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6章
關燈
小
中
大
斯醫生看過了。
” “媽,那些按摩療法都是……都是騙人的。
”他不說話了。
“都是什麼?” 面對她的笑容,他不自然地聳了聳肩。
“如果你有錢,又是白人,隻有21歲。
他幫你,那當然很好。
” 她歎了口氣,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丸冬青油救命丸。
“我可遠不止21歲。
而且我也感覺到了。
要一丸嗎?”他沖着她拿的救命丸搖了搖頭。
她自己吃了。
“你還是很年輕,”他開玩笑地恭維着,像以前一樣。
她一直喜歡這樣,但現在,聽了這話,她的嘴角隻浮現出一絲笑容。
“你的生活中有新的男人嗎?” “有幾個,”她說,“你怎麼樣?” “沒有,”他鄭重地說,“沒有新的男人,隻有一些姑娘,不是新男人。
” 他希望她大笑,但這次她還是隻露出了一絲微笑。
“我讓她煩惱了。
”他想。
那是什麼原因呢。
她不知道我來這兒想要幹什麼。
她畢竟為了讓我露面等了3年。
“拉裡還是那個老樣子,”她說,“從來沒正經過。
你沒有定婚吧?是不是一直在和人約會?” “我和好幾個女孩約會,媽媽。
” “你總是這樣。
至少你從沒回家告訴我你讓一個漂亮的天主教女孩懷孕了。
你以前要麼不是小心謹慎,非常幸運,要麼就是非常有禮。
” 他努力闆着臉。
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次,她直接或轉彎抹角地對他談起異性。
“不管怎樣,你要聽着,”艾莉絲說,“他們說單身漢總有樂子。
不是那回事。
你已經長大了,能瞎折騰了,弗裡曼先生就是這樣。
他要了那間挨着人行道的屋子,總是站在窗戶那兒,希望刮來一陣大風。
” 拉裡哼了一聲。
“我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你的歌。
我告訴别人,那是我兒子。
那是拉裡。
大多數人都不相信。
” “你聽到了?”他奇怪為什麼她一開始不說,而是先說了些不足挂齒的小事。
“是的。
一直從年輕姑娘聽的搖滾樂電台聽的。
羅克電台。
” “你喜歡嗎?” “就像我喜歡聽那類音樂一樣。
”她堅定地看着他,“我認為有一些歌聽來很有啟發。
下流。
” 他發現自己的腳總是移來移去的,他強迫自己不動。
“可能隻是聽起來……有些激情。
就這些。
”他的臉泛着紅光。
他從未想過坐在媽媽的廚房裡讨論激情問題。
“‘激情’應該在卧室裡。
”她簡短地說了一句,結束了關于他的成名歌曲的藝術讨論。
“還有,你的嗓音變了,聽起來像個黑人。
” “現在嗎?”他打趣地問道。
“不,是在收音機裡像。
” “她應該走過來。
”拉裡一邊壓低了嗓音模仿比爾·威瑟斯的唱法,一邊笑着。
“就像這樣,”她點點頭,“當我還是個姑娘的時候,我覺得弗蘭克·西納特拉标新立異。
現在他們有了這種說唱,他們叫說唱。
我看是大嚷大叫。
”她用妒忌的眼神看着他。
“至少你的專輯中沒有大嚷大叫。
” “我有版稅,”他說,“賣出一張專輯就抽一定百分比的稅。
它分成若幹部分……” “噢,接着說,”她說,她的手作了一個轟趕的動作。
“我數學考試從來沒及格過。
是他們付給你錢,還是你貸款買了那輛小車?” “他們給我的不多,”他說,差一點說漏了嘴,還好收住了。
“那輛車我付了定金。
