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白堤政跡
關燈
小
中
大
夕月,冬雪夏風,盡盡的受用了三載,今聞我去,你看山色依依,尚如不捨,鳥聲戀戀,宛若留人。
我既在此做了一場刺史,又薄薄負些才名,今奉旨內轉,便突然而去,豈不令山水笑我無情?」因叫人快備一盛席,親到湖堤上來祭奠山水花柳之神,聊申我白樂天謝別之敬,以了西湖之緣。
祭奠畢,遂與商玲瓏一班名妓,縱懷暢飲,直飲得爛醉如泥,仍題詩道: 徵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隻許住三年。
絲藤蔭下鋪歌席。
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題罷,方才歸去。
到了臨行這日,合城百姓,感他三年恩惠,若大若小,皆來擁著馬頭相送。
樂天因笑謝道:「我在此為官三年並無好處。
」遂信口念出兩句道:「惟留一湖水,與汝救荒年。
」 須臾眾百姓散去,樂天方得長行。
但一路上又無病痛,又無愁煩,隻是不言不語胸懷不樂。
朝夕間,連酒也不飲,詩也懶做。
眾隨行的親友見他如此,不知何故,隻得盤問於他道:「你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雖然快活,卻是外官。
今蒙聖恩新升除了秘書監,官尊職顯,乃美事也,有何愁處,隻管皺了眉頭?」樂天道:「升遷榮辱,身外事耳,吾豈為此。
所以然者,吾心自有病也。
」親友又問道:「我見你步履如常,身子又不像疼痛,卻是何病?」樂天道:「我說與你罷,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
痛思捨去終難捨,苦欲丟開不忍丟。
戀戀依依維自繫,甜甜美美實他鉤。
諸君若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
」 眾親友聽了,俱又驚又笑道:「聲色場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謂司空見慣矣,況櫻桃口、楊柳腰尚在身邊,盡可消遣,為何一個商玲瓏便鍾情至此?」樂天道:「商玲瓏雖然解事,亦不過點綴湖山,助吾朝夕間詩酒之興耳,過眼已作行雲流水,安足繫吾心哉?吾所謂相思者,乃是南北兩峰,西湖一水耳。
」眾親友聽了,盡鼓掌大笑道:「這個相思病,實害得新奇,但可惜《本草》、《岐黃》俱不曾留方,無藥可治,如之奈何?」說罷,連樂大也大笑道: 但聞山水癬,不見說相思。
既說相思苦,西湖美可知。
此時樂天已將出浙江境,要打發杭州送來的船回去,因戀戀不捨,又做了一首絕句,叫他帶回杭州去,貼在西湖白堤亭子上。
那詩道: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自此之後,樂天為想西湖害了相思病之事,人人傳說,以為美談。
後因言事觸怒於人,又將白樂天出為蘇州刺史。
那蘇州地方,雖也有虎丘山、觀音山並東西兩洞庭湖,可以遊賞,但樂天心心念念,隻想著西湖,口口聲聲,隻說著西湖。
嘗對一個相好朋友道:「俺與西湖,既結下宿世之緣,便當生生死死,終身受用,為何緣分隻有三年?況此三年中,公事簿書又破費了我許多,山灣水曲,何曾遊得遍。
細想起來,我與他相處的情分,尚未十分親切,今突然撇來,又因官守羈身,再不能夠重與他一見,真可謂之負心人矣。
」那相好的朋友笑道:「害相思須要害得有些實際,不可徒害了虛名。
白先生既如此羨慕西湖,吾輩尚不知那西湖果是怎生的模樣,可果有三分顏色,以領略白先生之病否?」樂天聽了道:「你要知他的顏色麼?一時如何摹寫得盡,待我說個大概與你聽罷。
」因提起筆來,題詩一首道: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塘瀉綠油。
大屋簷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係何由得再遊。
那好朋友見詩中「堆青黛」、「瀉綠油」之句,不覺驚喜起來道:「原來西湖之美有如此,莫說你見過面的害相思,連我這不見面的,也種下一個相思的種子在心上了。
」未幾,又召入京,後來隻做到刑部尚書。
他因宦情不濃,也就請告了,就在東都履道裡所住之處,築池種樹,構石樓看山,與弟白敏中、白行簡、裴度、劉禹錫散誕逍遙,因號為「香山居士」,又號為「醉吟先生」。
後來老了,又與胡杲、吉旼、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狄兼謨、盧貞八個年高有德緻仕之友,時時往來,故一時榮之羨之,稱為「香山九老」。
直活到七十五歲方終。
臨死時,捨不得小蠻,因做一首絕句別他道: 一樹香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東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總之白樂天的文章聲價為天下所重,自不必言矣。
