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望鄉臺桓侯親勸鬼 森羅殿天子論誅心

關燈
〉 天子曰:「可惱極矣,鬼卒可將此輩狂徒的心,一齊挖將出來。

    」眾厲鬼一一照辦,天子又顧後跪者數婦女罵道:「查爾等賤婦某某,在生與爾苟合之男子,原無引誘爾等之昧,爾為何自爾冶容狐媚,勾引伊等,不為父母翁姑顧聲名,不為丈夫兄弟全局面,是何居心?〈(老仙代應曰昧良無恥)〉對我說來,眾犯婦低頭不應。

    」〈(長舌何用)〉天子曰:「爾等狗賤,心可誅也。

    鬼卒亦當挖心。

    」眾厲鬼亦如法處治,大帝在旁笑曰:「世間淫賤男婦,真誅之不勝誅也。

    」〈(真堪痛恨)〉天子曰:「近來世界,禮義全拋,廉恥盡喪,風俗不堪問矣!〈(寧不悲哉)〉故吾包奏明 上皇,於所掌合獄外,近又新增數獄,如銅人獄中,附設亂倫一獄。

    所以懲淫也,今夕不及審訊,可於明夕觀之。

    」大帝曰:「定當重來,令遊生得窺全豹。

    」 天子又說道:「可提某某等候審,鬼卒如命,登時階下跪齊。

    天子責之曰:「爾等在生,何故不講恕道,專以損人利己,祇知有己,不知有人。

    一生圖占便宜,到今日,得便宜否?」〈(似嘲似誚義正詞嚴)〉眾犯不答,天子又曰:「爾某某在生,為何慳吝存心,一毛不拔,凡人關於死生危急之秋,向爾等或求藥物,或貸貲財,以救燃眉之急,爾等淡漠置之,不一援手,遂令生者不得生,危者終於殆,急者焦灼死,〈(慳吝小過耳,而造惡如斯人之居心,豈可有絲毫之不仁哉!)〉爾等何其忍心? 可曾聽過《陰鷺文》雲:『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又雲:『人在世間,方便第一,力到便行,錯過可惜。

    』〈(世人各服膺此格言,登仙有分,何自作階下囚耶?)〉這幾句格言,怎麼講呢?」眾犯默不應聲,〈(生時定然未曾講過)〉天子曰:「不仁哉!爾輩也。

    眾鬼卒可將他那狼心狗肺,挖出來看看。

    」鬼卒將心挖出,呈與天子驗看。

    天子曰:「無怪其然,此等心又曲又黑,兼內中毫無熱血,都是涼血,可歎人也。

    」天子又曰:「爾某某在生,緣何偷盜人之物件,隱沒人之錢財,廉恥盡喪,成何人格。

    又某某受人大恩,不思圖報,記人小怨,睚眥不忘,爾可知《感應篇》中:『受恩不感,念怨不休』二語,以警戒世人乎?」眾犯不答,天子曰:「這般不仁不義,忘八之徒,吾王亦不與爾等饒舌了,鬼卒可將他的心,割取出來。

    」眾厲鬼又唯唯施行。

     〈【天子揀出格言數語,世人尤宜注意。

    】〉 天子又曰:「還有未經審訊者,俱提上來。

    」眾鬼卒將犯人一一提跪。

    天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以其存心也。

    吾問爾等?因何在生狼毒居心,唆訟害人,與人有隙,己不能報,借人之力以傾陷之,何其不良若是。

    又某某在生,專以危險失計之事,勸人作為,隻圖於中取利,餌人上鉤,誘人落網,己得甚微,損人實大,良心安在?又某人好圖行兇,傷人性命,自誇技力,動輒毆人,逞志作威,辱人求勝,何其恃強若此?又爾等中某人,在生嫉善妒賢,侵淩道德,妄造蜚語,肆加譭謗,意圖污衊,傾陷正人,此等居心,何其奸險?到底害了善人、賢人,與爾等有益否?」眾犯亦不答,天子曰:「仍將他們的心,割取出來就是了。

    」 〈【諺雲:君子落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我勸世人切勿存陰毒、險狠、奸詐、兇惡等心,而受誅也。

    】〉 天子訊罷,眾厲鬼亦施行完畢,定一往階下一看,隻見滿地拋的,都是人心肝,許多鐵狗,祇向犯人的心上嗅一嗅,搖頭不肯吞食。

    〈(唉其毒亦至於此)〉嘆曰:「世俗罵人,狗彘不食其肉,今於此見之矣。

    」天子曰:「誅心獄中之人,其心早已死絕,毫無人味,鐵狗焉肯食之。

    眾鬼卒可取還魂扇來,將一幹人犯,煽轉還魂,仍應拘回獄中受罪。

    」鬼卒應聲訖,用扇連撲幾撲,眾犯果活回來。

    鹹號叫痛哭曰:「好苦人也,痛煞人也。

    」天子曰:「早知今日遭冥罰,何下當初莫壞心。

    」於是眾鬼卒將犯人解回獄中,大帝定一亦告辭起身,天子送至階下。

    二人上馬,淩空而行,霎時到了壇中,大帝與柳仙均回宮繳敕。

    定一醒來,言明明夕重遊五殿之事,不知又遊何獄?且看下回分解。

     總評: ⊙鬼魂望鄉,自宋而後,即有其事,而世人疑之,良可慨也!今楊生定一入冥,親到望鄉台上,見鬼犯望鄉情形,悽然下淚,故即景生情,代鬼犯作歌,深情鳴咽,悽惻動人,已確鑿可憑。

    倘世人疑信參半,不修性命,不信因果,墮入鬼趣,他日登台望鄉,難免哀號涕泣也。

     ⊙森羅寶殿,氣象堂皇,聲威赫濯,天子坐堂,鳴鞭擊鼓,與各殿又自不同。

     ⊙天子一夜論囚,刑罰概是誅心,可見萬惡皆由心造,西人近倡惟心論,誠知本也。

    世人果能各收其放心於腔子裏,不使為惡,則人人自修其身,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矣。

     ⊙人心不死,道心不生。

    修道之士,存理遏欲工夫,須學包老閻羅炮治,方收效果。

    慎勿說老仙愛笑談也。

    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