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到一筆可觀僑彙,做三個月的生活費用。
可是他一見有些同學生活特别困難,交不起學、膳費,被學校停學停膳,激于義憤,隻要身上有錢便自動代為繳納。
平時身上有幾個錢,誰需要了就讓誰用,也從不計較。
因此常常鬧窮,頭發幾個月不理,衣服都是破爛補丁,沒有鞋穿就赤足走路,交不起膳費被學校停膳,也滿不在乎,一天僅吃一餐。
正因為他為人豪放,才華出衆,因此人緣極好,在學校中成為中心人物。
又因為能寫一手好詩,被社會譽為當代刺州詩人。
黃洛夫在政治上的發展也很快,十七歲參加CY,十八歲入黨,被提拔為CY特支負責人之一,負責領導反帝大同盟。
在他努力下,這個學校的反帝大同盟有了很大發展,它們掌握了學生會領導權,還策動成立刺州學生聯合會。
由于時局變化過快,學聯沒有成立,而環境則日益惡劣,反帝大同盟活動也一天天困難,組織上決定用灰色面目出現,黃洛夫因此又成立一個以&ldquo研究文學為宗旨&rdquo的&ldquo刺州文藝社&rdquo,還出版了一份名為《刺州文藝》的油印月刊。
這份月刊,從集稿、編稿、刻蠟紙、印刷、發行都由黃洛夫一人承擔。
文藝社的活動除了出版月刊外,還經常召集文藝講座,讨論有關寫作問題。
以立明為中心,不少中等學校都有它的&ldquo文藝小組&rdquo,相當活躍。
但自吳啟超複刊《刺州日報》副刊後,黃洛夫帶頭投稿,大部分文藝社社員也都轉而向副刊投稿,《刺州文藝》因之就有兩個月沒出版,看來要解體。
而黃洛夫自從和吳啟超結交後,也覺得《刺州文藝》的出版已無現實意義了。
還想利用吳啟超來擴大文藝社的影響。
上了八角亭後,兩人默默地拉過手,大林就問:&ldquo在哪兒談?&rdquo他們已有一個多月沒見過面了。
黃洛夫回答:&ldquo不會有人來的,就在這兒怎樣?&rdquo大林也不反對:&ldquo你說怎麼談?&rdquo黃洛夫實際上也有很多話要談,隻是很難找到大林,這時他就熱情洋溢地說:&ldquo我要談的話可多哩,我想先向你彙報一下文藝社的工作,最近我們可大開展,沉悶的局面已經打開了。
&rdquo大林微笑着,沒有打斷他的興緻。
&ldquo我們找到新地盤,我打算把那份小油印月刊停掉,在《刺州日報》上編個文藝周刊,也叫《刺州文藝》,這樣影響大,也不費力&hellip&hellip&rdquo大林隻是微笑,不表示什麼。
黃洛夫繼續說道:&ldquo我找吳啟超談過,他也贊成,并答應由我挂名主編&hellip&hellip&rdquo 大林忍不住要開口了,他問:&ldquo你怎樣認識吳啟超的?&rdquo黃洛夫興緻勃勃地回答:&ldquo先是他來找我,請我支持,而後我們就常常來往,關系搞得很不錯。
&rdquo大林又問:&ldquo你了解這個人?&rdquo黃洛夫道:&ldquo這人不錯,思想進步,對人熱情爽直,曾經是個同志,在上海左翼文藝刊物《紅流》上寫過文章,他的文章我都讀過,是真正普羅文學,那刊物不幸被反動派查封了,同志們相繼被捕,他因此也被迫逃亡&hellip&hellip&rdquo大林越覺得問題複雜了:&ldquo誰告訴你這些情況的?&rdquo黃洛夫坦率地說:&ldquo是他,吳啟超自己。
有一天,我們兩人在館子吃飯,他心情悒悶,多喝了幾杯,就把什麼都告訴我,還一再叮囑:不許告訴别人,不然我也待不下去呢。
除了玉華和你,我什麼人都不說。
&rdquo 大林面色變了,黃洛夫卻沒覺察到:&ldquo你們還有些什麼來往?&rdquo黃洛夫道:&ldquo他很有學問,一套文藝理論說得真好,我請他和文藝社社員座談座談,他也一口答應,還說可以把座談記錄在他副刊上發表,以擴大文藝社的影響。
