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大複仇劉玄德興師 小得勝夏侯淵敗績
關燈
小
中
大
三處,令堅守勿戰,以老川兵。
誰知道将令到時,三處地方都已失守了。
夏侯淵看見韓浩敗回,心中大驚,吩咐将士,死守山頭,不許出戰,候長安兵到,再行定奪。
孔明叫黃忠将人馬離山十裡下營,不必仰攻,徒傷士卒,候馬超兵取南鄭,彼必自亂。
黃忠領命,固守營地。
再說那馬超領兵來到陽平關,真個單搦張郃出戰。
那張郃久聞馬超的大名,要跟他比較比較,昕得馬超來到,不勝歡喜,便叫孟達守關,自領三千人馬,下關來戰馬超。
兩個戰了八十條合,孟達在城上看見李嚴,李嚴因要派人下書,号令一聲,諸軍圍繞上前,混殺一陣。
張郃見川兵勢大,火速收兵,那奸細也就混了進去。
暗暗的打聽孟達的地方,黑夜裡求見孟達。
孟達看見此人形迹可疑,加意盤問,那人貼身将書取出呈上。
孟達見系李嚴手筆,書内略言貴眷在成都,由孝直保護,完全無恙。
今曹操篡逆,諸葛将軍奉命督師,以順伐逆,戰無不克,願足下深思順逆之原,反顧桑梓之地雲雲。
孟達沉吟了好一會,叫将來人安頓,自己來見張郃。
張郃道:“川兵勢大,如何是好?”孟達道:“明日将軍領兵出戰,達領三千人從左翼側出,橫擊馬超,必獲全勝。
”張郃道:“此計甚善。
” 到了次日,張郃仍領兵出戰。
馬超見下書人尚未回來,心中猶豫。
李嚴道:“孟達足計多謀,今日必有動作,将軍與張郃交戰,王将軍掠陣,嚴領二千人斜上搶關。
”馬超稱善。
分布已定,李嚴自引兵從右側偷關。
馬超與張郃更不答話,飛馬接戰。
孟達引一彪人馬從關上下來,正迎着李嚴,二人以目示意,回馬便走。
李嚴從後追趕,孟達在前,李嚴在後,緊緊跟着,守關将士,阻擋不住。
李嚴進得關來,教将漢兵旗幟扯起,孟達領親軍将士傳呼降者免死。
自古道蛇無頭而不行,他們這些小喽羅們,那裡有抵抗的能力,個個棄械投降。
李嚴招降了四五千人馬,得了許多糧草器械,請孟達護住了城池,自已帶了數十騎飛馬下關,來助馬超,夾攻張郃。
張郃見川将從關上下來,情知不好,殺條血路,帶領殘兵,往關前小路沒命的走了。
馬超吩咐李嚴鎮撫關内,候第二路兵到,火速前來接應,叫王平分兵去取略陽。
自己也不進關,帶了四千人馬,一陣風追趕張郃。
張郃成了驚弓之鳥,連頭也不敢回,一直向後退去。
馬超一步一步追趕不休,看看追到褒域。
張郃進得域去,死守不出。
馬超因兵士勞苦過甚,也就休息。
李嚴将陽平關交付兒子李豐把守,令孟達赍了捷報,回成都奏報,自己領了三千人馬,來到褒域,會合馬超。
王平已乘勢取了略陽,與馬岱姜維遙相呼應。
單說夏侯淵死守定軍山,望長安救兵,久不到來。
原來馬岱姜維分兵騷擾右扶風一帶,鐘鄧二将,分頭迎敵,隻見處處是川兵旗号,究不知多少,一面用心防守,一面飛報長安。
夏侯淵把救漢中的兵,移救扶風,再調各地的兵去救漢中,因此上便透着遲慢了。
夏侯淵接二連三,聽得陽平關失守,馬超已至褒域,南鄭陷落,就在旦夕,寶雞汧陽,又有戰事,後路已斷,死守此地,也是無益;傳令諸軍,整兵出戰。
一聲鼓角,夏侯淵匹馬當先,殺下山來。
