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頁
關燈
小
中
大
“将來還能回來嗎?是逃走的呀,父親因此還不生恨嗎?”
他在腦子裡問着自己。
“不能回來的了。”
他自己回答着。
于是他想該帶的東西,就得一齊都帶着,不帶着,将來用的時候可就沒有了。
而且永遠也不會有的了。
背着父親“逃”,這是多麼大的一件事情,逃到上海第一封信該怎樣寫呢?
他覺得實在難以措詞。但是他又一想,這算什麼,該走就走。
“現代有為的青年,作事若不果斷,還行嗎?”
該帶的東西就帶,于是他在寫字桌的抽屜裡抓出不少亂東西來,有用的,無用的,就都塞在箱子裡。
鐘打了半夜兩點的時候,他已經裝好了三隻大箱子和兩隻小箱子。
天快亮的時候,他一聽不好了,父親就要起來了,同時像有開大門的聲音。
大概傭人們起來了!
馬伯樂出了一頭頂汗,但是想不出個好法子來。
“若帶東西,大概人就走不了;人若走得了,東西就帶不了。”
他隻稍微想一想:
“還是一生的命運要緊,還是那些東西要緊?”
“若是太太回來了,還走得了?”
正這時候,父親的房裡有咳嗽的聲音。不好了,趕快逃吧。
馬伯樂很勇敢的,隻抓起一頂帽子來,連領帶也沒有結,下樓就逃了。
馬伯樂連一夜沒有睡覺趕着收拾好了的箱子也都沒有帶。他實在很膽小的,但是他卻機警。
未發生的事情,他能預料到它要發生。壞的他能夠越想越壞。悲觀的事情讓他一想,能夠想到不可收拾。是凡有一點缺點的東西,讓他一看上去,他就一眼看出來,那是已經要不得的了,非扔開不可了。
他走路的時候,永久轉着眼珠東看西看,好像有人随時要逮捕他。
到飯館去吃飯,一拉過椅子來,先用手指摸一摸,是否椅子是幹淨的。若是幹淨的他就坐下;若是髒的,也還是坐下。不過他總得站着躊躇一會,略有點不大痛快的表示。筷子擺上桌來時,他得先施以檢查的工夫。他檢查的方法是很奇怪的,并不像一般人一樣,不是用和筷子一道拿來的方紙塊去擦,而是把筷子舉到眼眉上細細地看。看過了之後,他才取出他自己的手帕來,很講衛生地用他自己的手帕來擦,好像隻有他的手帕才是幹淨的。其實不對的,他的手帕一禮拜之内他洗澡的時候,才把手帕放在澡盆子裡,用那洗澡的水一道洗它一次。他到西餐館去,他就完全信任的了,椅子,他連看也不看,是拉過來就坐的(有時他用手仔細地摸着那桌布,不過他是看那桌布繡的那麼精緻的花,并非看它髒不髒)。刀叉拿過來時,并且給他一張白色的飯中。他連刀叉看也不着,無容懷疑的,拿過來就叉在肉餅上。
他到中國商店去買東西,頂願意争個便宜價錢,明明人家是标着定價的,他看看那定價的标碼,他還要争。男人用的人造絲襪子,每雙四角,他偏給三角半、結果不成。不成他也買了。他也絕不到第二家去再看看,因為他心中有一個算盤:
“這襪子不貴呀!四角錢便宜,若到大公司裡去買,非五角不可。”
既然他知道便宜,為什麼還争價?
他就是想,若能夠更便宜,那不就是更好嗎?不是越便宜越好嗎?若白送給他,不就更好嗎?
到外國商店去買東西,他不争。讓他争,他也不争。哪怕是沒有标着價碼的,隻要外國人一說,兩元就是兩元,三元就是三元。他一點也沒有顯出對于錢他是很看重的樣子,毫不思索地從腰包裡取出來,他立刻付出去的。
因為他一進了外國店鋪,他就覺得那裡邊很莊嚴,那種莊嚴的空氣很使他受壓迫,他願意買了東西趕快就走,趕快逃出來就算了。
他說外國人沒有好東西,他跟他父親正是相反,他反對他父親說外國這個好,那個好的。
他雖然不宣傳外國人怎樣好,可是他卻常罵中國人:
“真他媽的中國人!
比方上汽車,大家亂擠,馬伯樂也在其中擠着的,等人家擠掉了他的帽子,他就大叫着:
“真他媽的中國人!擠什麼!”
在街上走路,後邊的人把他撞了一下,那人連一聲“對不起”也不說。他看看那但然而走去的人,他要駕一聲:
“真他媽的中國人!”
馬伯樂家的仆人,失手打了一隻杯子,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真他媽的中國人!”
好像外國人就不打破杯子似的,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有一次他拆一封信,忙了一點傷着裡邊的信紙了,他把信張開一看,是丢了許多字的,他就說:
“真他媽的中國人!”