&rdquo大林問:&ldquo座談會已舉行過?&rdquo黃洛夫道:&ldquo還沒有,我等問過你再舉行。
這些日子我真焦急,要找你,找不到,時機又好,要利用;對這新形勢,對吳啟超這樣個人,我們也得有個對策才好。
&rdquo大林問:&ldquo你想該用什麼對策?&rdquo黃洛夫很感樂觀:&ldquo形勢好得很,對我們有利。
先說說《刺州日報》的轉變,這和反動派不得人心,報紙銷路大跌,不能不改變調子,以争取讀者有關;至于吳啟超這個人,我認為是可以相信的,必須利用他的地盤,多發表一些好文章,多替革命做些有益的事。
&rdquo 大林反問:&ldquo你說吳啟超這個人可靠,有什麼根據?&rdquo黃洛夫還是滿腔熱情:&ldquo不多,但他的表現不壞,他就對我說過,他在報館裡處境不好,有人監視他,找他麻煩,說他太革命。
他說,我不肯改變編輯方針,除非把我開除,幹革命就得有這樣不怕死精神,頭可斷,血可流,而革命氣節必須保留。
&rdquo大林問:&ldquo你根據的就是這些?&rdquo黃洛夫繼續說道:&ldquo他說他從報館記者那兒,知道有好多革命同志被捕,個人、家屬都很困難,他問我:這兒有革命互濟會沒有,我現在是遠離組織、遠離同志,不能直接為革命犧牲流血,卻可以做點别的工作,我的薪水不少,一個人用不完,很想捐一部分錢給那些受難的革命同志&hellip&hellip&rdquo大林注意地問:&ldquo你怎樣答複他?&rdquo黃洛夫道:&ldquo涉及組織問題,我當然不說。
&rdquo 大林又問:&ldquo他還對你說過什麼?&rdquo黃洛夫沉思片刻:&ldquo對!他對玉華同志非常注意,幾次問到我,為什麼她不肯支持他的革命事業?為什麼她對他那樣冷淡?還談了好多不必要的話&hellip&hellip&rdquo大林問:&ldquo是哪些不必要的話?&rdquo黃洛夫道:&ldquo比方說:人人都說她是遲開的玫瑰,為什麼她年近三十尚獨身不嫁,她有男朋友嗎?和你們文藝社關系怎樣?我說:我們雖是先後同學,又住在同一個城市,卻不來往,她的事,我一點也不知道。
&rdquo大林渾身熱辣辣的,起身說:&ldquo我們下去走走。
&rdquo 玉華的彙報,引起大林的深切注意,而在聽完黃洛夫親口彙報之後,他覺得一個類似姓劉的叛變前嚴重的情況,又擺在黨組織面前了。
當年,姓劉的打進了吳當本控制下的刺州總工會,他何嘗不是滿腔熱血,幻想利用吳當本的地盤,擴大赤色工會的影響,做一番有利革命的事業,還妄想得到吳當本的信任,把總工會大權交給他。
當形勢對國民黨反動派不利,××軍反蔣,鬧獨立,吳當本又故意對姓劉的表示進步,說他是一貫主張貫徹孫中山三大政策,以國家民族為重,他不反共,主張聯共,把那姓劉的耍弄得蒙頭轉向,得意忘形,竟把吳當本當進步分子看待,認為可以利用他,可以合作。
結果,把自己面目暴露了,組織暴露了。
周維國一來,吳當本一馬當先,出面告發&hellip&hellip這教訓還不夠慘重? 現在又出了個黃洛夫!這吳啟超到底是個什麼人,來曆如何,意圖何在,自然還可以研究;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些日來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在白區中,進行空前的白色恐怖,組織破壞,許多同志不能在原來地區工作,紛紛轉移,而且還在失掉組織聯系下堅持工作。
