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叁回 同心結無意相逢 合卺杯有情雙遇
關燈
小
中
大
詩雲:
千絲官柳拂行塵,不解迎春解送春;
雲氣向疑朝化楚,箫聲令記夜歸秦。
骖鸾有夢驚同調,求鳳無媒莫論貧; 獨掃間階惜紅雨,漫題新句問花神。
雲客既遇秦程書,回至書館,深想素卿情愛,無從報恩,幸喜天緣暗合,同寓京中。
若錯些機會,後來便難尋覓。
次日早早起身,要到秦家下處,又被王禦使出來,閑談半日。
吃了午飯。
雲客竟自抽身,走至程書寓中。
老秦迎接坐定,把伸冤諸事,細談了半晌。
裡邊早已備下現成酒席,雲客再叁辭謝,方才舉杯,兩人對飲一回。
酒至半酣,秦程書忽然思想道:“我往時涉曆江湖,頗曉得些麻衣相法。
我看雲客氣色甚妤,全不比受冤之時。
若是将我女兒配他,倒是一個東床佳婿。
” 你道老秦為何起此念頭?止因雲客難中相處,每每視同骨肉。
所談的話,句句以真情相告,正像嫡親子弟,全無半點客氣。
老秦生性樸實,又見雲客情意笃切,說道:“官人此番回家,老夫不知幾時再會。
” 雲客探知其意,與他親密,便生一計。
奉那老秦道:“小生自受大恩,日夜感德。
如今偶遇老伯在京,正好圖報了。
晚生相知的王禦史,他與吏部相好。
求他尋一個浙江衙門,補了老伯,便可朝夕走候。
一應使用,晚生身上設處,不煩費心。
” 秦程書道:“到了浙江,極好的事。
至於使用,官人有了門路,老夫自然照數補出。
隻是有句話,老夫家裡雖在武昌,也沒有甚麼親戚。
若得宦遊浙省,便好以宦為家。
聞得官人尚未有妻室,老夫止生一女,還不曾許字,官人歸家,何不與令尊說知,給一門親眷?” 雲客千言萬語,專要讨此一句。
聽得這話,就立起身來謝道:“倘得如此,晚生當奉養終身,與兒子一般看待。
” 老秦大喜,當晚酒席完了,雲客告别,到王衙館中,專心緻志,圖謀浙江小職。
秦程書回到裡面,把席上的話與奶奶商量。
奶奶滿口應承,道是既有此言,也不消占蔔,就定這門親事罷了。
素卿在房,還要等些妙計相會雲客,誰知配合天緣,一毫也不必費力。
聞知父母所言,就對绛英道:“我的身子已有定局。
姐姐也不勞費心,總是我們兩個,甘苦相同的。
”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趙雲客歸至寓中,便把謀官的事與老王商議,說道:“晚生急欲報恩,求老先生一舉前箸。
” 老王道:“這事容易。
我學生昨日恰好聞得臨安缺了知縣一員,可就把姓秦的,暫補一年便了。
隻是今早禮部接出聖谕一道,兄可曉得?” 雲客道:“還不知。
” 老王道:“聖上自從中書之議,思量天下人才,也要振作一番,今後不必由府縣升薦,先就現在京中的監貢生員,擇次月十五日,試策一道,拔幾個真才,上以宜觀國之光,下以為牧民之本。
各位須當猛力。
” 雲客曉得此信,不覺精神奮揚。
又與錢金兩兄,議論了一會。
當夜雲客思量道:“我這試期已近,倘然有些僥幸,恐怕一時難得歸家。
況且還要算計聘那王家小姐。
如今老秦到了浙江,雖是親口相許,終無定局,不若就在此間,隻瞞了老王,私下先成親事。
待他到浙江時,這段姻緣便是鐵闆刊定,再無走漏了。
” 次日,竟到秦家寓中,對秦程書道:“小婿昨日就覓得一缺,那是臨安縣知縣,把尊名已補上了。
”程書大喜。
雲客又道:“但是有句相知的話,不知可以從得?小婿近日有了試期,恐怕在京擔擱,心上欲先在京中入贅,以後到家,就候過門。
這也是兩省的意思。
此時世界這些繁文禮節,不必相拘,倒是脫略些好。
