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雪門師荒村訪舊 沖天炮鬧市行兇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朱鎮嶽聽了這話,便問道:&ldquo這是什麼東西制成的,吃下這麼飽肚,可解開來瞧瞧麼?&rdquo雪門和尚笑道:&ldquo有甚不可解開來瞧,這種幹糧是不容易制成的,不是我們同道中人,也制不出;不是我們同道中人,也買不着。
&rdquo 朱鎮嶽随即将紙包解開,見酒杯大小一個,和淡黃色的馍馍相似的,裡面約莫有四十來個,也看不出是什麼食料制成的。
雪門和尚指着一個說道:&ldquo你瞧了隻這麼大一個,吃下肚裡去,還不能喝水呢!喝了水,就得發脹,肚子都得脹痛。
不喝水由它慢慢兒消化,一個對時以内,自然不覺得腹中饑餓。
但是若喝下水去,一兩個時辰以内,便覺得腹内漲悶得難過;經四五個時辰,就消化完了,腹中就覺得饑餓了。
&rdquo 朱鎮嶽道:&ldquo整天地不喝水,不會口渴嗎?&rdquo 雪門和尚道:&ldquo這卻不會,吃這幹糧之前,隻須略喝些水,吃下去,即不會有十分覺着口渴的時候。
若沒有這宗好處,也不是貴重的東西了。
這幹糧有兩種,一種葷的,一種素的,素的不及葷的能耐久。
這裡面葷素都有,我能服氣,三五天不吃什麼,也不覺饑,才能吃這素的;你此時還隻能吃葷。
葷幹糧中最主要的食料,就是黃牛肉,素幹糧是黃豆。
&rdquo 朱鎮嶽拿了一個,送往鼻端嗅了一嗅說道:&ldquo怎麼一些兒氣味也沒有?并且一般的顔色,一般的大小,從何分得出葷素來呢?&rdquo 雪門和尚道:&ldquo好處正在沒一些兒氣味,若有氣味,便有能吃不能吃了,并且凡是有氣味的食物,多不能持久;天氣一熱,不到幾日,即朽壞不能吃了。
葷素很容易分别,你仔細看上邊,有兩顆牙齒印的便是葷的,沒牙齒印的便是素的。
&rdquo 朱鎮嶽聽了,覺得奇怪,仔細一看,果然一大半上邊有牙齒印的,不由得笑問道:&ldquo怎麼分别葷素,卻用這麼一個使人惡心的記号,不是稀奇得太厲害了嗎?&rdquo 雪門和尚笑道:&ldquo這是江湖上的古話,說起來沒有憑據的,但一般同道的都是這麼說,以訛傳訛的,傳了兩千多年了。
我也隻好說是這麼一個來曆。
我報恩寺的觀音殿旁邊,不是有一座小小的龛子嗎?那龛裡的神像,就是我們劍客的始祖崆峒祖師,祖師是漢宣帝時候的人,制造這幹糧的法子,是由祖師傳下來的。
相傳當日系用一個模子制造,葷素都沒有分别。
崆峒祖師原是吃素的,有一次拿着一個葷的,往口裡一咬,咬下去才知道,從此葷幹糧上面,就永遠留傳這個齒痕了。
&rdquo 朱鎮嶽笑問道:&ldquo崆峒祖師隻咬下一個,應該隻一個上面有齒痕,怎麼幾千年來,每個上面都有呢,這不是奇聞嗎?&rdquo 雪門和尚笑道:&ldquo這本是荒誕無稽的話,我們也不必管它,隻要知道有齒痕的是葷幹糧就得哪!你且将它包裹起來,我們再走吧,今夜得趕到高店歇宿。
從明日起,就得完全走山路了。
&rdquo朱鎮嶽即将包袱打開,裹好了幹糧,給了飯錢,于是師徒二人出門向高店進發。
從郿縣到高店,雖是小路,險陡的山嶺卻少。
因此朱鎮嶽不覺吃力,黃昏時候就到了高店。
雪門和尚道:&ldquo我有個多年的老友住在這裡,平常我也難到這裡來,今日打這裡經過,正好順便去探望探望,但不知他近年來境況如何。
&rdquo 朱鎮嶽道:&ldquo師父的老友,也是和師父同道的嗎?&rdquo 雪門和尚搖頭道:&ldquo他是一個打鐵的人,姓周,行五,人家就叫他周老五。
