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道左乞憐群盜丢醜 洞前膜拜老猿通靈
關燈
小
中
大
不死呢?&rdquo
雪門和尚道:&ldquo那些小猴子,怎能和這猴子相比?這猴子在深山之中二三百年,平日适性慣了,一旦受人束縛,它又不是冥頑不靈的獸類,怎能受得了呢?&rdquo
雪門和尚雖則是這般說,朱鎮嶽還是有些孩子氣的人,心裡仍是覺着可惜,就不由得發生一種守株待兔的思想來。
立起身,望着雪門和尚說道:&ldquo此時天色尚早,此處離那山頂至遠也不到一百裡路。
這面下山的路是容易走的,弟子想今晚趕到那山洞裡去歇宿,師父說使得麼?&rdquo 雪門和尚知道朱鎮嶽的用意,即笑着答道:&ldquo有何使不得?但恐你受不了這辛苦。
就是那猴子,也不見得還在那洞裡。
&rdquo 朱鎮嶽是少爺脾氣,好奇的念頭一動,哪顧得行路辛苦?忙答道:&ldquo弟子受得了。
師父若不相信,弟子可在前面走,師父在後面,看弟子可有走不動的樣兒?&rdquo雪門和尚聽了,又見朱鎮嶽喜溢眉宇的神情,也覺得高興,當下也就連連點頭應好。
朱鎮嶽彎腰緊了緊腿上裹腳,将包袱重新系好,振作起全副精神,兩腳不停地下山。
山石高高低低,有許多豎起如尖刀一般,上面又長着青苔,腳踏上去,滑溜溜的,就和踏在冰山上一樣,稍不留神就得滑倒下來。
若是倒在尖石頭上,便得受很重的傷。
朱鎮嶽隻因好奇的念頭,鼓動了興緻,兩腳抽提得極快,反不覺得青苔是滑的,一氣不回頭,跑到了山底下。
雪門和尚喜笑道:&ldquo這回你才得着運氣的效用了,剛才有幾處地方,你走得很好。
你不要以為下山比上山容易,像這種山,爬上不要功夫,跑下來就非有功夫不可。
隻要一口氣沒提上,身子往下一沉,腳底下就滑了。
你此刻回頭,看這山是如何的模樣。
&rdquo 朱鎮嶽回頭朝上一望,但見一層一層的,如石筍密布,且峻峭無比。
回想剛才從上面跑下的情形,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再看這面的西太華山,比這山幾乎高了一半,遂問道:&ldquo西太華山比這山還高嗎?&rdquo 和尚笑道:&ldquo你在這山頂上望着差不多,自然高多了。
但是那山洞不在山頂上,在半山之中,你若能照剛才這般跑法,不過黃昏時候就到了。
&rdquo 朱鎮嶽道:&ldquo弟子一些兒也不疲乏,索性跑上了山洞,再行休息。
&rdquo說畢,拔步又走。
西太華山雖然高大,卻不甚陡峭,又有一條很寬的道路,不似在荊棘叢中鑽爬得吃力。
約莫走了六七裡,隻見一個山岩裡,坐着十多個獵戶裝束的人,在那裡談話。
旁邊靠山岩,豎着些鳥铳叉矛之類,地下放着一個大包袱。
那些獵戶見一僧一俗走來,即停了話不說,都注目望着師徒二人。
朱鎮嶽一見那些獵戶,心裡分外高興了,回頭叫着師父問道:&ldquo弟子可在這裡歇一歇腳麼?&rdquo 和尚點點頭,笑向衆獵戶道:&ldquo諸位施主,獵了什麼野味沒有?想必很獲利呢!&rdquo旋說旋倚了禅杖,朱鎮嶽已揀了一塊光平的石頭,拂去了上面灰塵,讓和尚坐了,自己也坐在一旁。
獵戶中一年約四十,雄壯的漢子,望着和尚答道:&ldquo老師父說得好自在,還說什麼獵野味獲利,于今就有一隻野鹿打這裡走過,我們也隻能當作沒瞧見,不敢動它一動。
我們隻求皇天保佑,破了這回的案子,便都要改業了。
&rdquo 和尚聽了這話,覺得有些稀奇,正待追問緣由,朱鎮嶽已開口說道:&ldquo原來你們都是衙門裡的公差,不是打獵的麼?&rdquo 那漢子道:&ldquo我們怎麼不是打獵的?若是公差倒好了呢!&rdquo 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怎生講究,且俟下回再寫。
憶鳳樓主評曰: 楊海峰之絕技,即于雪門和尚口中道出,此虛寫法,亦過渡法也。
朱鎮嶽援《春秋》責備賢者之義,謂楊海峰不應收受綠林中之饋馑。
義正詞嚴,識見自是高人一等,此蓋作者欲為朱鎮嶽之人格出力一寫,初非故抑楊海峰,讀者幸弗為其所蒙。
老猿畏誅,竟在洞口蘇蘇膜拜,不可謂非能通靈性者。
然終不免下文一節事,此則山野之性,終未克馴耳。
朱鎮嶽一聞山中有猿,即思擒而得之,狂越而前,頓忘攀爬之險。
活寫出一天真爛漫、活潑潑之少年,令人喜煞愛煞!
