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叮當聲,一邊在沉思冥想。
馬車一直在前進,但到了倫敦塔橋時遇到一場騷亂,史蒂夫突然從駕駛座跳了下去。
人行道上人聲鼎沸,人群湧上來,馬夫趕緊把馬車停住,既吃驚又氣憤,低聲地詛咒着。
溫妮拉低窗戶,把頭伸出來,面色慘白跟鬼一樣。
在車廂裡,她的母親用痛苦的聲音大聲呼喊道:“孩子傷到了嗎?孩子傷到了嗎?”史蒂夫沒有受傷,甚至沒有摔倒,但他像往常一樣因興奮而說話上句不接下句。
他隻能在車窗結巴地說:“太重了,太重了。
”溫妮從車窗伸出手按着他的肩膀。
“史蒂夫,快點回到駕駛座上去,别再跳下來了。
” “不,不。
走,必須走。
” 他口吃得說不出自己為什麼必須要步行走路,沒有什麼能攔得住他的一時興起。
史蒂夫能輕松地跟上那匹瘦馬的舞步,連大氣都不用喘。
但他的姐姐堅決不同意。
“沒聽說過有誰願意跟着馬車跑!”她的母親躲在車廂裡,既害怕又無助,懇求道: “溫妮,别讓他走路,他會迷路的。
别讓他走路。
” “肯定不行,這太荒唐了。
維羅克先生聽到這樣的事會很難受的。
史蒂夫,聽我說,他絕對不會高興的。
” 像往常一樣,想到可能會惹維羅克先生不高興對天生順從的史蒂夫有強大的影響了。
他停止了抵抗,爬回了駕駛座上,滿臉失望的表情。
馬車夫把他那張浮腫的大臉轉向史蒂夫,狂暴地說道:“小家夥,再别做蠢事了。
” 說完這番嚴厲的話,馬車夫自己也緊張得要死,但隻能繼續趕馬車,并嚴肅地默想着什麼。
對他來說,剛才的事難以理解。
由于他常年坐在令人麻木不仁的天氣裡,所以失去原有的活力。
盡管如此,他的智力并不缺少獨立性或明智。
經過嚴肅的思考,他最終認為史蒂夫不是個喝醉了酒的青少年。
在車廂内,兩個婦女一直被沉默的魔咒控制着,因為她倆需要并肩共同忍受着旅途中車廂的震動、吱吱聲、叮當聲。
史蒂夫的舊病複發,打破了這段沉默的魔咒。
溫妮高聲說話了。
“媽,你做了你想做的。
如果以後不幸福,你隻能怪你自己。
我覺得你不會幸福,真是不會幸福。
在這個家裡你難道不幸福嗎?别人會怎樣看我們呢?——别人并不知道是你自己想去救濟院。
” “親愛的,”老婦人的聲調高得能壓過噪音,但态度很誠摯,“你是我最好的女兒。
維羅克先生……” 該談維羅克先生的優點了,她難受得說不出話來了,隻能滿眼含淚地看着車廂的頂篷。
然後,她把目光轉移到窗外,好像是要看看馬車走的情況。
馬車走得很慢,仍然沿着街邊的鋪路石在走。
夜晚終于追上了這位老婦人最後一次坐出租馬車的旅程,這時天剛摸黑,倫敦南部的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肮髒、歹毒、嘈雜、無望、混亂。
在街邊大櫥窗商店裡的煤氣燈的映照下,她戴着一頂紫色的無邊女帽,那張大臉閃着橙色的光芒。
維羅克丈母娘,人老珠黃,歲月滄桑是一個原因,天生脾氣壞是另一個原因。
她先是人妻,後來又做了寡婦,生活中充滿了困難和憂慮。
當她臉紅的時候,面色便成了橙色。
女人到她這個年齡,又考慮到她是個很謙卑的人,再加上她經受過逆境的鍛煉,本來是不會臉紅的,但此時确實在女兒面前臉紅了。
此時此刻,她躲在四輪出租馬車中,正在去救濟房(一長排中的一個)的路上。
這些救濟房很小,裡面的設施很簡單,但仍然比生活條件更加拮據的墳墓要更仁慈一些。
