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節

關燈
底全賠了進去,現在車子還沒有轉手,你能否等我把它們轉手後,再借錢給你?” 也搞不清陳建軍說的是真是假,但人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方浩又怎好逼他?方浩隻好說:“你轉手要多長的時間?”陳建軍說:“這個說不準,順手的話一兩個月,不順手三五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也很難說。

    ”方浩心裡說,見你的鬼去吧,掉頭走開。

     大約已經超過11點,街上的行人逐漸稀少起來,隻有街兩旁的夜總會、音樂廳,還有數不勝數的美容店、按摩院以及挂着旗幡的當鋪,依然燈火閃亮,時有雄男靓女進出其間。

    方浩沒興趣關心别人的夜生活,隻顧低着頭無精打采走自己的路。

    想起學生時代,手頭沒錢,卻從沒被錢逼迫過,剛參加工作那些年,雖然廠裡福利不高,隻有些基本工資,也不用考慮自己是不是窮人。

    進财政局後,照理收入比原來多了幾倍,各方面條件都好多了,竟然成了一個束手無策的窮光蛋。

     方浩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腳下的步子也多了幾分沉重。

     這麼一路走一路想着心事,不覺就到了人民醫院的大門外。

    忽然聽見一個清脆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心緒低沉的方浩聽出是喊自己的名字,于是掉轉頭去。

    隻見街邊的巷口飄出一個女人的身影,袅袅娜娜,幾分妖娆。

     方浩一下子便認了出來,原來是曾紅。

     盡管曾紅已過了打綠傘、着粉紅超短裙的年齡,但她那飄逸的身姿依然讓方浩感到那麼熟悉和親切。

    方浩心頭莫名其妙地顫了一下,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和曾紅曾有過的那段小小的舊事。

    那是方浩和夏雨的愛情因另一個男人的介入而出現危機的那段日子,剛師範畢業的曾紅分進印機廠的子弟校,并在那個大雨将息未息的傍晚,走進方浩那傷感而又充滿期待的目光。

    失意中的方浩立即振作了許多,兩人的關系很快密切起來。

    但夏雨的影子一直籠罩着方浩,所以當曾紅主動向方浩提出确定戀愛關系的時候,方浩一直猶豫不決。

    曾紅知道方浩難忘舊情,憤然與他斷交,而夏雨也因那個男人的變心覺醒回頭,跟方浩重修舊好。

    隻是曾紅以後好久都孤身一人,直到成了老姑娘,才勉強嫁給廠裡一位工人,兩年後又離了婚,至今沒有再嫁。

     這天深夜兩人邂逅街頭,自然雙方都有一絲意外和驚喜。

    方浩暫時忘掉剛才借錢未果的不快,問曾紅怎麼這個時候還在這裡。

    曾紅說她到表妹家打麻将打到這個時候,想起明天有課,不得不找人接替,自己才抽身出來。

    又說方浩,這麼晚還在街頭逗留,不怕回去當床頭櫃(跪)? 方浩本不想說出實情,但不知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會做床頭櫃,還是為了得到曾紅的同情,他猶豫片刻,最後還是說了今晚的遭遇。

     曾紅就拿方浩開心,說:“你堂堂的财政大臣,天天不離一個财字,要用幾個錢,還得這麼深更半夜的在外面求人?”方浩說:“我就知道你會開心。

    ”曾紅說:“遇事開心才是福,你要我憂國憂民,我還沾不上邊呢。

    就是憂自己,也犯不着,隻要廠子沒停産,學校有點基本工資打發,我就會心安理得上幾節課,課餘再搓幾把,算是第二職業,牆内損失牆外補。

    ”方浩說:“你永遠是個樂天派,怪不得你總是這麼年輕。

    ”曾紅說:“真的嗎?你不是逗我開心的吧?” 方浩借着燈光,望着曾紅那依然燦爛、姣美的面容,心想,她說得也許沒錯,杞人憂天又有何用?大約就靠的這種樂天知命的哲學,曾紅才擺脫了愛情與婚姻的不幸,活得這麼灑脫。

    方浩說:“我沒逗你開心的義務,說的是真話。

    ”曾紅樂了,說:“感謝你的恭維!不管你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但恭維女人是男人的美德,我願意為你的美德獎賞你。

    ”方浩說:“獎賞我?”曾紅說:“沒錯,你現在就跟我走。

    ”方浩說:“跟你走?走到哪裡去?”曾紅說:“是的,跟我走,到我家裡去。

    ” 方浩一時沒反應過來,說:“這麼晚了,還上你家去做什麼?”曾紅笑道:“你不是急需錢用嗎?我有一個1萬元的存折,你先拿去應了急再說。

    ” 聞言,方浩自然對曾紅感激不盡,但他覺得自己從前就欠了曾紅,如今再朝她要錢,這手怎麼伸得出去?于是立在那裡,遲疑着,拿不出邁動步子的勇氣。

    見方浩這個熊樣,曾紅暗覺好笑。

    她深知方浩是個死要面子的家夥,說:“是不是向一個女人要錢,有失你男子漢大丈夫的風度?” 說着,曾紅趨前一步,把手臂往方浩的臂彎裡一伸,挽住方浩,朝印機廠方向走去。

     這天晚上,等方浩從曾紅家裡回來,走進自己的家門,已經淩晨1點了。

    他換了鞋,走進卧室,準備去拿換洗的衣服,再上衛生間洗個澡。

    就見大床上的被子還疊得好好的,竟沒有夏雨的影子。

    于是跑到兒子住的房間,兒子也沒在床上。

     方浩心裡不免忐忑一下,覺得情況有些不妙。

    他重新穿好那雙沾滿灰塵的鞋子,又匆匆出了門,來到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