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爾芒絲正巧不在客廳,剛剛和她的知心朋友梅麗·德·泰爾桑小姐出去了。
奧克塔夫要是不主動把鑰匙讨過來,人家就會發現德·佐伊洛夫小姐不在而産生反感,很可能在她回來時還要給她白眼;那種白眼雖說極有分寸,可也異常兇狠。
阿爾芒絲是個窮苦的姑娘,剛剛十八歲,而德·博尼維夫人已經三十出頭了,但是她仍然非常漂亮,不過,阿爾芒絲也非常漂亮。
沙龍隔壁是一間相當寬敞的小客廳。
阿爾芒絲同女友來到小客廳,在壁爐前停下來,她想給梅麗看一幅拜倫勳爵像,那是不久前,英國畫家菲力普先生給她姨媽寄來的一幅樣品。
奧克塔夫從小客廳門前的過道經過時,非常清楚地聽到阿爾芒絲說: &ldquo有什麼辦法呢?他同其他人一樣!他那顆心靈,我原先還以為有多麼美好呢,竟被二百萬的希望給攪亂啦!&rdquo &ldquo我原先以為有多麼美好&rdquo這句稱贊話的語調,猶如晴天霹靂,竟使奧克塔夫愣住了,一動不動地呆在那裡。
他走開時,腳步輕得連最敏銳的耳朵也不可能聽見。
他手裡捧着象棋回來經過小客廳門前時,又停了片刻,随即羞紅了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雅,于是回到沙龍。
在這種世道,嫉妒善于披上各種各樣的僞裝,奧克塔夫偶然聽到的這些話,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然而,說這話時的質樸天真的聲調,卻在他的心中回響。
這絕不是嫉妒的聲音。
奧克塔夫把中國象棋交給侯爵夫人,感到有必要思考思考,便走向一個角落,躲到一張牌桌後邊。
他在想象中,又反複聽到那幾句話的聲調,久久地沉醉于甜美的冥想之中,這時耳邊忽然響起阿爾芒絲的聲音。
他還沒有想過用什麼方法,才能重新赢得阿爾芒絲的敬佩,仍在美滋滋地體味失掉這種敬佩的幸福。
他離開幾個人安安靜靜打牌的偏僻角落,走近德·博尼維夫人那個談話圈子,目光落在阿爾芒絲的身上。
阿爾芒絲注意到,他的目光含有一種感動與倦怠的神情,仿佛經過了一場極度的歡樂,一雙眼睛無力靈活地轉動了。
那天,奧克塔夫沒有得到另外一種幸福,他也未能同阿爾芒絲說上一句話。
&ldquo天下的事情,沒有比為自己辯白更難的了。
&rdquo他一面這樣思忖,一面裝出聆聽當克爾公爵夫人的勸告的神氣。
公爵夫人同他最後離開客廳,無論如何也要送他回府。
外面寒氣襲人,月光皎皎。
奧克塔夫吩咐将馬牽來,騎馬在新建的大街上蹓了幾裡;将近淩晨三點鐘,他才掉轉馬頭回府,卻不知道為什麼,不知不覺又繞道從博尼維府前經過。
◎馬辛格(1583&mdash1640):英國伊麗莎白時期最後一個著名作家。
引言原文為英文。
◎克羅德·阿德裡昂·埃爾維丘斯(1715&mdash1771):法國哲學家,無神論者,著有《論精神》《論人及其智能與教育》。
◎捷雷密·邦達姆(1748&mdash1832):英國哲學家,霍布斯與埃爾維丘斯的信徒。
◎皮埃爾·貝爾(1647&mdash1706):法國哲學家與批評家,是法國近代曆史批評的先驅。
◎歐仁·斯克裡布(1791&mdash1861):法國劇作家,作品很多,主要有《水杯》《貝爾特朗與拉東》《熊與總督》《利害婚姻》。
他的戲劇以情節奇巧見長。
◎拜倫勳爵(1788&mdash1824):英國著名詩人,著有史詩《唐璜》等。
