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設計去姑易 買舟送婦難
關燈
小
中
大
,怎不會得?要讨苦吃。
等她自去,妳落得自在。
” &nbsp正說間,隻見李二娘自家中走出來,道:“快活,快活!我吃這老厭物蒿惱得不耐煩,今日才離眼睛。
” &nbsp楊三嫂便道:“哪裡去了?” &nbsp掌珠道:“是什人?” &nbsp李二娘道:“是我家老不死,老現世阿公,七老八十還活在這邊。
好意拿食去與他,他卻道鹹道酸,争多争少,無日不碎聒管閑事,被我鬧了幾場,他使性往女兒家過活去了,才得耳朵邊、眼睛裡幹淨。
” &nbsp掌珠道:“怕家公要怪。
” &nbsp李二娘道:“家公怕他做什?他若好好來勸,還饒他打;他若幫來嚷,我便撞上一頭,隻要吃鹽鹵、吊殺、勒殺,怕他不來求?求得我歇,還要半月不許他上床,極他個不要。
” &nbsp楊三嫂道:“隻怕妳先耐不住。
” &nbsp掌珠聽了,歎口氣道:“我家老人家怎得她離眼?” &nbsp不期盛氏在店中坐地,隻見來的,因掌珠連日手松,都要尋小親娘,生意做不成。
隻得去叫掌珠,哪裡肯來!聽她下了樓,又寂然沒個蹤影,隻得叫阿壽看着店,自進裡面,卻是開着後門,人不見影。
唯聞得後門外有人說笑,便去張看,卻是掌珠與這兩個鄰舍坐着說話。
&nbsp盛氏不覺紅了臉道:“連叫不應,卻在這裡閑話!”掌珠隻得立起身便走。
這兩鄰正起身與盛氏厮喚,盛氏折身便入,竟不答應。
&nbsp她進門便把掌珠數落道:“妳在我家做媳婦年把,幾曾見我走東家串西家?妳小小年紀,丈夫不在,不在家裡坐,卻在外邊亂闖。
妳看這些人,有什好樣學?待妳丈夫回來,與他說一說該與不該?” &nbsp掌珠自知欠理,不敢回答。
倒是這兩個鄰人惱了,道:“媳婦妳磨的着,我們鄰舍怎厮喚不回?又道我們沒有好樣,定要計議編擺她。
” &nbsp &nbsp數日之間,掌珠因盛氏诟罵,又怕丈夫回來得知,甚是不快。
每日倒早起來開店做生意。
若盛氏在外邊,自卻在裡邊煮茶做飯,不走開去。
&nbsp這日正早下樓來,隻見李二娘來讨火種,道:“連日聽得老親娘擊聒,想是難過。
” &nbsp掌珠道:“擊聒罷了,還要對我丈夫說,日後還要淘氣。
” &nbsp李二娘道:“怕她做什!徐親娘極有計較,好歹我們替妳央及她尋一計較,弄送她便了。
” &nbsp正說間,恰好徐婆過來。
李二娘道:“連日怎不見妳?” &nbsp徐婆道:“為一個桐鄉人要尋一個老伴兒。
他家中已有兒子媳婦,不要後生,生長得出的;又要中年人,生得潔淨标緻的。
尋了幾個,都不中意,故此日日跑。
” &nbsp李二娘就把掌珠姑媳的事告訴他,道:“她婆婆不曉事,把我們都傷在裡邊。
” &nbsp徐婆道:“腳在妳肚皮下,妳偏常走出來,不要睬她。
嚷,與她對嚷;罵,與她對罵;告到官,少不得也要問我們兩鄰。
” &nbsp掌珠道:“怕她對丈夫講,丈夫說要休我。
” &nbsp徐婆道:“若休了去,我包妳尋一家沒大沒小,人又标緻,家又财主的與妳。
我想妳丈夫原與妳過得好,隻為這老厭物。
若沒了這老厭物,妳就好了。
我如今有一個計較:趁這桐鄉人尋親,都憑我作主的,不若将她來嫁與此人,卻不去了眼中釘?隻是不肯出錢的。
” &nbsp(李二娘道:“脫貨罷了!還求财?” &nbsp掌珠道:“隻是她怎肯嫁?”) &nbsp徐婆道:“她自然不肯,我自與那邊說通了,騙她去。
” &nbsp掌珠道:“倘丈夫回來尋她,怎處?” &nbsp徐婆道:“至期我自教導妳,決不做出來。
直待她已嫁,或者記念兒子,有信來,自身來,那時已嫁出的人,不是妳婆婆了。
就是李二娘丈夫要與李二娘費嘴時,已過的事,不在眼面前娘,比妳會溫存枕邊的家婆自是不同,也畢竟罷了,妳自依我行。
” &nbsp此時,掌珠一來怪婆婆,二來怕丈夫回來,聽信婆婆有是非,便就應承。
&nbsp隻見到了晚。
盛氏先已上樓,掌珠還在那廂洗刮碗盞。
隻聽有人把後門彈了一聲道:“那人明日來相,妳可推病,等妳婆婆看店,他好來看。