山腳下正是陳式的營盤,陳式急忙提刀上馬,接住夏侯淵厮殺,那裡是夏侯淵的對手,戰不上十合,被夏侯淵一刀劈于馬下。
魏兵一擁向前,川兵抵擋不住。
正在危急,一聲鼓響,左邊黃忠,右邊魏延,前有張嶷,後有張翼,四面圍攻。
夏侯淵沖突不出,火速收兵,仍回定軍山暫守。
孔明見折了陳式,令黃忠領五千兵離定軍山東向十裡埋伏,候夏侯淵敗到此處,乘機截殺,不許放過一兵一卒。
叫張嶷張翼各領兵二千,埋伏定軍山左右,候魏延引誘夏侯淵下得山來,分頭截殺。
又令魏延領兵三千讨戰,候夏侯淵殺下山來,任其逃走,隻截殺後面兵隊。
衆将領命分頭前往。
夏侯淵敗回山上,喘息已定,獎率軍士,預備冒死沖出重圍,到了南鄭再作道理。
挨過一夜,聽見川兵讨戰,夏侯淵盡起定軍山人馬三萬,分作三隊,自領一隊當先陷陣沖鋒,韓浩領二隊接應,偏将徐延領三隊,從山上如崩山倒海一般,沖殺下來。
魏延讓過夏侯淵韓浩兩隊人馬,單截擊後隊,三合之内,将徐延砍落馬下。
魏軍後隊一亂,前頭兩隊,紛紛自擾,山左右鼓角齊鳴,張嶷張翼,攔腰截擊。
夏侯淵拚死向前,被川兵一陣亂殺,三停中又去了一停。
看看來到黃忠埋伏的地方,一聲喊起,黃忠縱馬提刀,上前截住。
夏侯淵見前有伏兵,後有追兵,滿拚一死,橫了心腸,接住黃忠厮殺。
黃忠因奉了孔明将令,不許放走夏侯淵一兵一卒,也就奮勇向前。
論起三國中夏侯淵,本是一員上将,與黃忠旗鼓相當,不過此番戰争,一個是死裡逃生,一個是成心邀擊,情見勢绌,強弱迥殊。
韓浩被張嶷張翼二人圍住,正欲脫逃,魏延舞刀縱馬,追趕上去,刀光一閃,人頭落地。
夏侯淵孤掌難鳴,心内一慌,刀
誰知道将令到時,三處地方都已失守了。
夏侯淵看見韓浩敗回,心中大驚,吩咐将士,死守山頭,不許出戰,候長安兵到,再行定奪。
孔明叫黃忠将人馬離山十裡下營,不必仰攻,徒傷士卒,候馬超兵取南鄭,彼必自亂。
黃忠領命,固守營地。
再說那馬超領兵來到陽平關,真個單搦張郃出戰。
那張郃久聞馬超的大名,要跟他比較比較,昕得馬超來到,不勝歡喜,便叫孟達守關,自領三千人馬,下關來戰馬超。
兩個戰了八十條合,孟達在城上看見李嚴,李嚴因要派人下書,号令一聲,諸軍圍繞上前,混殺一陣。
張郃見川兵勢大,火速收兵,那奸細也就混了進去。
暗暗的打聽孟達的地方,黑夜裡求見孟達。
孟達看見此人形迹可疑,加意盤問,那人貼身将書取出呈上。
孟達見系李嚴手筆,書内略言貴眷在成都,由孝直保護,完全無恙。
今曹操篡逆,諸葛将軍奉命督師,以順伐逆,戰無不克,願足下深思順逆之原,反顧桑梓之地雲雲。
孟達沉吟了好一會,叫将來人安頓,自己來見張郃。
張郃道:“川兵勢大,如何是好?”孟達道:“明日将軍領兵出戰,達領三千人從左翼側出,橫擊馬超,必獲全勝。
”張郃道:“此計甚善。
” 到了次日,張郃仍領兵出戰。
馬超見下書人尚未回來,心中猶豫。
李嚴道:“孟達足計多謀,今日必有動作,将軍與張郃交戰,王将軍掠陣,嚴領二千人斜上搶關。
”馬超稱善。
分布已定,李嚴自引兵從右側偷關。
馬超與張郃更不答話,飛馬接戰。
孟達引一彪人馬從關上下來,正迎着李嚴,二人以目示意,回馬便走。