馬伯樂的全身都是機警的,靈敏的,且也像愉快的樣子。惟獨他的兩隻眼睛常常閃視着悲哀。
他的眼睛是黑沉沉的,常常帶着不信任的光輝。他和别人對面談話,他兩個眼睛無時不注視在别人的身上,且是從頭到腳,從腳到頭,來回地尋視,而後把視線安安定定地落在别人的臉上,向人這麼看了一兩分鐘。
他在腦子裡問着自己。
“不能回來的了。”
他自己回答着。
于是他想該帶的東西,就得一齊都帶着,不帶着,将來用的時候可就沒有了。
而且永遠也不會有的了。
背着父親“逃”,這是多麼大的一件事情,逃到上海第一封信該怎樣寫呢?
他覺得實在難以措詞。但是他又一想,這算什麼,該走就走。
“現代有為的青年,作事若不果斷,還行嗎?”
該帶的東西就帶,于是他在寫字桌的抽屜裡抓出不少亂東西來,有用的,無用的,就都塞在箱子裡。
鐘打了半夜兩點的時候,他已經裝好了三隻大箱子和兩隻小箱子。
天快亮的時候,他一聽不好了,父親就要起來了,同時像有開大門的聲音。
大概傭人們起來了!
馬伯樂出了一頭頂汗,但是想不出個好法子來。
“若帶東西,大概人就走不了;人若走得了,東西就帶不了。”
他隻稍微想一想:
“還是一生的命運要緊,還是那些東西要緊?”
“若是太太回來了,還走得了?”
正這時候,父親的房裡有咳嗽的聲音。不好了,趕快逃吧。
馬伯樂很勇敢的,隻抓起一頂帽子來,連領帶也沒有結,下樓就逃了。
馬伯樂連一夜沒有睡覺趕着收拾好了的箱子也都沒有帶。他實在很膽小的,但是他卻機警。
未發生的事情,他能預料到它要發生。壞的他能夠越想越壞。悲觀的事情讓他一想,能夠想到不可收拾。是凡有一點缺點的東西,讓他一看上去,他就一眼看出來,那是已經要不得的了,非扔開不可了。
他走路的時候,永久轉着眼珠東看西看,好像有人随時要逮捕他。
到飯館去吃飯,一拉過椅子來,先用手指摸一摸,是否椅子是幹淨的。若是幹淨的他就坐下;若是髒的,也還是坐下。不過他總得站着躊躇一會,略有點不大痛快的表示。筷子擺上桌來時,他得先施以檢查的工夫。他檢查的方法是很奇怪的,并不像一般人一樣,不是用和筷子一道拿來的方紙塊去擦,而是把筷子舉到眼眉上細細地看。看過了之後,他才取出他自己的手帕來,很講衛生地用他自己的手帕來擦,好像隻有他的手帕才是幹淨的。其實不對的,他的手帕一禮拜之内他洗澡的時候,才把手帕放在澡盆子裡,用那洗澡的水一道洗它一次。他到西餐館去,他就完全信任的了,椅子,他連看也不看,是拉過來就坐的(有時他用手仔細地摸着那桌布,不過他是看那桌布繡的那麼精緻的花,并非看它髒不髒)。刀叉拿過來時,并且給他一張白色的飯中。他連刀叉看也不着,無容懷疑的,拿過來就叉在肉餅上。
他到中國商店去買東西,頂願意争個便宜價錢,明明人家是标着定價的,他看看那定價的标碼,他還要争。男人用的人造絲襪子,每雙四角,他偏給三角半、結果不成。不成他也買了。他也絕不到第二家去再看看,因為他心中有一個算盤:
“這襪子不貴呀!四角錢便宜,若到大公司裡去買,非五角不可。”
既然他知道便宜,為什麼還争價?
他就是想,若能夠更便宜,那不就是更好嗎?不是越便宜越好嗎?若白送給他,不就更好嗎?
到外國商店去買東西,他不争。讓他争,他也不争。哪怕是沒有标着價碼的,隻要外國人一說,兩元就是兩元,三元就是三元。他一點也沒有顯出對于錢他是很看重的樣子,毫不思索地從腰包裡取出來,他立刻付出去的。
因為他一進了外國店鋪,他就覺得那裡邊很莊嚴,那種莊嚴的空氣很使他受壓迫,他願意買了東西趕快就走,趕快逃出來就算了。
他說外國人沒有好東西,他跟他父親正是相反,他反對他父親說外國這個好,那個好的。
他雖然不宣傳外國人怎樣好,可是他卻常罵中國人:
“真他媽的中國人!
比方上汽車,大家亂擠,馬伯樂也在其中擠着的,等人家擠掉了他的帽子,他就大叫着:
“真他媽的中國人!擠什麼!”
在街上走路,後邊的人把他撞了一下,那人連一聲“對不起”也不說。他看看那但然而走去的人,他要駕一聲:
“真他媽的中國人!”
馬伯樂家的仆人,失手打了一隻杯子,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真他媽的中國人!”
好像外國人就不打破杯子似的,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有一次他拆一封信,忙了一點傷着裡邊的信紙了,他把信張開一看,是丢了許多字的,他就說:
“真他媽的中國人!”
馬伯樂的全身都是機警的,靈敏的,且也像愉快的樣子。惟獨他的兩隻眼睛常常閃視着悲哀。
他的眼睛是黑沉沉的,常常帶着不信任的光輝。他和别人對面談話,他兩個眼睛無時不注視在别人的身上,且是從頭到腳,從腳到頭,來回地尋視,而後把視線安安定定地落在别人的臉上,向人這麼看了一兩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