小許一個人在改學生卷子,還偷偷一個人走去找他,故意擠在他身邊,有次還故意拿她發育得特别飽實的胸膛去碰他。
小許一直把她當小妹妹,當他的學生看,沒想到她有什麼,忙時也叫她幫自己做些小事,她一得意就對外說:&ldquo許老師對我有意。
&rdquo這話被一個姊妹伴聽見了,便警告她說:&ldquo這話可不許亂說,人家早有對象。
&rdquo銀花吃驚地問:&ldquo誰呀?&rdquo那姊妹伴笑道:&ldquo村上早傳說了,隻你一個人還在鼓裡。
不是别人,是杏花,是許老師幹娘三多娘、幹嫂子苦茶做的主。
&rdquo這一下,又把銀花氣壞了,她哭着說:&ldquo我的命為什麼這樣苦呀!&rdquo從此對三多一家還有杏花,意見很深。
連日來,老黃、三多、小許都在忙着開會,有時苦茶也被吸收來做彙報,主要是總結大同的工作。
老黃對這次工作非常滿意,認為路線一對工作就能鋪開。
真是當前的形勢特别好,不是黨在找群衆,而是群衆在找黨。
不過,他又給自己提出新問題來了:怎樣有計劃地來經營青霞山?他說:&ldquo群衆一向把青霞山作為衣食父母、尋找生活的泉源,卻沒有建立根據地的思想。
現在有了條件了,山這邊有我們的人,山那邊也有我們的人,為什麼我們不進一步把青霞山管起來?平時可以開點荒,種點糧食,甚至于搬一部分人上去住,一有事就不用擔憂了。
&rdquo他反複地宣傳了這種思想,說得興頭十足,叫那三多、小許也是熱乎乎的。
會後,老黃又和三多上了山。
從下下木到青霞寺中間,有個叫&ldquo炭窯&rdquo的地方,有不少窯棚。
每年到了燒炭季節,下下木的人上了山砍了柴就在這兒燒炭,燒完了才挑回村。
那些采生草藥的,也大都把炭窯當中心站。
平時他們三三五五,背着背籮、砍刀、鐵鍬、麻繩,上到高山野林去采藥,入夜就回到炭窯。
因此炭窯這個地方平時也有不少人來往,隻是沒人想把它建成一個新村。
老黃和三多,來到炭窯,他問:&ldquo每年我們的人到這兒有多少時間?&rdquo三多說:&ldquo兩三個月樣子。
&rdquo老黃又問:&ldquo就住在這兒?&rdquo三多道:&ldquo燒炭時在這兒住,燒完了也就回去。
&rdquo他們繼續爬山越嶺,不久來到青霞寺,老黃看見遍山茶園都荒蕪了,又問:&ldquo這些茶園是誰的?&rdquo三多道:&ldquo是寺産,這青霞寺從前住了許多人,種了大片茶園,聽說收入很大。
從青霞鬧匪,尼姑星散,采茶工人不敢住,這茶園就沒人管了。
&rdquo老黃問:&ldquo村上的人也不來采茶?&rdquo三多搖頭道:&ldquo從沒人來過。
&rdquo 老黃從一棵茶樹摘下幾片嫩葉,放在口中嚼着:&ldquo好茶呀,遍地是金子呀,為什麼沒人來撿?&rdquo又說,&ldquo在禾市一斤茶葉要賣許多銀子。
這些銀子你們卻白白地讓它丢掉。
&rdquo他順手在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把它捏碎,聞着,又問:&ldquo這兒的土壤可以種什麼?&rdquo三多道:&ldquo從來沒人在這兒種過東西,不知道。
&rdquo老黃又問:&ldquo水源怎樣?&rdquo三多回說:&ldquo水源不缺,山泉很多。
&rdquo老黃問:&ldquo為什麼不開點荒種點番薯?&rdquo三多道:&ldquo沒人試過。
&rdquo 他們又走進青霞寺,進口處,老黃看見那松針床,感到奇怪:&ldquo這兒有人住過。
&rdquo三多面紅着,不好開口。
他們走過前殿、後殿,又回到寺門口在石階上坐着,老黃又開口說:&ldquo這不是現成的居住點?隻要花點工夫整理整理,就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可以住人,也可以開幾百人的群衆大會。
&rdquo他在寺前寺後走了好久,隻是不願離開。
他們又上得分水蛉,三多指着一塊界石說:&ldquo界石這邊是刺州地界,界石那邊是南縣地界。
&rdquo老黃問:&ldquo從這兒到大同有多遠?&rdquo三多道:&ldquo八九十裡。
