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郎材莫與匹 女識更無雙
關燈
小
中
大
,便道:“足下莫非李瑩齋公子麼?”
那人便道:“卑末正是。
不敢動問老先生是何人?” 王太守道:“老夫便是王翊庵。
”那人便道:“這等是王年伯了。
小侄一時失于回避。
” 王太守道:“老夫與令先尊同第時,足下尚是垂髫,故老夫尚未識荊。
可喜賢侄如許豪爽,應能步武前人。
” 李公子道:“慚愧,功名未成,箕裘未紹。
” 王太守道:“前見年嫂,道賢侄力學攻文,不勝欣快。
更日還要屈過與小兒、小婿會文。
” 李公子道:“當得趨赴。
”說畢,兩下分手。
李公子笑道:“可笑這王年伯那兒子、女婿,隻好囊酒袋飯,做得什文字!卻要我去同作文,到作文時,可不羞死了他。
”仍舊高歌步月而回。
次日,王太守因前日曾應承周濟,着人送白銀五兩,白米五石,就請公子明日赴會。
李公子至日便欣然前去。
一到,王太守便出相見。
公子緻謝。
王太守道:“些須不足佐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飯,表示微薄之意),何煩緻謝!” 吃了茶,延進花園裡面。
卻是三間敞廳,朱棂綠檻,粉壁紗窗。
廳外列幾行朱朱粉粉的妖花,廳内擺幾件斑斑駁駁的古董。
隻見裡邊早有先生,姓周号公溥,是南昌府學一個有名廪生,引着兩王太守公子,長字任卿,次字[梄下加灬]之,兩個王太守女婿:一個劉給事公字,字君[yu-辶矞];一個曹副使公子,字俊甫,一齊都相見了。
家僮早已列下幾個坐兒,鋪下筆硯。
王太守便請周先生出題。
周先生再三謙讓,出了兩個題目。
王太守還要出,周先生道:“隻兩個藝罷。
”那王任卿把一本《四書》翻了又翻;王[梄下加灬]之便想得面無人色,坐在椅上動也不動;劉君[辶矞]在敞廳外走來走去,再不停足那曹俊甫似個做得出的模樣,在那廂寫了幾行,扯去了又寫,寫了又扯,也不曾成篇隻有李公子點了幾點頭,伸開紙來,一筆掃去,午飯後篇已完了。
正是: 入甕攢眉笑苦吟,花磚日影又移陰。
八叉(附注:唐溫庭筠才思敏捷,其作詩賦叉手構思,八叉則成八韻,人稱溫八叉。
)誰似溫郎捷,擲地還成金石音。
王太守遜周先生看,周先生不肯,推了半日,周先生看了,道:“才氣橫溢,詞調新雅,這是必售之技。
” 王太守也接過去看了一看,道:“果然筆鋒犀利,英英可愛。
”收在一邊。
那四個也有有了些草(稿)的,也有一字未成的。
王太守恐妨衆人文思,邀李公子到水閣上去。
問道:“一向失問,賢侄令嶽何人?” 李公子道:“小侄尚未有親。
”太守又沉吟了一會。
将晚,裡面已備下酒肴。
先生忙幫襯道:“列位相公有未完的,吃酒後請罷。
”衆公子都坐了。
席上,那李公子應對如流,弄得四位公子好似泥塑木雕一般。
酒罷,李公子自去了。
王太守回來讨文字看,一個篇半,是來得去不得的文字;兩個一篇,都也是庸說;一個半篇,煞是欠通。
王太守見了也沒什言語,倒叫先生有些不安。
王太守進内見了夫人道:“今日邀李家年侄與公子女婿作文,可笑我兩兒、女婿,枉帶這頂頭巾,文理俱不甚通,倒是李郎,雖未進學,大有才氣。
看來不隻一青衿(定)終身。
” 夫人道:“你兒子、女婿都靠父親騙的這頂頭巾,原不曾會做文字。
既你看得他好,可扶持他進學,也不枉年家份誼。
” 王太守道:“正是。
适才問他,尚未有親。
我兩個女婿,都是膏梁子弟,愚蠢之人。
我待将小女兒與他,得一個好女婿,後邊再看顧他。
夫人意下何如?” 夫人道:“李郎原是宦家,骨氣不薄;你又看得他好,畢竟不辱門楣。
但二女俱配豪華,小女獨歸貧家,彼此相形,恐有不悅。
” 王太守道:“我那小小姐識見不凡,應不似尋常女流,不妨。
” 次日,竟到書房對周先生道:“昨見李生文字,學力尚未充,才華盡好。
” 周先生道:“是進得的。
” 王太守道:“豈隻進而已!竟待招他作婿,敢煩先生為我執柯(附注:作媒人)。
” 先生道:“曾與夫人相商麼?後邊恐厭他清貧,反咎學生。
” 王太守道:“學生主意已定,決不相咎。
” 去後,隻見劉君[辶矞]道:“我丈人老腐,不知哪裡抄得這幾句時文,認他不出,便說他好,輕易把個女兒與他。
” 曹俊甫道:“若是果然成親,我輩中着這個窮酸,也覺辱沒我輩。
” 王[梄下加灬]之道:“不妨,我隻見母親,說他又窮又好吃酒、串戲,自然不成。
