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越是沒事幹的人,越是性子急。

    一到臘月,她就忙着叫傭人撣塵,辦年貨,連天竹臘梅都提前買,不等到年底漲價。

     好在樓下不生火,夠冷的,花不會開得太早,不然到時候已經謝了。

     過年到底是樁事。

    分了家出來第一次過年,樣樣都要新立個例子,照老規矩還是酌減。

    迄今她連教書先生的飯茶幾葷幾素,都照老公館一樣。

    不過樓上樓下每桌的茶錢都減少了,口味當然差些。

    她是沒辦法,隻好省在看不見的地方。

    看看這時勢,仿佛在圍城中,要預備無限制地支持下去。

     她自己動手包紅包。

    隻有幾家嫡親長輩要她自己去拜年,别處都由玉熹去到一到就是。

    她在燈下看着他在紅封套上寫"長命百歲"、"長命富貴",很有滋味,這是他們倆在一起過第一個年。

     她叫王吉把錫香爐蠟台都拿出來擦過了。

    祖宗的像今年多了兩幅,老太太與二爺,都是照片。

     她除了吃這口煙,樣樣都照老太太生前。

    過年她這間房要公開展覽,就把煙鋪搬走了,房裡更空空落落的。

    忙完了到年底又空着一大截子,她把兩隻手抄在衣襟底下,站在窗口望出去,是個陰天下午,遠遠的有隻雞啼,細微的聲音像一扇門吱呀一響。

    市區裡另有兩隻雞遙遙響應。

    許多人家都養着雞預備吃年飯,不像姚家北邊規矩,年菜沒有這一項。

    弄堂給西北風刮得幹幹淨淨,一個人也沒有,一隻毛毵毵的大黑狗沿着一排後門溜過來,嗅嗅一隻高炭簍子,站起後腿扒着往裡面看,把簍子絆倒了,馬上鑽進去,隻看見它後半身。

     它銜了塊炭出來,咀嚼了一會,又吐出來仔細看。

    它失望地走開了,但是整個弄堂裡什麼都找不到。

    它又回來發掘那隻篾簍,又銜了根炭出來,咔嚓咔嚓大聲吃了它。

    她看着它吃了一塊又一塊,每回總是沒好氣似地挑精揀肥,先把它丢在地上試驗它,又用嘴拱着,把它翻個身。

    太太,三爺來了, 哦,她想,年底給人逼債。

    相形之下,她這才覺得是真的過年了,像小孩子一樣興奮起來。

    叫王吉生客廳裡的火。

     她換了身瓦灰布棉襖褲,穿孝滾着白辮子。

    臉黃黃的,倒也是一種保護色,自己鏡子裡看看,還不怎麼顯老。

    咦,三爺,這兩天倒有空來?我不過年。

    從前是沒辦法,隻好跟着過。

    嗳,是沒意思。

    今年冷清了,過年是人越多越好。

    我們家就是人多。

    光是姨奶奶們,坐下來三桌麻将。

    哪有這麼些?怎麼沒有?前前後後你們兄弟倆有多少?沒進門的還不算。

    娶妾,等到兒子們年紀夠大了,一開禁,進了門的姨奶奶們随即失寵,外面瞞着老太太另娶了新的,老太太始終跟不上。

    有兩個她特别擡舉,在她跟前當差,堂子出身的人會小巴結,尤其是大爺的四姨奶奶,老太太一天到晚"四姨奶奶""四姨奶奶"不離口,連大奶奶三奶奶都受她的氣,銀娣更不必說了。

    這時候她是故意提起她們,讓他知道她現在對他一點意思也沒有。

    "你現在的兩位我們都沒看見。

    "她們見不得人。

    你客氣。

    你揀的還有錯?其實都是朋友們開玩笑,弄假成真的。

     她瞅了他一眼:"你這話誰相信?"真的。

    我一直說,出去玩嘿,何必搞到家裡來。

    其實我現在也難得出去,我們是過時的人了,不受歡迎了。

    "客氣客氣。

     火漸漸旺了起來。

    這時候才暖和些了。

    二嫂怎麼這麼省?嗳呀,三爺你去打聽打聽,煤多少錢一擔。

    北邊打仗來不了。

     他們講起北邊的親戚,有的往天津租界上跑,有的還在北京。

    他脫了皮袍子往紅木炕床上一扔,來回走着說話,裡面穿着青綢薄絲棉襖褲,都是戴孝不能穿的,他是不管。

    襟底露出青灰色垂須闆帶,肚子癟塌塌的,還是從前的身段。

    房裡一暖和,花都香了起來。

    白漆爐台上擺滿了紅梅花、水仙、天竺、臘梅。

    通飯廳的白漆拉門拉上了,因為那邊沒有火。

    這兩間房從來不用。

    先生住在樓下,所以她從來不下樓。

    房間裡有一種空關着的氣味,新房子的氣味。

    玉熹在家?他到鐘家去了。

    他們是南邊規矩,請吃小年飯。

    鐘太太是南邊人。

    那鐘太太那樣子,鐘太太不能算難看,人家皮膚好。

    根本不像個女人, 她也笑了。

    對一個女人這樣說,想必是把她歸入像女人之列。

    不能算是怎樣恭維人,但還是使他們在黃昏中對坐着覺得親近起來。

    下雪了, 雪像蠓蟲一樣在灰色的天上亂飛。

    怪不得房間裡突然黑了下來。

    附近店家"鬧年鑼鼓",夥計學徒一打烊就敲打起來。

     沙啞的大鑼敲得特别急,嗆嗆嗆嗆嗆嗆,時而夾着一聲洋鐵皮似的铙钹。

    大家累倒了暫停片刻的時候,才聽見鼓響,噔噔噔像跑步聲,在架空的戲台上跑圓場。

    這些店家各打各的,但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