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多少樓台煙雨中(2)

關燈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當唐代另一位詩人登上嶽陽樓時,看着洞庭湖水,又是另一番心境了。

    當年的李白正值流放途中遇赦,這種被放逐的命運結束之後,他登樓望遠,将情感融入到明麗的景色中,心境也曠達而豁然。

    雁兒高飛,帶走往日郁積的愁苦,明月出岫,增添樓台水色的幽境。

    一代詩仙,又負劍客之風流,看着如畫山水,與明月對飲,置身樓台,如墜雲間。

    這位谪仙之客放下人間功貴,隻一醉求歡。

    醉後臨着浩蕩的湖風,伫立高樓,仰望明月星辰,衣袂起舞,盡現其詩仙風骨。

    他是遊俠詩人,數十年走遍大江南北,其詩句漫溢在山川河流。

    當你踩着他們的墨痕登上嶽陽樓,看平湖如鏡,世道早已經過曆史演變,過往的人物已然更換,而風景又是否還似當年?與杜甫沉郁頓挫的詩相比,李白的詩則飄逸豪邁,同樣的風景,因為不同的心境與性情,有了不同的風韻和味道。

    無論你是名士雅客,還是凡人庸者,都是如此,來過,便是痕迹。

     人有悲歡,月有盈虧,樓有興廢,百代浮沉皆是如此。

    自然風景之所以永恒,是因為亘古以來就存在于天地之間,自然氣韻,不修雕飾,任由光陰消磨,也不會滄桑一點點。

    而人文景觀随着曆史的流逝,斑駁老舊,早已不似當年的風采。

    于是有了滕子京百廢俱興,将被歲月風蝕的樓閣,重新修建,在樓上刻下了唐人詩句,委人畫了一幅《洞庭晚秋圖》,又請當時範仲淹為樓作記,留住嶽陽樓曾經有過的曆史。

    一句&ldquo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rdquo流傳千古,無論是來過這裡的人,還是未曾到過這裡的人,都會知曉這兒有一座嶽陽樓,它臨着洞庭湖,可以看蒼茫萬象。

    嶽陽樓之所以這樣讓人銘記于心,與它本身的氣勢和洞庭湖的美景相關,更多的是因為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氣息。

    嶽陽樓為天下文人雅客而生,也為每一個懂得欣賞風景的人而生。

    許多的美景,因為少了那些懂得的人,隐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漸次地荒蕪。

    當探索者的腳步愈加近了,若幹年後,那些掩埋的風景可以重見天日,一改過往頹然姿色,再現其風華之貌。

     不去懷古,也不思今,隻放下世間一切束縛,獨倚欄杆,看長風碧浪,吞沒遠處河山。

    仿佛萬頃蒼池都被踏于腳下,滄海桑田盡收眼底。

    這一刻,再多狹隘的胸襟也會豁然寬闊,你會忘記名利幾何,隻想将所有的情感都放逐于山水,落落襟懷,形骸無我。

    也許你不能如同古人那般,可以吟詩作賦,潑墨留香。

    也許不會有任何人知道你曾經來過,你不能留下任何的印記,可是眼前的萬千氣象所帶來的震撼卻足以令你銘記一生。

    或許沒有磅礴的氣勢,沒有銳利的鋒芒,隻是無盡的蒼茫,憑着這蒼茫,你可以看到若隐若現的遠方。

    而人生,正是需要這份蒼茫,才可以更加地内蘊深藏,又更加地明亮透徹。

    當你悟出了生命的真意,縱然留戀這兒的景緻,亦可以灑脫豁達地離開。

    因為,每一次轉身,都是另一種期待。

     離去不是意味着分别,而是為了追尋更多的人生風景。

    立于高處,可以一覽山河;腳踩大地,卻有着平實的快樂。

    一景一故事,一物一風情,三醉亭與梅仙遙遙對望,盡管相看無言,彼此卻記得住那段廣為人知的淵源。

    呂洞賓三醉嶽陽樓,這故事得以經久流傳,是因為其本身所描繪出的神話色彩引人入勝。

    當呂洞賓得知嶽陽郡中将有神仙得到度化時,便來此處買醉,試圖勸柳樹精和梅花精出家修道,不得而果。

    後柳、梅二人投胎,結為夫妻,名為郭馬兒和賀臘梅,呂洞賓再次前來度化,他們依舊不曾醒悟。

    直到呂洞賓第三次來到嶽陽,飲下郭馬兒的酒,并給他一把劍,讓他殺妻随其出家。

    郭馬兒不肯殺妻,持劍回家,卻見賀臘梅頭顱落地,郭因此被告到官府。

    直到呂洞賓出現,才得知賀臘梅未死,而衆問官皆為八仙所幻化。

    郭和賀自悟到自己的前生是柳樹和梅花,并非凡人,于是跟随呂洞賓乘雲而去,入道成仙。

    看多了萬千世界,這個故事也許平淡無奇,然而嶽陽樓因為有了這段神話,而更加的搖曳多姿、耐人尋味。

    徜徉在三醉亭與梅仙亭,也許你絲毫尋覓不到故事裡人物的身影,聞不到過往的芬芳,卻分明有一種力量拽住你的衣襟,讓你沉浸進去,流連不已。

     無論你多麼的想要珍惜,相聚之後還是要選擇别離。

    其實此時,任何的執着和眷戀都是多餘,走過的風景不能停留,卻會在記憶深處永久地凝固,任憑時光沖洗,都不會褪色。

    來過的人,帶着一顆心輕松地離去,留下永遠的追憶,不曾來的人,依舊會做着新奇的向往與尋覓。

    回首,嶽陽樓伫立在藍天白雲下,這一處曆史樓台,銷盡幾多風骨?而洞庭湖,則像一塊鑲嵌在山巒之間的老玉,泛着翠色溫潤的清波,雍容而平和,淡雅又從容。

     将情懷種植在心間,這一場美麗的邂逅,縱然隻是一個夢境,也足以令你陶然驚喜。

    随意或者經意,有情或者無情,這裡的某個瞬間,值得你一生去懷想。

    嶽陽樓,這麼多過客的到來,或許都隻是你的偶然,于匆匆的行者,卻也不是必然。

    隻是生命裡注定的一段風景,來過,你會用心去深味,走後,還會經久地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