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嶽少保領遊四殿 段參一面晤伍官
關燈
小
中
大
張桓侯大帝降壇詞
〈〔調寄:鵲橋仙〕〉
孫曹未滅,大功難建,是非英雄失算。
皇天有意定三分,徒負我安劉扶漢。
綱常倒置,於今為烈。
若箇持危戡亂,饒他盜賊遍中原,祗可惜生靈塗炭。
〈【傷今弔古感慨欷歔】〉 嶽武穆降壇詞 〈〔調寄:人月圓〕〉 生平謹守慈親訓;報國矢精忠,誓迎二帝,掃清朔漠,痛飲黃龍。
南朝末運,朱仙一戰,振起江東,誰知姦賊,金牌十二,賺了英雄。
〈【歌公此調,令人恨煞泰姦。
】〉 卻說昨宵遊罷三殿各獄,今夕應遊四殿,已派定段生參一,鎮壇者張大帝,引導者嶽天君,當晚戍末亥初,張大帝已到壇,嶽天君亦踵至,坐談片刻,嶽天君即催促參一,就要上馬登程。
參一曰:「弟子懍遵。
」於是二人出了壇門,各各上馬,兩馬騰驤,半雲半霧,一似天馬行空,瞬息萬裡。
〈(真真迅速)〉參一係初次入冥,心中疑惑不定,幸此馬行走如飛,涉水登山,如履平地,十分安穩,心纔放下。
詎過陰陽界,漸近鬼門關,覺得陰風慘慘,黑霧濛濛,沿途之上,祗聽得孤魂啼哭,豺狼嗥叫,猿鶴嘯唳,鴞鵩哀鳴,又不禁心驚膽怯起來,〈(陰氣逼人真真害怕)〉乃勒住馬,稟天君曰:「弟子至此,心中有些畏懼,難以登程,奈何!奈何!」 天君曰:「有吾師在,保爾無虞;何懼之有?如嫌寂寞,聽吾吟詩一律,聊以解愁。
吟曰:「二馬飛騰蹴大荒,神仙也為世人忙;一鞭馳去嘶殘月,五鼓歸來踏曉霜。
〈(二句入神)〉洞徹冥情彰果報,和成丹藥起膏盲;梟鳴鬼哭渾間事,鎮定靈臺善主張。
」 〈【此詩抑揚頓挫,神似杜陵,寫景逼真,深情搖曳。
】〉 吟畢,謂參一曰:「師弟亦隨意和來。
」參一和曰:「仙凡夜度鬼門關,並馬奔馳跋涉艱;刮面陰風吹習習,驚心流水響潺潺。
纔登峻嶺崖幹仞,又繞寒林路一灣;寄語世人須積善,莫教來此淚潸潸。
」 參一和畢,嶽天君曰:「師弟爾我師徒,一唱一和,忘其愁苦,此刻又走過數千裡了。
」參一擡頭向前一看,看見一座城池,問曰:「此城何名?」天君曰:「乃一殿大王城也。
」門外有官吏歡迎,不暇接洽,天君在馬上一拱手,即飛馬進關了,接連過了二殿、三殿城闕,天君在馬上一一指示,頃刻間,又到四殿區域,行不數裡,遙見有旌旗來迎者,此相見,則二判司也。
見天君具道奉大王歡迎之意。
嶽天君曰:「承蒙大王雅愛矣,即煩上前引導。
」於是四人策馬前行,轉盼間,已到城門,又有許多吏員,照常迎迓,自不必說,判司領天君參一,進了城,直抵四殿宮門之外下馬,見門上直立一匾曰:「四殿伍官王宮門」七箇大字,俱是赤金嵌成,光輝奪目。
二判司進宮通稟,參一見門左右有聯雲:知你們已受盡苦刑,纔離三殿獄。
看爾等又有何辯論?來見伍官王。
對聯方讀畢,判官忙忙出來,請天君參一進見,天君參一跟隨判司,連進了四五重門,區對雖多,未及觀覽,到了正殿滴簷之下,隻見上面署一匾曰:「鑑空衡平」四字。
殿當中有聯雲:舉念時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頭處是是非非,曾放過誰人?左右亦有聯曰:任他世界翻新,我冥司仍崇古道。
那怕人心似鐵,這地府早設洪鑪。
〈【兩對警醒世人】〉 聯甚多,參一方欲一一細看,隻見大王已出煖閣,下階歡迎,請嶽天君升殿, 參一隨之上了臺階,彼此敘禮畢,分賓主坐下。
