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仙全傳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新都後學汪雲鵬輯補
姮娥羿得仙藥于神人,未及自服,其妻妻今多作如非。
聞而竊食。
之奔入月宮為姮娥 吳剛,一作??。
西河人,學仙有過,谪令月中伐桂創,随伐随合。
長桑公子,周宣主時采薪叟也,常散發行歌曰:巾金巾,入天門,呼清精,歙玄珠,鳴天鼓,養泥丸。
人皆莫之曉。
獨老聃曰:此活國中人,其語奧矣。
斯皆修習無上真正之詞。
得服三五,守洞房之道者也。
張天翁名堅,字剌出,漁陽人。
少不羁,無所拘忌。
嘗張羅得一白雀,愛而養之。
夢天劉翁責怒,每欲殺之。
白雀辄以報堅,堅設諸方待之,終莫能害。
天劉翁逐下??乏,堅盛設賓主,乃竊騎其車,駕白龍,振策登天。
劉翁乘餘龍,追乏不及。
既到玄宮,易百官,杜塞北門,封白雀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産于下土。
劉翁失治,徘徊五嶽作災。
堅患之,以劉翁為太山守,才生死之籍,以居中嶽。
為延壽。
周宣王時史官曰:乞食公,西嶽真人也。
楚莊公時,有市長宋來子遇乞食,公乞巿,經日而歌曰:天庭發雙華,山源障陰邪。
清晨按天馬,來詣太真家。
真人無那隐,何以百魔一。
巿人無解歌者,獨來子有悟,乃拜求師之,棄職随逐,積十三年。
公逐授中仙之道,以居中嶽。
王中倫高唐縣鳴石山,岩高白仞餘,人以物扣岩,聲甚清越。
晉太康中,逸士田宣隐于岩下,果風霜月,常拊石自娛。
每見一人,着白單衣,徘徊岩上,及曉方去。
宣後令人擊石,自于岩上潛伺,俄果來,因遽執袂诘之,乃言姓王,字中倫,衛人。
周宣王時,入少室山學道,此頻适方壺去。
來經此,愛此石音響,故辄留聽。
宣因求養生術,唯留一石如雀卵,初則淩空百步,漸煙霧障之。
宣得石含,辄百日不饑。
王次仲向結庵,隐居泉漾山,善書,因變篆為隸體,世共宗仿。
秦始皇聞而召之,欲爵以官,不至。
始皇怒,複遣使欲殺之。
次仲變為大鳥,振翼而起,使者拜告曰:君乃飛去,吾無以複命矣,奈何?須臾堕下三翮。
使者乃持還報因,名其處為落翮山。
張麗英,漢甯都縣張芒女也。
生禀異質,面有奇光。
居常不昭鏡,但對纨扇如鑒焉。
年十五,矢志入山修煉,遂得道。
長沙王吳芮聞之,使使來聘,麗英弗許,乃升山之最高處,謂使者曰:山有石鼓,中通洞天,若能鑿通之,當就相見也。
使返,芮自率兵攻鑿,既通,忽紫雲郁起,少頃,方見麗英在半空中語曰:吾為金星之精,特降治此山耳。
語訖,投下石鼓文一章而去。
後人因名其山為金精山焉。
搜神記雲:道家以是山為弟三十五福地,山為王三土也。
王晖,魏時人,白羊公子之弟子也。
居華嶽熊牢嶺,常種黃精于溪側,虎豹為之耕耘,出入疊乘虎豹。
後以道術傳。
王法沖,乃屍解而去。
翟天師名乾祐,峽中人,身長六尺,手大尺餘,每揖手過胸前,卧常虛枕。
晚年稍稍言将來事。
嘗入夔州巿,大言曰:今夕當有八人過此,可善待之。
衆不之牾。
其夜火焚數百家,方悟八人火字也。
每入山,虎群随之。
曾于江岸與弟子數十人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
??之。
弟子兩人,見月在半天,樓殿金玉燦目應接不暇,教息間不複見。
蜀有道士陽狂,俗号為灰袋,乃翟天師晚年弟子也,翟先。
每戒其徒曰:勿欺此人,吾所不及。
嘗大雪,中衣單褐。
入青城山,纂投蘭若,求寄宿。
僧曰:貧僧下衲而巳,天寒如此,恐不能相庇,但言容下床足矣。
至夜半,雪深風洌,悄無自聲。
僧慮道者已死,就視之,去床數尺,氣蒸如炊,而祖寝流汗。
僧知其異人,将欲免之,未明,不辭而去。
多住村落,每住不逾信宿。
