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設計去姑易 買舟送婦難
關燈
小
中
大
&nbsp掌珠道:“這等,待我央間壁徐親娘送婆婆去。
我得放心。
” &nbsp便蹙來見徐婆道:“昨日事做不成了!古古怪怪的偏是姑娘病重來接她,攔又攔不住。
隻得說央及妳送她,來與妳計議。
” &nbsp徐婆笑道:“這是我的計。
銀子在此,妳且收了。
”打開看時,卻是兩錠逼火。
&nbsp徐婆道:“妳去,我正要送她交割與蠻子。
” &nbsp掌珠回來道:“徐親娘沒工夫,我再三央及,已應承了。
”便去廚下做飯,邀徐親娘過來,兩個吃了起身。
盛氏吩咐掌珠,叫她小心門戶,店便晏開早收些,不要去到别人家去。
又分咐了阿壽。
掌珠相送出門。
&nbsp到了水次,隻見一隻腳船泊在河邊。
先有一個人,帶着方巾,穿着天藍綢道袍坐在裡邊。
問時,道城中章太醫,接去看病的。
&nbsp盛氏道:“閑時不燒香,極來抱佛腳!”忙叫開船。
&nbsp将次盤門,卻是一隻小船飛似趕來。
相近,見了徐婆,道:“慢去!”正是徐家來定。
&nbsp徐婆問:“什緣故?” &nbsp來定道:“是妳舊年做中,說進王府裡的丫頭翠梅,近日盜了些财物,走了。
告官,着妳身上要。
差人坐在家裡,接妳回去。
” &nbsp徐婆道:“周親娘央我送老親娘,待我送到便來,暫躲一躲着。
” &nbsp來定道:“好自在生性!現今差人拿住了大舍,他到官,終須當不得妳!” &nbsp盛氏聽了道:“這等,親娘且回去罷。
” &nbsp徐婆道:“這等,妳與章阿爹好好去。
”便慌慌忙忙的過船去了。
&nbsp那盛氏在船中不住盼望,道:“張旺,已來半日了,緣何還不到?” &nbsp張旺笑道:“就到了。
” &nbsp日午,船中做了些飯來吃。
盛氏道是女婿家的,也吃了些。
将次晚了,盛氏着忙道:“吳江我遭番往來,隻半日。
怎今日到晚還不到?” &nbsp隻見那男子對着張旺道:“你與她說了罷!” &nbsp張旺道:“老親娘,這位不是太醫,是個桐鄉财主章阿爹。
他家中已有兒子、媳婦,舊年沒了家婆,要娶一個作老伴兒。
昨日憑适才徐老娘做媒,說妳要嫁,已送銀十兩與妳媳婦,嫁與我們阿爹了。
妳仔細看看,前日來買酒相你的不是他?我是他義男章旺,哪是什張旺!這都是妳媳婦與徐老娘布就的計策,叫我們做的。
” &nbsp盛氏聽了大哭道:“我原來倒吃這忤逆潑婦嫁了。
我守了兒子将二十年,怎今日嫁人?我不如死。
”便走出船艙,打帳向河中跳。
&nbsp不期那章成之忙來扯住,道:“老親娘不要短見!妳從我不從,我憑妳。
但既來之,則安之。
妳媳婦既嫁妳,豈肯還我銀子?就還我銀子,妳在家中難與她過活,不若且在我家,為我領孫兒過活罷了。
” &nbsp盛氏聽了,想道:“我在家也是一個家主婆,怎與人做奶娘?但是回家委難合夥;死了,兒子也不知道,不若且偷生,待遇熟人,叫兒子來贖我。
” &nbsp便應承道:“若要我嫁你,便死也不從。
若要我領你孫兒,這卻使得。
”正是: &nbsp在他矮檐下,誰敢不低頭? &nbsp隻是想,自家苦掙家私,自家私囊也有些,都不能随身,不勝悒怏。
&nbsp徐婆回報,掌珠知道事已成,不勝歡喜,将那銀子分一兩謝了徐婆。
又放心放膽買了些下飯,請徐婆、楊三嫂、李二娘一幹。
徐婆又叫她将盛氏細軟都藏了,裝她做跟人逃走模樣,丈夫來問,且說她到張家。
計議已定。
&nbsp不期隔得六七日,周于倫已回,買了些嘉湖品物孝順母親。
跨進門來,隻見掌珠坐在店裡。
便問母親時,掌珠道:“張家去了。
” &nbsp周于倫道:“上張家作什麼?” &nbsp掌珠道:“我那日病在樓上,婆婆在店中忽然走上樓道:“姑娘有病,着人接我,要去。
” &nbsp我道家中無人,又沒人跟随。
婆婆定要去。
我走不起,隻得着徐親娘送到水次。
如今正沒人接她。
”周于倫道:“莫不妳與她有什口面去的。
” &nbsp掌珠道:“我與她有什口面?他回你自得知。
” &nbsp周于倫道:“這不打緊,明日我自去接。