鬼使獻茶,並陳設酒果筵席。
天君曰:「今夕觀獄事迫,也不便叨擾了。
」大王曰:「請天君善生少坐,吾王奉教主命,應撰勸世文一篇,合當錄出,煩即帶回,付入記中,藉以警世。
天君曰:「即請錄出,命參一師弟攜回可也。
」隻見大王書出題目曰: 四殿伍官王諭孝雙親文 「溯人之生,胡自而來?全資父母,二氣胚胎。
妊娠數月,母苦難說。
兒在腹中,耗盡心血。
兒形完備,母顏悴憔。
待到臨盆,痛苦無既。
〈(懷兒之苦)〉呱呱泣聲,尺五孩嬰。
一塊血肉,豈易長成。
三年乳哺,咽甘吐苦。
就溼推乾,母氏酸楚。
〈(乳兒之苦)〉望兒岐嶷。
襁褓提攜。
關煞重要,防害於微。
倘攖疾病,尤加謹慎。
延醫求神,心血費盡。
〈(育兒之苦)〉行年舞勺,送塾攻書。
束脩膏火,在在躊躇。
〈(教兒之苦)〉兒女婚娶,遺嫁擇配,耗費殊多,籌辦不易。
〈(培植兒女之苦)〉兒女成人,父母衰老,相彼慈烏,盡孝宜早。
胡為逆子,滅絕天良,如梟如獍,養育全忘。
〈(可誅)〉視妻如花,視親若草,逆母順妻,同情顛倒。
〈(可殺)〉鮮衣自奉,美食私餐,二老凍餒,淡漠相看。
〈(良心滅絕無異獸禽)〉如此忤逆,雷誅天殛,地獄挖心,沈淪阿鼻。
〈(莫蔽其辜)〉奉勤爾曹,各自推敲,父母恩德,地厚天高。
〈(高厚莫名真難報盡)〉趁親老耄,竭力盡孝,風木興悲,難把恩報。
〈(到了此時噬臍何及)〉報恩維何?養志為先。
承歡順意,至性纏綿。
親所願欲,切莫稍拂。
愛日堂前,免生抑鬱,問飢問寒?總望親安。
怡怡色笑,菽水承歡。
年老多病,晨昏省定。
藥物旨甘,切莫慳吝。
〈(養體)〉孝子事親,本於性生。
視於不見,聽於無聲。
〈(養志)〉能遵吾說,孝思不竭。
保爾福綏,名書金闕。
」 〈【養兄防老,人子孝親,分所當然,如此孝親,名曰色養,孝之大也,將
皇天有意定三分,徒負我安劉扶漢。
綱常倒置,於今為烈。
若箇持危戡亂,饒他盜賊遍中原,祗可惜生靈塗炭。
〈【傷今弔古感慨欷歔】〉 嶽武穆降壇詞 〈〔調寄:人月圓〕〉 生平謹守慈親訓;報國矢精忠,誓迎二帝,掃清朔漠,痛飲黃龍。
南朝末運,朱仙一戰,振起江東,誰知姦賊,金牌十二,賺了英雄。
〈【歌公此調,令人恨煞泰姦。
】〉 卻說昨宵遊罷三殿各獄,今夕應遊四殿,已派定段生參一,鎮壇者張大帝,引導者嶽天君,當晚戍末亥初,張大帝已到壇,嶽天君亦踵至,坐談片刻,嶽天君即催促參一,就要上馬登程。
參一曰:「弟子懍遵。
」於是二人出了壇門,各各上馬,兩馬騰驤,半雲半霧,一似天馬行空,瞬息萬裡。
〈(真真迅速)〉參一係初次入冥,心中疑惑不定,幸此馬行走如飛,涉水登山,如履平地,十分安穩,心纔放下。
詎過陰陽界,漸近鬼門關,覺得陰風慘慘,黑霧濛濛,沿途之上,祗聽得孤魂啼哭,豺狼嗥叫,猿鶴嘯唳,鴞鵩哀鳴,又不禁心驚膽怯起來,〈(陰氣逼人真真害怕)〉乃勒住馬,稟天君曰:「弟子至此,心中有些畏懼,難以登程,奈何!奈何!」 天君曰:「有吾師在,保爾無虞;何懼之有?如嫌寂寞,聽吾吟詩一律,聊以解愁。
吟曰:「二馬飛騰蹴大荒,神仙也為世人忙;一鞭馳去嘶殘月,五鼓歸來踏曉霜。
〈(二句入神)〉洞徹冥情彰果報,和成丹藥起膏盲;梟鳴鬼哭渾間事,鎮定靈臺善主張。
」 〈【此詩抑揚頓挫,神似杜陵,寫景逼真,深情搖曳。
】〉 吟畢,謂參一曰:「師弟亦隨意和來。
」參一和曰:「仙凡夜度鬼門關,並馬奔馳跋涉艱;刮面陰風吹習習,驚心流水響潺潺。
纔登峻嶺崖幹仞,又繞寒林路一灣;寄語世人須積善,莫教來此淚潸潸。
