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捐金非有意 得地豈無心
關燈
小
中
大
“吾盡吾心,也不道她詐。
” 堪輿道:“有理,有理。
如此立心,必發無疑。
但科第雖憑陰骘,也靠陰宅。
佳城何處?可容一觀麼?” 森甫不覺顔色慘然道:“學生家徒四壁,亡親尚未得歸淺土。
” 楊堪輿道:“何不覓吉地葬之?學生當為效勞。
包你尋一催官地,一葬就發。
” 森甫道:“隻恐家貧不能得大地。
” 楊堪輿道:“這不在大錢才有,人用了大錢,買了大片山地,卻不成穴。
就理看來,左右前後,環拱關鎖盡好,穴不在這裡。
人偶用一二兩,得一塊地,卻可發人富貴,這隻在有造化的遇着。
” 顔老道:“先生若果尋得,有價錢相應的,學生便買了送先生。
” 楊堪輿道:“這也不可急遽,待我留心尋訪便了。
” 那楊堪輿為顔家尋了地,為他定向、點穴,事已将完,因閑暇在山中閑步,見一塊地,大有光景。
歸來道:“今日看見一地,可以腰金,但未知是何人地,明早同往一看,與主家計議。
” 次日,森甫與楊堪輿與去,将到地上,忽見一個鹿劈頭跳來,兩人吃了一驚。
到地上看時,草都壓倒,是鹿眠在此,見人驚去。
楊堪輿道:“這是金鎖玉鈎形,那鹿眠處正是穴。
若得來為先生一做,包你不三年發高魁,官至金紫。
得半畝之地也便夠了,但不知是誰家山地。
” 林森甫心中暗想:“地形與夢中詩暗合,穴又與道者所贈詩相券。
”便也歡喜。
佳氣郁菁蔥,山回亥向龍, 牛眠開勝域,折臂有三公。
正在那邊徘徊觀看,欲待問,隻見這隔數畝之遠,有個人在那邊鋤地,因家中送飯來,便坐地上吃飯。
森甫便往問他,将次走到面前,那婦似有些認得,便道:“相公不是三山林相公麼?” 堪輿道:“怎這婦人認得?”婦人便向男子前說了幾句,那男子正是支佩德,丢了碗,與婦人向森甫倒身下拜,道:“舊年歲底,因欠宦債,要賣妻抵償,她不願,赴水,得恩人與銀八兩,不緻身死。
今日山妻得生,小人還得山妻在這廂送飯,都是相公恩德。
” 森甫扶起道:“小事何足挂齒。
”因問:“相公因何事到此?” 森甫道:“因尋墳地到此。
” 佩德道:“已有了麼?” 堪輿道:“看中此處一地,但不知是誰家的?” 支佩德道:“此山數畝皆我産業,若還可用,即當奉送。
” 堪輿便領着他,指着:“适才鹿眠處是這塊地略可。
” 支佩德道:“自此起,正我的地。
”便着妻先歸,烹了家中一隻雞,遂苦苦邀了森甫與楊堪輿到家,買了兩壇水酒。
道:“聊為恩人點饑。
” 吃完,即當面紙一張,寫了山的四至都圖,道出買與林處,楊堪輿作中,送與森甫,森甫決不肯收。
楊堪輿把森甫捏一把,道:“這地是難得的,且将機就機。
” 森甫再三堅持道:“當日債逼,使你無妻,今日白花你産,使你必緻失所,這斷不可。
” 支佩德道:“這邊山地極賤,都與相公不過值得七八兩,怎還要價?” 森甫道:“我當日與你,原無心求償,你肯賣與我,必須奉價收契。
” 楊堪輿道:“林先生不必過執。
”森甫不肯。
次日,支佩德自将契送到顔家。
恰遇顔老。
問:“兩個有些面善。
” 道:“我是有些認得你,哪裡會來?” 支佩德道:“是舊年少了鄒副使債,他來追逼,曾央間壁鐘達泉來,要賣産與老爹,連見二次,老爹回複。
後來年底催逼得緊,房下要投河,得這邊林相公救了,贈銀八兩。
昨日林相公同一位楊先生看地,正是小人的,特寫契送來的。
” 顔老道:“舊歲林相公贈銀的,正是你令正?”又歎息道:“我遍處尋地,舊年送地來不要,他無心求地,卻送将來。
可見凡事有數,不可強求。
”領進來見了森甫。
顔老道:“即是他願将與先生,先生不妨受他的。
況前已贈他銀子,不為白要他産。
”森甫隻是不肯,兩邊推了半日。
顔老道:“老夫原言助價。
”到裡邊拿出銀三兩付他,遂收了契,楊堪輿便與定向點穴。
支佩德卻又一力來管造。
擇了日,森甫去把兩口棺木移來,掘下去果然熱氣如蒸,人人都道是好墳,楊堪輿有眼力。
不知若沒有森甫贈銀一節,要圖他地也煩難哩。
森甫此時學力已達,本年取了科舉,次年弘治戊午,中了福建榜經魁。
已未連捷,自知縣升主事,轉員外。
又遷郎中,直至湖廣按察司副使。
曆任都存寬厚仁慈,腰了金。
這雖是森甫學問足以取科第,又命中帶得來。