立起身,望着雪門和尚說道:&ldquo此時天色尚早,此處離那山頂至遠也不到一百裡路。
這面下山的路是容易走的,弟子想今晚趕到那山洞裡去歇宿,師父說使得麼?&rdquo 雪門和尚知道朱鎮嶽的用意,即笑着答道:&ldquo有何使不得?但恐你受不了這辛苦。
就是那猴子,也不見得還在那洞裡。
&rdquo 朱鎮嶽是少爺脾氣,好奇的念頭一動,哪顧得行路辛苦?忙答道:&ldquo弟子受得了。
師父若不相信,弟子可在前面走,師父在後面,看弟子可有走不動的樣兒?&rdquo雪門和尚聽了,又見朱鎮嶽喜溢眉宇的神情,也覺得高興,當下也就連連點頭應好。
朱鎮嶽彎腰緊了緊腿上裹腳,将包袱重新系好,振作起全副精神,兩腳不停地下山。
山石高高低低,有許多豎起如尖刀一般,上面又長着青苔,腳踏上去,滑溜溜的,就和踏在冰山上一樣,稍不留神就得滑倒下來。
若是倒在尖石頭上,便得受很重的傷。
朱鎮嶽隻因好奇的念頭,鼓動了興緻,兩腳抽提得極快,反不覺得青苔是滑的,一氣不回頭,跑到了山底下。
雪門和尚喜笑道:&ldquo這回你才得着運氣的效用了,剛才有幾處地方,你走得很好。
你不要以為下山比上山容易,像這種山,爬上不要功夫,跑下來就非有功夫不可。
隻要一口氣沒提上,身子往下一沉,腳底下就滑了。
你此刻回頭,看這山是如何的模樣。
&rdquo 朱鎮嶽回頭朝上一望,但見一層一層的,如石筍密布,且峻峭無比。
回想剛才從上面跑下的情形,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再看這面的西太華山,比這山幾乎高了一半,遂問道:&ldquo西太華山比這山還高嗎?&rdquo 和尚笑道:&ldquo你在這山頂上望着差不多,自然高多了。
但是那山洞不在山頂上,在半山之中,你若能照剛才這般跑法,不過黃昏時候就到了。
&rdquo 朱鎮嶽道:&ldquo弟子一些兒也不疲乏,索性跑上了山洞,再行休息。
&rdquo說畢,拔步又走。
西太華山雖然高大,卻不甚陡峭,又有一條很寬的道路,不似在荊棘叢中鑽爬得吃力。
約莫走了六七裡,隻見一個山岩裡,坐着十多個獵戶裝束的人,在那裡談話。
旁邊靠山岩,豎着些鳥铳叉矛之類,地下放着一個大包袱。
那些獵戶見一僧一俗走來,即停了話不說,都注目望着師徒二人。
朱鎮嶽一見那些獵戶,心裡分外高興了,回頭叫着師父問道:&ldquo弟子可在這裡歇一歇腳麼?&rdquo 和尚點點頭,笑向衆獵戶道:&ldquo諸位施主,獵了什麼野味沒有?想必很獲利呢!&rdquo旋說旋倚了禅杖,朱鎮嶽已揀了一塊光平的石頭,拂去了上面灰塵,讓和尚坐了,自己也坐在一旁。
獵戶中一年約四十,雄壯的漢子,望着和尚答道:&ldquo老師父說得好自在,還說什麼獵野味獲利,于今就有一隻野鹿打這裡走過,我們也隻能當作沒瞧見,不敢動它一動。
我們隻求皇天保佑,破了這回的案子,便都要改業了。
&rdquo 和尚聽了這話,覺得有些稀奇,正待追問緣由,朱鎮嶽已開口說道:&ldquo原來你們都是衙門裡的公差,不是打獵的麼?&rdquo 那漢子道:&ldquo我們怎麼不是打獵的?若是公差倒好了呢!&rdquo 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怎生講究,且俟下回再寫。
憶鳳樓主評曰: 楊海峰之絕技,即于雪門和尚口中道出,此虛寫法,亦過渡法也。
朱鎮嶽援《春秋》責備賢者之義,謂楊海峰不應收受綠林中之饋馑。
義正詞嚴,識見自是高人一等,此蓋作者欲為朱鎮嶽之人格出力一寫,初非故抑楊海峰,讀者幸弗為其所蒙。
老猿畏誅,竟在洞口蘇蘇膜拜,不可謂非能通靈性者。
然終不免下文一節事,此則山野之性,終未克馴耳。
朱鎮嶽一聞山中有猿,即思擒而得之,狂越而前,頓忘攀爬之險。
活寫出一天真爛漫、活潑潑之少年,令人喜煞愛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