但在情況未判明前,是不該輕易把組織暴露在人家面前!玉華說的話對:一個姓劉的已把我們整得夠慘了,不能再有第二個、第三個。
自然,黃洛夫與姓劉的不同,他年輕、幼稚&hellip&hellip 兩個人并排着緩緩地沿着環行路走,公園裡很寂靜,因電力不足,偶見幾盞路燈,也很黯淡,正便利他們做這樣一次&ldquo散步&rdquo。
這次是輪到大林說話了,他先對黃洛夫傳達了當前形勢。
這個傳達加強了黃洛夫的信念:&ldquo對!形勢的确好,連反動報紙都轉向哩!&rdquo接着大林又說:&ldquo我不懷疑你反映的有關吳啟超的情況,但你缺乏分析。
小黃,在這兒,我要批評你,你對吳啟超這個人下的結論太早,也太随便了!&rdquo他用低沉而嚴肅的聲調說:&ldquo你為什麼事先不加分析研究,不和組織商量,就那樣肯定他是個好人?就把自己和文藝社輕易暴露給他?&rdquo 他的嚴肅态度,給黃洛夫帶來緊張氣氛,很想辯解:&ldquo我沒對他表示自己是什麼樣人!&rdquo大林打斷他:&ldquo如果他是個曾經參加過組織的,如果他是敵人有意放出來的,就不會那樣笨,看不出你來!&rdquo黃洛夫的熱度在減低。
&ldquo我承認:你的想法、做法、動機都是好的,從工作出發的,但是動機好,不等于效果也能好。
我們是共産黨人,我們是辯證唯物論者,不是唯心主義者。
要有調查研究,不能憑主觀,憑動機。
你對《刺州日報》突然轉變的看法,顯然是錯誤的。
你想周維國是個什麼人,他會允許在他鐵拳統治下,有份進步報紙?刺州文藝社是個什麼樣組織,誰在領導的,誰同意過你把吳啟超這樣一個不明不白的人引了進來?&rdquo大林嚴厲地看了黃洛夫一眼,黃洛夫把頭低着。
&ldquo你自己先就不該在副刊上帶頭寫那樣文章!如果說這份報紙的突然轉變是為了欺騙讀者,你不正做了反動派幫兇?如果,是敵人有意布置,情況就更嚴重,反動派僅僅根據你寫的那幾篇詩,就可以逮捕你,證據确鑿,你還有什麼話說?&rdquo 黃洛夫從來就沒想到這些,更體會不到它的嚴重性,經大林這一指出,才開始感到嚴重,熱度已降到零下了。
大林接着說:&ldquo你忘記了組織上給你的指示,隐蔽地工作,用灰色面目出現;你這樣做,不等于公開向敵人告密!&rdquo這話說得那麼沉重,使黃洛夫急得幾乎要掉淚。
他們在環行路上走過一圈又一圈。
大林激動,黃洛夫沉重,有好一會兒兩人都不說話。
&ldquo現在該怎麼辦?&rdquo大林忽又開口,&ldquo我現在還不能立即就下結論:吳啟超是個壞人,是敵人有意識派下來的,但他的可疑之處很多&hellip&hellip&rdquo黃洛夫低聲問:&ldquo要我馬上離開嗎?&rdquo大林道:&ldquo還得看發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你的文章不能再寫了,和吳啟超的關系也不能再維持下去,所有的打算都得暫時放棄,同時,也得做更壞的準備!&rdquo最後,他又問:&ldquo有什麼不同意見?&rdquo黃洛夫心煩意亂,情緒沮喪地說:&ldquo也隻有這樣!&rdquo 三 大林懷着不安心情回到進士第。
他暗自在檢查,這一場談話是不是過分了,使黃洛夫難以接受?過後一想,也好,讓他有所警惕。
這個同志也太粗心大意了!玉華也剛從她伯父蔡監察家回來,她是受母親的委托,送一些剛從後園摘下的水果到他那兒去的,随便探些情況。
她邊用面巾抹汗,邊對大林說:&ldquo形勢很緊。
我一到那兒,就聽見伯父和幾個地方實力派在談話,他們說紅軍主力開走了,但留下的人實力還不弱,據偵察結果有一股萬餘人,正向章縣移動。
現在留在章縣的隻是一些雜牌,幾次&lsquo圍剿&rsquo早已被紅軍打得七零八落,沒多大戰鬥力,形勢危急。