其餘的那部分錢我一直在付。
” “寬松的貸款條件,”她悲傷地說,“你父親就是這樣破的産。
醫生說他死于心髒病,其實不是。
他的心已經碎了。
你爸爸是因為寬松的貸款條件才加重的病情。
” 這是陳年舊話了,拉裡隻想不受它的影響,在适當的時候點點頭。
他父親開了一家男子服飾用品店。
一家羅伯特專營店,就在不遠的地方開業,一年後,他的生意破産了。
他為了尋求安慰就不停地吃,3年中長了110磅。
拉裡9歲時,他死在街角的一家小餐館裡,當時他面前放着一盤吃半截的肉丸子三明治。
在守靈時,她姐姐努力安慰一個看起來絕不需要安慰的女人——艾莉絲·安德伍德——說人死了比活着強。
她說,可能是這樣。
從姐姐的肩膀上,他一下子看到了她的姐夫,他一直在喝酒。
艾莉絲後來獨自一人撫養拉裡,她一直用格言和自己的看法主宰他的生活,直到他離開家。
當他和魯迪·施瓦茨開着魯迪的那輛老福特車出發時,她對他說的話是:加利福尼亞也有救濟院。
亞西爾,那是我媽媽。
“你要留在這兒嗎。
拉裡?”她溫柔地問道。
他很驚奇,反問道,“你介意嗎?” “有地方祝後面的卧室裡有活動床。
我一直在後面的屋子裡儲藏東西,但你可以把一些箱子移開。
” “好的,”他慢悠悠地說,“如果你肯定你不介意的話。
我隻在這兒呆兩個星期。
我想我還要看望一些老熟人。
馬克……蓋倫……戴維 ……克裡斯這些人。
” 她站了起來,走到窗戶那兒,把它打開了。
“拉裡,你在這兒願意住多久就住多久。
也許我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我很高興看到你。
以前我們從未好好地說過再見。
都說的是一些刺耳的話。
”她的臉對着他,仍舊很嚴肅,但充滿了令人生畏的、不太自然的愛意。
“從我這方面來說,我感到後悔了。
我隻會說那些話,是因為我愛你。
我從不知道怎樣說恰當,所以我就用别的方式表達。
” “那很正常,”他說,低頭看着桌子。
那種激動的感覺又回來了。
他可以感覺到。
“聽着,我出錢買家具。
” “如果你想買可以買。
如果你不想,也不要勉強。
我有工作。
你還是我的兒子。
” 他想着那隻死貓,一半在裡一半在外地躺在垃圾箱裡,還想起了水手杜威,笑着将待客用的鍋填滿,突然他的眼淚流了出來。
他用髒手去擦反而更髒了,他想這可能是她的想法,并不是他的——什麼都沒按照他想的那樣發展,什麼都沒有。
她徹底變了。
他也是,但不像他懷疑的那樣。
一種不自然的反差出現了;她變得越來越大,而他不知怎的,越變越小了。
他沒有回家看她,是因為他要去别的地方。
他回了家是因為他害怕,他想要媽媽。
她站在窗前,看着他。
白色的窗簾在潮濕的微風裡飄來飄去,把她的臉弄暗了,雖然沒有全遮住,卻顯得愈發嚴肅了。
窗外車水馬龍的聲音傳了進來。
她從上衣口袋裡拿出了一條手絹,走到桌前,放在他正在摸索的手中。
拉裡性格堅強。
她不會因此而責備他的,但結果會怎樣呢?他爸爸是個輕信他人的人,她内心非常清楚是什麼導緻他病情加重;馬克思·安德伍德總是借貸多,收回少。
所以是在那種情況下形成的堅強性格?拉裡要感謝誰?還是要譴責誰? 他的眼淚不能改變他性格中石頭般堅強的一面,就像夏天的一場暴雨并不能改變石頭的形狀一樣。
這種堅強的個性有許多好處——她知道這點,以前她在這個城市裡獨自撫養孩子時她就知道,因為這個城市對當媽媽的并不怎麼關照,對孩子則更少——隻是拉裡還未覺察罷了。
他就是她說的那樣:拉裡還是那個老樣子。