&rdquo老黃問:&ldquo中間有村落?&rdquo三多道:&ldquo有一個三五戶人家居住的村落。
&rdquo老黃問:&ldquo這些人幹什麼的?&rdquo三多道:&ldquo過去是土匪藏&lsquo肉票&rsquo的地方,現在情況不明。
&rdquo從嶺巅下望,隻見峰巒重疊,片片野林點綴其間,真可稱為山高林密,正是個好去處。
他們當天又趕回炭窯,兩個人又就經營青霞山問題談起來。
老黃問:&ldquo搬一部分人到炭窯來落戶有可能嗎?&rdquo三多卻覺得為難:&ldquo農民就是這樣,在一個地方住定了,就不願意動。
&rdquo老黃道:&ldquo我們的人可以帶頭。
我想很有必要在這兒建一個新村,論地勢,這兒比下下木強,進可攻,退可守,問題是糧食生産。
至于如何解決生産問題,可先開點荒,種些雜糧,比如番薯、玉米等一類。
青霞寺茶園是一片黃金地,要改善人民生活,發展革命力量,可以從它那兒去要。
制茶運銷問題再想辦法。
&rdquo三多還是那個老問題:&ldquo叫人來落戶有困難。
&rdquo老黃道:&ldquo要利用組織力量,利用黨團力量才行。
&rdquo又說,&ldquo這座大山,從前是高輝,而後又被許天雄霸住,現在他們都不要了,我們共産黨人為什麼不能也把它管起來?我想,我們形勢很好,以青霞寺為中心,前有下下木,後有大同鄉做護衛,進可攻,退可守,是再理想沒有了&hellip&hellip&rdquo 當天晚上,他們就在窯棚裡過夜。
老黃一夜都在考慮建立武裝根據地問題,他想:不少人都以青霞山作為起家資本,我們共産黨人要革命為什麼就不能?他的決心初步地拿定了,要幹,好好地幹出一番事業來!第二天,他們又往炭窯兩側去探索地形。
在伸向上下木方向走時,忽聽見山腳下,傳來一片槍聲,大家都感到緊張,不知出了什麼事,按方向推測,三多說:&ldquo是在青龍圩。
&rdquo說要下去看看,老黃道:&ldquo要是有事,小許、三福會派人上來的,暫時不要動。
&rdquo 當他們回到炭窯,果見三福帶了十幾個人,都帶着武器上來了,他說:&ldquo青龍圩出了大事,聽說許添才為了報金塗蘇成秀被殺大仇,派了幾十個人混進圩開槍殺人,殺傷上下木幾十個人。
&rdquo老黃問:&ldquo許天雄那兒沒什麼動靜?&rdquo三福道:&ldquo還不知道,看來也不會甘休。
&rdquo三多不安地說:&ldquo青龍圩一垮,我們白龍圩也有問題。
&rdquo三福道:&ldquo所以消息傳到村裡來,大家都很恐慌,怕我們白龍圩也開不成哩。
&rdquo三多道:&ldquo這是大問題。
走,我們下去看看。
&rdquo一行二十多人又趕回下下木了。
有人又問:&ldquo苦茶,什麼時候才請我們喝喜酒呀?&rdquo老白故作吃驚道:&ldquo怎樣,你們天天在一起,苦茶還沒對你們宣布過?三多已約定我下個月到下下木去喝喜酒呢!&rdquo苦茶感到緊張,她說:&ldquo大哥,不許你亂說!&rdquo老白道:&ldquo你想守秘密,我偏要說。
&rdquo婦女們一下子都轟到苦茶那兒去:&ldquo苦茶,你真壞,連日期都定了,還瞞住我們!&rdquo苦茶面紅紅的,既吃驚又高興:三多真的對大哥說了?為什麼他不先問問我?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不民主!苦茶娘也有點意外,她的親生女兒就沒對她說過,她相信她不會瞞自己的,她走去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三多:&ldquo是你私自定的?為什麼連嶽母娘也不說一聲,難道苦茶不是我生養撫大的?&rdquo三多隻是笑。
自然,大家都為這件事特别高興! 大家把苦茶、三多直送出村口。
臨分手時,苦茶指着那些婦女,低聲、嚴肅地對老白說:&ldquo大哥,我也把這些姊妹們交給你了,她們都是婦女會會員。
&rdquo又把大嫂子拉過來介紹:&ldquo還有,她是我們婦女小組組長。
&rdquo老白笑道:&ldquo且慢着急,我還要送你們一程哩。