這讓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臉紅了,因為她感到自責和羞愧。
她不得不掩蓋自己的臉紅。
别人會怎麼想呢?老婦人知道别人會怎樣想,即溫妮頭腦中的那些人——她丈夫的老朋友和其他人。
她在懇請這些人的幫助上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功。
從前,她不知道自己做乞丐能如此成功,但她猜出了她的申請書能給他人什麼樣的印象。
由于男人本來就不細心,并伴有既野蠻又粗魯的性格,他們根本就沒有深入地詢問她的境遇。
她故意不回答他們的問題,有時是緊閉雙唇,有時是用富于表達力的沉默。
男人們在做出各自的反應之後,往往會突然失去興趣。
她經常暗自慶賀不必與女人們打交道,因為女人其實更加鐵石心腸、更加渴望細節,她們會焦急地要求知道她女兒和女婿到底做了什麼不道德的事,才驅使老婦人走向令人悲哀的極端。
隻是遇到了那位大啤酒商、下院議員、慈善委員會的主席時,她才被逼得哭起來,因為這位大人覺得自己良心有責去詢問申請人的真實情況。
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女人肯定掉眼淚。
這位消瘦的紳士被弄糊塗了,想了一想,放棄了原有的要求,說了幾句安慰她的話。
她本不該傷心,慈善對象并不絕對要求是“無兒無女的寡婦”。
實際上,慈善會無法拒絕她,但委員會做判斷必須有足夠的信息。
任何人都能理解她不想成為家庭負擔的願望,以及其他的類似願望。
所以,維羅克丈母娘又大哭了好幾場,這令那位主席感到相當的失望。
那眼淚不一般,是從那位身材高大的女性的眼睛裡流下的,她戴着一頭布滿灰塵的黑色假發,穿着過時的、鑲着肮髒的白棉布花邊的絲綢衣服,這眼淚确實是悲痛的結果。
她之所以哭泣,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勇敢、毫無顧忌、全心全意地愛自己的兩個孩子。
女孩經常要為男孩而犧牲,如今她是犧牲了溫妮。
由于她不說出實情,她實際上是在玷污溫妮的名聲。
當然,溫妮是獨立的,根本沒有必要去顧忌那些根本沒有機會見面的人的看法。
可憐的史蒂夫就不同了,除了他能擁有媽媽的勇敢的舉動和毫無顧忌,他在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
溫妮結婚初期獲得的安全感,随着時間逐漸消散了(沒有什麼東西能永恒不變)。
維羅克妻子的母親孤獨地坐在房子陰面的卧室裡,回憶起一個寡婦從這個世界中獲得的生活經驗。
但回憶沒有給她帶來不好的痛苦,她擁有的耐性與尊嚴是同樣的多。
她不畏艱難地思考着世上萬物皆衰敗的道理;好人有好報;她的女兒溫妮是最好的姐姐,還是個非常自信的妻子。
想到溫妮對弟弟的真摯感情,她無法繼續保持斯多葛哲學式的清心寡欲。
她希望女兒的感情不受那個世上萬物皆衰敗原則的影響。
她必須抱有這樣的希望,否則她感到世界太可怕了。
但考慮到她女兒的婚姻狀态,她堅決拒絕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她有個冷靜客觀的判斷,應該盡量少給維羅克先生的善意增加壓力,那麼他的善意就有可能更加持久一些。
那個優秀的男人顯然很愛他的妻子,但他毫無疑問會把這種感情分享給盡可能少的她的親人。
如果那感情都能集中在史蒂夫身上就最好了。
