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關燈
小
中
大
ldquo你什麼也不用說。
&rdquo吉恩說,&ldquo我知道你的境況。
&rdquo &ldquo但我們并不是總沒錢,&rdquo我說。
&ldquo聽着,我不久會再來,很快,我許諾,而且下次我會帶妻子一起來。
&rdquo &ldquo别說那些了,&rdquo吉恩說:&ldquo你來了我很高興。
火上熱着扁豆湯,還有些面包。
我們不會挨餓。
&ldquo 他又開始說了&mdash&mdash講那些日子他們連面包都沒有的吃,他簡直絕望了,不得已去向鄰居乞讨一點兒食物&mdash&mdash完全是為了孩子。
&ldquo但我相信,戴夫會幫助你的,&rdquo我說,&ldquo你為什麼不向他要錢?&rdquo 他臉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ldquo你明白那是什麼原因,我不願意向親戚借東西。
&rdquo &ldquo但是戴夫不僅僅是親戚。
&rdquo &ldquo我知道,亨利,但是我不想求助于人。
我甯願挨餓。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們,我想我也許會餓死。
&rdquo 我們聊天的時候,兩個青年溜出去了,幾分鐘後拿了些白菜葉、芹菜和小蘿蔔回來。
吉恩說,&ldquo你們不該那麼做。
&rdquo委婉地警告他們。
&ldquo他們幹什麼了?&rdquo我問。
&ldquo哦,那些東西都是他們從哪個外出的鄰居那兒偷來的。
&rdquo &ldquo這樣很好!&rdquo我說。
&ldquo見鬼,吉恩,他們的想法很對。
聽着,你太高尚了,要不就是太自重了。
我也說不清是哪種。
&rdquo說完我又趕忙道歉。
我怎麼能因為他這些樸實的美德而責怪他?他是真正善良、溫和、謙虛的人。
他所說的每句話都有一個金色的光環。
他從不責怪别人,也不歸咎于生活。
在他說來,那仿佛是項事故,他個人命運的一部分,不值得一問。
&ldquo或許他們還能搜羅來瓶酒呢?&rdquo我說,半開玩笑,半當真。
吉恩臉紅了、說,&ldquo我都忘了。
我們在地窖裡還有點兒酒。
是自制的&hellip&hellip接骨木果實制成的&hellip&hellip您喝嗎?我還是為這樣的場合保存的。
&rdquo 男孩子們已經溜到樓下去了。
每次出去他們都會帶回一些東西。
&ldquo吉恩,他們都很好,他們長大了都打算幹什麼?&rdquo &ldquo我不知道,他們不會進工廠。
我想送他們上大學。
我想接受良好的教育很重要。
小兒子小亞瑟想當醫生;大兒子挺野,他想去西部當牛仔,但他們很快會忘掉這些的,我想。
你知道,他們老是讀那些愚蠢的西部小說。
&rdquo 他突然想起來問我有沒有孩子。
我說,&ldquo是我以前的妻子生的,是個女孩。
&rdquo 聽到我再婚他很詫異。
很明顯,離婚他是從未想過的。
他問,&ldquo你妻子也工作嗎?&rdquo 我說,&ldquo從某種角度來說是。
&rdquo我不知道該怎樣用幾句話來解釋清我們複雜的生活。
他接着說,&ldquo我猜,你還在水泥廠工作嗎?&rdquo 水泥廠!我差點兒從椅子上滑下來。
&ldquo哦,不,吉恩。
我現在是作家。
你不知道嗎?&rdquo我說。
&ldquo作家!&rdquo輪到他吃驚了。
快樂使他容光煥發。
&ldquo其實我并沒真正感到驚訝。
&rdquo 他說。
&ldquo我仍記得你以前常常讀書給我們這幫孩子聽。
我們總是聽着聽着就睡着了,記得嗎?&rdquo他停下來回想,頭低下來,然後又擡起頭,說:&ldquo你當然受過很好的教育,是吧?&rdquo他這麼說就好像他是移民被剝奪了美國人應有的特權。
我解釋說其實在學校我也沒呆多久,實際上我們是一樣的。
解釋到半中間,我突然問他現在是否還讀書。
&ldquo哦,是的。
&rdquo他歡快地答道。