” 先生道:“令尊
不敢動問老先生是何人?” 王太守道:“老夫便是王翊庵。
”那人便道:“這等是王年伯了。
小侄一時失于回避。
” 王太守道:“老夫與令先尊同第時,足下尚是垂髫,故老夫尚未識荊。
可喜賢侄如許豪爽,應能步武前人。
” 李公子道:“慚愧,功名未成,箕裘未紹。
” 王太守道:“前見年嫂,道賢侄力學攻文,不勝欣快。
更日還要屈過與小兒、小婿會文。
” 李公子道:“當得趨赴。
”說畢,兩下分手。
李公子笑道:“可笑這王年伯那兒子、女婿,隻好囊酒袋飯,做得什文字!卻要我去同作文,到作文時,可不羞死了他。
”仍舊高歌步月而回。
次日,王太守因前日曾應承周濟,着人送白銀五兩,白米五石,就請公子明日赴會。
李公子至日便欣然前去。
一到,王太守便出相見。
公子緻謝。
王太守道:“些須不足佐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飯,表示微薄之意),何煩緻謝!” 吃了茶,延進花園裡面。
卻是三間敞廳,朱棂綠檻,粉壁紗窗。
廳外列幾行朱朱粉粉的妖花,廳内擺幾件斑斑駁駁的古董。
隻見裡邊早有先生,姓周号公溥,是南昌府學一個有名廪生,引着兩王太守公子,長字任卿,次字[梄下加灬]之,兩個王太守女婿:一個劉給事公字,字君[yu-辶矞];一個曹副使公子,字俊甫,一齊都相見了。
家僮早已列下幾個坐兒,鋪下筆硯。
王太守便請周先生出題。
周先生再三謙讓,出了兩個題目。
王太守還要出,周先生道:“隻兩個藝罷。
”那王任卿把一本《四書》翻了又翻;王[梄下加灬]之便想得面無人色,坐在椅上動也不動;劉君[辶矞]在敞廳外走來走去,再不停足那曹俊甫似個做得出的模樣,在那廂寫了幾行,扯去了又寫,寫了又扯,也不曾成篇隻有李公子點了幾點頭,伸開紙來,一筆掃去,午飯後篇已完了。
正是: 入甕攢眉笑苦吟,花磚日影又移陰。
八叉(附注:唐溫庭筠才思敏捷,其作詩賦叉手構思,八叉則成八韻,人稱溫八叉。
)誰似溫郎捷,擲地還成金石音。
王太守遜周先生看,周先生不肯,推了半日,周先生看了,道:“才氣橫溢,詞調新雅,這是必售之技。
” 王太守也接過去看了一看,道:“果然筆鋒犀利,英英可愛。
”收在一邊。
那四個也有有了些草(稿)的,也有一字未成的。
王太守恐妨衆人文思,邀李公子到水閣上去。
問道:“一向失問,賢侄令嶽何人?” 李公子道:“小侄尚未有親。
”太守又沉吟了一會。
将晚,裡面已備下酒肴。
先生忙幫襯道:“列位相公有未完的,吃酒後請罷。
”衆公子都坐了。
席上,那李公子應對如流,弄得四位公子好似泥塑木雕一般。
酒罷,李公子自去了。
王太守回來讨文字看,一個篇半,是來得去不得的文字;兩個一篇,都也是庸說;一個半篇,煞是欠通。
王太守見了也沒什言語,倒叫先生有些不安。
王太守進内見了夫人道:“今日邀李家年侄與公子女婿作文,可笑我兩兒、女婿,枉帶這頂頭巾,文理俱不甚通,倒是李郎,雖未進學,大有才氣。
看來不隻一青衿(定)終身。
” 夫人道:“你兒子、女婿都靠父親騙的這頂頭巾,原不曾會做文字。
既你看得他好,可扶持他進學,也不枉年家份誼。
” 王太守道:“正是。
适才問他,尚未有親。
我兩個女婿,都是膏梁子弟,愚蠢之人。
我待将小女兒與他,得一個好女婿,後邊再看顧他。
夫人意下何如?” 夫人道:“李郎原是宦家,骨氣不薄;你又看得他好,畢竟不辱門楣。
但二女俱配豪華,小女獨歸貧家,彼此相形,恐有不悅。
” 王太守道:“我那小小姐識見不凡,應不似尋常女流,不妨。
” 次日,竟到書房對周先生道:“昨見李生文字,學力尚未充,才華盡好。
” 周先生道:“是進得的。
” 王太守道:“豈隻進而已!竟待招他作婿,敢煩先生為我執柯(附注:作媒人)。
” 先生道:“曾與夫人相商麼?後邊恐厭他清貧,反咎學生。
” 王太守道:“學生主意已定,決不相咎。
” 去後,隻見劉君[辶矞]道:“我丈人老腐,不知哪裡抄得這幾句時文,認他不出,便說他好,輕易把個女兒與他。
” 曹俊甫道:“若是果然成親,我輩中着這個窮酸,也覺辱沒我輩。
” 王[梄下加灬]之道:“不妨,我隻見母親,說他又窮又好吃酒、串戲,自然不成。
” 先生道:“令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