周維國十天前被召到省城開會,剛回來,聽說帶來一個什麼鞏固後方方案,要請鄉紳議事組織鄉團。
&rdquo 大林很注意地聽着:&ldquo軍隊要調動嗎?&rdquo玉華道:&ldquo說是意見分歧,省方叫他抽兩個團去支援章縣,周維國不同意,說:一個專區,五個縣,我手頭隻有六個團,泥菩薩過江,别說兩個團,就是兩個連也抽不走。
但省裡很堅決一定要他抽。
他沒辦法,隻好同意。
現在就是要組織鄉團,彌補兵力空虛。
&rdquo大林想:&ldquo情況重要,必須馬上通知組織。
&rdquo他見玉華要進裡屋,便說:&ldquo你等會兒還得來,我們要談談工作。
&rdquo 玉華進内室去換了衣服,叫陳媽倒水洗澡,大林就在書房裡給組織密寫了一封信。
信寫完,看看手表,還沒到戒嚴時間,又匆匆出去。
他找到小林,把信交給他:&ldquo明早送到清源,交給老黃。
&rdquo小林把信在貨架上藏好,又告訴他今天在東大街發生的一件怪事。
原來這天,在東大街好多間鋪頭都發現有形迹可疑的人,手裡拿着一封信,裝出極為神秘倉皇姿态跑進去問:&ldquo請問德昌同志在家嗎?我是從外地來的,有很重要事情找他。
&rdquo這個神秘人物也撞到十八号。
當店鋪答他:&ldquo我們這兒沒這個人呀!&rdquo就表示,十分焦急失望,歎着氣:&ldquo我是從很遠地方來的,找不到他怎麼辦,你們做做好事,告訴我在哪兒可以找到他?&rdquo大林回進士第後用十分憂慮的心情對玉華說起這件事,玉華卻又說了另外一件怪事。
她說:&ldquo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rdquo在那些被捕的同志中,有幾個意志不堅定、動搖怕死的人,寫了&ldquo自新書&rdquo出來,滿以為從此
可是他一見有些同學生活特别困難,交不起學、膳費,被學校停學停膳,激于義憤,隻要身上有錢便自動代為繳納。
平時身上有幾個錢,誰需要了就讓誰用,也從不計較。
因此常常鬧窮,頭發幾個月不理,衣服都是破爛補丁,沒有鞋穿就赤足走路,交不起膳費被學校停膳,也滿不在乎,一天僅吃一餐。
正因為他為人豪放,才華出衆,因此人緣極好,在學校中成為中心人物。
又因為能寫一手好詩,被社會譽為當代刺州詩人。
黃洛夫在政治上的發展也很快,十七歲參加CY,十八歲入黨,被提拔為CY特支負責人之一,負責領導反帝大同盟。
在他努力下,這個學校的反帝大同盟有了很大發展,它們掌握了學生會領導權,還策動成立刺州學生聯合會。
由于時局變化過快,學聯沒有成立,而環境則日益惡劣,反帝大同盟活動也一天天困難,組織上決定用灰色面目出現,黃洛夫因此又成立一個以&ldquo研究文學為宗旨&rdquo的&ldquo刺州文藝社&rdquo,還出版了一份名為《刺州文藝》的油印月刊。
這份月刊,從集稿、編稿、刻蠟紙、印刷、發行都由黃洛夫一人承擔。
文藝社的活動除了出版月刊外,還經常召集文藝講座,讨論有關寫作問題。
以立明為中心,不少中等學校都有它的&ldquo文藝小組&rdquo,相當活躍。
但自吳啟超複刊《刺州日報》副刊後,黃洛夫帶頭投稿,大部分文藝社社員也都轉而向副刊投稿,《刺州文藝》因之就有兩個月沒出版,看來要解體。
而黃洛夫自從和吳啟超結交後,也覺得《刺州文藝》的出版已無現實意義了。
還想利用吳啟超來擴大文藝社的影響。
上了八角亭後,兩人默默地拉過手,大林就問:&ldquo在哪兒談?&rdquo他們已有一個多月沒見過面了。
