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郎材莫與匹 女識更無雙

關燈
要我去說,怎生是好?” 王任卿道:“先生自去,料他不敢仰攀。

    ” 先生去見了李公子,又請見李夫人,說及親事,公子推卻。

    夫人道:“既承王大人厚意,隻是家貧,不能成禮。

    ” 先生去回複,王太守道:“聘禮我并不計。

    ”這邊李夫人見他意思好,便收拾些禮物,擇日納采。

     那王任卿兄弟狠狠的在母親前破發。

     母親道:“你父親主意定了,說他不轉。

    ”兩兄弟見母親不聽,卻去妹子前怨傷父母道:“沒來由害妳!家又貧寒,人又輕狂;若成親,這苦怎了?”王小姐隻不言語。

     後邊兩個嫂嫂與兩個姐姐又假做憐惜,來挑撥她,道:“人又尚未進,不知讀得書成麼?又家中使喚無人,難道嬌滴滴一個人,去自做用麼?小姐可自對爹爹一說。

    ” 小姐聽得不奈煩,道:“這事我怎好開口?想爹爹必有主見。

    ”兩嫂嫂與姐姐見她不聽,便翻轉臉來,當面嘲笑,背地指搠她。

    小姐略不介意。

     過了數月,李家擇日畢姻。

    王太守與夫人加意贈他,越惹得哥嫂不喜歡。

    所喜小姐過門,極其承順孀姑,敬重夫婿。

    見婆婆衣粗食淡,便也不着華麗衣服。

    家裡帶兩房人來,她道她在宦家過,不甘淡薄,都發回了,隻留一個小厮,一個丫鬟。

    家中用度不給,都不待丈夫言語,将來支給,并沒一些嬌癡驕貴光景。

     隻是李公子,他見兩個舅子與連襟,都做張緻,裝出宦家态度,與他不合,他也便傲然,把他為不足相交。

    倒是舊時歌朋酒友,先日有豪氣無豪資,如今得了妝奁,手頭寬裕,常與他往還。

     起初王小姐恐拂他意,也任他。

    後來見這幹人也隻無益有損,微微規諷他,李公子也不在心上。

     一日,王太守壽日,王小姐備了禮先往,到得家中,父母歡悅如故,□□□□□□□□□□□□□(哥嫂與姐姐,不覺情意冷落。

    及至)貴客來,報劉相公、曹相公來,兩個哥便起身奉迎報。

     李公子來,道:“什貴人麼,要人迎接。

    ”直至面前,才起身相揖。

     這李公子偏古怪,小姐來時,也留下什(闊)服、绫襪朱履與他打扮,他道:“我偏不要這樣外邊華美。

    ”隻是尋常衣服,落落穆穆走來,相揖時,也隻冷冷不少屈。

    但是小姐見(了)已大不然,又見哥哥與劉、曹兩姐夫,說笑俱有,立做一團;就是親友與僮仆都向他兩人虛撮腳;到李公子,任他來去,略不加禮。

    及至坐席,四人自坐一處,不與同席。

     李公子想也有不堪,兩眼隻去看戲,不去理他。

    看到得意之處,偶然把箸子為它按拍。

    隻見他四人一齊哄笑起來。

     裡面大姨道:“想心隻在團戲上,故此為它按拍。

    ” 二位嫂嫂道:“做一出與丈人慶壽也可。

    ”小姐當此,好生不快,不待席終,托言有疾,打轎便行。

     母親苦死留她,不肯。

    此時李公子聞得小姐有疾,也便起身,兩個舅子也不強留。

    行到芒湖渡口,隻見小姐轎已歇下。

    叫接相公一見,便作色道:“丈夫處世,不妨傲世,卻不可為世傲。

    你今日為人奚落,可為至矣!怎全不激發,奮志功名?”因除頭上簪珥,可值數十金,道:“以此為君資斧,可勉力攻書,為我生色。

    且老母高年,河清難待。

    今我為君奉養,菽水我自任之,不萦君懷,如不成名,誓不相見。

    ”遂乘轎而去。

     李公子收了這些簪珥,道:“正是,炎涼世态,不足動我;但她以宦室女随我,甘這淡薄,又叫她受人輕笑,亦是可憐。

    我可覓一霞帔報母親,答她的貧守。

    ” 因就湖旁永複庵賃一小房讀書。

    王小姐已自着人将鋪陳柴米送來了。

    此後果然謝絕賓朋,一意書史,吟哦翻閱,午夜不休。

    每至朔望歸家定省,王小姐相見,猶如賓客一般,隻問:“近日曾作什功課麼?”如此年餘,恰值科考。

    王太守知他力學,也暗中為他請托。

    縣中取了十名,府中也取在前列,道中取在八名,進學。

    入學之日,王太守親自來賀,其餘親戚也漸有攏來的了。

    正是: 螢光生腐草,蟻輩聚新漕。

     不隔數日,王小姐對公子道:“你力學年餘,諒不止博一青衿便了。

    今正科舉已過,将考遺才,何不前往,功名正未可知?” 公子道:“得隴足矣!怎又望蜀?”小姐不聽,苦苦相促,隻得起身。

     府間得王太守力取了,宗師考試,卻是遺才數少。

    宗師要收名望府縣前列,撫按觀風批首緊要分上;又因時日急迫,取官看卷,又在裡邊尋自己私人,緣何輪得他着?隻得空辛苦一場。

    回時,天色尚未暮,忽然大雨驟至,頃刻水深尺許,遙見一所古廟,恰是: 古木蕭森覆短垣,野苔遮徑綠無痕。

     山深日暮行人絕,唯有蛙聲草際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