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淫貪皆有報 僧俗總難逃

關燈
他昨日送得二百兩,講過今日還有三百,他竟然賴了。

    ” 徐州同頓足道:“你不老到,你不老到!不妨,有我在。

    ”叫一個皂隸,封了一兩銀子,道:“老爺說公子在這廂攪擾,這些須薄意謝你的薪水之資。

    公子還吃得你們這裡的泉水好,要兩瓶。

    ” 這兩個和尚得志得緊,道:“薪水不收,要水,圓靜領他去打兩吊桶!”差人回覆。

    徐州同還望他來收火,發出水去,道這水不是泉水,要換,他端隻将這水拿兩瓶去,徐州同看了大惱。

     田有獲原要做和尚一裆兒報雠,自己要索性百來兩謝,見事走了滾,故意在徐州同面前搠他,道:“他還要上司告公子。

    ”徐州同越惱,要尋事擺布。

     正值本州新捉着一夥強盜楊龍等,就吩咐獄卒,教攀他做窩家,我饒他夾打。

    楊龍果然(死)口攀了,登時出牌,差人拿妙智、法明。

    兩個先用了一塊差使錢。

     一到,不由分剖就夾,要他招贓,兩個抵死不招,下了重監。

    田有獲道:“他還有個圓(靜),是行财的,決該拿來,要他身上出豁。

    ”徐州同即便(捉)來一夾,讨保,教田有獲去赴水,要他一千。

    圓靜隻得賣田、賣地,苦湊五百,央田有獲送去。

    田有獲乘此機會,也寫得十來畝田。

    不意徐州同貪心不滿,又取出來一夾,這妙智是個狠和尚,氣得緊,便嚷道:“我偷婦人,罪有所歸,你兒子詐了我二百,你又詐我五百,還不如意,得這樣錢,要男盜女娼!” 徐州同體面不像,便大惱道:“這刁秃驢!你做了強盜,怪老爺執法,污蔑我!”每人打了四十收監。

    與兒子計議道:“刁僧留不得!”取了絕呈。

    可伶這兩個淫僧,被獄卒将來上了匣床,臉上搭了濕毛紙,獄卒道:“這不關我事,冤有頭,債有主,你隻尋徐爺去!”一時間活活悶死。

    倒還不如屠道人,也得一醉: 脂香粉膩惹袈裟,醉擁狂淫笑眼斜。

     今日朱顔何處在?琵琶已自向他家。

     又: 披缁隻合演三車,眷戀紅妝□(造)禍□(芽)。

     怨氣不歸極樂國,陰風圜土鬼□□(憐斜)。

     寺中悟道年紀已老,因念苦掙衣缽一朝□□,□□(都盡,抑郁)身死。

    圓靜因坐窩贓,嚴追自缢。

    起根都隻為一個圓靜奸了田有獲的妾,做了火種;又加妙智、法明拐婦人,做了釁端,平白裡把一個好房頭,至于如此。

     徐州同為此事,道間把做貪酷逐回,在任發狠詐人,貼狀的多,倒贓的亦不少,衙門幾個心腹,卻被拿問;田有獲因署印時與徐州同過龍說事,問了徒。

    百姓又要搶徐州同行李,徐州同将行李悄悄的令衙役運出,被人乘機竊去許鄉。

    自己假做辭上司,一溜風趕到船邊,隻見四個和尚立在船邊。

    擡頭一看,一個老的不認得;這三個:一個妙智,一個法明,一個圓靜。

    這一驚非同小可,慌忙下船,數日來驚憂悒郁,感成一個怔忡,合眼便見這四個和尚。

    自家口裡說道:“他罪不至死,就是賴了公子的錢可惱,但我父子都曾得他錢,怎就又傷他性命?原也欠理!”時常自言自語,病日重,到家便作經事,超度禳解,濟得什事?畢竟沒了。

    臨沒對兒子道:“虧心事莫作,枉法錢莫貪。

    ” 笑是營營作馬牛,黃金浪欲滿囊頭。

     誰知金喪人還喪,剩有污名奕世流! 喜得宦囊還好,徐公子将來從厚安葬,卻常懊悔自家得了二百兩,如何又對父親說,惹出如許事端?漸(覺)心性乖錯。

    向娶一妻真氏,人也生得精雅,又标緻,兩個甚是和睦,這番因自己心性變得不好,動辄成争。

    家裡原有兩個人,如今打發管莊的管莊,管田的管田,家裡隻剩得一房家人徐福,年紀三十四五;一個丫頭翠羽,十五歲;一個小厮婉兒,十三歲。

    自己功不成,名不就,遊嬉浪蕩,也喜去嫖,丢了一個真氏在家,甘清守靜。

    還又道自在外嫖,怕她在家嫖,日漸生疑,沒要緊一節小事,略争一争,就在自己書房,捧了個翠羽整整睡了半月,再不到真氏房中。

     真氏隻因當他不得的暴戾,來不來憑他。

    他倒疑心,或時将她房門外灑灰記認,或時将他房門暗粘封皮。

    那真氏覺得,背地冷笑。

    偏古怪,粘着封兒,常被老鼠因是□(有)漿咬去;地下灰,長因貓、狗走過踏亂。

    他就胡言□□(诳語)來争。

    這真氏原是個本分人,先着了氣,不和(他)□(争),(他)便道有虛心事,故此說不出,這是‘一疑無不疑’。

     一日從外邊來,見一個小和尚,一路裡搖搖擺擺走進來,連忙趕上,轉一個灣就不見了,竟追進真氏房中,隻見真氏獨坐刺繡。

    真氏見他豎起兩道眉,睜起兩隻眼,不知着什頭由,倒也一慌。

    他自趕到床上張一張,帳子掀一掀,床下望一望,把棍子搠兩搠,床頂上跳起一看,兩隻衣廚打開來尋,各處搜遍。

    真氏尋思倒好笑他。

    他還道:“藏得好,藏得好!”出去又到别處尋。

    叫過翠羽要說,翠羽道:“實沒有。

    ”拶婉兒,婉兒說是沒人。

    還到處尋覓、嚷叫,從此竟不進真氏房中。

    每晚門戶重重,自去關閉、記認。

    真氏見這光景,心中不快,道:“遇這等丈夫,無故受他這等疑忌,不如一死罷了!” 倒是徐福妻子和氏道:“大娘!妳若一死,倒洗不清,耐煩再守三頭五月,事決明白,他回心轉意,還有和美日子;自古道得好:‘好死不如惡活’,且自寬心。

    ”可憐那真氏呵: 愁深日似深填黛,恨極時将淚洗妝。

     (一段)無辜誰與訴,幾番刺繡不成行。

     徐公子書房與真氏卧房隔着一牆,這日天色已晚,徐公子無聊無賴,在花徑閑行,隻見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