這才使得這位老婦人下定決心離開她的孩子,她不僅把這看作一種愛的舉動,還是一種深遠的策略。
這種策略有個優點(維羅克的丈母娘做事很精明),史蒂夫的權益将會受到加強。
可憐的史蒂夫,是個好孩子,管用的孩子,隻是有點怪異,但沒有牢靠的地位。
史蒂夫随着母親過來,就好像家裡的舊家具似的,仿佛他隻屬于他的母親。
如果我死了,她問自己,史蒂夫會出事嗎?(她有一定的想象力)。
她想到這個問題,她就感到害怕。
此外,當她想到自己沒有什麼辦法知道史蒂夫的情況時,就感到更加可怕了。
但如果把他托付給他的姐姐,姐姐就能為他提供一個有力的地位,因為他能直接依靠姐姐了。
維羅克的丈母娘行為既勇敢又狂妄,但能産生比較精妙的道德壓力。
她放棄孩子的舉動,實際上是在為兒子的長遠生存做安排。
許多人為兒子做重大犧牲,她正是在這樣做。
這是唯一的方式。
此外,她能看到她的辦法是否行得通。
無論是好是壞,她臨死前都能知道個究竟。
但這太冷酷了,冷酷到了殘忍的地步。
出租馬車在颠簸中前行着,發出叮叮當當聲。
實際上,馬車搖擺得異常兇猛,完全湮沒了乘客對馬車在向前走的感覺,其效果如同中世紀懲罰犯人的固定刑具,或者如同為醫治懶散的富人病的新式發明。
這種搖擺使人非常痛苦,維羅克的丈母娘說話不得不提高聲音,好像是在哀号一樣。
“親愛的,我知道你隻要有時間就會來看我,對不對?” “當然。
”溫妮說完馬上用眼睛緊盯着母親。
馬車晃晃悠悠地駛過一間冒着油膩蒸汽的商鋪,從裡面飄出一股油炸魚的味道。
老婦人又大聲哀号起來。
“還有一點,親愛的,我想每個星期天看看那可憐的孩子。
他應該不會反對與他老媽有一天時間在一起。
” 溫妮冷淡地大聲叫道: “反對?我想他不會的。
那可憐的孩子看不見你會很難過的。
媽,我希望你别這樣想
馬車一直在前進,但到了倫敦塔橋時遇到一場騷亂,史蒂夫突然從駕駛座跳了下去。
人行道上人聲鼎沸,人群湧上來,馬夫趕緊把馬車停住,既吃驚又氣憤,低聲地詛咒着。
溫妮拉低窗戶,把頭伸出來,面色慘白跟鬼一樣。
在車廂裡,她的母親用痛苦的聲音大聲呼喊道:“孩子傷到了嗎?孩子傷到了嗎?”史蒂夫沒有受傷,甚至沒有摔倒,但他像往常一樣因興奮而說話上句不接下句。
他隻能在車窗結巴地說:“太重了,太重了。
”溫妮從車窗伸出手按着他的肩膀。
“史蒂夫,快點回到駕駛座上去,别再跳下來了。
” “不,不。
走,必須走。
” 他口吃得說不出自己為什麼必須要步行走路,沒有什麼能攔得住他的一時興起。
史蒂夫能輕松地跟上那匹瘦馬的舞步,連大氣都不用喘。
但他的姐姐堅決不同意。
“沒聽說過有誰願意跟着馬車跑!”她的母親躲在車廂裡,既害怕又無助,懇求道: “溫妮,别讓他走路,他會迷路的。
别讓他走路。
” “肯定不行,這太荒唐了。
維羅克先生聽到這樣的事會很難受的。
史蒂夫,聽我說,他絕對不會高興的。
” 像往常一樣,想到可能會惹維羅克先生不高興對天生順從的史蒂夫有強大的影響了。
他停止了抵抗,爬回了駕駛座上,滿臉失望的表情。
馬車夫把他那張浮腫的大臉轉向史蒂夫,狂暴地說道:“小家夥,再别做蠢事了。
” 說完這番嚴厲的話,馬車夫自己也緊張得要死,但隻能繼續趕馬車,并嚴肅地默想着什麼。
對他來說,剛才的事難以理解。
由于他常年坐在令人麻木不仁的天氣裡,所以失去原有的活力。
盡管如此,他的智力并不缺少獨立性或明智。
經過嚴肅的思考,他最終認為史蒂夫不是個喝醉了酒的青少年。
在車廂内,兩個婦女一直被沉默的魔咒控制着,因為她倆需要并肩共同忍受着旅途中車廂的震動、吱吱聲、叮當聲。