&ldquo還讀不少呢。
你知道,我沒别的可做。
&rdquo他指着我後邊的書架。
他的書都放在那兒。
我倒過身去看書名:有狄更斯、斯科特、薩克雷、勃朗特姐妹、喬治。
艾略特、巴爾紮克、左拉等人的作品&hellip&hellip。
&ldquo我不讀現代的那些爛書。
&rdquo他說,用以回答我沒問出來的問題。
我們坐下來吃飯。
孩子們極度饑餓。
我又一次感到十分懊惱。
我意識到如果我不在這兒的話,他們可以吃兩倍多的飯。
湯喝完了,我們開始處理蔬菜。
他們沒有油,任何一種調料,甚至連芥末粉都沒有。
面包也壞了,我從口袋裡摸出一角錢,除了坐車回家的錢就剩這點兒了。
&ldquo讓他們買條面包來。
&rdquo我說。
&ldquo不用了。
&rdquo吉恩說。
&ldquo他們可以不吃,他們現在已經習慣了。
&rdquo &ldquo來吧!我自己可忍受不了,你呢?&rdquo &ldquo但是沒有黃油,也沒有果醬。
&rdquo &ldquo那有什麼關系?我們可以幹吃,我以前就那麼吃過。
&rdquo 孩子們磨磨蹭蹭地出去買面包了。
&ldquo天哪!&rdquo我說。
&ldquo沒有那麼糟,亨利,&rdquo他說。
&ldquo有段時間,你知道,我們靠吃野草維持。
&rdquo &ldquo不,别跟我說這個!這太荒謬了。
&rdquo我幾乎都生他的氣了。
我說,&ldquo你難道不知道,你根本不必挨餓?這個國家有的是食物。
吉恩,我甯可出去乞讨,也不會吃野草。
該死的,我從沒聽說過這種事。
&rdquo 吉恩說:&ldquo你不同,你曾漂泊過。
你曾經在外面闖蕩過,我沒有。
我就像一隻籠子裡的小松鼠&hellip&hellip除了我在垃圾船上工作的那段時間。
&rdquo &ldquo什麼?垃圾船?你在說什麼呢?&rdquo 吉恩很平靜地說,&ldquo我是說,往荒島上運垃圾。
那時候孩子們跟我的嶽父母住。
我正好有機會做些别的改變一下生活&hellip&hellip你還記得基斯林先生嗎?那個市議員,記得嗎?他給我的這差事。
我也很喜歡&mdash&mdash在我還幹這活時。
當然味道是夠可怕的,但過一段時間後就習慣了。
每月可以掙到八十無,相當于我在煙鬥廠掙的兩倍。
那已是一種樂趣&mdash&mdash船駛進港灣裡,在海港附近,或者在河流的上下遊行駛。
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得以接觸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海上起暴風雨了,我們迷失了方向,在海上漂流了好幾天。
最糟的是我們的食物吃光了。
最後,我們隻好吃垃圾,但那是一次奇特的經曆。
我應該說我很快活。
比在煙鬥廠強多了,縱然臭氣熏天&hellip&hellip!&ldquo 他停了一會兒,又一次回味他&ldquo最美好的時光&rdquo,然後他突然問我是否讀過康拉德,約瑟夫。
康拉德的書。
康拉德的書都是關于海的。
我點點頭。
&ldquo亨利,他是我崇拜的作家之一。
要是你能寫得像他一樣好,那&hellip&hellip&rdquo他不知該怎麼說完。
&ldquo我最喜歡的是帕戀的黑奴》。
我讀了至少有十遍了。
每讀一次我就越覺得寫得好。
&rdquo &ldquo是的,我懂。
康拉德幾乎所有的書我都讀過。
我同意你的看法,一個優秀的作家&hellip&hellip你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怎麼樣,讀過他的書嗎?&rdquo 沒有,還沒有。
他從未聽過這名字。
他是做什麼的,小說家?聽名字像是波蘭人。
我說,&ldquo我會寄給你他的一本書。
名字叫《死屋手記》。
&rdquo又補充道,&ldquo我有好多書,你喜歡什麼書、我可以寄給你,多少都行。
告訴我你愛讀哪些。
&rdquo 他說不用麻煩了,&ldquo我愛反複讀一本書。