他還會繼續走下去,不動腦子,給别人——也給他自己——添麻煩,當麻煩太多的時候,他還會喚起那種堅強的性格讓自己擺脫。
那别人呢?他會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
岩石是堅硬的,他的性格是堅強的,但他沒把它用在正道上。
她能在他的眼睛裡和他的一舉一動中看出他的性格……甚至從他彈香煙弄出那些煙圈的動作中也能看出。
他從不讓他的這種堅強性格鋒芒畢露去傷害别人,但那種性格确實存在,但當他需要時,他仍會像孩子一樣喚醒它——它就像一根大頭棒,當他掉進自己挖的陷井中的時候再拿它開出一條路來。
從前,她曾對自己說拉裡會變的。
她這樣說過,他會的。
但站在她面前的已經不是個孩子了,是個長大了的男人。
她恐怕他的改變期——深入徹底的改變性格,她的牧師稱之為靈魂的改變,而不是心靈的改變——已結束了。
拉裡的性格讓你感覺像聽到粉筆寫在黑闆上時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一樣。
深埋其中,露形于外,非拉裡莫屬。
他的心中隻有他一個人。
但她還是愛他。
“你累了,”她說,“收拾一下。
我把盒子挪開,你就可以睡了。
我想我畢竟今天就要忙開了。
” 她穿過走廊到後面的卧室去了,他原先的卧室,拉裡聽到她在一邊咕咕哝哝,一邊搬箱子。
他慢慢地把眼淚擦幹。
窗外車水馬龍的聲音傳了進來。
他試圖回憶起他最後一次當着他媽面哭的情景,他想起了那隻死貓。
她說得對。
他是累了。
他從未感覺這麼累過。
他上了床,睡了将近18個小時。
第6章 法蘭妮從房子裡走出來的時候是下午五六點鐘的光景,看到父親正蹲在豆子地裡全神貫注地拔着雜草。
父親老來得子,現在年紀已經過了60,頭上總戴着一頂壘球帽,帽子下露出花白的頭發。
她的母親住在波特蘭,靠賣手套為生。
法蘭妮兒時最要好的朋友埃米·勞德定在下個月初結婚。
她低頭注視着父親的背影,目光裡充滿了愛意。
緬因州的夏初時節,午後的陽光給人一種特别的祥和感覺,她喜歡這種感覺。
她還記得1月的陽光,總能讓她感到一陣陣強烈的心痛。
夏初的午後,天色漸暗的時候,會勾起人無數美好的回憶。
她想起小裡格公園的壘球場,她的父親曾經在那裡打過壘球;她還想起了甘甜的西瓜、新收的玉米、清涼的冰茶,還有她的童年時光。
法蘭妮清了清嗓子:“要幫忙嗎?” 他轉過頭,嘴角掠過一絲微笑。
“來了,法蘭妮。
看見我了是不是?” “大概是看到了。
” “你媽回來了嗎?”他略一皺眉,臉上随即恢複了喜色。
“想必是沒有,她才走的。
快,想幫忙就過來吧。
回去别忘了把手洗幹淨。
” “看女人先看手。
”法蘭妮一邊逗趣,鼻孔哼出一聲笑來。
彼得努力裝出生氣的樣子,可裝得并不太像。
她在緊挨着他的一個田垅蹲下身子開始拔草。
麻雀唧唧喳喳叫個不停,遠處一号高速公路隐約傳來車來車往的轟鳴聲。
如果到了7月,噪音簡直大得不行,而且隔三差五地還會發生一兩場嚴重車禍。
彼得打開了話匣子,跟她談自己這一天的事。
法蘭妮仔細地聽着,不失時機插入幾個問題或者點點頭。
他全神貫注地幹着手裡活,不會注意到她在點頭,但眼角的餘光能夠看到她點頭的影子。
他在桑福德公司一家大型汽車配件廠做機械工,已經64歲的年紀,再過一年就要退休。
這一年并不算長,因為他還攢了4個星期的假,打算在9月份等她媽媽回家後把它休完。
一想到退休他心裡就不踏實。