奧克塔夫要是不主動把鑰匙讨過來,人家就會發現德·佐伊洛夫小姐不在而産生反感,很可能在她回來時還要給她白眼;那種白眼雖說極有分寸,可也異常兇狠。
阿爾芒絲是個窮苦的姑娘,剛剛十八歲,而德·博尼維夫人已經三十出頭了,但是她仍然非常漂亮,不過,阿爾芒絲也非常漂亮。
沙龍隔壁是一間相當寬敞的小客廳。
阿爾芒絲同女友來到小客廳,在壁爐前停下來,她想給梅麗看一幅拜倫勳爵像,那是不久前,英國畫家菲力普先生給她姨媽寄來的一幅樣品。
奧克塔夫從小客廳門前的過道經過時,非常清楚地聽到阿爾芒絲說: &ldquo有什麼辦法呢?他同其他人一樣!他那顆心靈,我原先還以為有多麼美好呢,竟被二百萬的希望給攪亂啦!&rdquo &ldquo我原先以為有多麼美好&rdquo這句稱贊話的語調,猶如晴天霹靂,竟使奧克塔夫愣住了,一動不動地呆在那裡。
他走開時,腳步輕得連最敏銳的耳朵也不可能聽見。
他手裡捧着象棋回來經過小客廳門前時,又停了片刻,随即羞紅了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雅,于是回到沙龍。
在這種世道,嫉妒善于披上各種各樣的僞裝,奧克塔夫偶然聽到的這些話,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然而,說這話時的質樸天真的聲調,卻在他的心中回響。
這絕不是嫉妒的聲音。
奧克塔夫把中國象棋交給侯爵夫人,感到有必要思考思考,便走向一個角落,躲到一張牌桌後邊。
他在想象中,又反複聽到那幾句話的聲調,久久地沉醉于甜美的冥想之中,這時耳邊忽然響起阿爾芒絲的聲音。
他還沒有想過用什麼方法,才能重新赢得阿爾芒絲的敬佩,仍在美滋滋地體味失掉這種敬佩的幸福。
他離開幾個人安安靜靜打牌的偏僻角落,走近德·博尼維夫人那個談話圈子,目光落在阿爾芒絲的身上。
阿爾芒絲注意到,他的目光含有一種感動與倦怠的神情,仿佛經過了一場極度的歡樂,一雙眼睛無力靈活地轉動了。
那天,奧克塔夫沒有得到另外一種幸福,他也未能同阿爾芒絲說上一句話。
&ldquo天下的事情,沒有比為自己辯白更難的了。
&rdquo他一面這樣思忖,一面裝出聆聽當克爾公爵夫人的勸告的神氣。
公爵夫人同他最後離開客廳,無論如何也要送他回府。
外面寒氣襲人,月光皎皎。
奧克塔夫吩咐将馬牽來,騎馬在新建的大街上蹓了幾裡;将近淩晨三點鐘,他才掉轉馬頭回府,卻不知道為什麼,不知不覺又繞道從博尼維府前經過。
◎馬辛格(1583&mdash1640):英國伊麗莎白時期最後一個著名作家。
引言原文為英文。
◎克羅德·阿德裡昂·埃爾維丘斯(1715&mdash1771):法國哲學家,無神論者,著有《論精神》《論人及其智能與教育》。
◎捷雷密·邦達姆(1748&mdash1832):英國哲學家,霍布斯與埃爾維丘斯的信徒。
◎皮埃爾·貝爾(1647&mdash1706):法國哲學家與批評家,是法國近代曆史批評的先驅。
◎歐仁·斯克裡布(1791&mdash1861):法國劇作家,作品很多,主要有《水杯》《貝爾特朗與拉東》《熊與總督》《利害婚姻》。
他的戲劇以情節奇巧見長。
◎拜倫勳爵(1788&mdash1824):英國著名詩人,著有史詩《唐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