&rdquo &ldquo但是你難道不想了解其他一些作家嗎?&rdquo 他認為自己沒有精力再對其他作家感興趣。
不過他的大兒子很喜歡讀書,或許我可以寄給他些什麼。
&ldquo他讀哪一類書?&rdquo &ldquo他喜歡現代的。
&rdquo &ldquo比如說?&rdquo &ldquo哦,霍爾。
凱恩,理德。
哈格德,亨蒂,等等&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明白了。
&rdquo我說,&ldquo沒問題,我會寄給他一些有趣的書的。
&rdquo 吉恩說,&ldquo小兒子麼,幾乎不怎麼讀書。
他對科學知識倒有些了解。
他隻讀那些科學性雜志。
我想他天生是當醫生的料,你應該去看看他為自己搭的實驗室。
那裡什麼都有,粉末的呀,用瓶裝的,等等,裡面很難聞。
不過這樣能讓他高興&hellip&hellip&rdquo &ldquo說得對,吉恩。
如果這樣能讓他高興。
&rdquo 我一直呆到最後一班車來的時候。
走在那黑暗、肮髒的馬路上,我們幾乎一句話都沒說,和他們握手道别時,我隻說會很快再來。
&ldquo孩子們,下次我們來個宴會!&rdquo &ldquo别考慮那些,亨利。
&rdquo吉恩說,&ldquo你來就好&hellip&hellip也帶你妻子來。
&rdquo 回家的路似乎沒有盡頭。
我很悲傷,更抑郁、沮喪,似乎就要垮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開燈。
一回到我的&ldquo愛巢&rdquo我就又安全了。
我們那可愛的蝸居,我從沒像現在一樣深刻地體會到它就像母親的懷抱一樣溫暖、舒适。
真的,我們什麼都不缺。
即使偶爾會挨餓,我們也知道不會永遠這樣。
我們有朋友&mdash&mdash而且我們能說會道。
我們知道該怎樣覓食。
至于世界,真正的世界就在我們這四堵牆之内。
我們所需的一切都會搬到我們的小窩來。
的确,當需要跟别人借錢時,我有時也會變得敏感,難為情,但這種時候很少。
在緊急時刻,我可以鼓起勇氣去懇求完全不認識的人。
忍受恥辱自然是必要的,我甯可忍受恥辱也不願把自己的痰咽回去。
我走出地鐵站,街道大廈給了我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感。
我已經到家了。
路上的行人也似乎是經常見過的,他們并沒有迷失自己。
我剛剛離開的那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簡直有天壤之别。
可吉恩住的地方隻是城市的郊外,真的&mdash&mdash但在我看來簡直是荒野。
一想到我也許會陷入這種慘境我不禁發起抖來。
一種強烈的欲望油然而生&mdash&mdash在街上閑逛一會兒,我下意識地走到薩克特街。
我回想起和我的老友艾爾。
勃格在一起的情景,恰好走過他家。
那房子顯得破爛、憂傷。
整條街道,房子及其它東西,似乎都比我上次來時小了。
一切似乎都萎縮了。
即使這樣,我仍覺得這條街很可愛。
至于郊區&mdash&mdash如此不祥、凄涼的郊區,我所認識的所有住到郊區去的人都死了。
生命的激流永遠不流經這些地方。
隐居到這些活墳墓去隻能有一個目的:繁衍然後萎謝。
如果說是一種棄世的舉動還可以理解,但事實絕非如此。
這意味着永遠承認失敗。
生活成了例行公事,最乏味的一種例行公事。
一種乏味單調的工作:照顧一大家子的生活,喂養一些寵物,為它們治病;閱讀漂亮的雜志、連環畫、農夫年曆。
可以無休止地仔細端詳鏡中的自己。
一天又一天,像上午的太陽,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毫無差别。
房租,或者抵押利息也總是到期就付。
看到新下水管道安上了真是高興!目睹新的街道修通并且鋪上瀝青,多讓人激動!一切都新奇。
新奇而虛假,新奇而可憐,新奇而無意義。
有新奇事物,快樂、安慰就增多一些。
一切都為下一代打算。
把自己獻身于輝煌的未來。