他告訴她,他努力不把退休看成是一次休不完的長假;他退休後會有不少朋友,他們對他講退休的日子也還不錯。
他覺得自己不會像哈蘭·恩德斯一樣百無聊賴,也不會像卡隆兩口子一樣窮困潦倒——就是那個可憐的保羅·卡隆,一輩子幾乎沒缺過一天工,可到頭來老兩口混得還是不成樣子,隻好賣了自己的房子搬去和女兒女婿同祝 彼得·戈德史密斯對社會保障制度一向不滿,他從來沒有相信過什麼社會保障,過去也是這樣,那時社會保障制度還沒有因為經濟蕭條、通貨膨脹以及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而走向互解。
他告訴女兒,在三四十年代,緬因州民主黨還沒有什麼勢力,但她的祖父就是一個民主黨,她的祖父也把她的父親教育成了一個民主黨。
在奧甘奎特的鼎盛時期,戈德史密斯一家幾乎成了社會上的賤民,但他的父親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口頭禅,和緬因州共和黨的信條不相上下:不要相信什麼精英,他們不會讓你有好日子過,所以要推翻他們的政府,不達目的永不罷休。
法蘭妮笑出了聲。
她喜歡父親這樣講話。
他不總是這樣,因為那個女人——他的妻子,她的母親——會用她那張刀子嘴把他駁得無言以對。
必須要相信自己,他接着說,要讓那些精英們盡可能地善待那些選他們上台的老百姓。
通常做不到人人稱心,但這也就行了,彼此半斤八兩,誰也不欠誰的。
“關鍵是錢。
”他告訴法蘭妮,“威爾·羅傑斯說過,地盤就是錢,因為地盤不會變多,金子和銀子也是這個道理。
愛财如命的人是讓人讨厭的壞蛋;不懂愛财的人是傻瓜,不可恨,但是可憐。
” 法蘭妮猜想他大概是想到了可憐的保羅·卡隆,
” “媽,那些按摩療法都是……都是騙人的。
”他不說話了。
“都是什麼?” 面對她的笑容,他不自然地聳了聳肩。
“如果你有錢,又是白人,隻有21歲。
他幫你,那當然很好。
” 她歎了口氣,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丸冬青油救命丸。
“我可遠不止21歲。
而且我也感覺到了。
要一丸嗎?”他沖着她拿的救命丸搖了搖頭。
她自己吃了。
“你還是很年輕,”他開玩笑地恭維着,像以前一樣。
她一直喜歡這樣,但現在,聽了這話,她的嘴角隻浮現出一絲笑容。
“你的生活中有新的男人嗎?” “有幾個,”她說,“你怎麼樣?” “沒有,”他鄭重地說,“沒有新的男人,隻有一些姑娘,不是新男人。
” 他希望她大笑,但這次她還是隻露出了一絲微笑。
“我讓她煩惱了。
”他想。
那是什麼原因呢。
她不知道我來這兒想要幹什麼。
她畢竟為了讓我露面等了3年。
“拉裡還是那個老樣子,”她說,“從來沒正經過。
你沒有定婚吧?是不是一直在和人約會?” “我和好幾個女孩約會,媽媽。
” “你總是這樣。
至少你從沒回家告訴我你讓一個漂亮的天主教女孩懷孕了。
你以前要麼不是小心謹慎,非常幸運,要麼就是非常有禮。
” 他努力闆着臉。
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次,她直接或轉彎抹角地對他談起異性。
“不管怎樣,你要聽着,”艾莉絲說,“他們說單身漢總有樂子。
不是那回事。
你已經長大了,能瞎折騰了,弗裡曼先生就是這樣。
他要了那間挨着人行道的屋子,總是站在窗戶那兒,希望刮來一陣大風。
” 拉裡哼了一聲。