曾病口瘡,不食數月骨立,若不勝衣。
人素神之,因為設道塲。
齋散,忽起,謂衆人曰:試窺吾口中有何物?乃張口如箕,五髒悉露。
衆驚,作禮,問之,唯曰:此足惡,此足惡!後不知所終。
敖仙,晉人,未詳其名字。
江西上高縣北之五裡曰敖嶺,即真人得道處也。
上有真人祠、磨劍石、煉丹井,下有沖直??。
宋熙甯中,樞密蔣才奇行部至寶岩寺,題詩曰:嘉節長岐路,區區夢幻身。
何年下舉掖,仙去逐敖君。
王慕隐京口馬迹山。
晉永嘉末,中原大亂,加以饑疫,死者相繼。
慕于靜室,飛章告天,祈救生靈。
夜感神人語之。
曰:子念生民,吾今得以盻子矣。
竟得仙教。
魏存華字賢安,任城人,晉司徒文康公舒之女也,幼而好道,精哩恭介,讀老、莊、黃庭三傳,味真耽,玄常欲。
别居閑處,父母不許。
二十四,适太保椽劉文,生二子,乃離,隔齋于别寝,後得仙道。
鹹和九年仙去。
單道開,炖煌人,常衣粗褐,食細石子,晝夜不??。
石季龍時從西來,一日行七百裡,至秦州,送至邺。
佛圖澄與語,不能屈也。
南入羅浮山,卒以巳置石室中。
袁宏為南海太守,登羅浮,見道開形骸如生。
祁嘉字孔賓,晉酒泉人。
少清貧好學,博通經傳。
年二十餘,下夜,窗外有人呼曰:祁孔賓,祁孔賓,隐去來,修飾人間。
其苦不可諧,所得未毛铢,所喪如山涯。
孔賓且而西遊海渚,教授門生,張重華,征為儒林祭酒。
在朝卿士,郡縣守令受業者三千餘人,竟以永壽仙去。
黃道真,晉武陵人,棄俗居高吾山修道,後乘白鹿而去。
蕭防,南昌人,為句容縣。
薄遊玉晨,??華陽洞,至蕊珠殿,紫袍人稱東方大夫。
華陽洞主謂曰:汝之遠祖蕭史直人,命董雙成與汝成婚。
令梁玊清引上殿,見一女子交拜,玊清緻詞雲:華陽玊女,聖世才郎,仙凡契合,如鳳求凰。
今日相偶,和鳴????,壽等天地,慶衍無疆。
宴終,恍如夢覺,即棄官入山學道,竟成飛舉。
宋玄白,不知何所人,為道士,身長七尺餘,眉目如書,言談給麗,得補腦還元之術,卧雪中,身不沾積。
常遊名山,辟榖養氣。
遇越州大旱,請玄白祈禱,經夕大
聞而竊食。
之奔入月宮為姮娥 吳剛,一作??。
西河人,學仙有過,谪令月中伐桂創,随伐随合。
長桑公子,周宣主時采薪叟也,常散發行歌曰:巾金巾,入天門,呼清精,歙玄珠,鳴天鼓,養泥丸。
人皆莫之曉。
獨老聃曰:此活國中人,其語奧矣。
斯皆修習無上真正之詞。
得服三五,守洞房之道者也。
張天翁名堅,字剌出,漁陽人。
少不羁,無所拘忌。
嘗張羅得一白雀,愛而養之。
夢天劉翁責怒,每欲殺之。
白雀辄以報堅,堅設諸方待之,終莫能害。
天劉翁逐下??乏,堅盛設賓主,乃竊騎其車,駕白龍,振策登天。
劉翁乘餘龍,追乏不及。
既到玄宮,易百官,杜塞北門,封白雀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産于下土。
劉翁失治,徘徊五嶽作災。
堅患之,以劉翁為太山守,才生死之籍,以居中嶽。
為延壽。
周宣王時史官曰:乞食公,西嶽真人也。
楚莊公時,有市長宋來子遇乞食,公乞巿,經日而歌曰:天庭發雙華,山源障陰邪。
清晨按天馬,來詣太真家。
真人無那隐,何以百魔一。
巿人無解歌者,獨來子有悟,乃拜求師之,棄職随逐,積十三年。
公逐授中仙之道,以居中嶽。
王中倫高唐縣鳴石山,岩高白仞餘,人以物扣岩,聲甚清越。
晉太康中,逸士田宣隐于岩下,果風霜月,常拊石自娛。
每見一人,着白單衣,徘徊岩上,及曉方去。
宣後令人擊石,自于岩上潛伺,俄果來,因遽執袂诘之,乃言姓王,字中倫,衛人。
周宣王時,入少室山學道,此頻适方壺去。
來經此,愛此石音響,故辄留聽。
宣因求養生術,唯留一石如雀卵,初則淩空百步,漸煙霧障之。
宣得石含,辄百日不饑。
王次仲向結庵,隐居泉漾山,善書,因變篆為隸體,世共宗仿。
秦始皇聞而召之,欲爵以官,不至。
始皇怒,複遣使欲殺之。