去一次城裡便盼望着回到自己的小平房。
小平房整潔,有除草機、洗衣機。
城市喧嚣、混亂、壓抑。
在郊區的生活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節奏。
跟不上時代又有什麼關系?在郊區生活有種種的補償&mdash&mdash比如溫暖的拖鞋,收音機,可以從牆上彈出來的熨衣闆,甚至修理管道都有吸引力。
當然,可憐的吉恩沒有這些補償。
他有的是新鮮空氣,但那就是全部。
的确,他并不完全算住在郊區。
他被孤立在中間地區&mdash&mdash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一個人無緣無故地遭受不幸,但仍得苟延殘喘下去。
不斷擴展的城市随時都威脅着他,要吞沒他,他的土地,他的一切。
也許,出于某種空想這種潮流會退卻,任他們在那裡孤立無援。
有時一個城市會向某個方向擴展,然後又突然改變了主意。
剛剛開始的改善便這樣毫無結果。
那個小團體便慢慢地死去,因為缺氧。
一切都在腐敗、、貶值。
在這樣的氣氛中人最好還是同樣的一些書,或者同一本書反反複複地讀,或者反複放同一張唱片。
在真空之中,人不需要新事物,也不需要興奮以及外來的刺激。
他隻需保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像罐子裡的胚胎一樣生活。
那天晚上想着吉恩,我無法入睡。
因為我以前一直把他看作我的孿生兄弟,所以他的苦境更加使我不安。
從他身上我總能看到自己。
我們長得像,說話也像。
我們差不多是在同一所房子裡出生。
他媽媽本來也可能會成為我媽媽。
當然我更喜歡他媽媽。
當他因痛苦而退縮時,我也退縮;當他表明他渴望做什麼時,我也感受到同樣的渴望。
我不記得曾和他吵過架,或者和他做對,也不記得我曾堅持要做他不想做的。
他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他的。
我們之間從來沒有半點嫉妒或者競争。
我們是一個整體,一心一意&hellip&hellip但現在我從他身上看到的不是我自己的影子,也不是将會發生什麼的前兆。
如果命運對他這麼無情&mdash&mdash我的兄弟從沒傷害過任何人&mdash&mdash那麼等待我的又會是什麼呢?我所有的善良是從他那永不枯竭的善良之泉中溢出來的,那些壞品質是我本身就有的。
由于劣習的增多導緻了我們的分離。
在我們走上不同的道路時,我失去了我賴以為導向的另一半。
我失去了我的試金石。
這些都是我躺在床上睡不着時慢慢醒悟到的。
以前,對我們的關系我從沒有過這樣的想法,但現在我多麼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我失去了真正的兄弟。
我走入歧途了。
是我決心要與他不一樣。
為什麼?因為我不願屈服于現狀。
我有自尊。
我隻是不願意承認失敗。
不過我想要給予什麼?我懷疑自己有沒有考慮過&mdash&mdash生活中有索取,更應該有給予。
我向每個人誇耀我現在是作家,好像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真是可笑!我後海沒有跟吉恩撒謊。
我本應告訴他我是某個辦公室的職員,銀行的出納,除去作家之外,什麼都可以。
這就好像打了他一巴掌。
多年以後他的兒子&mdash&mdash他說&ldquo挺野的&rdquo那個&mdash&mdash竟拿着他的手稿讓我給他提建議。
這真是奇怪。
或許那天晚上我無意間給了他某種啟發?正像他父親預言的,這孩子去了西部,過着冒險家的生活,實際上成了流浪漢。
後來,像伊索寓言中的浪子,他回來了,并且選擇了神秘的寫作作為謀生手段。
我盡我所能幫他,勸他别再給雜志寫稿了,要定下心來認真地搞寫作,從那以後再沒有他的消息了。
有時,我拿起本雜志,想從中找到他的名字。
我又想,幹嗎不寫封信給他?我至少還可以問問他父親是否在世。
也許我并不想知道我的表兄吉恩怎麼樣了,也許直到今天,我仍然害怕知道真實情況。