“我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你的歌。
我告訴别人,那是我兒子。
那是拉裡。
大多數人都不相信。
” “你聽到了?”他奇怪為什麼她一開始不說,而是先說了些不足挂齒的小事。
“是的。
一直從年輕姑娘聽的搖滾樂電台聽的。
羅克電台。
” “你喜歡嗎?” “就像我喜歡聽那類音樂一樣。
”她堅定地看着他,“我認為有一些歌聽來很有啟發。
下流。
” 他發現自己的腳總是移來移去的,他強迫自己不動。
“可能隻是聽起來……有些激情。
就這些。
”他的臉泛着紅光。
他從未想過坐在媽媽的廚房裡讨論激情問題。
“‘激情’應該在卧室裡。
”她簡短地說了一句,結束了關于他的成名歌曲的藝術讨論。
“還有,你的嗓音變了,聽起來像個黑人。
” “現在嗎?”他打趣地問道。
“不,是在收音機裡像。
” “她應該走過來。
”拉裡一邊壓低了嗓音模仿比爾·威瑟斯的唱法,一邊笑着。
“就像這樣,”她點點頭,“當我還是個姑娘的時候,我覺得弗蘭克·西納特拉标新立異。
現在他們有了這種說唱,他們叫說唱。
我看是大嚷大叫。
”她用妒忌的眼神看着他。
“至少你的專輯中沒有大嚷大叫。
” “我有版稅,”他說,“賣出一張專輯就抽一定百分比的稅。
它分成若幹部分……” “噢,接着說,”她說,她的手作了一個轟趕的動作。
“我數學考試從來沒及格過。
是他們付給你錢,還是你貸款買了那輛小車?” “他們給我的不多,”他說,差一點說漏了嘴,還好收住了。
“那輛車我付了定金。
其餘的那部分錢我一直在付。
” “寬松的貸款條件,”她悲傷地說,“你父親就是這樣破的産。
醫生說他死于心髒病,其實不是。
他的心已經碎了。
你爸爸是因為寬松的貸款條件才加重的病情。
” 這是陳年舊話了,拉裡隻想不受它的影響,在适當的時候點點頭。
他父親開了一家男子服飾用品店。
一家羅伯特專營店,就在不遠的地方開業,一年後,他的生意破産了。
他為了尋求安慰就不停地吃,3年中長了110磅。
拉裡9歲時,他死在街角的一家小餐館裡,當時他面前放着一盤吃半截的肉丸子三明治。
在守靈時,她姐姐努力安慰一個看起來絕不需要安慰的女人——艾莉絲·安德伍德——說人死了比活着強。
她說,可能是這樣。
從姐姐的肩膀上,他一下子看到了她的姐夫,他一直在喝酒。
艾莉絲後來獨自一人撫養拉裡,她一直用格言和自己的看法主宰他的生活,直到他離開家。
當他和魯迪·施瓦茨開着魯迪的那輛老福特車出發時,她對他說的話是:加利福尼亞也有救濟院。
亞西爾,那是我媽媽。
“你要留在這兒嗎。
拉裡?”她溫柔地問道。
他很驚奇,反問道,“你介意嗎?” “有地方祝後面的卧室裡有活動床。
我一直在後面的屋子裡儲藏東西,但你可以把一些箱子移開。
” “好的,”他慢悠悠地說,“如果你肯定你不介意的話。
我隻在這兒呆兩個星期。
我想我還要看望一些老熟人。
馬克……蓋倫……戴維 ……克裡斯這些人。
” 她站了起來,走到窗戶那兒,把它打開了。
“拉裡,你在這兒願意住多久就住多久。
也許我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我很高興看到你。
以前我們從未好好地說過再見。
都說的是一些刺耳的話。
”她的臉對着他,仍舊很嚴肅,但充滿了令人生畏的、不太自然的愛意。
“從我這方面來說,我感到後悔了。
我隻會說那些話,是因為我愛你。