知道了。
” &nbsp次日,打點了些禮,竟到吳江。
姐夫不在,先是姐姐來見,道:“母親一向好麼?” &nbsp周于倫吃了一驚道:“母親七日前說妳病來接她,已來了。
” &nbsp姐姐聽了,也便吃一個大驚。
道:“何曾有這事?是哪個來接?”于倫道:“是隔壁徐親娘親送到水口的,怎這等說?”兩下驚疑。
&nbsp于倫便待起身,姊姊定要留飯,于倫也吃不下。
即趕回家,對着掌珠道:“妳還我母親!” &nbsp掌珠道:“你好沒理!那日你母親自說女兒病來接,就在房中收拾了半日,打點了一個皮箱,張家人拿了。
我不放心,央徐親娘送去,出門時哪一個不見?” &nbsp隻見徐親娘也走過來道:“皇天!這是我親送到船裡的。
船中還有一個白胖的男人,方巾,天藍花綢海青,道是城中太醫。
來拉的是什張旺。
”又問鄰舍,道是真出門的。
哪一個不道是‘果然’!有的道是本日未天明,果然聽得人敲門來接;有的道,早飯時候的是穿是油綠綢襖、月白裙出門的。
又問:“家中曾有人争競麼?”道:“并不曾聽得争鬧。
”細問阿壽,言語相同。
&nbsp周于倫坐在家中悶悶不悅,想道:“若是争鬧氣不忿,畢竟到親眷人家,我又沒有什親眷;若說有什人勾搭,她守我十餘年沒話說,怎如今守不住?”又到樓上房中看,細軟已都沒了,好生決斷不下。
凡是遠年不來往親戚家裡,都去打聽問,并不曾去。
凡城中城外廟宇、龜蔔去處也都走遍。
在家如癡如呆,或時彈眼淚,過了半個多月。
&nbsp掌珠見遮飾過了,反來獃他道:“好漢子,娘跟人走!連我如今也疑心,不知你是周家兒子不是周家兒子?”氣得個周于倫越昏了。
為體面不像,倒收拾了酒店,仍舊外邊去做生意。
隻是有心沒想,生意多不甚成。
&nbsp一日轉到桐鄉,背了幾件衣服闖來闖去,闖到一個村坊。
忽擡頭見一個婦女在水口洗衣服,與母親無二,便跑進前。
那婦人已洗完,左手绾着衣服,右手提着槌棒,将去到一大宅人家。
于倫定睛一看,便道:“母親!妳怎在這裡?”原來正是盛氏。
盛氏見了兩淚交流,哽咽不語。
正是: &nbsp大海橫風生紫瀾,綠萍飄泊信波翻,
我得放心。
” &nbsp便蹙來見徐婆道:“昨日事做不成了!古古怪怪的偏是姑娘病重來接她,攔又攔不住。
隻得說央及妳送她,來與妳計議。
” &nbsp徐婆笑道:“這是我的計。
銀子在此,妳且收了。
”打開看時,卻是兩錠逼火。
&nbsp徐婆道:“妳去,我正要送她交割與蠻子。
” &nbsp掌珠回來道:“徐親娘沒工夫,我再三央及,已應承了。
”便去廚下做飯,邀徐親娘過來,兩個吃了起身。
盛氏吩咐掌珠,叫她小心門戶,店便晏開早收些,不要去到别人家去。
又分咐了阿壽。
掌珠相送出門。
&nbsp到了水次,隻見一隻腳船泊在河邊。
先有一個人,帶着方巾,穿着天藍綢道袍坐在裡邊。
問時,道城中章太醫,接去看病的。
&nbsp盛氏道:“閑時不燒香,極來抱佛腳!”忙叫開船。
&nbsp将次盤門,卻是一隻小船飛似趕來。
相近,見了徐婆,道:“慢去!”正是徐家來定。
&nbsp徐婆問:“什緣故?” &nbsp來定道:“是妳舊年做中,說進王府裡的丫頭翠梅,近日盜了些财物,走了。
告官,着妳身上要。
差人坐在家裡,接妳回去。
” &nbsp徐婆道:“周親娘央我送老親娘,待我送到便來,暫躲一躲着。
” &nbsp來定道:“好自在生性!現今差人拿住了大舍,他到官,終須當不得妳!” &nbsp盛氏聽了道:“這等,親娘且回去罷。
” &nbsp徐婆道:“這等,妳與章阿爹好好去。
”便慌慌忙忙的過船去了。
&nbsp那盛氏在船中不住盼望,道:“張旺,已來半日了,緣何還不到?” &nbsp張旺笑道:“就到了。
” &nbsp日午,船中做了些飯來吃。
盛氏道是女婿家的,也吃了些。
将次晚了,盛氏着忙道:“吳江我遭番往來,隻半日。
怎今日到晚還不到?” &nbsp隻見那男子對着張旺道:“你與她說了罷!” &nbsp張旺道:“老親娘,這位不是太醫,是個桐鄉财主章阿爹。
他家中已有兒子、媳婦,舊年沒了家婆,要娶一個作老伴兒。