&rdquo吉恩說,&ldquo我知道你的境況。
&rdquo &ldquo但我們并不是總沒錢,&rdquo我說。
&ldquo聽着,我不久會再來,很快,我許諾,而且下次我會帶妻子一起來。
&rdquo &ldquo别說那些了,&rdquo吉恩說:&ldquo你來了我很高興。
火上熱着扁豆湯,還有些面包。
我們不會挨餓。
&ldquo 他又開始說了&mdash&mdash講那些日子他們連面包都沒有的吃,他簡直絕望了,不得已去向鄰居乞讨一點兒食物&mdash&mdash完全是為了孩子。
&ldquo但我相信,戴夫會幫助你的,&rdquo我說,&ldquo你為什麼不向他要錢?&rdquo 他臉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ldquo你明白那是什麼原因,我不願意向親戚借東西。
&rdquo &ldquo但是戴夫不僅僅是親戚。
&rdquo &ldquo我知道,亨利,但是我不想求助于人。
我甯願挨餓。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們,我想我也許會餓死。
&rdquo 我們聊天的時候,兩個青年溜出去了,幾分鐘後拿了些白菜葉、芹菜和小蘿蔔回來。
吉恩說,&ldquo你們不該那麼做。
&rdquo委婉地警告他們。
&ldquo他們幹什麼了?&rdquo我問。
&ldquo哦,那些東西都是他們從哪個外出的鄰居那兒偷來的。
&rdquo &ldquo這樣很好!&rdquo我說。
&ldquo見鬼,吉恩,他們的想法很對。
聽着,你太高尚了,要不就是太自重了。
我也說不清是哪種。
&rdquo說完我又趕忙道歉。
我怎麼能因為他這些樸實的美德而責怪他?他是真正善良、溫和、謙虛的人。
他所說的每句話都有一個金色的光環。
他從不責怪别人,也不歸咎于生活。
在他說來,那仿佛是項事故,他個人命運的一部分,不值得一問。
&ldquo或許他們還能搜羅來瓶酒呢?&rdquo我說,半開玩笑,半當真。
吉恩臉紅了、說,&ldquo我都忘了。
我們在地窖裡還有點兒酒。
是自制的&hellip&hellip接骨木果實制成的&hellip&hellip您喝嗎?我還是為這樣的場合保存的。
&rdquo 男孩子們已經溜到樓下去了。
每次出去他們都會帶回一些東西。
&ldquo吉恩,他們都很好,他們長大了都打算幹什麼?&rdquo &ldquo我不知道,他們不會進工廠。
我想送他們上大學。
我想接受良好的教育很重要。
小兒子小亞瑟想當醫生;大兒子挺野,他想去西部當牛仔,但他們很快會忘掉這些的,我想。
你知道,他們老是讀那些愚蠢的西部小說。
&rdquo 他突然想起來問我有沒有孩子。
我說,&ldquo是我以前的妻子生的,是個女孩。
&rdquo 聽到我再婚他很詫異。
很明顯,離婚他是從未想過的。
他問,&ldquo你妻子也工作嗎?&rdquo 我說,&ldquo從某種角度來說是。
&rdquo我不知道該怎樣用幾句話來解釋清我們複雜的生活。
他接着說,&ldquo我猜,你還在水泥廠工作嗎?&rdquo 水泥廠!我差點兒從椅子上滑下來。
&ldquo哦,不,吉恩。
我現在是作家。
你不知道嗎?&rdquo我說。
&ldquo作家!&rdquo輪到他吃驚了。
快樂使他容光煥發。
&ldquo其實我并沒真正感到驚訝。
&rdquo 他說。
&ldquo我仍記得你以前常常讀書給我們這幫孩子聽。
我們總是聽着聽着就睡着了,記得嗎?&rdquo他停下來回想,頭低下來,然後又擡起頭,說:&ldquo你當然受過很好的教育,是吧?&rdquo他這麼說就好像他是移民被剝奪了美國人應有的特權。
我解釋說其實在學校我也沒呆多久,實際上我們是一樣的。
解釋到半中間,我突然問他現在是否還讀書。
&ldquo哦,是的。
&rdquo他歡快地答道。
&ldquo還讀不少呢。
你知道,我沒别的可做。
&rdquo他指着我後邊的書架。
他的書都放在那兒。