” 程書心上也恐雲客後日倘然高發,另就了好親
骖鸾有夢驚同調,求鳳無媒莫論貧; 獨掃間階惜紅雨,漫題新句問花神。
雲客既遇秦程書,回至書館,深想素卿情愛,無從報恩,幸喜天緣暗合,同寓京中。
若錯些機會,後來便難尋覓。
次日早早起身,要到秦家下處,又被王禦使出來,閑談半日。
吃了午飯。
雲客竟自抽身,走至程書寓中。
老秦迎接坐定,把伸冤諸事,細談了半晌。
裡邊早已備下現成酒席,雲客再叁辭謝,方才舉杯,兩人對飲一回。
酒至半酣,秦程書忽然思想道:“我往時涉曆江湖,頗曉得些麻衣相法。
我看雲客氣色甚妤,全不比受冤之時。
若是将我女兒配他,倒是一個東床佳婿。
” 你道老秦為何起此念頭?止因雲客難中相處,每每視同骨肉。
所談的話,句句以真情相告,正像嫡親子弟,全無半點客氣。
老秦生性樸實,又見雲客情意笃切,說道:“官人此番回家,老夫不知幾時再會。
” 雲客探知其意,與他親密,便生一計。
奉那老秦道:“小生自受大恩,日夜感德。
如今偶遇老伯在京,正好圖報了。
晚生相知的王禦史,他與吏部相好。
求他尋一個浙江衙門,補了老伯,便可朝夕走候。
一應使用,晚生身上設處,不煩費心。
” 秦程書道:“到了浙江,極好的事。
至於使用,官人有了門路,老夫自然照數補出。
隻是有句話,老夫家裡雖在武昌,也沒有甚麼親戚。
若得宦遊浙省,便好以宦為家。
聞得官人尚未有妻室,老夫止生一女,還不曾許字,官人歸家,何不與令尊說知,給一門親眷?” 雲客千言萬語,專要讨此一句。
聽得這話,就立起身來謝道:“倘得如此,晚生當奉養終身,與兒子一般看待。
” 老秦大喜,當晚酒席完了,雲客告别,到王衙館中,專心緻志,圖謀浙江小職。
秦程書回到裡面,把席上的話與奶奶商量。
奶奶滿口應承,道是既有此言,也不消占蔔,就定這門親事罷了。
素卿在房,還要等些妙計相會雲客,誰知配合天緣,一毫也不必費力。
聞知父母所言,就對绛英道:“我的身子已有定局。
姐姐也不勞費心,總是我們兩個,甘苦相同的。
”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趙雲客歸至寓中,便把謀官的事與老王商議,說道:“晚生急欲報恩,求老先生一舉前箸。
” 老王道:“這事容易。
我學生昨日恰好聞得臨安缺了知縣一員,可就把姓秦的,暫補一年便了。
隻是今早禮部接出聖谕一道,兄可曉得?” 雲客道:“還不知。
” 老王道:“聖上自從中書之議,思量天下人才,也要振作一番,今後不必由府縣升薦,先就現在京中的監貢生員,擇次月十五日,試策一道,拔幾個真才,上以宜觀國之光,下以為牧民之本。
各位須當猛力。
” 雲客曉得此信,不覺精神奮揚。
又與錢金兩兄,議論了一會。
當夜雲客思量道:“我這試期已近,倘然有些僥幸,恐怕一時難得歸家。
況且還要算計聘那王家小姐。
如今老秦到了浙江,雖是親口相許,終無定局,不若就在此間,隻瞞了老王,私下先成親事。
待他到浙江時,這段姻緣便是鐵闆刊定,再無走漏了。
” 次日,竟到秦家寓中,對秦程書道:“小婿昨日就覓得一缺,那是臨安縣知縣,把尊名已補上了。
”程書大喜。
雲客又道:“但是有句相知的話,不知可以從得?小婿近日有了試期,恐怕在京擔擱,心上欲先在京中入贅,以後到家,就候過門。
這也是兩省的意思。
此時世界這些繁文禮節,不必相拘,倒是脫略些好。
” 程書心上也恐雲客後日倘然高發,另就了好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