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滿漢
關燈
小
中
大
傳谕八旗:"務崇敦樸舊規,毋失先民矩矆;倘有托名讀書,無知妄作,侈口吟詠,自蹈嚣陵惡習者,朕必重治其罪!"及胡、鄂一案既結,又下了一道命令,說道:
滿洲本性樸實,不務虛名;即欲通曉漢文,不過于學習清語技藝之暇,略為留心而已。
近日滿洲熏染漢習,每思以文墨見長,并有與漢人較論同年行輩往來者,殊屬惡習!……(鄂昌)又以史贻直系伊伯父鄂爾泰同年舉人,因效漢人之習,呼為"伯父",卑鄙至此,尚可比于人數乎!?此等習氣,不可不痛加懲治。
嗣後八旗滿洲須以清語騎射為務,……如有與漢人互相唱和、較論同年行輩往來者,一經發覺,決不寬貸!著通行曉谕部院八旗知之。
從此,八旗滿洲連作詩學文也要犯罪,和漢人文字往來、朋友交契、論弟稱兄,都是"國法"所不容了! 請看,封建統治者就是這樣地摧殘文學活動、挑撥離間滿、漢人之間的關系。
例如滿洲人舒坤在批注《随園詩話》時就說過:"時帆詩才,為近來旗人中第一。
嘗以京察引見,高宗(乾隆)惡其沾染漢人習氣,不記名。
"時帆,即内務府包衣旗人蒙古法式善,是旗人中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其實,要講"沾染漢人習氣",那乾隆本人應該是毫無愧色地身居天下第一,他無時無地不在題詩作字,筆墨遍處濡染,古人字畫卷軸上,名園湖石山坳裡,都有他的"疥壁"的禦筆宸翰。
這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了。
上述的這類事實,過去的曆史家能夠注意的,大都也隻作為片面強調清代滿、漢民族矛盾、旗人壓制漢人的迹象和事例來看待,而往往忽視了這些迹象的内在真實意義,不能從八旗滿洲集團内部分化以及滿漢彙流的更重要的一方面來理解曆史,因而也就難以解釋在乾隆死後的十多年上、嘉慶正在申禁宗室、覺羅人等與漢人結婚的時候,就發生了"林清犯阙"的大事變(注:在前此(嘉慶八年)已有"孤身男子"禦廚子滿洲人陳德(一作成得)持刀"犯駕"的"異事"發生了。
陳德即八卦教徒。
)--畿南的八卦教首領林清,聯合了滑縣的教首李文成,獲得了漢軍旗人曹綸、曹福昌父子的策應,并有宮内太監劉得才、劉金、張太、閻進喜等多人和禦書房的蘇拉(白身閑散滿洲人供役者)作為内應,僅數十人就打入皇城,直指大内。
這事件,雖然計劃欠周,行動過于草率,也竟使皇室王公近侍等竭二日一夜之力,才搜捕"平定",統治寶座幾乎一旦傾覆,震動遠近;以緻嘉慶(起初都不敢再回到北京來了)下"罪己诏",不得不承認說出"寇賊叛逆,何代無之;今事起倉卒,擾及宮禁,傳之道路,駭人聽聞!非朕之涼德,何以緻此?"的實話。
--這絕不是突然而起、偶然而生的事故。
這是統治集團嚴重分化最有力的說明。
介紹曹雪芹而講到這些事情,是不是有些"離題太遠"了呢?這則牽涉到對"遠""近"怎樣看法的問題。
清人陳其元在《庸閑齋筆記》(卷八)說過這樣一段話: 淫書以《紅樓夢》為最,蓋描摹癡男女情性,其字面絕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遊,而意為之移,所謂大盜不操戈矛也。
豐潤丁雨生中丞撫江蘇時,嚴行禁止,而卒不能絕,則以文人學士多好(hào)之之故。
餘弱冠時,讀書杭州,聞有某賈(gǔ)人女,明豔工詩,以酷嗜《紅樓夢》,緻成瘵疾,當緜惙時,父母以是書贻禍,取投之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燒煞我寶!"遂死,杭人傳以為笑。
此書乃康熙年間江甯織造曹練亭之子雪芹所撰(注:"練亭之子"說蓋為袁枚《随園詩話》所誤。
"楝"誤作"練",亦由袁枚始。
按"楝亭"為雪芹祖父曹寅别署。
)。
練亭在官有賢聲;……至嘉慶年間,其曾孫曹勳以貧故,入林清天理教,林為逆,勳被誅,覆其宗。
世以為撰是書之果報焉。
(注:毛慶臻《一亭考古雜記》也說:"乾隆八旬盛典後,京闆《紅樓夢》流行江浙,每部數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兩。
其書較《金瓶梅》愈奇愈熱,巧于不露,士夫愛玩鼓掌,傳入閨閣毫無避忌。
作俑者曹雪芹,漢軍舉人也。
……然入陰界者,每傳地獄治雪芹甚苦,人亦不恤,蓋其誘壞身心性命者,業力甚大,與佛經之升天堂,正作反對。
嘉慶癸酉,以林清逆案,牽都司曹某,淩遲覆族,乃漢軍雪芹家也。