他雖是打鐵出身,卻有兩種不可及處,第一是能孝母;次之,兩膀有千多斤實力。
他那力氣是天生的,并不曾練過功夫,但是尋常三五十人,也近他不得。
他小時候也曾讀過書,不到十歲,他父
&rdquo 朱鎮嶽随即将紙包解開,見酒杯大小一個,和淡黃色的馍馍相似的,裡面約莫有四十來個,也看不出是什麼食料制成的。
雪門和尚指着一個說道:&ldquo你瞧了隻這麼大一個,吃下肚裡去,還不能喝水呢!喝了水,就得發脹,肚子都得脹痛。
不喝水由它慢慢兒消化,一個對時以内,自然不覺得腹中饑餓。
但是若喝下水去,一兩個時辰以内,便覺得腹内漲悶得難過;經四五個時辰,就消化完了,腹中就覺得饑餓了。
&rdquo 朱鎮嶽道:&ldquo整天地不喝水,不會口渴嗎?&rdquo 雪門和尚道:&ldquo這卻不會,吃這幹糧之前,隻須略喝些水,吃下去,即不會有十分覺着口渴的時候。
若沒有這宗好處,也不是貴重的東西了。
這幹糧有兩種,一種葷的,一種素的,素的不及葷的能耐久。
這裡面葷素都有,我能服氣,三五天不吃什麼,也不覺饑,才能吃這素的;你此時還隻能吃葷。
葷幹糧中最主要的食料,就是黃牛肉,素幹糧是黃豆。
&rdquo 朱鎮嶽拿了一個,送往鼻端嗅了一嗅說道:&ldquo怎麼一些兒氣味也沒有?并且一般的顔色,一般的大小,從何分得出葷素來呢?&rdquo 雪門和尚道:&ldquo好處正在沒一些兒氣味,若有氣味,便有能吃不能吃了,并且凡是有氣味的食物,多不能持久;天氣一熱,不到幾日,即朽壞不能吃了。
葷素很容易分别,你仔細看上邊,有兩顆牙齒印的便是葷的,沒牙齒印的便是素的。
&rdquo 朱鎮嶽聽了,覺得奇怪,仔細一看,果然一大半上邊有牙齒印的,不由得笑問道:&ldquo怎麼分别葷素,卻用這麼一個使人惡心的記号,不是稀奇得太厲害了嗎?&rdquo 雪門和尚笑道:&ldquo這是江湖上的古話,說起來沒有憑據的,但一般同道的都是這麼說,以訛傳訛的,傳了兩千多年了。
我也隻好說是這麼一個來曆。
我報恩寺的觀音殿旁邊,不是有一座小小的龛子嗎?那龛裡的神像,就是我們劍客的始祖崆峒祖師,祖師是漢宣帝時候的人,制造這幹糧的法子,是由祖師傳下來的。
相傳當日系用一個模子制造,葷素都沒有分别。
崆峒祖師原是吃素的,有一次拿着一個葷的,往口裡一咬,咬下去才知道,從此葷幹糧上面,就永遠留傳這個齒痕了。
&rdquo 朱鎮嶽笑問道:&ldquo崆峒祖師隻咬下一個,應該隻一個上面有齒痕,怎麼幾千年來,每個上面都有呢,這不是奇聞嗎?&rdquo 雪門和尚笑道:&ldquo這本是荒誕無稽的話,我們也不必管它,隻要知道有齒痕的是葷幹糧就得哪!你且将它包裹起來,我們再走吧,今夜得趕到高店歇宿。
從明日起,就得完全走山路了。
&rdquo朱鎮嶽即将包袱打開,裹好了幹糧,給了飯錢,于是師徒二人出門向高店進發。
從郿縣到高店,雖是小路,險陡的山嶺卻少。
因此朱鎮嶽不覺吃力,黃昏時候就到了高店。
雪門和尚道:&ldquo我有個多年的老友住在這裡,平常我也難到這裡來,今日打這裡經過,正好順便去探望探望,但不知他近年來境況如何。
&rdquo 朱鎮嶽道:&ldquo師父的老友,也是和師父同道的嗎?&rdquo 雪門和尚搖頭道:&ldquo他是一個打鐵的人,姓周,行五,人家就叫他周老五。
他雖是打鐵出身,卻有兩種不可及處,第一是能孝母;次之,兩膀有千多斤實力。
他那力氣是天生的,并不曾練過功夫,但是尋常三五十人,也近他不得。
他小時候也曾讀過書,不到十歲,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