次仲變為大鳥,振翼而起,使者拜告曰:君乃飛去,吾無以複命矣,奈何?須臾堕下三翮。
使者乃持還報因,名其處為落翮山。
張麗英,漢甯都縣張芒女也。
生禀異質,面有奇光。
居常不昭鏡,但對纨扇如鑒焉。
年十五,矢志入山修煉,遂得道。
長沙王吳芮聞之,使使來聘,麗英弗許,乃升山之最高處,謂使者曰:山有石鼓,中通洞天,若能鑿通之,當就相見也。
使返,芮自率兵攻鑿,既通,忽紫雲郁起,少頃,方見麗英在半空中語曰:吾為金星之精,特降治此山耳。
語訖,投下石鼓文一章而去。
後人因名其山為金精山焉。
搜神記雲:道家以是山為弟三十五福地,山為王三土也。
王晖,魏時人,白羊公子之弟子也。
居華嶽熊牢嶺,常種黃精于溪側,虎豹為之耕耘,出入疊乘虎豹。
後以道術傳。
王法沖,乃屍解而去。
翟天師名乾祐,峽中人,身長六尺,手大尺餘,每揖手過胸前,卧常虛枕。
晚年稍稍言将來事。
嘗入夔州巿,大言曰:今夕當有八人過此,可善待之。
衆不之牾。
其夜火焚數百家,方悟八人火字也。
每入山,虎群随之。
曾于江岸與弟子數十人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
??之。
弟子兩人,見月在半天,樓殿金玉燦目應接不暇,教息間不複見。
蜀有道士陽狂,俗号為灰袋,乃翟天師晚年弟子也,翟先。
每戒其徒曰:勿欺此人,吾所不及。
嘗大雪,中衣單褐。
入青城山,纂投蘭若,求寄宿。
僧曰:貧僧下衲而巳,天寒如此,恐不能相庇,但言容下床足矣。
至夜半,雪深風洌,悄無自聲。
僧慮道者已死,就視之,去床數尺,氣蒸如炊,而祖寝流汗。
僧知其異人,将欲免之,未明,不辭而去。
多住村落,每住不逾信宿。
曾病口瘡,不食數月骨立,若不勝衣。
人素神之,因為設道塲。
齋散,忽起,謂衆人曰:試窺吾口中有何物?乃張口如箕,五髒悉露。
衆驚,作禮,問之,唯曰:此足惡,此足惡!後不知所終。
敖仙,晉人,未詳其名字。
江西上高縣北之五裡曰敖嶺,即真人得道處也。
上有真人祠、磨劍石、煉丹井,下有沖直??。
宋熙甯中,樞密蔣才奇行部至寶岩寺,題詩曰:嘉節長岐路,區區夢幻身。
何年下舉掖,仙去逐敖君。
王慕隐京口馬迹山。
晉永嘉末,中原大亂,加以饑疫,死者相繼。
慕于靜室,飛章告天,祈救生靈。
夜感神人語之。
曰:子念生民,吾今得以盻子矣。
竟得仙教。
魏存華字賢安,任城人,晉司徒文康公舒之女也,幼而好道,精哩恭介,讀老、莊、黃庭三傳,味真耽,玄常欲。
别居閑處,父母不許。
二十四,适太保椽劉文,生二子,乃離,隔齋于别寝,後得仙道。
鹹和九年仙去。
單道開,炖煌人,常衣粗褐,食細石子,晝夜不??。
石季龍時從西來,一日行七百裡,至秦州,送至邺。
佛圖澄與語,不能屈也。
南入羅浮山,卒以巳置石室中。
袁宏為南海太守,登羅浮,見道開形骸如生。
祁嘉字孔賓,晉酒泉人。
少清貧好學,博通經傳。
年二十餘,下夜,窗外有人呼曰:祁孔賓,祁孔賓,隐去來,修飾人間。
其苦不可諧,所得未毛铢,所喪如山涯。
孔賓且而西遊海渚,教授門生,張重華,征為儒林祭酒。
在朝卿士,郡縣守令受業者三千餘人,竟以永壽仙去。
黃道真,晉武陵人,棄俗居高吾山修道,後乘白鹿而去。
蕭防,南昌人,為句容縣。
薄遊玉晨,??華陽洞,至蕊珠殿,紫袍人稱東方大夫。
華陽洞主謂曰:汝之遠祖蕭史直人,命董雙成與汝成婚。
令梁玊清引上殿,見一女子交拜,玊清緻詞雲:華陽玊女,聖世才郎,仙凡契合,如鳳求凰。
今日相偶,和鳴????,壽等天地,慶衍無疆。
宴終,恍如夢覺,即棄官入山學道,竟成飛舉。
宋玄白,不知何所人,為道士,身長七尺餘,眉目如書,言談給麗,得補腦還元之術,卧雪中,身不沾積。
常遊名山,辟榖養氣。
遇越州大旱,請玄白祈禱,經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