守杭時,重開六井,點染湖山,是他一生的功績,故流傳至今,建詞祭祀不絕,以為西湖佳話。
我既在此做了一場刺史,又薄薄負些才名,今奉旨內轉,便突然而去,豈不令山水笑我無情?」因叫人快備一盛席,親到湖堤上來祭奠山水花柳之神,聊申我白樂天謝別之敬,以了西湖之緣。
祭奠畢,遂與商玲瓏一班名妓,縱懷暢飲,直飲得爛醉如泥,仍題詩道: 徵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隻許住三年。
絲藤蔭下鋪歌席。
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題罷,方才歸去。
到了臨行這日,合城百姓,感他三年恩惠,若大若小,皆來擁著馬頭相送。
樂天因笑謝道:「我在此為官三年並無好處。
」遂信口念出兩句道:「惟留一湖水,與汝救荒年。
」 須臾眾百姓散去,樂天方得長行。
但一路上又無病痛,又無愁煩,隻是不言不語胸懷不樂。
朝夕間,連酒也不飲,詩也懶做。
眾隨行的親友見他如此,不知何故,隻得盤問於他道:「你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雖然快活,卻是外官。
今蒙聖恩新升除了秘書監,官尊職顯,乃美事也,有何愁處,隻管皺了眉頭?」樂天道:「升遷榮辱,身外事耳,吾豈為此。
所以然者,吾心自有病也。
」親友又問道:「我見你步履如常,身子又不像疼痛,卻是何病?」樂天道:「我說與你罷,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
痛思捨去終難捨,苦欲丟開不忍丟。
戀戀依依維自繫,甜甜美美實他鉤。
諸君若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
」 眾親友聽了,俱又驚又笑道:「聲色場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謂司空見慣矣,況櫻桃口、楊柳腰尚在身邊,盡可消遣,為何一個商玲瓏便鍾情至此?」樂天道:「商玲瓏雖然解事,亦不過點綴湖山,助吾朝夕間詩酒之興耳,過眼已作行雲流水,安足繫吾心哉?吾所謂相思者,乃是南北兩峰,西湖一水耳。
」眾親友聽了,盡鼓掌大笑道:「這個相思病,實害得新奇,但可惜《本草》、《岐黃》俱不曾留方,無藥可治,如之奈何?」說罷,連樂大也大笑道: 但聞山水癬,不見說相思。
既說相思苦,西湖美可知。
此時樂天已將出浙江境,要打發杭州送來的船回去,因戀戀不捨,又做了一首絕句,叫他帶回杭州去,貼在西湖白堤亭子上。
那詩道: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自此之後,樂天為想西湖害了相思病之事,人人傳說,以為美談。
後因言事觸怒於人,又將白樂天出為蘇州刺史。
那蘇州地方,雖也有虎丘山、觀音山並東西兩洞庭湖,可以遊賞,但樂天心心念念,隻想著西湖,口口聲聲,隻說著西湖。
嘗對一個相好朋友道:「俺與西湖,既結下宿世之緣,便當生生死死,終身受用,為何緣分隻有三年?況此三年中,公事簿書又破費了我許多,山灣水曲,何曾遊得遍。
細想起來,我與他相處的情分,尚未十分親切,今突然撇來,又因官守羈身,再不能夠重與他一見,真可謂之負心人矣。
」那相好的朋友笑道:「害相思須要害得有些實際,不可徒害了虛名。
白先生既如此羨慕西湖,吾輩尚不知那西湖果是怎生的模樣,可果有三分顏色,以領略白先生之病否?」樂天聽了道:「你要知他的顏色麼?一時如何摹寫得盡,待我說個大概與你聽罷。
」因提起筆來,題詩一首道: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塘瀉綠油。
大屋簷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係何由得再遊。
那好朋友見詩中「堆青黛」、「瀉綠油」之句,不覺驚喜起來道:「原來西湖之美有如此,莫說你見過面的害相思,連我這不見面的,也種下一個相思的種子在心上了。
」未幾,又召入京,後來隻做到刑部尚書。
他因宦情不濃,也就請告了,就在東都履道裡所住之處,築池種樹,構石樓看山,與弟白敏中、白行簡、裴度、劉禹錫散誕逍遙,因號為「香山居士」,又號為「醉吟先生」。
後來老了,又與胡杲、吉旼、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狄兼謨、盧貞八個年高有德緻仕之友,時時往來,故一時榮之羨之,稱為「香山九老」。
直活到七十五歲方終。
臨死時,捨不得小蠻,因做一首絕句別他道: 一樹香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東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總之白樂天的文章聲價為天下所重,自不必言矣。
守杭時,重開六井,點染湖山,是他一生的功績,故流傳至今,建詞祭祀不絕,以為西湖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