&rdquo他們離開歡送隊群開始上山,苦茶走走又回過頭來,依依不舍地望着大家。
送别的人都還在村口站着,對她揮手,有人還在唱《婦女四季調》哩。
她興奮、感動,淚水縱橫。
回想起十年前,她一身布衣服,一隻小包袱,也是由老白送着,到下下木去當新媳婦。
那時雖也有她娘、小弟弟到村口送行,又是多麼凄苦、冷清呀,和現在有多大不同。
當時她覺得不是去成全一生中的好事,而是去受難,她真不願離開這個生身長大的家鄉,她多麼想死呀!現在,她真的是去成全人生中最大的好事,也舍不得離開家鄉、親人,但在她心中卻充滿了喜悅! 老白挑着白家送給親家娘的禮品,和三多邊談邊走,已經走得很遠了。
他們在這些日子裡已談了許多,似乎還沒談完,一下子也談不完。
三多問老白:&ldquo鄉裡還有多少武裝可用?&rdquo老白道:&ldquo需要的時候,兩百來條槍還拿得出。
&rdquo三多又問:&ldquo高老二那邊還有多少?&rdquo老白道:&ldquo已經不多,高輝走時都帶走了。
&rdquo又問,&ldquo你想,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拿出來用?&rdquo三多點頭道:&ldquo也許很快,也許還有一段時間,總之我們一定會用得着它!&rdquo老白興奮地說:&ldquo隻要你一句話&hellip&hellip&rdquo三多道:&ldquo不是我一句話,是我們的黨。
&rdquo老白改口道:&ldquo我的脾氣真難改,又說錯哩。
&rdquo他們走了一段路,回頭看看,苦茶還在老遠地方走走停停,依依不舍。
他們停下等她,老白道:&ldquo看來苦茶今天特别高興。
&rdquo 老白把他們送到十裡路外山岔口上才分手。
還是三多伴着苦茶,苦茶低着頭和三多并排走,不時卻偷偷瞟眼看他,暗笑。
三多道:&ldquo為什麼你老這樣望我?&rdquo苦茶故作正經地說:&ldquo我說你這個人,現在越來越壞哪。
&rdquo三多道:&ldquo為什麼?&rdquo苦茶望望遠處,表示對他冷淡:&ldquo這樣一件大事,也不先問問我,就對大哥說,要是我不同意呢?&rdquo三多心裡明白她要說的是什麼,卻故意問:&ldquo你說什麼大事呀?&rdquo苦茶冷笑道:&ldquo裝得多像!&rdquo三多道:&ldquo是不是&hellip&hellip&rdquo苦茶道:&ldquo别說啦。
&rdquo三多道:&ldquo那晚上,在青霞寺,你不是已經說過?&rdquo苦茶裝出生氣模樣:&ldquo我說過什麼?&rdquo三多道:&ldquo你說過&hellip&hellip&rdquo苦茶道:&ldquo那時是那時,這時又是這時,當時你又怎樣表示的?我現在已改了主意。
&rdquo三多倒覺得有點意外:&ldquo你當真變啦?&rdquo苦茶乘機在路旁一棵大樹下歇下,不走:&ldquo是的,後來我的主意就變了,我現在是很不喜歡你的。
&rdquo三多也把擔子放下:&ldquo就因為生我的氣?&rdquo苦茶道:&ldquo從前你不講理,現在我也不講理。
&rdquo 三多見她話說得認真,有幾分急,苦茶見他急了,心中就有幾分樂:&ldquo我不但生你的氣,我還生自己的氣,我為什麼要這樣傻,人家瞧你不起,不要你,你還死死等他!&rdquo三多道:&ldquo可是我已經決定&hellip&hellip&rdquo苦茶繃起面孔說:&ldquo那是你的事,我可沒對誰說過。
&rdquo三多在她旁邊坐着,不覺歎了口氣。
苦茶道:&ldquo你歎什麼氣?&rdquo三多道:&ldquo我上了你的當!&rdquo苦茶心想,把他急得也差不多了,又問:&ldquo現在你想怎麼辦?&rdquo三多道:&ldquo我隻好問你啦。
&rdquo苦茶忽然吱聲笑了,三多掉頭望她,她還是在笑,笑得那樣逗人喜愛。
他情不自禁地對她伸出手去,她就順從地投進他懷裡。
他們的大事就算這樣定下了。
七 三多、苦茶回到下下木不久,老黃也回來了。
三多娘和苦茶都在忙着準備他們的婚事,村上議論紛紛,大都對這段苦姻緣表示同情和欣慰。