餘始驚其叛逆隐情,乃天報以陰律耳!傷風教者,罪安逃哉!"陳六舟《談異錄》亦載:"(雪芹)子孫陷入王倫逆案,伏法,無後。
")。
這就是把林清事變和曹雪芹聯系在一起的文獻。
這所說的曹勳
近日滿洲熏染漢習,每思以文墨見長,并有與漢人較論同年行輩往來者,殊屬惡習!……(鄂昌)又以史贻直系伊伯父鄂爾泰同年舉人,因效漢人之習,呼為"伯父",卑鄙至此,尚可比于人數乎!?此等習氣,不可不痛加懲治。
嗣後八旗滿洲須以清語騎射為務,……如有與漢人互相唱和、較論同年行輩往來者,一經發覺,決不寬貸!著通行曉谕部院八旗知之。
從此,八旗滿洲連作詩學文也要犯罪,和漢人文字往來、朋友交契、論弟稱兄,都是"國法"所不容了! 請看,封建統治者就是這樣地摧殘文學活動、挑撥離間滿、漢人之間的關系。
例如滿洲人舒坤在批注《随園詩話》時就說過:"時帆詩才,為近來旗人中第一。
嘗以京察引見,高宗(乾隆)惡其沾染漢人習氣,不記名。
"時帆,即内務府包衣旗人蒙古法式善,是旗人中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其實,要講"沾染漢人習氣",那乾隆本人應該是毫無愧色地身居天下第一,他無時無地不在題詩作字,筆墨遍處濡染,古人字畫卷軸上,名園湖石山坳裡,都有他的"疥壁"的禦筆宸翰。
這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了。
上述的這類事實,過去的曆史家能夠注意的,大都也隻作為片面強調清代滿、漢民族矛盾、旗人壓制漢人的迹象和事例來看待,而往往忽視了這些迹象的内在真實意義,不能從八旗滿洲集團内部分化以及滿漢彙流的更重要的一方面來理解曆史,因而也就難以解釋在乾隆死後的十多年上、嘉慶正在申禁宗室、覺羅人等與漢人結婚的時候,就發生了"林清犯阙"的大事變(注:在前此(嘉慶八年)已有"孤身男子"禦廚子滿洲人陳德(一作成得)持刀"犯駕"的"異事"發生了。
陳德即八卦教徒。
)--畿南的八卦教首領林清,聯合了滑縣的教首李文成,獲得了漢軍旗人曹綸、曹福昌父子的策應,并有宮内太監劉得才、劉金、張太、閻進喜等多人和禦書房的蘇拉(白身閑散滿洲人供役者)作為内應,僅數十人就打入皇城,直指大内。
這事件,雖然計劃欠周,行動過于草率,也竟使皇室王公近侍等竭二日一夜之力,才搜捕"平定",統治寶座幾乎一旦傾覆,震動遠近;以緻嘉慶(起初都不敢再回到北京來了)下"罪己诏",不得不承認說出"寇賊叛逆,何代無之;今事起倉卒,擾及宮禁,傳之道路,駭人聽聞!非朕之涼德,何以緻此?"的實話。
--這絕不是突然而起、偶然而生的事故。
這是統治集團嚴重分化最有力的說明。
介紹曹雪芹而講到這些事情,是不是有些"離題太遠"了呢?這則牽涉到對"遠""近"怎樣看法的問題。
清人陳其元在《庸閑齋筆記》(卷八)說過這樣一段話: 淫書以《紅樓夢》為最,蓋描摹癡男女情性,其字面絕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遊,而意為之移,所謂大盜不操戈矛也。
豐潤丁雨生中丞撫江蘇時,嚴行禁止,而卒不能絕,則以文人學士多好(hào)之之故。
餘弱冠時,讀書杭州,聞有某賈(gǔ)人女,明豔工詩,以酷嗜《紅樓夢》,緻成瘵疾,當緜惙時,父母以是書贻禍,取投之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燒煞我寶!"遂死,杭人傳以為笑。
此書乃康熙年間江甯織造曹練亭之子雪芹所撰(注:"練亭之子"說蓋為袁枚《随園詩話》所誤。
"楝"誤作"練",亦由袁枚始。
按"楝亭"為雪芹祖父曹寅别署。
)。
練亭在官有賢聲;……至嘉慶年間,其曾孫曹勳以貧故,入林清天理教,林為逆,勳被誅,覆其宗。
世以為撰是書之果報焉。
(注:毛慶臻《一亭考古雜記》也說:"乾隆八旬盛典後,京闆《紅樓夢》流行江浙,每部數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兩。
其書較《金瓶梅》愈奇愈熱,巧于不露,士夫愛玩鼓掌,傳入閨閣毫無避忌。
作俑者曹雪芹,漢軍舉人也。
……然入陰界者,每傳地獄治雪芹甚苦,人亦不恤,蓋其誘壞身心性命者,業力甚大,與佛經之升天堂,正作反對。
嘉慶癸酉,以林清逆案,牽都司曹某,淩遲覆族,乃漢軍雪芹家也。
餘始驚其叛逆隐情,乃天報以陰律耳!傷風教者,罪安逃哉!"陳六舟《談異錄》亦載:"(雪芹)子孫陷入王倫逆案,伏法,無後。
")。
這就是把林清事變和曹雪芹聯系在一起的文獻。
這所說的曹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