我倒過身去看書名:有狄更斯、斯科特、薩克雷、勃朗特姐妹、喬治。
艾略特、巴爾紮克、左拉等人的作品&hellip&hellip。
&ldquo我不讀現代的那些爛書。
&rdquo他說,用以回答我沒問出來的問題。
我們坐下來吃飯。
孩子們極度饑餓。
我又一次感到十分懊惱。
我意識到如果我不在這兒的話,他們可以吃兩倍多的飯。
湯喝完了,我們開始處理蔬菜。
他們沒有油,任何一種調料,甚至連芥末粉都沒有。
面包也壞了,我從口袋裡摸出一角錢,除了坐車回家的錢就剩這點兒了。
&ldquo讓他們買條面包來。
&rdquo我說。
&ldquo不用了。
&rdquo吉恩說。
&ldquo他們可以不吃,他們現在已經習慣了。
&rdquo &ldquo來吧!我自己可忍受不了,你呢?&rdquo &ldquo但是沒有黃油,也沒有果醬。
&rdquo &ldquo那有什麼關系?我們可以幹吃,我以前就那麼吃過。
&rdquo 孩子們磨磨蹭蹭地出去買面包了。
&ldquo天哪!&rdquo我說。
&ldquo沒有那麼糟,亨利,&rdquo他說。
&ldquo有段時間,你知道,我們靠吃野草維持。
&rdquo &ldquo不,别跟我說這個!這太荒謬了。
&rdquo我幾乎都生他的氣了。
我說,&ldquo你難道不知道,你根本不必挨餓?這個國家有的是食物。
吉恩,我甯可出去乞讨,也不會吃野草。
該死的,我從沒聽說過這種事。
&rdquo 吉恩說:&ldquo你不同,你曾漂泊過。
你曾經在外面闖蕩過,我沒有。
我就像一隻籠子裡的小松鼠&hellip&hellip除了我在垃圾船上工作的那段時間。
&rdquo &ldquo什麼?垃圾船?你在說什麼呢?&rdquo 吉恩很平靜地說,&ldquo我是說,往荒島上運垃圾。
那時候孩子們跟我的嶽父母住。
我正好有機會做些别的改變一下生活&hellip&hellip你還記得基斯林先生嗎?那個市議員,記得嗎?他給我的這差事。
我也很喜歡&mdash&mdash在我還幹這活時。
當然味道是夠可怕的,但過一段時間後就習慣了。
每月可以掙到八十無,相當于我在煙鬥廠掙的兩倍。
那已是一種樂趣&mdash&mdash船駛進港灣裡,在海港附近,或者在河流的上下遊行駛。
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得以接觸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海上起暴風雨了,我們迷失了方向,在海上漂流了好幾天。
最糟的是我們的食物吃光了。
最後,我們隻好吃垃圾,但那是一次奇特的經曆。
我應該說我很快活。
比在煙鬥廠強多了,縱然臭氣熏天&hellip&hellip!&ldquo 他停了一會兒,又一次回味他&ldquo最美好的時光&rdquo,然後他突然問我是否讀過康拉德,約瑟夫。
康拉德的書。
康拉德的書都是關于海的。
我點點頭。
&ldquo亨利,他是我崇拜的作家之一。
要是你能寫得像他一樣好,那&hellip&hellip&rdquo他不知該怎麼說完。
&ldquo我最喜歡的是帕戀的黑奴》。
我讀了至少有十遍了。
每讀一次我就越覺得寫得好。
&rdquo &ldquo是的,我懂。
康拉德幾乎所有的書我都讀過。
我同意你的看法,一個優秀的作家&hellip&hellip你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怎麼樣,讀過他的書嗎?&rdquo 沒有,還沒有。
他從未聽過這名字。
他是做什麼的,小說家?聽名字像是波蘭人。
我說,&ldquo我會寄給你他的一本書。
名字叫《死屋手記》。
&rdquo又補充道,&ldquo我有好多書,你喜歡什麼書、我可以寄給你,多少都行。
告訴我你愛讀哪些。
&rdquo 他說不用麻煩了,&ldquo我愛反複讀一本書。
&rdquo &ldquo但是你難道不想了解其他一些作家嗎?&rdquo 他認為自己沒有精力再對其他作家感興趣。
不過他的大兒子很喜歡讀書,或許我可以寄給他些什麼。