我從不知道怎樣說恰當,所以我就用别的方式表達。
” “那很正常,”他說,低頭看着桌子。
那種激動的感覺又回來了。
他可以感覺到。
“聽着,我出錢買家具。
” “如果你想買可以買。
如果你不想,也不要勉強。
我有工作。
你還是我的兒子。
” 他想着那隻死貓,一半在裡一半在外地躺在垃圾箱裡,還想起了水手杜威,笑着将待客用的鍋填滿,突然他的眼淚流了出來。
他用髒手去擦反而更髒了,他想這可能是她的想法,并不是他的——什麼都沒按照他想的那樣發展,什麼都沒有。
她徹底變了。
他也是,但不像他懷疑的那樣。
一種不自然的反差出現了;她變得越來越大,而他不知怎的,越變越小了。
他沒有回家看她,是因為他要去别的地方。
他回了家是因為他害怕,他想要媽媽。
她站在窗前,看着他。
白色的窗簾在潮濕的微風裡飄來飄去,把她的臉弄暗了,雖然沒有全遮住,卻顯得愈發嚴肅了。
窗外車水馬龍的聲音傳了進來。
她從上衣口袋裡拿出了一條手絹,走到桌前,放在他正在摸索的手中。
拉裡性格堅強。
她不會因此而責備他的,但結果會怎樣呢?他爸爸是個輕信他人的人,她内心非常清楚是什麼導緻他病情加重;馬克思·安德伍德總是借貸多,收回少。
所以是在那種情況下形成的堅強性格?拉裡要感謝誰?還是要譴責誰? 他的眼淚不能改變他性格中石頭般堅強的一面,就像夏天的一場暴雨并不能改變石頭的形狀一樣。
這種堅強的個性有許多好處——她知道這點,以前她在這個城市裡獨自撫養孩子時她就知道,因為這個城市對當媽媽的并不怎麼關照,對孩子則更少——隻是拉裡還未覺察罷了。
他就是她說的那樣:拉裡還是那個老樣子。
他還會繼續走下去,不動腦子,給别人——也給他自己——添麻煩,當麻煩太多的時候,他還會喚起那種堅強的性格讓自己擺脫。
那别人呢?他會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
岩石是堅硬的,他的性格是堅強的,但他沒把它用在正道上。
她能在他的眼睛裡和他的一舉一動中看出他的性格……甚至從他彈香煙弄出那些煙圈的動作中也能看出。
他從不讓他的這種堅強性格鋒芒畢露去傷害别人,但那種性格确實存在,但當他需要時,他仍會像孩子一樣喚醒它——它就像一根大頭棒,當他掉進自己挖的陷井中的時候再拿它開出一條路來。
從前,她曾對自己說拉裡會變的。
她這樣說過,他會的。
但站在她面前的已經不是個孩子了,是個長大了的男人。
她恐怕他的改變期——深入徹底的改變性格,她的牧師稱之為靈魂的改變,而不是心靈的改變——已結束了。
拉裡的性格讓你感覺像聽到粉筆寫在黑闆上時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一樣。
深埋其中,露形于外,非拉裡莫屬。
他的心中隻有他一個人。
但她還是愛他。
“你累了,”她說,“收拾一下。
我把盒子挪開,你就可以睡了。
我想我畢竟今天就要忙開了。
” 她穿過走廊到後面的卧室去了,他原先的卧室,拉裡聽到她在一邊咕咕哝哝,一邊搬箱子。
他慢慢地把眼淚擦幹。
窗外車水馬龍的聲音傳了進來。
他試圖回憶起他最後一次當着他媽面哭的情景,他想起了那隻死貓。
她說得對。
他是累了。
他從未感覺這麼累過。
他上了床,睡了将近18個小時。
第6章 法蘭妮從房子裡走出來的時候是下午五六點鐘的光景,看到父親正蹲在豆子地裡全神貫注地拔着雜草。
父親老來得子,現在年紀已經過了60,頭上總戴着一頂壘球帽,帽子下露出花白的頭發。