”掌珠聽了,也便上樓安息。
&nbsp到五鼓,故作疼痛之聲。
天明盛氏來看,卻見掌珠蹙了眉頭,把兩手緊揉着肚子在床裡滾。
問她,勉強應一聲‘肚疼’。
&nbsp盛氏道:“想一定失蓋了,我沖口姜湯與妳。
”便下去打點湯,又去開店。
&nbsp将次巳牌,一個人年紀約五十多歲,進來買酒,遞出五十個錢來,一半是低錢,換了又換,約莫半個時辰才去。
不知這個人正是桐鄉章必達,号成之。
在桐鄉南鄉住,做人極是忠厚。
家中有兒子叫做章著,行二。
家事盡可過。
向販雲澤紬绫,往來蘇州。
因上年喪了偶,兒子要為他娶親,他道:“我老人家了,娶什親!我到蘇州看有将就些婦人讨個作伴罷。
”來了兩次,小的忒人;老的忒老;标緻的不肯嫁他;他又不肯出錢;醜的他又不要。
這番遇着徐婆,說起這樁親事,叫他來看。
這章成之看她年紀雖過四十,人卻濟楚能幹,便十分歡喜。
&nbsp窄窄春衫襯柳腰,兩山飛翠不須描。
&nbsp雖然未是文君媚,也帶村莊别樣嬌。
&nbsp便肯出半斤銀子。
&nbsp徐婆仍舊乘晚來見掌珠,說:“客人已中意,肯出四兩銀子,連謝我的都在裡邊。
” &nbsp掌珠道:“這也不論,隻是怎得她起身?” &nbsp徐婆道:“我自有計較。
我已與客人說道,她本心要嫁,因有兒子、媳婦,怕人笑不像樣,不要你們的轎子迎接,我自送她到船。
開了船,憑他了。
料她守了一向寡,巴不得尋個主,決不尋死。
好歹明早收他銀子,與她起身。
”掌珠此時欲待不做,局已定了;待做了,年餘姑媳不能無情;又恐丈夫知覺,突兀了一夜。
&nbsp才到天明,隻聽得有人打門。
推窗問時,道吳江張家,因姑娘病急心疼危笃,來說與婆婆。
盛氏聽了,便在床上一毂碌爬起,道:“我說她這心疼病極兇的,不曾醫得,如何是好?”自來問時,見一漢子,道是他家新收家人張旺,桐鄉人,船已在河下。
&nbsp掌珠吃了一驚,心中想道:“她若去,将誰嫁與客人?” &nbsp便道:“這來接的一面不相識,豈可輕易去?還是央人去望罷!” &nbsp盛氏道:“誰人去得?這須得我自去。
”
等她自去,妳落得自在。
” &nbsp正說間,隻見李二娘自家中走出來,道:“快活,快活!我吃這老厭物蒿惱得不耐煩,今日才離眼睛。
” &nbsp楊三嫂便道:“哪裡去了?” &nbsp掌珠道:“是什人?” &nbsp李二娘道:“是我家老不死,老現世阿公,七老八十還活在這邊。
好意拿食去與他,他卻道鹹道酸,争多争少,無日不碎聒管閑事,被我鬧了幾場,他使性往女兒家過活去了,才得耳朵邊、眼睛裡幹淨。
” &nbsp掌珠道:“怕家公要怪。
” &nbsp李二娘道:“家公怕他做什?他若好好來勸,還饒他打;他若幫來嚷,我便撞上一頭,隻要吃鹽鹵、吊殺、勒殺,怕他不來求?求得我歇,還要半月不許他上床,極他個不要。
” &nbsp楊三嫂道:“隻怕妳先耐不住。
” &nbsp掌珠聽了,歎口氣道:“我家老人家怎得她離眼?” &nbsp不期盛氏在店中坐地,隻見來的,因掌珠連日手松,都要尋小親娘,生意做不成。
隻得去叫掌珠,哪裡肯來!聽她下了樓,又寂然沒個蹤影,隻得叫阿壽看着店,自進裡面,卻是開着後門,人不見影。
唯聞得後門外有人說笑,便去張看,卻是掌珠與這兩個鄰舍坐着說話。
&nbsp盛氏不覺紅了臉道:“連叫不應,卻在這裡閑話!”掌珠隻得立起身便走。
這兩鄰正起身與盛氏厮喚,盛氏折身便入,竟不答應。
&nbsp她進門便把掌珠數落道:“妳在我家做媳婦年把,幾曾見我走東家串西家?妳小小年紀,丈夫不在,不在家裡坐,卻在外邊亂闖。
妳看這些人,有什好樣學?待妳丈夫回來,與他說一說該與不該?” &nbsp掌珠自知欠理,不敢回答。
倒是這兩個鄰人惱了,道:“媳婦妳磨的着,我們鄰舍怎厮喚不回?又道我們沒有好樣,定要計議編擺她。
” &nbsp &nbsp數日之間,掌珠因盛氏诟罵,又怕丈夫回來得知,甚是不快。
每日倒早起來開店做生意。
若盛氏在外邊,自卻在裡邊煮茶做飯,不走開去。
&nbsp這日正早下樓來,隻見李二娘來讨火種,道:“連日聽得老親娘擊聒,想是難過。
