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重陽遺刻

關燈
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内外、融會貫串的武學。

    心灰之下,對林朝英的聰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風,不再鑽研。

    十餘年後華山論劍,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

    他決意不練經中功夫,但為好奇心所驅使,禁不住翻閱一遍。

     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陰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十餘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隐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陰真經的要旨,并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他看了古墓的情景,料想那幾具空棺将來是林朝英的弟子所用。

    她們多半是臨終時自行入棺等死,其時自當能得知全真派祖師一生不輸于人。

    于是在那具本來留作己用的空棺蓋底寫下了十六字,好教林朝英後人于臨終之際,得知全真教創教祖師的武學,實非玉女心經所能克制。

     這隻是他一念好勝,卻非有意要将九陰真經洩漏于世,料想待得林朝英的弟子見到九陰真經之時,也已奄奄一息,隻能将這秘密帶入地下了。

     王重陽與林朝英均是武學奇才,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

    二人之間,既無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師弟間的仇怨糾葛。

    王重陽先前尚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林朝英前來相慰,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卻仍是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做了黃冠,一個在石墓中郁郁以終。

    此中原由,丘處機等弟子固然不知,甚而王林兩人自己亦是難以解說,惟有歸之于“無緣”二字而已。

    卻不知無緣系“果”而非“因”,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争競便随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兩人一直至死,争競之心始終不消。

    林朝英創出了克制全真武功的玉女心經,而王重陽不甘服輸,又将九陰真經刻在墓中。

    隻是他自思玉女心經為林朝英自創,自己卻依傍前人的遺書,相較之下,實遜一籌,此後深自謙抑,常常告誡弟子以容讓自克、虛懷養晦之道。

     至于室頂秘密地圖,卻是當石墓建造之初即已刻上,原是為防石墓為金兵長期圍困,得以從秘道脫身。

    這條秘道卻連林朝英也不知悉。

    林朝英隻道一放下“斷龍石”,即與敵人同歸于盡,卻沒想到王重陽建造石墓之時,正謀大舉以圖規複中原,滿腔雄心壯志,豈肯一敗之下便自處于絕地?後來王重陽讓出石墓之時,深恐林朝英譏其預留逃命退步,失了慷慨男兒的氣概,是以并不告知,卻也是出于一念好勝。

     小龍女不敢去看地圖,眼光隻望着另一個角落,突然之間,“解穴秘訣”四個小字有如電光般閃入眼中。

    她心中一凜,将秘訣仔細看了幾遍,一時大喜過望,若不是素有自制,幾乎便叫了出來。

    秘訣中講明自通穴道之法,若是修習内功時走火,穴道閉塞,即可以此法自行打通。

    本來若有人練到九陰真經,武功必已到了一流境界,絕少再會給人點中穴道,這秘訣原本用以對付自身内心所起的魔頭。

    但在小龍女此時處境,卻是救命的妙訣。

     她轉念又想:“我縱然通了穴道,但打不過師姊,仍是無用。

    ”當即細看室頂經文,要找一門即知即用的武功,一出手就将李莫愁制住,但約略瞥去,每一項皆是艱深繁複,料想就算是最易的功夫,也須數十日方能練成,卻又不敢多看,生恐李莫愁順着自己目光擡頭仰望,即便發見室頂地圖與九陰真經。

    耳聽得楊過大呼小叫,不住與李莫愁鬥口,幸得如此,這個向來細心的師姊才沒留心自己的眼光,突然間心念一動,想到了計策,擡頭将九陰真經中“解穴秘訣”與“閉氣秘訣”兩項默念一遍,俯嘴在楊過耳邊,輕輕教給了他。

     楊過登時便即領會。

    小龍女輕聲道:“先解穴道。

    ”楊過生怕李莫愁師徒發覺,口中大聲呻吟,不斷胡言亂語,叫道:“啊喲,李師伯,你下手實在太也狠毒,對不住祖師婆婆,更對不住祖師婆婆的婆婆,婆婆的太婆……” 兩人依着王重陽遺篇中所示的“解穴秘訣”默運玄功,兩人内功本有根柢,片刻間已将身上被點的兩處穴道解開。

    兩人外表一無動靜,但李莫愁還是立即察覺有異,喝道:“幹甚麼?”縱身過來。

     小龍女躍起身來,反手出掌,在她肩頭輕輕一拍,正是玉女心經中的上乘武功。

     李莫愁萬料不到她竟能自解穴道,大驚之下,急忙後躍。

    小龍女道:“師姊,你想不想出去?” 李莫愁一聽大喜,她自負武功高強,才智更是罕逢匹敵,此時竟被一個從未見過世面的小師妹玩弄于掌股之上,不由得憤恚異常,但想且當忍一時之氣,先求出墓,再治她不遲,她雖有幾下怪招,但着身無力,這時已覺到似乎并非她手下容情,而實是内勁不足,沒甚麼了不起,當即笑道:“這才是好師妹呢,我跟你陪不是啦,你帶我出去罷。