她的母親住在波特蘭,靠賣手套為生。
法蘭妮兒時最要好的朋友埃米·勞德定在下個月初結婚。
她低頭注視着父親的背影,目光裡充滿了愛意。
緬因州的夏初時節,午後的陽光給人一種特别的祥和感覺,她喜歡這種感覺。
她還記得1月的陽光,總能讓她感到一陣陣強烈的心痛。
夏初的午後,天色漸暗的時候,會勾起人無數美好的回憶。
她想起小裡格公園的壘球場,她的父親曾經在那裡打過壘球;她還想起了甘甜的西瓜、新收的玉米、清涼的冰茶,還有她的童年時光。
法蘭妮清了清嗓子:“要幫忙嗎?” 他轉過頭,嘴角掠過一絲微笑。
“來了,法蘭妮。
看見我了是不是?” “大概是看到了。
” “你媽回來了嗎?”他略一皺眉,臉上随即恢複了喜色。
“想必是沒有,她才走的。
快,想幫忙就過來吧。
回去别忘了把手洗幹淨。
” “看女人先看手。
”法蘭妮一邊逗趣,鼻孔哼出一聲笑來。
彼得努力裝出生氣的樣子,可裝得并不太像。
她在緊挨着他的一個田垅蹲下身子開始拔草。
麻雀唧唧喳喳叫個不停,遠處一号高速公路隐約傳來車來車往的轟鳴聲。
如果到了7月,噪音簡直大得不行,而且隔三差五地還會發生一兩場嚴重車禍。
彼得打開了話匣子,跟她談自己這一天的事。
法蘭妮仔細地聽着,不失時機插入幾個問題或者點點頭。
他全神貫注地幹着手裡活,不會注意到她在點頭,但眼角的餘光能夠看到她點頭的影子。
他在桑福德公司一家大型汽車配件廠做機械工,已經64歲的年紀,再過一年就要退休。
這一年并不算長,因為他還攢了4個星期的假,打算在9月份等她媽媽回家後把它休完。
一想到退休他心裡就不踏實。
他告訴她,他努力不把退休看成是一次休不完的長假;他退休後會有不少朋友,他們對他講退休的日子也還不錯。
他覺得自己不會像哈蘭·恩德斯一樣百無聊賴,也不會像卡隆兩口子一樣窮困潦倒——就是那個可憐的保羅·卡隆,一輩子幾乎沒缺過一天工,可到頭來老兩口混得還是不成樣子,隻好賣了自己的房子搬去和女兒女婿同祝 彼得·戈德史密斯對社會保障制度一向不滿,他從來沒有相信過什麼社會保障,過去也是這樣,那時社會保障制度還沒有因為經濟蕭條、通貨膨脹以及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而走向互解。
他告訴女兒,在三四十年代,緬因州民主黨還沒有什麼勢力,但她的祖父就是一個民主黨,她的祖父也把她的父親教育成了一個民主黨。
在奧甘奎特的鼎盛時期,戈德史密斯一家幾乎成了社會上的賤民,但他的父親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口頭禅,和緬因州共和黨的信條不相上下:不要相信什麼精英,他們不會讓你有好日子過,所以要推翻他們的政府,不達目的永不罷休。
法蘭妮笑出了聲。
她喜歡父親這樣講話。
他不總是這樣,因為那個女人——他的妻子,她的母親——會用她那張刀子嘴把他駁得無言以對。
必須要相信自己,他接着說,要讓那些精英們盡可能地善待那些選他們上台的老百姓。
通常做不到人人稱心,但這也就行了,彼此半斤八兩,誰也不欠誰的。
“關鍵是錢。
”他告訴法蘭妮,“威爾·羅傑斯說過,地盤就是錢,因為地盤不會變多,金子和銀子也是這個道理。
愛财如命的人是讓人讨厭的壞蛋;不懂愛财的人是傻瓜,不可恨,但是可憐。
” 法蘭妮猜想他大概是想到了可憐的保羅·卡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