」 參一和畢,嶽天君曰:「師弟爾我師徒,一唱一和,忘其愁苦,此刻又走過數千裡了。
」參一擡頭向前一看,看見一座城池,問曰:「此城何名?」天君曰:「乃一殿大王城也。
」門外有官吏歡迎,不暇接洽,天君在馬上一拱手,即飛馬進關了,接連過了二殿、三殿城闕,天君在馬上一一指示,頃刻間,又到四殿區域,行不數裡,遙見有旌旗來迎者,此相見,則二判司也。
見天君具道奉大王歡迎之意。
嶽天君曰:「承蒙大王雅愛矣,即煩上前引導。
」於是四人策馬前行,轉盼間,已到城門,又有許多吏員,照常迎迓,自不必說,判司領天君參一,進了城,直抵四殿宮門之外下馬,見門上直立一匾曰:「四殿伍官王宮門」七箇大字,俱是赤金嵌成,光輝奪目。
二判司進宮通稟,參一見門左右有聯雲:知你們已受盡苦刑,纔離三殿獄。
看爾等又有何辯論?來見伍官王。
對聯方讀畢,判官忙忙出來,請天君參一進見,天君參一跟隨判司,連進了四五重門,區對雖多,未及觀覽,到了正殿滴簷之下,隻見上面署一匾曰:「鑑空衡平」四字。
殿當中有聯雲:舉念時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頭處是是非非,曾放過誰人?左右亦有聯曰:任他世界翻新,我冥司仍崇古道。
那怕人心似鐵,這地府早設洪鑪。
〈【兩對警醒世人】〉 聯甚多,參一方欲一一細看,隻見大王已出煖閣,下階歡迎,請嶽天君升殿, 參一隨之上了臺階,彼此敘禮畢,分賓主坐下。
鬼使獻茶,並陳設酒果筵席。
天君曰:「今夕觀獄事迫,也不便叨擾了。
」大王曰:「請天君善生少坐,吾王奉教主命,應撰勸世文一篇,合當錄出,煩即帶回,付入記中,藉以警世。
天君曰:「即請錄出,命參一師弟攜回可也。
」隻見大王書出題目曰: 四殿伍官王諭孝雙親文 「溯人之生,胡自而來?全資父母,二氣胚胎。
妊娠數月,母苦難說。
兒在腹中,耗盡心血。
兒形完備,母顏悴憔。
待到臨盆,痛苦無既。
〈(懷兒之苦)〉呱呱泣聲,尺五孩嬰。
一塊血肉,豈易長成。
三年乳哺,咽甘吐苦。
就溼推乾,母氏酸楚。
〈(乳兒之苦)〉望兒岐嶷。
襁褓提攜。
關煞重要,防害於微。
倘攖疾病,尤加謹慎。
延醫求神,心血費盡。
〈(育兒之苦)〉行年舞勺,送塾攻書。
束脩膏火,在在躊躇。
〈(教兒之苦)〉兒女婚娶,遺嫁擇配,耗費殊多,籌辦不易。
〈(培植兒女之苦)〉兒女成人,父母衰老,相彼慈烏,盡孝宜早。
胡為逆子,滅絕天良,如梟如獍,養育全忘。
〈(可誅)〉視妻如花,視親若草,逆母順妻,同情顛倒。
〈(可殺)〉鮮衣自奉,美食私餐,二老凍餒,淡漠相看。
〈(良心滅絕無異獸禽)〉如此忤逆,雷誅天殛,地獄挖心,沈淪阿鼻。
〈(莫蔽其辜)〉奉勤爾曹,各自推敲,父母恩德,地厚天高。
〈(高厚莫名真難報盡)〉趁親老耄,竭力盡孝,風木興悲,難把恩報。
〈(到了此時噬臍何及)〉報恩維何?養志為先。
承歡順意,至性纏綿。
親所願欲,切莫稍拂。
愛日堂前,免生抑鬱,問飢問寒?總望親安。
怡怡色笑,菽水承歡。
年老多病,晨昏省定。
藥物旨甘,切莫慳吝。
〈(養體)〉孝子事親,本於性生。
視於不見,聽於無聲。
〈(養志)〉能遵吾說,孝思不竭。
保爾福綏,名書金闕。
」 〈【養兄防老,人子孝親,分所當然,如此孝親,名曰色養,孝之大也,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