昨日憑适才徐老娘做媒,說妳要嫁,已送銀十兩與妳媳婦,嫁與我們阿爹了。
妳仔細看看,前日來買酒相你的不是他?我是他義男章旺,哪是什張旺!這都是妳媳婦與徐老娘布就的計策,叫我們做的。
” &nbsp盛氏聽了大哭道:“我原來倒吃這忤逆潑婦嫁了。
我守了兒子将二十年,怎今日嫁人?我不如死。
”便走出船艙,打帳向河中跳。
&nbsp不期那章成之忙來扯住,道:“老親娘不要短見!妳從我不從,我憑妳。
但既來之,則安之。
妳媳婦既嫁妳,豈肯還我銀子?就還我銀子,妳在家中難與她過活,不若且在我家,為我領孫兒過活罷了。
” &nbsp盛氏聽了,想道:“我在家也是一個家主婆,怎與人做奶娘?但是回家委難合夥;死了,兒子也不知道,不若且偷生,待遇熟人,叫兒子來贖我。
” &nbsp便應承道:“若要我嫁你,便死也不從。
若要我領你孫兒,這卻使得。
”正是: &nbsp在他矮檐下,誰敢不低頭? &nbsp隻是想,自家苦掙家私,自家私囊也有些,都不能随身,不勝悒怏。
&nbsp徐婆回報,掌珠知道事已成,不勝歡喜,将那銀子分一兩謝了徐婆。
又放心放膽買了些下飯,請徐婆、楊三嫂、李二娘一幹。
徐婆又叫她将盛氏細軟都藏了,裝她做跟人逃走模樣,丈夫來問,且說她到張家。
計議已定。
&nbsp不期隔得六七日,周于倫已回,買了些嘉湖品物孝順母親。
跨進門來,隻見掌珠坐在店裡。
便問母親時,掌珠道:“張家去了。
” &nbsp周于倫道:“上張家作什麼?” &nbsp掌珠道:“我那日病在樓上,婆婆在店中忽然走上樓道:“姑娘有病,着人接我,要去。
” &nbsp我道家中無人,又沒人跟随。
婆婆定要去。
我走不起,隻得着徐親娘送到水次。
如今正沒人接她。
”周于倫道:“莫不妳與她有什口面去的。
” &nbsp掌珠道:“我與她有什口面?他回你自得知。
” &nbsp周于倫道:“這不打緊,明日我自去接。
知道了。
” &nbsp次日,打點了些禮,竟到吳江。
姐夫不在,先是姐姐來見,道:“母親一向好麼?” &nbsp周于倫吃了一驚道:“母親七日前說妳病來接她,已來了。
” &nbsp姐姐聽了,也便吃一個大驚。
道:“何曾有這事?是哪個來接?”于倫道:“是隔壁徐親娘親送到水口的,怎這等說?”兩下驚疑。
&nbsp于倫便待起身,姊姊定要留飯,于倫也吃不下。
即趕回家,對着掌珠道:“妳還我母親!” &nbsp掌珠道:“你好沒理!那日你母親自說女兒病來接,就在房中收拾了半日,打點了一個皮箱,張家人拿了。
我不放心,央徐親娘送去,出門時哪一個不見?” &nbsp隻見徐親娘也走過來道:“皇天!這是我親送到船裡的。
船中還有一個白胖的男人,方巾,天藍花綢海青,道是城中太醫。
來拉的是什張旺。
”又問鄰舍,道是真出門的。
哪一個不道是‘果然’!有的道是本日未天明,果然聽得人敲門來接;有的道,早飯時候的是穿是油綠綢襖、月白裙出門的。
又問:“家中曾有人争競麼?”道:“并不曾聽得争鬧。
”細問阿壽,言語相同。
&nbsp周于倫坐在家中悶悶不悅,想道:“若是争鬧氣不忿,畢竟到親眷人家,我又沒有什親眷;若說有什人勾搭,她守我十餘年沒話說,怎如今守不住?”又到樓上房中看,細軟已都沒了,好生決斷不下。
凡是遠年不來往親戚家裡,都去打聽問,并不曾去。
凡城中城外廟宇、龜蔔去處也都走遍。
在家如癡如呆,或時彈眼淚,過了半個多月。
&nbsp掌珠見遮飾過了,反來獃他道:“好漢子,娘跟人走!連我如今也疑心,不知你是周家兒子不是周家兒子?”氣得個周于倫越昏了。
為體面不像,倒收拾了酒店,仍舊外邊去做生意。
隻是有心沒想,生意多不甚成。
&nbsp一日轉到桐鄉,背了幾件衣服闖來闖去,闖到一個村坊。
忽擡頭見一個婦女在水口洗衣服,與母親無二,便跑進前。
那婦人已洗完,左手绾着衣服,右手提着槌棒,将去到一大宅人家。
于倫定睛一看,便道:“母親!妳怎在這裡?”原來正是盛氏。
盛氏見了兩淚交流,哽咽不語。
正是: &nbsp大海橫風生紫瀾,綠萍飄泊信波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