&ldquo他讀哪一類書?&rdquo &ldquo他喜歡現代的。
&rdquo &ldquo比如說?&rdquo &ldquo哦,霍爾。
凱恩,理德。
哈格德,亨蒂,等等&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明白了。
&rdquo我說,&ldquo沒問題,我會寄給他一些有趣的書的。
&rdquo 吉恩說,&ldquo小兒子麼,幾乎不怎麼讀書。
他對科學知識倒有些了解。
他隻讀那些科學性雜志。
我想他天生是當醫生的料,你應該去看看他為自己搭的實驗室。
那裡什麼都有,粉末的呀,用瓶裝的,等等,裡面很難聞。
不過這樣能讓他高興&hellip&hellip&rdquo &ldquo說得對,吉恩。
如果這樣能讓他高興。
&rdquo 我一直呆到最後一班車來的時候。
走在那黑暗、肮髒的馬路上,我們幾乎一句話都沒說,和他們握手道别時,我隻說會很快再來。
&ldquo孩子們,下次我們來個宴會!&rdquo &ldquo别考慮那些,亨利。
&rdquo吉恩說,&ldquo你來就好&hellip&hellip也帶你妻子來。
&rdquo 回家的路似乎沒有盡頭。
我很悲傷,更抑郁、沮喪,似乎就要垮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開燈。
一回到我的&ldquo愛巢&rdquo我就又安全了。
我們那可愛的蝸居,我從沒像現在一樣深刻地體會到它就像母親的懷抱一樣溫暖、舒适。
真的,我們什麼都不缺。
即使偶爾會挨餓,我們也知道不會永遠這樣。
我們有朋友&mdash&mdash而且我們能說會道。
我們知道該怎樣覓食。
至于世界,真正的世界就在我們這四堵牆之内。
我們所需的一切都會搬到我們的小窩來。
的确,當需要跟别人借錢時,我有時也會變得敏感,難為情,但這種時候很少。
在緊急時刻,我可以鼓起勇氣去懇求完全不認識的人。
忍受恥辱自然是必要的,我甯可忍受恥辱也不願把自己的痰咽回去。
我走出地鐵站,街道大廈給了我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感。
我已經到家了。
路上的行人也似乎是經常見過的,他們并沒有迷失自己。
我剛剛離開的那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簡直有天壤之别。
可吉恩住的地方隻是城市的郊外,真的&mdash&mdash但在我看來簡直是荒野。
一想到我也許會陷入這種慘境我不禁發起抖來。
一種強烈的欲望油然而生&mdash&mdash在街上閑逛一會兒,我下意識地走到薩克特街。
我回想起和我的老友艾爾。
勃格在一起的情景,恰好走過他家。
那房子顯得破爛、憂傷。
整條街道,房子及其它東西,似乎都比我上次來時小了。
一切似乎都萎縮了。
即使這樣,我仍覺得這條街很可愛。
至于郊區&mdash&mdash如此不祥、凄涼的郊區,我所認識的所有住到郊區去的人都死了。
生命的激流永遠不流經這些地方。
隐居到這些活墳墓去隻能有一個目的:繁衍然後萎謝。
如果說是一種棄世的舉動還可以理解,但事實絕非如此。
這意味着永遠承認失敗。
生活成了例行公事,最乏味的一種例行公事。
一種乏味單調的工作:照顧一大家子的生活,喂養一些寵物,為它們治病;閱讀漂亮的雜志、連環畫、農夫年曆。
可以無休止地仔細端詳鏡中的自己。
一天又一天,像上午的太陽,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毫無差别。
房租,或者抵押利息也總是到期就付。
看到新下水管道安上了真是高興!目睹新的街道修通并且鋪上瀝青,多讓人激動!一切都新奇。
新奇而虛假,新奇而可憐,新奇而無意義。
有新奇事物,快樂、安慰就增多一些。
一切都為下一代打算。
把自己獻身于輝煌的未來。
去一次城裡便盼望着回到自己的小平房。
小平房整潔,有除草機、洗衣機。
城市喧嚣、混亂、壓抑。