    ” 楊過心想,眼前機會大好,正可乘機離間她師徒,說道:“我姑姑說,隻能帶你們之中一個人出去,你說是帶你呢,還是帶你徒兒?”李莫愁道:“你這壞小子,乘早給我閉嘴。

    ”小龍女還沒明白楊過的用意,但處處護着他,随即道:“正是,我隻能帶一個人,多了不行。

    ”楊過笑道:“師伯,還是讓洪師姊跟我們出去的好,你年紀大了,活得夠啦。

    洪師姊相貌又比你美得多。

    ”其實李莫愁年紀雖然較大,美貌卻猶勝徒兒,聽了這話,更是惱怒,卻仍不作聲。

    楊過道:“好罷!我們走! 姑姑在前帶路,我走第二,走在最後的就不能出去。

    ” 小龍女此時已然會意,輕輕一笑,攜着楊過的手,走出石室。

    李莫愁與洪淩波不約而同的搶在後面,兩人同時擠在門口,隻怕小龍女當真放下機關,将最後一人隔在墓中。

    李莫愁怒道:“你跟我搶麼?”左手伸出,已闆住了洪淩波肩頭。

    洪淩波知道師父出手狠辣,若不停步,立時會斃于她掌下,隻得讓師父走在前頭,心中又恨又怕。

     李莫愁緊緊跟在楊過背後,一步也不敢遠離,隻覺小龍女東轉西彎,越走越低。

     同時腳下漸漸潮濕,心知早已出了古墓,隻是在暗中隐約望去,到處都是岔道。

    再走一會,道路奇陡,竟是筆直向下,若非四人武功均高,早已摔了下去。

    李莫愁暗想:“終南山本不甚高,這般走法,不久就到山下,難道我們是在山腹中麼?” 下降了約莫半個時辰,這路漸平,隻是濕氣卻也漸重,到後來更聽到了淙淙水聲,路上水沒至踝。

    越走水越高,自腿而腹,漸與胸齊。

    小龍女低聲問楊過道: “那閉氣秘訣你記得明白罷?”楊過低聲道:“記得。

    ”小龍女道:“待會你閉住氣,莫喝下水去。

    ”楊過道:“嗯,姑姑,你自己要小心了。

    ”小龍女點點頭。

     說話之間,水已浸及咽喉。

    李莫愁暗暗吃驚,叫道:“師妹,你會泅水嗎?” 小龍女道:“我一生長于墓中,怎會泅水?”李莫愁略覺放心,踏出一步,不料腳底忽空,一股水流直沖口邊。

    她大驚之下,急忙後退,但小龍女與楊過卻已鑽入了水中,到此地步,前面縱是刀山劍海,也隻得闖了過去,突覺後心一緊,衣衫已被洪淩波拉住,忙反手回擊,這一下出手不輕,卻甩她不脫。