隻有一個人非常不服氣,那人便是三福妹妹銀花。
這十六歲的小姑娘叫作&ldquo人細鬼大&rdquo,發育得早,心眼多,從十四歲時起就懂得同男人眉來眼去,輕浮、虛榮。
三多常到三福家,把銀花當小妹妹看待,常對她開玩笑說:&ldquo長得真俏、真快,不久前我還替你揩過鼻涕哩。
&rdquo銀花卻一味學大人樣,想嫁人,她想嫁誰呢?曾偷偷地對人說:&ldquo要嫁人,就嫁三多。
&rdquo她也是婦女會成員,可是最不服苦茶,她說:&ldquo破鞋就隻配墊桌腳!&rdquo又翹起鼻子,輕蔑地說:&ldquo要是我可不這樣,男人不喜歡,死纏着不放。
&rdquo上圩下地時總是盯住三多,見苦茶面沒點聲氣,一見三多就滿面光彩,話也多了。
三多一直沒把她放在眼裡,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心事,苦茶卻看出她的心事,也感到苦惱。
當消息傳開後,銀花差不多整整哭了一夜,再不到苦茶家,三福娘看出點苗頭,氣得直發抖,狠聲罵她:&ldquo死丫頭,發昏啦,三多配做你爸哩。
&rdquo 這銀花在三多那兒失望,就想起小許來。
她想:小許人雖不英俊卻有學問,受人尊敬。
就常常跑小學,許老師長、許老師短地叫,當小許一個人在改學生卷子,還偷偷一個人走去找他,故意擠在他身邊,有次還故意拿她發育得特别飽實的胸膛去碰他。
小許一直把她當小妹妹,當他的學生看,沒想到她有什麼,忙時也叫她幫自己做些小事,她一得意就對外說:&ldquo許老師對我有意。
&rdquo這話被一個姊妹伴聽見了,便警告她說:&ldquo這話可不許亂說,人家早有對象。
&rdquo銀花吃驚地問:&ldquo誰呀?&rdquo那姊妹伴笑道:&ldquo村上早傳說了,隻你一個人還在鼓裡。
不是别人,是杏花,是許老師幹娘三多娘、幹嫂子苦茶做的主。
&rdquo這一下,又把銀花氣壞了,她哭着說:&ldquo我的命為什麼這樣苦呀!&rdquo從此對三多一家還有杏花,意見很深。
連日來,老黃、三多、小許都在忙着開會,有時苦茶也被吸收來做彙報,主要是總結大同的工作。
老黃對這次工作非常滿意,認為路線一對工作就能鋪開。
真是當前的形勢特别好,不是黨在找群衆,而是群衆在找黨。
不過,他又給自己提出新問題來了:怎樣有計劃地來經營青霞山?他說:&ldquo群衆一向把青霞山作為衣食父母、尋找生活的泉源,卻沒有建立根據地的思想。
現在有了條件了,山這邊有我們的人,山那邊也有我們的人,為什麼我們不進一步把青霞山管起來?平時可以開點荒,種點糧食,甚至于搬一部分人上去住,一有事就不用擔憂了。
&rdquo他反複地宣傳了這種思想,說得興頭十足,叫那三多、小許也是熱乎乎的。
會後,老黃又和三多上了山。
從下下木到青霞寺中間,有個叫&ldquo炭窯&rdquo的地方,有不少窯棚。
每年到了燒炭季節,下下木的人上了山砍了柴就在這兒燒炭,燒完了才挑回村。
那些采生草藥的,也大都把炭窯當中心站。
平時他們三三五五,背着背籮、砍刀、鐵鍬、麻繩,上到高山野林去采藥,入夜就回到炭窯。
因此炭窯這個地方平時也有不少人來往,隻是沒人想把它建成一個新村。
老黃和三多,來到炭窯,他問:&ldquo每年我們的人到這兒有多少時間?&rdquo三多說:&ldquo兩三個月樣子。
&rdquo老黃又問:&ldquo就住在這兒?&rdquo三多道:&ldquo燒炭時在這兒住,燒完了也就回去。
&rdquo他們繼續爬山越嶺,不久來到青霞寺,老黃看見遍山茶園都荒蕪了,又問:&ldquo這些茶園是誰的?&rdquo三多道:&ldquo是寺産,這青霞寺從前住了許多人,種了大片茶園,聽說收入很大。
從青霞鬧匪,尼姑星散,采茶工人不敢住,這茶園就沒人管了。
&rdquo老黃問:&ldquo村上的人也不來采茶?&rdquo三多搖頭道:&ldquo從沒人來過。
&rdquo 老黃從一棵茶樹摘下幾片嫩葉,放在口中嚼着:&ldquo好茶呀,遍地是金子呀,為什麼沒人來撿?&rdquo又說,&ldquo在禾市一斤茶葉要賣許多銀子。
這些銀子你們卻白白地讓它丢掉。
