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明清史之分段

關燈
年(1644),凡二百七十七年。

     二、明代十六帝 續表 28.11.7 續表 ①編者注:上表①&mdash為帝位順序,(1)&mdash(12)為輩份順序。

     三、明代版圖 《明史》四十《地理志序》:“終明之世,為直隸者二:曰京師,曰南京。

    為布政使司者十三:曰山東,曰山西,曰河南,曰陝西,曰四川,曰湖廣,曰浙江,曰江西,曰福建,曰廣東,曰廣西,曰雲南,曰貴州。

    其分統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縣千一百三十有八,羁縻之府十有九,州四十有七,縣六。

    編裡六萬九千五百五十有六。

    ” 又,“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裡,南北一萬零九百四裡,自成祖棄大甯,徙東勝,宣宗遷開平于獨石,世宗時複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裡,南北萬裡”。

     案:上列府縣數與《職官志》不合。

    見下頁。

     《明史》七十五,《職官志四》,府,“自宣德三年棄交阯布政司,計天下府凡一百五十有九”。

     案:《地理志序》作百有四十,此或加羁縻府十九合計之也。

     又,州,“計天下州凡二百三十有四”。

     案:《地理志序》作州百九十三,加羁縻州四十七,合二百四十,與此不合。

     又,縣,“計天下縣凡一千一百七十有一”。

     案:《地理志序》作千一百三十有八,加羁縻之縣大合一千一百四十四,亦不合。

    都司、衛所見下頁。

     《明史》四十《地理志序》:“兩京都督府分統都指揮使司十有六,行都指揮使司五:曰北平,曰山西,曰陝西,曰四川,曰福建。

    留守司二。

    所屬衛四百九十有三,所二千五百九十有三,守禦千戶所三百一十有五&hellip&hellip” 《明史》七十六《職官志五》:“計天下都司凡十有六。

    ”(原注:“十三省都司外,有遼東、大甯、萬全三都司。

    ”)都指揮使司 又,各所“計天下内外衛凡五百四十有七,所凡二千五百九十有三”。

     案:此條與上條衛數不同,所數相同。

    《明史》九十《兵志二》,衛所無總數。

     38.4.21 四、年代、世系、制度,注意其因果關系 元末起兵者多,張士誠富而陳友諒強,何以太祖獨能統一? 西洋學術于嘉靖、萬曆至中國,何以對中國學術無大影響而不能與西洋并駕齊驅而前進? 太祖政策極周密而末季何以兼有數代之禍? 鞑靼與女真,對外武力及文化何以不及漢唐元代? 五、明史的教學與研究 1.明史的分期 2.明史的幾種簡單參考書 3.明代幾個重要人物 4.明史教學幾個問題 皇帝太祖成祖孝宗神宗熹宗思宗 開國将領徐達常遇春 開國功臣劉基 政治張居正 武人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 殖民鄭和 思想王守仁李贽 學術焦竑李之藻(西)徐光啟 明洪武元年(1368)至崇祯十七年(1644),共277年。

     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方國珍起兵至清康熙元年(1662),共314年。

     前紀20年。

     後紀17年&mdash&mdash南明。

     明277年。

     洪武元年(1368)至正德十六年(1521),共154年。

     ①洪武元年至宣德十年(1435),共68年(太祖洪武31年、建文4年、成祖永樂22年、仁宗洪熙1年、宣宗宣德10年)。

     ②英宗正統元年(1436)至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共86年(英宗正統14年、景泰7年、英宗天順8年、憲宗成化23年、孝宗弘治18年、武宗正德16年)。

     ③世宗嘉靖元年(1522)至崇祯十七年(1644),共123年。

     a)嘉靖元年至隆慶六年(1572),共51年(世宗嘉靖45年、穆宗隆慶6年)。

     b)萬曆元年(1573)至崇祯十七年(1644),共72年(神宗萬曆47年、光宗泰昌1年、熹宗天啟7年、思宗崇祯17年)。

     明代凡十二代十六帝二百七十七年。

     六、明代史目錄 《明代史》,日本平凡社出版《東洋中世史》第四冊,即《世界曆史大系》第七卷。

     第一篇明之初期清水泰次撰 第一章開國 一元末之大亂245頁 二太祖之戡定250頁 三民族主義之提倡256頁 四洪武之政治261頁 第二章繼承 一靖難之役269頁 二永樂之達成275頁 三仁宣之小康282頁 第三章文學 一、詩文289頁 二、戲曲292頁 第四章社會 一、都市298頁 二、祭祀304頁 三、教育310頁 第二篇明之中期清水泰次撰 第一章土木之變前後 一、推移之萌芽314頁 二、北防之弛緩320頁 三、土木之變323頁 四、景帝英宗之對立330頁 第二章國步之一進一退 一、天順之功過335頁 二、成化之成敗340頁 三、弘治之善政346頁 四、正德之妄政3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