史蒂夫的舊病複發,打破了這段沉默的魔咒。
溫妮高聲說話了。
“媽,你做了你想做的。
如果以後不幸福,你隻能怪你自己。
我覺得你不會幸福,真是不會幸福。
在這個家裡你難道不幸福嗎?别人會怎樣看我們呢?——别人并不知道是你自己想去救濟院。
” “親愛的,”老婦人的聲調高得能壓過噪音,但态度很誠摯,“你是我最好的女兒。
維羅克先生……” 該談維羅克先生的優點了,她難受得說不出話來了,隻能滿眼含淚地看着車廂的頂篷。
然後,她把目光轉移到窗外,好像是要看看馬車走的情況。
馬車走得很慢,仍然沿着街邊的鋪路石在走。
夜晚終于追上了這位老婦人最後一次坐出租馬車的旅程,這時天剛摸黑,倫敦南部的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肮髒、歹毒、嘈雜、無望、混亂。
在街邊大櫥窗商店裡的煤氣燈的映照下,她戴着一頂紫色的無邊女帽,那張大臉閃着橙色的光芒。
維羅克丈母娘,人老珠黃,歲月滄桑是一個原因,天生脾氣壞是另一個原因。
她先是人妻,後來又做了寡婦,生活中充滿了困難和憂慮。
當她臉紅的時候,面色便成了橙色。
女人到她這個年齡,又考慮到她是個很謙卑的人,再加上她經受過逆境的鍛煉,本來是不會臉紅的,但此時确實在女兒面前臉紅了。
此時此刻,她躲在四輪出租馬車中,正在去救濟房(一長排中的一個)的路上。
這些救濟房很小,裡面的設施很簡單,但仍然比生活條件更加拮據的墳墓要更仁慈一些。
這讓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臉紅了,因為她感到自責和羞愧。
她不得不掩蓋自己的臉紅。
别人會怎麼想呢?老婦人知道别人會怎樣想,即溫妮頭腦中的那些人——她丈夫的老朋友和其他人。
她在懇請這些人的幫助上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功。
從前,她不知道自己做乞丐能如此成功,但她猜出了她的申請書能給他人什麼樣的印象。
由于男人本來就不細心,并伴有既野蠻又粗魯的性格,他們根本就沒有深入地詢問她的境遇。
她故意不回答他們的問題,有時是緊閉雙唇,有時是用富于表達力的沉默。
男人們在做出各自的反應之後,往往會突然失去興趣。
她經常暗自慶賀不必與女人們打交道,因為女人其實更加鐵石心腸、更加渴望細節,她們會焦急地要求知道她女兒和女婿到底做了什麼不道德的事,才驅使老婦人走向令人悲哀的極端。
隻是遇到了那位大啤酒商、下院議員、慈善委員會的主席時,她才被逼得哭起來,因為這位大人覺得自己良心有責去詢問申請人的真實情況。
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女人肯定掉眼淚。
這位消瘦的紳士被弄糊塗了,想了一想,放棄了原有的要求,說了幾句安慰她的話。
她本不該傷心,慈善對象并不絕對要求是“無兒無女的寡婦”。
實際上,慈善會無法拒絕她,但委員會做判斷必須有足夠的信息。
任何人都能理解她不想成為家庭負擔的願望,以及其他的類似願望。
所以,維羅克丈母娘又大哭了好幾場,這令那位主席感到相當的失望。
那眼淚不一般,是從那位身材高大的女性的眼睛裡流下的,她戴着一頭布滿灰塵的黑色假發,穿着過時的、鑲着肮髒的白棉布花邊的絲綢衣服,這眼淚确實是悲痛的結果。
