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見白镪失義 因雀引鳴冤

關燈
有些碎銀、鎖匙,拿來放在自己袖裡,急急出門。

    看見道袍上濺有血漬,便脫将來,把刀裹了,放在肋下。

     跨出學宮,便是得命一般,□(隻)見天已亮了,道:“我又不出外去,如今背了行囊,倘撞着相識,畢竟動疑,如何是好?姊姊在此相近,便将行囊背到她家。

    ” 正值開門,姚明直走進去,見了姊姊,道:“前日一個朋友,夾我去近村幫行差使,今日五鼓回來,走得倦了,行囊暫寄妳處,我另日來取。

    ” 姊姊道:“你身子懶得,何不叫外甥駝去?” 姚明道:“不消得,左右沒什物在裡邊,我自來取。

    ”就把原搜鎖匙,開了挂箱,取了四封銀子,藏在袖内。

    還有血衣與刀,他暗道:“姊夫是個鹽捕,不是好人,怕他識出,仍舊帶了回去。

    ” 将次走到家中,卻見一個鄰人陳碧,問道:“姚輝宇哪裡回,這樣早?” 姚明失了一驚,道:“适才……才去洗澡回來!”急急到家,忙把刀與衣服塞在床下,把銀子收入箱中。

     家婆還未起床,吃些飯,就拿一封銀子,去贖了衣帽回來。

     家婆道:“□□(怎得)贖這衣帽轉來?” 姚朋道:“‘小錢不去,大不來。

    ’一遭輸了一遭翻。

    今日被我翻了轉來,還赢他許多銀子。

    ”就拿銀子與婦人看,道:“你說朱恺去了不得過,這銀子終不然也是朱恺家的?” 婦人家小意,□(見)到有□□(幾兩)銀子,□□□□□□□□□(也便快活,不查他來曆)了。

     話說靖江縣有一□□□□□□□□□(個新知縣,姓殷,名雲霄,)是隆慶辛未年進士,□□□□□□□□□□□□□(來做這縣知縣,未及一年,正萬曆)元□(年),他持身清潔,撫民慈祥,□□□□□□(斷事極其明決,)人都叫他做“殷青天”。

     一日睡去,正是三更,卻見兩個豬,跪伏在他面前,呶呶的有告訴光景,醒來卻是一夢: 霜冷空階叫夜蟲,紗窗花影月朦胧。

     怪來頭白遼東豕,也作飛熊入夢中。

     那殷知縣道:“這夢來得甚奇!”正在床中思想,隻見十條隻烏鴉,咿咿啞啞,隻相向着他叫。

    這些丫環、小厮,你也趕,我也趕,它哪裡肯走?須臾出堂,這些烏鴉仍舊來叫,也有在柏樹上叫的,也有在屋檐邊叫的,還有側着頭,看着下邊叫的。

    殷知縣叫趕,越趕越來。

     殷知縣叫門子道:“你下去吩咐,道有什冤枉,你去,我着人來相視!” 門子掩着嘴笑,往堂下來吩咐。

     這堂上下人,也都附耳說:“好搗鬼!”不期這一吩咐,那鴉“哄”一聲,都飛在半天。

     殷知縣忙叫皂隸:“快随去!”皂隸聽了亂跑,一齊趕出縣門。

     人不知什麼緣故,問時,道:“拿烏鴉!拿烏鴉!”東張西望,見一陣都落在一個高閣上,人道是學中尊經閣,又趕來,都沸反的在着廊下叫。

     衆人便跑到廊下,隻見一個先跑的,一絆一交,直跌到廊下,後邊的道:“是……原來一個死屍!”一個死屍,看時,項下勒着一刀,死在地下,已是死兩日的了。

     忙到縣報時,這廂朱正早起開門,見門上貼一張紙,道:“是什人把招帖粘我門上?” 去揭時,那帖粘不大牢,随手落下,卻待丢去,間壁一個鄰人接去,道:“怎寫着你家事?” 朱正忙來看時,上寫:“朱恺前往蘇州,行到學宮,仇人裘龍劫去!” 朱正便失驚道:“這話跷蹊!若劫去便該回來了。

    近日他有一班賭友,莫不是朱恺将銀賭去,難于見我,故寫此字逃去?卻又不是他的筆,且開了店,再去打聽。

    ”又為生意纏住。

     忽聽街坊上傳道:“文廟中殺死一個人了!” 朱正聽了,與帖上相合,也不叫人看店,不顧生意,跳出櫃便走。

    走到學,隻見一叢人圍住,他努力分開人,進去看了,不覺放聲大哭。

     這時知縣正差人尋屍親,見他痛哭,便扯住問,他道:“這是我兒子朱恺!” 衆人便道:“是什人殺的?” 朱正道:“已知道此人了!”便同差人,到店中取了粘帖。

    他母親得知,“兒天”,“兒地”,哭個不了。

     朱正一到縣中,便大哭道:“小的兒子朱恺,二十日帶銀五十兩,前往蘇州,不料遭仇人裘龍殺死在學宮,劫去财物。

    ” 殷縣尊道:“誰是證見?” 朱正便摸出帖子呈上縣尊,道:“這便是證見。

    ” 殷縣尊道:“是何人寫的?何處得來?” 朱正道:“是早間開門,粘在門上的。

    ” 殷知縣笑道:“癡老子!若道你兒子寫的,兒子死了;若道裘龍,裘龍怎肯自寫出供狀?若是旁觀的,既見,他怎不救應?這是不足信的!” 朱正道:“老爺!裘龍原與小人兒子争風有仇,實是他殺死的!他曾在市北酒店裡,說要殺小人兒子。

    ” 殷知縣道:“誰聽見?” 朱正道:“同吃酒姚明、陳有容、宗旺、周至,都是證見。

    ” 殷知縣道:“明日并裘龍拘來再審。

    ” 次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