黃洛夫回答:&ldquo不會有人來的,就在這兒怎樣?&rdquo大林也不反對:&ldquo你說怎麼談?&rdquo黃洛夫實際上也有很多話要談,隻是很難找到大林,這時他就熱情洋溢地說:&ldquo我要談的話可多哩,我想先向你彙報一下文藝社的工作,最近我們可大開展,沉悶的局面已經打開了。
&rdquo大林微笑着,沒有打斷他的興緻。
&ldquo我們找到新地盤,我打算把那份小油印月刊停掉,在《刺州日報》上編個文藝周刊,也叫《刺州文藝》,這樣影響大,也不費力&hellip&hellip&rdquo大林隻是微笑,不表示什麼。
黃洛夫繼續說道:&ldquo我找吳啟超談過,他也贊成,并答應由我挂名主編&hellip&hellip&rdquo 大林忍不住要開口了,他問:&ldquo你怎樣認識吳啟超的?&rdquo黃洛夫興緻勃勃地回答:&ldquo先是他來找我,請我支持,而後我們就常常來往,關系搞得很不錯。
&rdquo大林又問:&ldquo你了解這個人?&rdquo黃洛夫道:&ldquo這人不錯,思想進步,對人熱情爽直,曾經是個同志,在上海左翼文藝刊物《紅流》上寫過文章,他的文章我都讀過,是真正普羅文學,那刊物不幸被反動派查封了,同志們相繼被捕,他因此也被迫逃亡&hellip&hellip&rdquo大林越覺得問題複雜了:&ldquo誰告訴你這些情況的?&rdquo黃洛夫坦率地說:&ldquo是他,吳啟超自己。
有一天,我們兩人在館子吃飯,他心情悒悶,多喝了幾杯,就把什麼都告訴我,還一再叮囑:不許告訴别人,不然我也待不下去呢。
除了玉華和你,我什麼人都不說。
&rdquo 大林面色變了,黃洛夫卻沒覺察到:&ldquo你們還有些什麼來往?&rdquo黃洛夫道:&ldquo他很有學問,一套文藝理論說得真好,我請他和文藝社社員座談座談,他也一口答應,還說可以把座談記錄在他副刊上發表,以擴大文藝社的影響。
&rdquo大林問:&ldquo座談會已舉行過?&rdquo黃洛夫道:&ldquo還沒有,我等問過你再舉行。
這些日子我真焦急,要找你,找不到,時機又好,要利用;對這新形勢,對吳啟超這樣個人,我們也得有個對策才好。
&rdquo大林問:&ldquo你想該用什麼對策?&rdquo黃洛夫很感樂觀:&ldquo形勢好得很,對我們有利。
先說說《刺州日報》的轉變,這和反動派不得人心,報紙銷路大跌,不能不改變調子,以争取讀者有關;至于吳啟超這個人,我認為是可以相信的,必須利用他的地盤,多發表一些好文章,多替革命做些有益的事。
&rdquo 大林反問:&ldquo你說吳啟超這個人可靠,有什麼根據?&rdquo黃洛夫還是滿腔熱情:&ldquo不多,但他的表現不壞,他就對我說過,他在報館裡處境不好,有人監視他,找他麻煩,說他太革命。
他說,我不肯改變編輯方針,除非把我開除,幹革命就得有這樣不怕死精神,頭可斷,血可流,而革命氣節必須保留。
&rdquo大林問:&ldquo你根據的就是這些?&rdquo黃洛夫繼續說道:&ldquo他說他從報館記者那兒,知道有好多革命同志被捕,個人、家屬都很困難,他問我:這兒有革命互濟會沒有,我現在是遠離組織、遠離同志,不能直接為革命犧牲流血,卻可以做點别的工作,我的薪水不少,一個人用不完,很想捐一部分錢給那些受難的革命同志&hellip&hellip&rdquo大林注意地問:&ldquo你怎樣答複他?&rdquo黃洛夫道:&ldquo涉及組織問題,我當然不說。
&rdquo 大林又問:&ldquo他還對你說過什麼?&rdquo黃洛夫沉思片刻:&ldquo對!他對玉華同志非常注意,幾次問到我,為什麼她不肯支持他的革命事業?為什麼她對他那樣冷淡?還談了好多不必要的話&hellip&hellip&rdquo大林問:&ldquo是哪些不必要的話?&rdquo黃洛夫道:&ldquo比方說:人人都說她是遲開的玫瑰,為什麼她年近三十尚獨身不嫁,她有男朋友嗎?和你們文藝社關系怎樣?我說:我們雖是先後同學,又住在同一個城市,卻不來往,她的事,我一點也不知道。
