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公元五十七年,也就是羅馬建城八百一十年的五月七日,希臘人稱之為收割節。

    這一天天朗氣清,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個頭高高的,婀娜窈窕,宛如獵神狄安娜似地疾步如飛,打西門出了科林斯城,朝海灘奔去。

    到了一片綠茵茵的小草地,她收住腳步,開始尋覓野花。

    草地的一邊是茂密的油橄榄樹林,另一邊是被夾竹桃和桔樹覆蓋着的小河。

    密涅瓦①的綠樹濃蔭裡,盛開着紫羅蘭和菖蘭花,香氣四溢,小河畔叢生着一簇簇水仙和睡蓮,随波蕩漾。

    她猶豫了片刻,看中了水仙和睡蓮.小鹿般蹦跳着跑向河畔。

     ①密涅瓦: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

     到了岸邊,她站住了。

    她跑得太快,長長的秀發松散開來。

    她在水邊跪了下去,面對流水顧影自賞。

    少女凝視着水波裡的倒影,臉上露出了迷人的笑靥。

    她确實是阿哈伊亞②最美麗的處女之一,銷魂的黑眼睛,愛奧尼亞人的高鼻梁,朱唇玉齒,大理石般堅實、蘆葦樣柔軟的身體好象由普羅米修斯賦于生命的菲狄亞斯③的雕像。

    她的雙腳小巧玲珑,似乎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同她的個子顯得不勻稱。

    倘若有人吹毛求疵,有意挑剔,那她的腳就是一個缺陷了。

    默默凝視了一會兒後,少女将烏發分成三股,把順太陽穴垂下來的頭發編成兩根辮子,盤到頭頂上,用剛剛編織的夾竹桃和桔花冠卡住發辮。

    背上一绺飄動的頭發頗象帕拉斯①盔上的飾鬣。

    她到這片草地時,口幹舌燥,一見河水清澈見底,便急不可耐地俯下身子,打算痛痛快快地喝它幾口。

    可是一個更迫切的需要使她暫時忘記了口渴,她要先證實自己仍舊是科林斯城最漂亮的姑娘。

    對此深信不疑以後,她才慢慢湊近迎面而來的水中倒影。

    她倆一個美若天仙,一個燦若水神,甜密的擁抱仿佛快使這姐妹倆融為一體了,濕潤的嘴唇熱烈地吻在一起。

    河水潺潺流淌,天空掠過一絲爽人的微風,芬芳的玫瑰雪一樣紛紛降落水面,流水把它們沖向了大海。

     ②阿哈伊亞:希臘地名。

     ③菲狄亞斯:古希臘雕塑家。

     ①帕拉斯:被雅典娜無意中殺死,後來雅典娜自稱帕拉斯。

     少女重新挺起身來,舉目眺望海灣。

    頃刻,她驚奇得一動不動了:一艘船身塗金、張着绛紅色風帆的雙排槳戰船,在提洛島②吹來的海風推動下朝海灘駛來。

    它遠離海灘還有四分之一海浬,就已經聽得見水手們為尼普頓③唱着合唱曲。

    少女聽出這是早就用來演唱宗教聖歌的弗裡吉亞調式。

    不過,這不是凱法利尼亞④或卡利敦的航海人那種難聽的嗓音,傳到她耳朵裡的歌聲,經和風驅散後減弱了,卻仍同阿波羅的女祭師們唱得一樣娴熟、悅耳。

    受了這個曲調的吸引,這位科林斯少女起身折斷幾根桔樹和夾竹桃樹枝,準備再編一個花冠,打算回去時把它擱在福羅拉⑤的神殿裡。

    因為五月是獻給花神的。

    随後,她帶着有些不安的好奇心,一邊緩步走向海邊,一邊編結着她在河邊折來的芳香樹枝。

     ②提洛島:愛琴海上的島嶼。

     ③尼普頓: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即希臘神話中的波塞冬。

     ④凱法利尼亞:希臘的州名。

     ⑤福羅拉:(羅)花神。

     雙排槳戰船已經靠近岸邊了。

    現在,少女不但能聽見歌聲,還能辨别出樂師們的面孔來。

    用向海神祈禱的詞譜寫成的這首歌曲,由一個人領唱,合唱隊用非常柔和、極其平穩的節拍跟着反複,連她也模仿起正在彎腰蕩槳的水手的和諧音律來。

     領唱的人,似乎是這隻船的主人。

    他站在船首,彈撥着跟雕塑家放在和諧詩神歐忒耳珀①手裡一樣的三弦齊特拉琴,為自己伴奏。

    一個身穿不分男女服裝的奴隸,罩着一件長長的亞洲長衫,伏卧在他的腳下,使少女辨認不出他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

    他們的長凳旁邊,站着音調優美的槳手,有節奏地拍着手,正在因順風得到的休息向尼普頓緻謝。

     就是在兩個世紀以前,這個場面也難引起在大海沙地中間尋找貝殼的孩子的注意,而它卻激起了少女的極大的好奇心。

    這時的科林斯不再是自由繁榮的西拉時代了。

    羅馬六百零八年,科林斯城被羅馬執政官麥密阿斯所攻取,她目睹了市民們死于刀劍之下,女人和孩子被當成奴隸賣掉,房屋遭焚燒,城牆被搗毀,雕像運往羅馬,而圖畫卻被羅馬士兵當作地毯,其中一幅畫阿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