    此時水聲轟轟,雖是地下潛流,聲勢卻也驚人。

    李莫愁與洪淩波都不通水性,被潛流一沖,立足不定,都漂浮了起來。

     李莫愁雖然武功精湛,此刻也是驚慌無已,伸手亂抓亂爬,突然間觸到一物,當即用力握住,卻是楊過的左臂。

    楊過正閉住呼吸,與小龍女攜着手在水底一步步向前而行。

    鬥然被李莫愁抓到,忙運擒拿法卸脫,但李莫愁既已抓住,那裡還肯放手?一股股水住她口中鼻中急灌,直至昏暈,仍是牢牢抓住。

    楊過幾次甩解不脫,生怕用力過度,喝水入肚,也就由得她抓着。

     四人在水底拖拖拉拉,行了約莫一頓飯時分,小龍女與楊過氣悶異常,漸漸支持不住,兩人都喝了一肚子水,幸差水勢漸緩,地勢漸高,不久就露口出水。

    又行了一柱香時刻,越走眼前越亮,終于在一個山洞裡鑽了出來。

    二人筋疲力盡,先運氣吐出腹中之水,躺在地下喘息不已。

     此時李莫愁仍牢牢抓着楊過手臂,直至楊過逐一扳開她的手指,方始放手。

    小龍女先點了李莫愁師徒二人肩上的穴道,才将她們放在一塊圓石之上,讓腹中之水慢慢從口中流出。

     過了良久,李莫愁“啊、啊”幾聲,先自醒來,但見陽光耀眼,當真是重見天日,回想适才坐困石墓、潛流遭厄的險狀,兀自不寒而栗,雖然上身麻軟,心中卻遠較先前寬慰。

    又過良久,洪淩波才慢慢蘇醒。

     小龍女對李莫愁道:“師姊,你們請便罷!”李莫愁師徒雙手癱瘓,下半身卻行動自如,當下站起身來,默默無言的對望一眼,一前一後的去了。

     楊過遊目四顧,但見濃蔭匝地,花光浮動,心中喜悅無限,隻道:“姑姑,你說好看麼?”小龍女點頭微笑。

    兩人想起過去這數天的情景,真是恍同隔世。

    四下裡寂無人聲,原來這山洞是在終南山山腳一處極為荒僻的所在。

    當晚二人便在樹蔭下草地上睡了。

     次晨醒來,依楊過說就要出去遊玩,但小龍女從未見過繁華世界,不知怎的,竟自大為害怕,說道:“不,我得先養好傷,然後咱們須得練好玉女心經。

    ”楊過在自己頭頂重擊一掌,說道:“該死!打你這胡塗小子!我竟忘了你的傷。

    ”又想下山之後,再要和師父解開衣衫一同練功,實是諸多不便,當下便助她運功療傷。

     不到半月,小龍女内傷已然痊愈。

     兩人在一株大松樹下搭了兩間小茅屋以蔽風雨。

    茅屋上扯滿了紫藤。

    楊過喜歡花香濃郁,更在自己居屋前種了些玫瑰茉莉之類香花。

    小龍女卻愛淡雅,說道松葉清香,遠勝異花奇卉,她所住的茅屋前便一任自然,惟有野草。

     師徒倆日間睡眠,晚上用功。

    數月過去,先是小龍女練成,再過月餘,楊過也功行圓滿了。

    兩人反覆試演,已是全無窒礙,楊過又提入世之議。

     小龍女但覺如此安穩過活,世上更無别事能及得上,但想他留戀紅塵,終是難以長羁他在荒山之中,于是說道:“過兒,咱倆的武功雖已大非昔比,但跟你郭伯父、郭伯母相較,又是怎地?”楊過道:“那自然還遠遠及不上。

    ”小龍女道: “你郭伯父将功夫傳了他女兒,又傳了武氏兄弟,他日相遇,咱們仍會受他們欺辱。

    ” 一聽此言,楊過跳了起來,怒道:“他們若再欺侮我,豈能與他們幹休?”小龍女冷冷的道:“你打他們不過,可也是枉然。

    ”楊過道:“那你幫我。

    ”小龍女道:“我打不赢你郭伯母,仍是無用。

    ”楊過低頭不語,籌思對策。

    沉吟了一會,說道:“瞧在郭伯伯的份上,我不跟他們争鬧就是。

    ”小龍女心想:“他在墓中住了兩年多,練了古墓派内功,居然火性大減,倒也難得。

    ”其實楊過隻是年紀長了,多明事理,想起郭靖相待自己确是一片真情,心下感激,是以甘願為他而退讓一步,何況與郭芙、武氏兄弟也無甚麼深仇大恨,隻不過幼時為了蟋蟀而争鬧而已,此時回想,早已淡然。

     小龍女道:“你肯不跟人争競,那是再好也沒有了。

    不過聽你說道,到了外邊,就算你肯讓了别人,别人還是會來欺侮你,咱們若不練成王重陽遺下來的功夫,遇上了武功高強之人,終究還是抵敵不過。

    ”楊過知她雅不欲離開這清靜的所在,不忍拂逆其意,便道:“姑姑,我聽你話,打從明兒起,咱們起手練那九陰真經。

    ” 就因這一席話,兩人在山谷中又多住了一年有餘。

    小龍女和楊過重經秘道潛入墓中,将重陽遺刻誦讀數日,記憶無誤,這才出來修習。

    年餘之間,師徒倆内功外功俱皆精住。

    但墓中的重陽遺刻隻是對付玉女心經的法門,僅為九陰真經的一小部份,是以二人所學,比之郭靖、黃蓉畢竟尚遠為不如,但此卻非二人所知了。

     這一日練武已畢,兩人均覺大有進境。

    楊過跳上跳下的十分開心,小龍女卻愀然不樂。

    楊過不住說笑話給她解悶。

    小龍女隻是不聲不響。

    楊過知道此時重陽遺刻上的功夫已然學會,若說要融會貫通,自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但其中訣竅奧妙卻已盡數知曉,隻要日後繼續修習,功夫越深,威力就必越強。

    料想小龍女不願下山,卻無藉口相留,是以煩惱,便道:“姑姑,你不願下山,咱們就永遠在這裡便是。

    ” 小龍女喜道:“好極啦……”隻說了三個字,便即住口,明知楊過縱然勉強為己而留,心中也難真正快活,幽幽的道:“明兒再說罷。

    ”晚飯也不吃,回到小茅屋中睡了。

     楊過坐在草地上發了一陣呆,直到月亮從山後升起,這才回屋就寝。

    睡到午夜,睡夢中隐隐聽得呼呼風響,聲音勁急,非同尋常。

    他一驚而醒,側耳聽去,正是有人相鬥的拳聲掌風。

    他急忙竄出茅屋,奔到師父的茅屋外,低聲道:“姑姑,你聽到了麼?” 此時掌風呼呼,更加響了,按理小龍女必已聽見,但茅屋中卻不聞回答。

    楊過又叫了兩聲,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