&rdquo大林渾身熱辣辣的,起身說:&ldquo我們下去走走。
&rdquo 玉華的彙報,引起大林的深切注意,而在聽完黃洛夫親口彙報之後,他覺得一個類似姓劉的叛變前嚴重的情況,又擺在黨組織面前了。
當年,姓劉的打進了吳當本控制下的刺州總工會,他何嘗不是滿腔熱血,幻想利用吳當本的地盤,擴大赤色工會的影響,做一番有利革命的事業,還妄想得到吳當本的信任,把總工會大權交給他。
當形勢對國民黨反動派不利,××軍反蔣,鬧獨立,吳當本又故意對姓劉的表示進步,說他是一貫主張貫徹孫中山三大政策,以國家民族為重,他不反共,主張聯共,把那姓劉的耍弄得蒙頭轉向,得意忘形,竟把吳當本當進步分子看待,認為可以利用他,可以合作。
結果,把自己面目暴露了,組織暴露了。
周維國一來,吳當本一馬當先,出面告發&hellip&hellip這教訓還不夠慘重? 現在又出了個黃洛夫!這吳啟超到底是個什麼人,來曆如何,意圖何在,自然還可以研究;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些日來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在白區中,進行空前的白色恐怖,組織破壞,許多同志不能在原來地區工作,紛紛轉移,而且還在失掉組織聯系下堅持工作。
但在情況未判明前,是不該輕易把組織暴露在人家面前!玉華說的話對:一個姓劉的已把我們整得夠慘了,不能再有第二個、第三個。
自然,黃洛夫與姓劉的不同,他年輕、幼稚&hellip&hellip 兩個人并排着緩緩地沿着環行路走,公園裡很寂靜,因電力不足,偶見幾盞路燈,也很黯淡,正便利他們做這樣一次&ldquo散步&rdquo。
這次是輪到大林說話了,他先對黃洛夫傳達了當前形勢。
這個傳達加強了黃洛夫的信念:&ldquo對!形勢的确好,連反動報紙都轉向哩!&rdquo接着大林又說:&ldquo我不懷疑你反映的有關吳啟超的情況,但你缺乏分析。
小黃,在這兒,我要批評你,你對吳啟超這個人下的結論太早,也太随便了!&rdquo他用低沉而嚴肅的聲調說:&ldquo你為什麼事先不加分析研究,不和組織商量,就那樣肯定他是個好人?就把自己和文藝社輕易暴露給他?&rdquo 他的嚴肅态度,給黃洛夫帶來緊張氣氛,很想辯解:&ldquo我沒對他表示自己是什麼樣人!&rdquo大林打斷他:&ldquo如果他是個曾經參加過組織的,如果他是敵人有意放出來的,就不會那樣笨,看不出你來!&rdquo黃洛夫的熱度在減低。
&ldquo我承認:你的想法、做法、動機都是好的,從工作出發的,但是動機好,不等于效果也能好。
我們是共産黨人,我們是辯證唯物論者,不是唯心主義者。
要有調查研究,不能憑主觀,憑動機。
你對《刺州日報》突然轉變的看法,顯然是錯誤的。
你想周維國是個什麼人,他會允許在他鐵拳統治下,有份進步報紙?刺州文藝社是個什麼樣組織,誰在領導的,誰同意過你把吳啟超這樣一個不明不白的人引了進來?&rdquo大林嚴厲地看了黃洛夫一眼,黃洛夫把頭低着。
&ldquo你自己先就不該在副刊上帶頭寫那樣文章!如果說這份報紙的突然轉變是為了欺騙讀者,你不正做了反動派幫兇?如果,是敵人有意布置,情況就更嚴重,反動派僅僅根據你寫的那幾篇詩,就可以逮捕你,證據确鑿,你還有什麼話說?&rdquo 黃洛夫從來就沒想到這些,更體會不到它的嚴重性,經大林這一指出,才開始感到嚴重,熱度已降到零下了。