她之所以哭泣,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勇敢、毫無顧忌、全心全意地愛自己的兩個孩子。
女孩經常要為男孩而犧牲,如今她是犧牲了溫妮。
由于她不說出實情,她實際上是在玷污溫妮的名聲。
當然,溫妮是獨立的,根本沒有必要去顧忌那些根本沒有機會見面的人的看法。
可憐的史蒂夫就不同了,除了他能擁有媽媽的勇敢的舉動和毫無顧忌,他在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
溫妮結婚初期獲得的安全感,随着時間逐漸消散了(沒有什麼東西能永恒不變)。
維羅克妻子的母親孤獨地坐在房子陰面的卧室裡,回憶起一個寡婦從這個世界中獲得的生活經驗。
但回憶沒有給她帶來不好的痛苦,她擁有的耐性與尊嚴是同樣的多。
她不畏艱難地思考着世上萬物皆衰敗的道理;好人有好報;她的女兒溫妮是最好的姐姐,還是個非常自信的妻子。
想到溫妮對弟弟的真摯感情,她無法繼續保持斯多葛哲學式的清心寡欲。
她希望女兒的感情不受那個世上萬物皆衰敗原則的影響。
她必須抱有這樣的希望,否則她感到世界太可怕了。
但考慮到她女兒的婚姻狀态,她堅決拒絕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她有個冷靜客觀的判斷,應該盡量少給維羅克先生的善意增加壓力,那麼他的善意就有可能更加持久一些。
那個優秀的男人顯然很愛他的妻子,但他毫無疑問會把這種感情分享給盡可能少的她的親人。
如果那感情都能集中在史蒂夫身上就最好了。
這才使得這位老婦人下定決心離開她的孩子,她不僅把這看作一種愛的舉動,還是一種深遠的策略。
這種策略有個優點(維羅克的丈母娘做事很精明),史蒂夫的權益将會受到加強。
可憐的史蒂夫,是個好孩子,管用的孩子,隻是有點怪異,但沒有牢靠的地位。
史蒂夫随着母親過來,就好像家裡的舊家具似的,仿佛他隻屬于他的母親。
如果我死了,她問自己,史蒂夫會出事嗎?(她有一定的想象力)。
她想到這個問題,她就感到害怕。
此外,當她想到自己沒有什麼辦法知道史蒂夫的情況時,就感到更加可怕了。
但如果把他托付給他的姐姐,姐姐就能為他提供一個有力的地位,因為他能直接依靠姐姐了。
維羅克的丈母娘行為既勇敢又狂妄,但能産生比較精妙的道德壓力。
她放棄孩子的舉動,實際上是在為兒子的長遠生存做安排。
許多人為兒子做重大犧牲,她正是在這樣做。
這是唯一的方式。
此外,她能看到她的辦法是否行得通。
無論是好是壞,她臨死前都能知道個究竟。
但這太冷酷了,冷酷到了殘忍的地步。
出租馬車在颠簸中前行着,發出叮叮當當聲。
實際上,馬車搖擺得異常兇猛,完全湮沒了乘客對馬車在向前走的感覺,其效果如同中世紀懲罰犯人的固定刑具,或者如同為醫治懶散的富人病的新式發明。
這種搖擺使人非常痛苦,維羅克的丈母娘說話不得不提高聲音,好像是在哀号一樣。
“親愛的,我知道你隻要有時間就會來看我,對不對?” “當然。
”溫妮說完馬上用眼睛緊盯着母親。
馬車晃晃悠悠地駛過一間冒着油膩蒸汽的商鋪,從裡面飄出一股油炸魚的味道。
老婦人又大聲哀号起來。
“還有一點,親愛的,我想每個星期天看看那可憐的孩子。
他應該不會反對與他老媽有一天時間在一起。
” 溫妮冷淡地大聲叫道: “反對?我想他不會的。
那可憐的孩子看不見你會很難過的。
媽,我希望你别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