” &nbsp掌珠道:“擊聒罷了,還要對我丈夫說,日後還要淘氣。
” &nbsp李二娘道:“怕她做什!徐親娘極有計較,好歹我們替妳央及她尋一計較,弄送她便了。
” &nbsp正說間,恰好徐婆過來。
李二娘道:“連日怎不見妳?” &nbsp徐婆道:“為一個桐鄉人要尋一個老伴兒。
他家中已有兒子媳婦,不要後生,生長得出的;又要中年人,生得潔淨标緻的。
尋了幾個,都不中意,故此日日跑。
” &nbsp李二娘就把掌珠姑媳的事告訴他,道:“她婆婆不曉事,把我們都傷在裡邊。
” &nbsp徐婆道:“腳在妳肚皮下,妳偏常走出來,不要睬她。
嚷,與她對嚷;罵,與她對罵;告到官,少不得也要問我們兩鄰。
” &nbsp掌珠道:“怕她對丈夫講,丈夫說要休我。
” &nbsp徐婆道:“若休了去,我包妳尋一家沒大沒小,人又标緻,家又财主的與妳。
我想妳丈夫原與妳過得好,隻為這老厭物。
若沒了這老厭物,妳就好了。
我如今有一個計較:趁這桐鄉人尋親,都憑我作主的,不若将她來嫁與此人,卻不去了眼中釘?隻是不肯出錢的。
” &nbsp(李二娘道:“脫貨罷了!還求财?” &nbsp掌珠道:“隻是她怎肯嫁?”) &nbsp徐婆道:“她自然不肯,我自與那邊說通了,騙她去。
” &nbsp掌珠道:“倘丈夫回來尋她,怎處?” &nbsp徐婆道:“至期我自教導妳,決不做出來。
直待她已嫁,或者記念兒子,有信來,自身來,那時已嫁出的人,不是妳婆婆了。
就是李二娘丈夫要與李二娘費嘴時,已過的事,不在眼面前娘,比妳會溫存枕邊的家婆自是不同,也畢竟罷了,妳自依我行。
” &nbsp此時,掌珠一來怪婆婆,二來怕丈夫回來,聽信婆婆有是非,便就應承。
&nbsp隻見到了晚。
盛氏先已上樓,掌珠還在那廂洗刮碗盞。
隻聽有人把後門彈了一聲道:“那人明日來相,妳可推病,等妳婆婆看店,他好來看。
”掌珠聽了,也便上樓安息。
&nbsp到五鼓,故作疼痛之聲。
天明盛氏來看,卻見掌珠蹙了眉頭,把兩手緊揉着肚子在床裡滾。
問她,勉強應一聲‘肚疼’。
&nbsp盛氏道:“想一定失蓋了,我沖口姜湯與妳。
”便下去打點湯,又去開店。
&nbsp将次巳牌,一個人年紀約五十多歲,進來買酒,遞出五十個錢來,一半是低錢,換了又換,約莫半個時辰才去。
不知這個人正是桐鄉章必達,号成之。
在桐鄉南鄉住,做人極是忠厚。
家中有兒子叫做章著,行二。
家事盡可過。
向販雲澤紬绫,往來蘇州。
因上年喪了偶,兒子要為他娶親,他道:“我老人家了,娶什親!我到蘇州看有将就些婦人讨個作伴罷。
”來了兩次,小的忒人;老的忒老;标緻的不肯嫁他;他又不肯出錢;醜的他又不要。
這番遇着徐婆,說起這樁親事,叫他來看。
這章成之看她年紀雖過四十,人卻濟楚能幹,便十分歡喜。
&nbsp窄窄春衫襯柳腰,兩山飛翠不須描。
&nbsp雖然未是文君媚,也帶村莊别樣嬌。
&nbsp便肯出半斤銀子。
&nbsp徐婆仍舊乘晚來見掌珠,說:“客人已中意,肯出四兩銀子,連謝我的都在裡邊。
” &nbsp掌珠道:“這也不論,隻是怎得她起身?” &nbsp徐婆道:“我自有計較。
我已與客人說道,她本心要嫁,因有兒子、媳婦,怕人笑不像樣,不要你們的轎子迎接,我自送她到船。
開了船,憑他了。
料她守了一向寡,巴不得尋個主,決不尋死。
好歹明早收他銀子,與她起身。
”掌珠此時欲待不做,局已定了;待做了,年餘姑媳不能無情;又恐丈夫知覺,突兀了一夜。
&nbsp才到天明,隻聽得有人打門。
推窗問時,道吳江張家,因姑娘病急心疼危笃,來說與婆婆。
盛氏聽了,便在床上一毂碌爬起,道:“我說她這心疼病極兇的,不曾醫得,如何是好?”自來問時,見一漢子,道是他家新收家人張旺,桐鄉人,船已在河下。
&nbsp掌珠吃了一驚,心中想道:“她若去,将誰嫁與客人?” &nbsp便道:“這來接的一面不相識,豈可輕易去?還是央人去望罷!” &nbsp盛氏道:“誰人去得?這須得我自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