在郊區的生活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節奏。
跟不上時代又有什麼關系?在郊區生活有種種的補償&mdash&mdash比如溫暖的拖鞋,收音機,可以從牆上彈出來的熨衣闆,甚至修理管道都有吸引力。
當然,可憐的吉恩沒有這些補償。
他有的是新鮮空氣,但那就是全部。
的确,他并不完全算住在郊區。
他被孤立在中間地區&mdash&mdash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一個人無緣無故地遭受不幸,但仍得苟延殘喘下去。
不斷擴展的城市随時都威脅着他,要吞沒他,他的土地,他的一切。
也許,出于某種空想這種潮流會退卻,任他們在那裡孤立無援。
有時一個城市會向某個方向擴展,然後又突然改變了主意。
剛剛開始的改善便這樣毫無結果。
那個小團體便慢慢地死去,因為缺氧。
一切都在腐敗、、貶值。
在這樣的氣氛中人最好還是同樣的一些書,或者同一本書反反複複地讀,或者反複放同一張唱片。
在真空之中,人不需要新事物,也不需要興奮以及外來的刺激。
他隻需保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像罐子裡的胚胎一樣生活。
那天晚上想着吉恩,我無法入睡。
因為我以前一直把他看作我的孿生兄弟,所以他的苦境更加使我不安。
從他身上我總能看到自己。
我們長得像,說話也像。
我們差不多是在同一所房子裡出生。
他媽媽本來也可能會成為我媽媽。
當然我更喜歡他媽媽。
當他因痛苦而退縮時,我也退縮;當他表明他渴望做什麼時,我也感受到同樣的渴望。
我不記得曾和他吵過架,或者和他做對,也不記得我曾堅持要做他不想做的。
他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他的。
我們之間從來沒有半點嫉妒或者競争。
我們是一個整體,一心一意&hellip&hellip但現在我從他身上看到的不是我自己的影子,也不是将會發生什麼的前兆。
如果命運對他這麼無情&mdash&mdash我的兄弟從沒傷害過任何人&mdash&mdash那麼等待我的又會是什麼呢?我所有的善良是從他那永不枯竭的善良之泉中溢出來的,那些壞品質是我本身就有的。
由于劣習的增多導緻了我們的分離。
在我們走上不同的道路時,我失去了我賴以為導向的另一半。
我失去了我的試金石。
這些都是我躺在床上睡不着時慢慢醒悟到的。
以前,對我們的關系我從沒有過這樣的想法,但現在我多麼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我失去了真正的兄弟。
我走入歧途了。
是我決心要與他不一樣。
為什麼?因為我不願屈服于現狀。
我有自尊。
我隻是不願意承認失敗。
不過我想要給予什麼?我懷疑自己有沒有考慮過&mdash&mdash生活中有索取,更應該有給予。
我向每個人誇耀我現在是作家,好像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真是可笑!我後海沒有跟吉恩撒謊。
我本應告訴他我是某個辦公室的職員,銀行的出納,除去作家之外,什麼都可以。
這就好像打了他一巴掌。
多年以後他的兒子&mdash&mdash他說&ldquo挺野的&rdquo那個&mdash&mdash竟拿着他的手稿讓我給他提建議。
這真是奇怪。
或許那天晚上我無意間給了他某種啟發?正像他父親預言的,這孩子去了西部,過着冒險家的生活,實際上成了流浪漢。
後來,像伊索寓言中的浪子,他回來了,并且選擇了神秘的寫作作為謀生手段。
我盡我所能幫他,勸他别再給雜志寫稿了,要定下心來認真地搞寫作,從那以後再沒有他的消息了。
有時,我拿起本雜志,想從中找到他的名字。
我又想,幹嗎不寫封信給他?我至少還可以問問他父親是否在世。
也許我并不想知道我的表兄吉恩怎麼樣了,也許直到今天,我仍然害怕知道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