李嚴從後追趕,孟達在前,李嚴在後,緊緊跟着,守關将士,阻擋不住。
李嚴進得關來,教将漢兵旗幟扯起,孟達領親軍将士傳呼降者免死。
自古道蛇無頭而不行,他們這些小喽羅們,那裡有抵抗的能力,個個棄械投降。
李嚴招降了四五千人馬,得了許多糧草器械,請孟達護住了城池,自已帶了數十騎飛馬下關,來助馬超,夾攻張郃。
張郃見川将從關上下來,情知不好,殺條血路,帶領殘兵,往關前小路沒命的走了。
馬超吩咐李嚴鎮撫關内,候第二路兵到,火速前來接應,叫王平分兵去取略陽。
自己也不進關,帶了四千人馬,一陣風追趕張郃。
張郃成了驚弓之鳥,連頭也不敢回,一直向後退去。
馬超一步一步追趕不休,看看追到褒域。
張郃進得域去,死守不出。
馬超因兵士勞苦過甚,也就休息。
李嚴将陽平關交付兒子李豐把守,令孟達赍了捷報,回成都奏報,自己領了三千人馬,來到褒域,會合馬超。
王平已乘勢取了略陽,與馬岱姜維遙相呼應。
單說夏侯淵死守定軍山,望長安救兵,久不到來。
原來馬岱姜維分兵騷擾右扶風一帶,鐘鄧二将,分頭迎敵,隻見處處是川兵旗号,究不知多少,一面用心防守,一面飛報長安。
夏侯淵把救漢中的兵,移救扶風,再調各地的兵去救漢中,因此上便透着遲慢了。
夏侯淵接二連三,聽得陽平關失守,馬超已至褒域,南鄭陷落,就在旦夕,寶雞汧陽,又有戰事,後路已斷,死守此地,也是無益;傳令諸軍,整兵出戰。
一聲鼓角,夏侯淵匹馬當先,殺下山來。
山腳下正是陳式的營盤,陳式急忙提刀上馬,接住夏侯淵厮殺,那裡是夏侯淵的對手,戰不上十合,被夏侯淵一刀劈于馬下。
魏兵一擁向前,川兵抵擋不住。
正在危急,一聲鼓響,左邊黃忠,右邊魏延,前有張嶷,後有張翼,四面圍攻。
夏侯淵沖突不出,火速收兵,仍回定軍山暫守。
孔明見折了陳式,令黃忠領五千兵離定軍山東向十裡埋伏,候夏侯淵敗到此處,乘機截殺,不許放過一兵一卒。
叫張嶷張翼各領兵二千,埋伏定軍山左右,候魏延引誘夏侯淵下得山來,分頭截殺。
又令魏延領兵三千讨戰,候夏侯淵殺下山來,任其逃走,隻截殺後面兵隊。
衆将領命分頭前往。
夏侯淵敗回山上,喘息已定,獎率軍士,預備冒死沖出重圍,到了南鄭再作道理。
挨過一夜,聽見川兵讨戰,夏侯淵盡起定軍山人馬三萬,分作三隊,自領一隊當先陷陣沖鋒,韓浩領二隊接應,偏将徐延領三隊,從山上如崩山倒海一般,沖殺下來。
魏延讓過夏侯淵韓浩兩隊人馬,單截擊後隊,三合之内,将徐延砍落馬下。
魏軍後隊一亂,前頭兩隊,紛紛自擾,山左右鼓角齊鳴,張嶷張翼,攔腰截擊。
夏侯淵拚死向前,被川兵一陣亂殺,三停中又去了一停。
看看來到黃忠埋伏的地方,一聲喊起,黃忠縱馬提刀,上前截住。
夏侯淵見前有伏兵,後有追兵,滿拚一死,橫了心腸,接住黃忠厮殺。
黃忠因奉了孔明将令,不許放走夏侯淵一兵一卒,也就奮勇向前。
論起三國中夏侯淵,本是一員上将,與黃忠旗鼓相當,不過此番戰争,一個是死裡逃生,一個是成心邀擊,情見勢绌,強弱迥殊。
韓浩被張嶷張翼二人圍住,正欲脫逃,魏延舞刀縱馬,追趕上去,刀光一閃,人頭落地。
夏侯淵孤掌難鳴,心内一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