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折宮花文才一種 奪春魁錦繡千行
關燈
小
中
大
詩雲:
識得之無滿座傾,蜜蜂老鼠盡争名;
吟詩作賦非難事,不惜囊空便有成。
又: 讀書何必苦疑猜,孔孟傳心竅暗開; 莫道聖人無見識,達财原不是真才。
趙雲客同錢金二位,先往禮部報了名字,即日備下卷子。
至第叁日早起,王禦史親送叁人考試。
進了午門,禦筆親題試萬言策一道,應制詩二首,時曲一段,判語五個。
雲客将平日長才,上獻天子,策上天子擢為第一。
錢通金耀宗皆低低搭在榜上。
在京報子,盡到王禦史衙中來,一應使用,老王替他打發。
原來順帝當日,深怪各省及府州縣考試的私相授受,全無真才實學,可以輔國安民,所以親自策試。
那一榜取中一百二十名,趙青心為榜首,特恩欽賜狀元,賜宴殿前,簪花遊街叁日。
王禦史不勝忻幸,第一日備酒衙中,與叁人賀喜。
錢神甫與金子榮商量道:“我們兩個,幸運老王提救。
如今僥幸功名,皆是老王之德。
聞得他家中隻有一女,尚未許聘,狀元趙雲客,又無内室。
我們特地與他作媒,成這一門親事。
” 金子榮道:“此事甚好。
” 趙雲客遊街赴宴回到寓中,王禦史出來迎接,并錢金兩位一同坐席,分賓抗禮。
雲客深謝擡舉之恩,得有今日。
酒至數巡,錢神甫道:“趙年兄青年俊秀,果魁天下,真是文才可據。
但是有句話,還要告王老先生得知。
趙年兄的家事,晚生輩少時同學,稔知其詳。
他的令尊先生,因要與趙兄覓一佳偶,至今尚不曾聘得年嫂。
前日聞得老先生有一位令媛,待字香閨,晚生意欲作伐,為金馬玉堂之配,不識老先生可使得?” 老王笑道:“學生家中,止生一個小女,心上也要擇一佳婿,故此還未許字。
今狀元果無尊阃,又承兩兄厚意,極好的事了。
” 雲客謙恭盡禮。
酒筵散後,錢金兩個,盡力撺掇,老王也就許允。
先要寫封家書,打發一人回去與夫人說知,好待趙員外家來行禮納聘。
趙雲客當夜也寫一封家書,附與京報帶到家中,第一樁先說速往揚州府前王禦史家,将财禮聘他小姐。
次日早起,王禦史的家人也發回去。
趙雲客的書信,也付與京報,一徑到錢塘報喜。
當日又遊了街,晚間往别處赴宴。
到第叁日,趙雲客想道:“今日遊街已完,以後在京把這些各位大老,相會一相會,便好先上一本,辭朝出京。
一來省親,二來完娶姻事,不過月馀,就有回家之期。
諒朝廷自然從允。
” 不想這一日遊街,又撞着一件奇事。
京中王府貴戚,但是每科遇着狀元遊街,各府内眷,以為奇貨,無不擠立府門,看迎新狀元。
道是天上的文星落在下界,每到戚裡朱門,便要擁住馬頭把狀元的相貌,從頭至腳看個不了。
年老的贊道:“鳌頭獨占,斷屬老成。
想是萬民有福,又添出一位宰相的胚子。
” 年少的贊道:“那樣郎君青年大發,不知那一家有福的佳人,嫁着這一個才子。
” 在京婦女,人人羨慕趙雲客是個風流年少,人才體貌,迥出凡流。
隻這一年看狀元的,一發如意,早晨擁起,傍晚尚難脫身,倒擁得執旗把傘之人,腰酸腳軟。
隻見行到一處,卻是驸馬府前,那驸馬姓韓,有一個郡主,小名叫做季苕。
生居金屋,少長玉堂,自然比不得荊钗裙布的模樣。
又生得一種性子,與世上婦女大不相同。
常道:“我等人家,那怕沒有富貴子弟為配?隻是有才無福,有福無貌,俱非男子。
” 就自小立下一個主意,必定要嫁個狀元。
前歲開科時節,他年紀也略長成,因見狀元有六十馀歲,不好将身許聘。
淹留歲月,近已及笄。
昔聞廢科一诏,心上好生煩惱。
父母也曉得他的意思,不敢輕易擇婿。
就是朝廷策士,也虧得那驸馬因女兒有這個志氣,他進朝入奏,把天下才人待用之語奏了幾句,朝廷便有親試的一段事。
如今恰遇着趙雲客首折宮花,季苕郡主生平這番念頭,正好發洩出來。
又因那一日迎到府門,看見雲客面貌,越發定了主意。
次日早期,尉馬就進一本,把女兒素志,上達天聽。
驸馬都尉臣韓呈一本。
為招婿事。
奉聖旨:郡主韓季苕,許聘狀元趟青心。
該禮部即日議禮成親。
禮部接出此本,就往狀元寓中,來議姻事。
宴客忽聞聖旨,難於擺脫,使與老王商議。
王禦史道:“小女之事,雖未成親,奈前日已發家書回去。