大林接着說:&ldquo你忘記了組織上給你的指示,隐蔽地工作,用灰色面目出現;你這樣做,不等于公開向敵人告密!&rdquo這話說得那麼沉重,使黃洛夫急得幾乎要掉淚。
他們在環行路上走過一圈又一圈。
大林激動,黃洛夫沉重,有好一會兒兩人都不說話。
&ldquo現在該怎麼辦?&rdquo大林忽又開口,&ldquo我現在還不能立即就下結論:吳啟超是個壞人,是敵人有意識派下來的,但他的可疑之處很多&hellip&hellip&rdquo黃洛夫低聲問:&ldquo要我馬上離開嗎?&rdquo大林道:&ldquo還得看發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你的文章不能再寫了,和吳啟超的關系也不能再維持下去,所有的打算都得暫時放棄,同時,也得做更壞的準備!&rdquo最後,他又問:&ldquo有什麼不同意見?&rdquo黃洛夫心煩意亂,情緒沮喪地說:&ldquo也隻有這樣!&rdquo 三 大林懷着不安心情回到進士第。
他暗自在檢查,這一場談話是不是過分了,使黃洛夫難以接受?過後一想,也好,讓他有所警惕。
這個同志也太粗心大意了!玉華也剛從她伯父蔡監察家回來,她是受母親的委托,送一些剛從後園摘下的水果到他那兒去的,随便探些情況。
她邊用面巾抹汗,邊對大林說:&ldquo形勢很緊。
我一到那兒,就聽見伯父和幾個地方實力派在談話,他們說紅軍主力開走了,但留下的人實力還不弱,據偵察結果有一股萬餘人,正向章縣移動。
現在留在章縣的隻是一些雜牌,幾次&lsquo圍剿&rsquo早已被紅軍打得七零八落,沒多大戰鬥力,形勢危急。
周維國十天前被召到省城開會,剛回來,聽說帶來一個什麼鞏固後方方案,要請鄉紳議事組織鄉團。
&rdquo 大林很注意地聽着:&ldquo軍隊要調動嗎?&rdquo玉華道:&ldquo說是意見分歧,省方叫他抽兩個團去支援章縣,周維國不同意,說:一個專區,五個縣,我手頭隻有六個團,泥菩薩過江,别說兩個團,就是兩個連也抽不走。
但省裡很堅決一定要他抽。
他沒辦法,隻好同意。
現在就是要組織鄉團,彌補兵力空虛。
&rdquo大林想:&ldquo情況重要,必須馬上通知組織。
&rdquo他見玉華要進裡屋,便說:&ldquo你等會兒還得來,我們要談談工作。
&rdquo 玉華進内室去換了衣服,叫陳媽倒水洗澡,大林就在書房裡給組織密寫了一封信。
信寫完,看看手表,還沒到戒嚴時間,又匆匆出去。
他找到小林,把信交給他:&ldquo明早送到清源,交給老黃。
&rdquo小林把信在貨架上藏好,又告訴他今天在東大街發生的一件怪事。
原來這天,在東大街好多間鋪頭都發現有形迹可疑的人,手裡拿着一封信,裝出極為神秘倉皇姿态跑進去問:&ldquo請問德昌同志在家嗎?我是從外地來的,有很重要事情找他。
&rdquo這個神秘人物也撞到十八号。
當店鋪答他:&ldquo我們這兒沒這個人呀!&rdquo就表示,十分焦急失望,歎着氣:&ldquo我是從很遠地方來的,找不到他怎麼辦,你們做做好事,告訴我在哪兒可以找到他?&rdquo大林回進士第後用十分憂慮的心情對玉華說起這件事,玉華卻又說了另外一件怪事。
她說:&ldquo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rdquo在那些被捕的同志中,有幾個意志不堅定、動搖怕死的人,寫了&ldquo自新書&rdquo出來,滿以為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