&rdquo他順手在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把它捏碎,聞着,又問:&ldquo這兒的土壤可以種什麼?&rdquo三多道:&ldquo從來沒人在這兒種過東西,不知道。
&rdquo老黃又問:&ldquo水源怎樣?&rdquo三多回說:&ldquo水源不缺,山泉很多。
&rdquo老黃問:&ldquo為什麼不開點荒種點番薯?&rdquo三多道:&ldquo沒人試過。
&rdquo 他們又走進青霞寺,進口處,老黃看見那松針床,感到奇怪:&ldquo這兒有人住過。
&rdquo三多面紅着,不好開口。
他們走過前殿、後殿,又回到寺門口在石階上坐着,老黃又開口說:&ldquo這不是現成的居住點?隻要花點工夫整理整理,就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可以住人,也可以開幾百人的群衆大會。
&rdquo他在寺前寺後走了好久,隻是不願離開。
他們又上得分水蛉,三多指着一塊界石說:&ldquo界石這邊是刺州地界,界石那邊是南縣地界。
&rdquo老黃問:&ldquo從這兒到大同有多遠?&rdquo三多道:&ldquo八九十裡。
&rdquo老黃問:&ldquo中間有村落?&rdquo三多道:&ldquo有一個三五戶人家居住的村落。
&rdquo老黃問:&ldquo這些人幹什麼的?&rdquo三多道:&ldquo過去是土匪藏&lsquo肉票&rsquo的地方,現在情況不明。
&rdquo從嶺巅下望,隻見峰巒重疊,片片野林點綴其間,真可稱為山高林密,正是個好去處。
他們當天又趕回炭窯,兩個人又就經營青霞山問題談起來。
老黃問:&ldquo搬一部分人到炭窯來落戶有可能嗎?&rdquo三多卻覺得為難:&ldquo農民就是這樣,在一個地方住定了,就不願意動。
&rdquo老黃道:&ldquo我們的人可以帶頭。
我想很有必要在這兒建一個新村,論地勢,這兒比下下木強,進可攻,退可守,問題是糧食生産。
至于如何解決生産問題,可先開點荒,種些雜糧,比如番薯、玉米等一類。
青霞寺茶園是一片黃金地,要改善人民生活,發展革命力量,可以從它那兒去要。
制茶運銷問題再想辦法。
&rdquo三多還是那個老問題:&ldquo叫人來落戶有困難。
&rdquo老黃道:&ldquo要利用組織力量,利用黨團力量才行。
&rdquo又說,&ldquo這座大山,從前是高輝,而後又被許天雄霸住,現在他們都不要了,我們共産黨人為什麼不能也把它管起來?我想,我們形勢很好,以青霞寺為中心,前有下下木,後有大同鄉做護衛,進可攻,退可守,是再理想沒有了&hellip&hellip&rdquo 當天晚上,他們就在窯棚裡過夜。
老黃一夜都在考慮建立武裝根據地問題,他想:不少人都以青霞山作為起家資本,我們共産黨人要革命為什麼就不能?他的決心初步地拿定了,要幹,好好地幹出一番事業來!第二天,他們又往炭窯兩側去探索地形。
在伸向上下木方向走時,忽聽見山腳下,傳來一片槍聲,大家都感到緊張,不知出了什麼事,按方向推測,三多說:&ldquo是在青龍圩。
&rdquo說要下去看看,老黃道:&ldquo要是有事,小許、三福會派人上來的,暫時不要動。
&rdquo 當他們回到炭窯,果見三福帶了十幾個人,都帶着武器上來了,他說:&ldquo青龍圩出了大事,聽說許添才為了報金塗蘇成秀被殺大仇,派了幾十個人混進圩開槍殺人,殺傷上下木幾十個人。
&rdquo老黃問:&ldquo許天雄那兒沒什麼動靜?&rdquo三福道:&ldquo還不知道,看來也不會甘休。
&rdquo三多不安地說:&ldquo青龍圩一垮,我們白龍圩也有問題。
&rdquo三福道:&ldquo所以消息傳到村裡來,大家都很恐慌,怕我們白龍圩也開不成哩。
&rdquo三多道:&ldquo這是大問題。
走,我們下去看看。
&rdquo一行二十多人又趕回下下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