家中見我的書,自然擇日納聘,鄉裡之中,盡曉得與趙家攀
又: 讀書何必苦疑猜,孔孟傳心竅暗開; 莫道聖人無見識,達财原不是真才。
趙雲客同錢金二位,先往禮部報了名字,即日備下卷子。
至第叁日早起,王禦史親送叁人考試。
進了午門,禦筆親題試萬言策一道,應制詩二首,時曲一段,判語五個。
雲客将平日長才,上獻天子,策上天子擢為第一。
錢通金耀宗皆低低搭在榜上。
在京報子,盡到王禦史衙中來,一應使用,老王替他打發。
原來順帝當日,深怪各省及府州縣考試的私相授受,全無真才實學,可以輔國安民,所以親自策試。
那一榜取中一百二十名,趙青心為榜首,特恩欽賜狀元,賜宴殿前,簪花遊街叁日。
王禦史不勝忻幸,第一日備酒衙中,與叁人賀喜。
錢神甫與金子榮商量道:“我們兩個,幸運老王提救。
如今僥幸功名,皆是老王之德。
聞得他家中隻有一女,尚未許聘,狀元趙雲客,又無内室。
我們特地與他作媒,成這一門親事。
” 金子榮道:“此事甚好。
” 趙雲客遊街赴宴回到寓中,王禦史出來迎接,并錢金兩位一同坐席,分賓抗禮。
雲客深謝擡舉之恩,得有今日。
酒至數巡,錢神甫道:“趙年兄青年俊秀,果魁天下,真是文才可據。
但是有句話,還要告王老先生得知。
趙年兄的家事,晚生輩少時同學,稔知其詳。
他的令尊先生,因要與趙兄覓一佳偶,至今尚不曾聘得年嫂。
前日聞得老先生有一位令媛,待字香閨,晚生意欲作伐,為金馬玉堂之配,不識老先生可使得?” 老王笑道:“學生家中,止生一個小女,心上也要擇一佳婿,故此還未許字。
今狀元果無尊阃,又承兩兄厚意,極好的事了。
” 雲客謙恭盡禮。
酒筵散後,錢金兩個,盡力撺掇,老王也就許允。
先要寫封家書,打發一人回去與夫人說知,好待趙員外家來行禮納聘。
趙雲客當夜也寫一封家書,附與京報帶到家中,第一樁先說速往揚州府前王禦史家,将财禮聘他小姐。
次日早起,王禦史的家人也發回去。
趙雲客的書信,也付與京報,一徑到錢塘報喜。
當日又遊了街,晚間往别處赴宴。
到第叁日,趙雲客想道:“今日遊街已完,以後在京把這些各位大老,相會一相會,便好先上一本,辭朝出京。
一來省親,二來完娶姻事,不過月馀,就有回家之期。
諒朝廷自然從允。
” 不想這一日遊街,又撞着一件奇事。
京中王府貴戚,但是每科遇着狀元遊街,各府内眷,以為奇貨,無不擠立府門,看迎新狀元。
道是天上的文星落在下界,每到戚裡朱門,便要擁住馬頭把狀元的相貌,從頭至腳看個不了。
年老的贊道:“鳌頭獨占,斷屬老成。
想是萬民有福,又添出一位宰相的胚子。
” 年少的贊道:“那樣郎君青年大發,不知那一家有福的佳人,嫁着這一個才子。
” 在京婦女,人人羨慕趙雲客是個風流年少,人才體貌,迥出凡流。
隻這一年看狀元的,一發如意,早晨擁起,傍晚尚難脫身,倒擁得執旗把傘之人,腰酸腳軟。
隻見行到一處,卻是驸馬府前,那驸馬姓韓,有一個郡主,小名叫做季苕。
生居金屋,少長玉堂,自然比不得荊钗裙布的模樣。
又生得一種性子,與世上婦女大不相同。
常道:“我等人家,那怕沒有富貴子弟為配?隻是有才無福,有福無貌,俱非男子。
” 就自小立下一個主意,必定要嫁個狀元。
前歲開科時節,他年紀也略長成,因見狀元有六十馀歲,不好将身許聘。
淹留歲月,近已及笄。
昔聞廢科一诏,心上好生煩惱。
父母也曉得他的意思,不敢輕易擇婿。
就是朝廷策士,也虧得那驸馬因女兒有這個志氣,他進朝入奏,把天下才人待用之語奏了幾句,朝廷便有親試的一段事。
如今恰遇着趙雲客首折宮花,季苕郡主生平這番念頭,正好發洩出來。
又因那一日迎到府門,看見雲客面貌,越發定了主意。
次日早期,尉馬就進一本,把女兒素志,上達天聽。
驸馬都尉臣韓呈一本。
為招婿事。
奉聖旨:郡主韓季苕,許聘狀元趟青心。
該禮部即日議禮成親。
禮部接出此本,就往狀元寓中,來議姻事。
宴客忽聞聖旨,難於擺脫,使與老王商議。
王禦史道:“小女之事,雖未成親,奈前日已發家書回去。
家中見我的書,自然擇日納聘,鄉裡之中,盡曉得與趙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