也因積這陰功,就獲這陰地,可為好施之勸。
” 堪輿道:“有理,有理。
如此立心,必發無疑。
但科第雖憑陰骘,也靠陰宅。
佳城何處?可容一觀麼?” 森甫不覺顔色慘然道:“學生家徒四壁,亡親尚未得歸淺土。
” 楊堪輿道:“何不覓吉地葬之?學生當為效勞。
包你尋一催官地,一葬就發。
” 森甫道:“隻恐家貧不能得大地。
” 楊堪輿道:“這不在大錢才有,人用了大錢,買了大片山地,卻不成穴。
就理看來,左右前後,環拱關鎖盡好,穴不在這裡。
人偶用一二兩,得一塊地,卻可發人富貴,這隻在有造化的遇着。
” 顔老道:“先生若果尋得,有價錢相應的,學生便買了送先生。
” 楊堪輿道:“這也不可急遽,待我留心尋訪便了。
” 那楊堪輿為顔家尋了地,為他定向、點穴,事已将完,因閑暇在山中閑步,見一塊地,大有光景。
歸來道:“今日看見一地,可以腰金,但未知是何人地,明早同往一看,與主家計議。
” 次日,森甫與楊堪輿與去,将到地上,忽見一個鹿劈頭跳來,兩人吃了一驚。
到地上看時,草都壓倒,是鹿眠在此,見人驚去。
楊堪輿道:“這是金鎖玉鈎形,那鹿眠處正是穴。
若得來為先生一做,包你不三年發高魁,官至金紫。
得半畝之地也便夠了,但不知是誰家山地。
” 林森甫心中暗想:“地形與夢中詩暗合,穴又與道者所贈詩相券。
”便也歡喜。
佳氣郁菁蔥,山回亥向龍, 牛眠開勝域,折臂有三公。
正在那邊徘徊觀看,欲待問,隻見這隔數畝之遠,有個人在那邊鋤地,因家中送飯來,便坐地上吃飯。
森甫便往問他,将次走到面前,那婦似有些認得,便道:“相公不是三山林相公麼?” 堪輿道:“怎這婦人認得?”婦人便向男子前說了幾句,那男子正是支佩德,丢了碗,與婦人向森甫倒身下拜,道:“舊年歲底,因欠宦債,要賣妻抵償,她不願,赴水,得恩人與銀八兩,不緻身死。
今日山妻得生,小人還得山妻在這廂送飯,都是相公恩德。
” 森甫扶起道:“小事何足挂齒。
”因問:“相公因何事到此?” 森甫道:“因尋墳地到此。
” 佩德道:“已有了麼?” 堪輿道:“看中此處一地,但不知是誰家的?” 支佩德道:“此山數畝皆我産業,若還可用,即當奉送。
” 堪輿便領着他,指着:“适才鹿眠處是這塊地略可。
” 支佩德道:“自此起,正我的地。
”便着妻先歸,烹了家中一隻雞,遂苦苦邀了森甫與楊堪輿到家,買了兩壇水酒。
道:“聊為恩人點饑。
” 吃完,即當面紙一張,寫了山的四至都圖,道出買與林處,楊堪輿作中,送與森甫,森甫決不肯收。
楊堪輿把森甫捏一把,道:“這地是難得的,且将機就機。
” 森甫再三堅持道:“當日債逼,使你無妻,今日白花你産,使你必緻失所,這斷不可。
” 支佩德道:“這邊山地極賤,都與相公不過值得七八兩,怎還要價?” 森甫道:“我當日與你,原無心求償,你肯賣與我,必須奉價收契。
” 楊堪輿道:“林先生不必過執。
”森甫不肯。
次日,支佩德自将契送到顔家。
恰遇顔老。
問:“兩個有些面善。
” 道:“我是有些認得你,哪裡會來?” 支佩德道:“是舊年少了鄒副使債,他來追逼,曾央間壁鐘達泉來,要賣産與老爹,連見二次,老爹回複。
後來年底催逼得緊,房下要投河,得這邊林相公救了,贈銀八兩。
昨日林相公同一位楊先生看地,正是小人的,特寫契送來的。
” 顔老道:“舊歲林相公贈銀的,正是你令正?”又歎息道:“我遍處尋地,舊年送地來不要,他無心求地,卻送将來。
可見凡事有數,不可強求。
”領進來見了森甫。
顔老道:“即是他願将與先生,先生不妨受他的。
況前已贈他銀子,不為白要他産。
”森甫隻是不肯,兩邊推了半日。
顔老道:“老夫原言助價。
”到裡邊拿出銀三兩付他,遂收了契,楊堪輿便與定向點穴。
支佩德卻又一力來管造。
擇了日,森甫去把兩口棺木移來,掘下去果然熱氣如蒸,人人都道是好墳,楊堪輿有眼力。
不知若沒有森甫贈銀一節,要圖他地也煩難哩。
森甫此時學力已達,本年取了科舉,次年弘治戊午,中了福建榜經魁。
已未連捷,自知縣升主事,轉員外。
又遷郎中,直至湖廣按察司副使。
曆任都存寬厚仁慈,腰了金。
這雖是森甫學問足以取科第,又命中帶得來。
也因積這陰功,就獲這陰地,可為好施之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