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北上
關燈
小
中
大
劉克豪和王迎香幾乎是前後腳出院。
劉克豪早兩天先出的院,此時他已經被任命為剿匪團的團長,任務是重新回到東北做最後的剿匪工作。
接到新的任命時,他一點也不感到驚奇,原因是許多受傷的戰友出院後,幾乎都沒有被安排回歸原部隊,不是去了地方,就是被編入到新的部隊裡。
解放大軍拿下南京後,就一路高歌猛進,向南,再向南,現在的隊伍已經殺到海南島了,即使想歸隊,追趕前行的隊伍也是很困難的事。
于是,部隊留守處便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給他們重新安排了工作。
在劉克豪出院前,留守處的一位主任找到他談了一次話。
當他知道讓自己去東北剿匪時,他的心裡突然就敞亮了。
他随着國民黨的部隊撤出東北時,就知道那裡留下了許多國民黨的殘兵敗将,當年軍統局東北站的馬天成和尚品就是奉命留在東北,然後率領一支規模小小、卻很精幹的執行隊殺出了沈陽城。
當年,他離開沈陽後,就立即把這一情報及時向組織作了彙報。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一直沒有忘記馬天成和尚品率領的隊伍。
雖然東北解放了,那裡的局面卻一直很混亂,國民黨的殘部不斷地騷擾着新政權。
劉克豪可以說是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剿匪任務,他決心要親手抓獲馬天成和尚品,否則将成為他的一塊心病。
盡管目前他還不知道馬天成和尚品是死是活。
出院前,他去和王迎香告别。
目前,兩個人的關系比較說不清楚,不僅别人說不清,就是他們自己也搞不清爽。
按理說,他們在一起工作、生活了那麼久,應該說相互間知根知底吧,可他們卻始終沒有提出結婚申請;作為普通戰友,他們又是如此地惺惺相惜。
這也就使得兩人之間的關系顯得很微妙。
當劉克豪出現在王迎香面前時,王迎香已丢了拐杖,抱着胳膊倚在門口的一棵樹上,她似乎早就知道他要來。
劉克豪站在離她三兩步遠的地方說:這回咱們是真的分開了。
我接受了新的任務,要回東北。
她聽了他的話,一點也不吃驚,反而說道:剿匪團長同志,我向你表示祝賀。
他沒料到,她竟然已經知道了他的任務,就沖她笑了笑。
自從得知她暗戀的李志結婚後,他在她面前就顯得很虛弱,他也不清楚自己的這種感覺。
總之,這種感情很複雜。
一時間,他竟不知道自己該和她怎樣道别。
她悻悻地看着他說:這回你終于把我丢下了。
沒有了包袱,你該高興了吧? 他抓抓頭,喃喃道:怎麼可能呢?其實咱們在一起工作,大方向還是好的。
她仰着臉,努力不去看他:那你就告别吧。
等你說完告别的話,我還要回病房換藥呢。
他似乎有一肚子的話要對她說,可一時又不知從哪兒說起,憋了半天隻說了句:那啥,你以後多保重,咱們肯定還有見面的機會。
說完,他轉身走了,頭都不敢回的樣子。
她沖着他的背影,很有内容地笑了。
到留守處報到後,主任卻讓劉克豪等兩天再出發,說要還給他配個助手,過兩天才能到。
他沒有多問,這麼多年來,軍人的職業習慣已經讓他熟悉了服從。
兩天後,留守處的主任把王迎香帶到了他的面前,笑眯眯地介紹道:把她配給你做助手,你不反對吧? 他不相信似的望着王迎香,又望望主任,覺得這一切仿佛是在夢裡。
其實早在幾天前,王迎香就已經知道自己出院後的工作安排。
在留守處的人沒有找她談話前,她已經先和留守處的人談了話。
可以說,她去剿匪的工作,是她自己争取來的。
按照留守處的意見,這次她傷好後,就該留在地方工作了。
大軍已經南下,大半個中國都解放了,不再需要那麼多人去沖鋒陷陣了,于是一批又一批的部隊優秀幹部轉業到地方,參加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
而王迎香又是女同志,留守處的人首先考慮到了她。
她得知組織的決定時,搖了搖頭,堅定地說:我不同意! 主任就驚詫地望着她。
很快,她又問道:劉克豪也轉業了嗎? 主任告訴她,劉克豪有剿匪的任務,他對東北的情況很熟悉。
王迎香就笑了,接着不緊不慢地說:主任同志,你别忘了,我也在東北工作過,我對那裡也熟,為什麼派他去,不派我去? 主任攤開手,解釋道:組織考慮你是個女同志,在部隊上不方便,地方工作更适合你一些。
她把軍帽一把摘了下來,用勁兒地攥在手裡,盯着留守處主任說:我肯定不轉業。
地方上的工作我也不感興趣,我就要留在部隊,我十四歲就開始打遊擊,已經整整十年了,現在讓我離開部隊,我活不成! 主任就很為難。
有些事他是做不了主的,他還要向上級請示。
于是,他為難地搓着手,硬着頭皮地勸下去:迎香同志,組織這麼安排可是考慮到你的個人情況。
什麼情況?我咋不知道?王迎香瞪大了眼睛。
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轉業到地方也該成個家了。
在部隊上南來北往的,怎麼說也不是長久之計,你說是不是? 王迎香一聽,火了。
她騰地站了起來,雙手叉着腰說:我說主任同志,你是不是怕我嫁不出去呀?告訴你,四隻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遍地都是。
我要是想嫁人,明天就能結婚,你信不信?她目光咄咄地逼視着主任。
主任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你的情況嘛的确複雜,要不我再向組織彙報一下,看能不能重新給你安排工作。
以後,她就甩了拐,搖晃着身子每天都去留守處磨主任,磨得主任都怕見她了。
最終,組織決定讓她做劉克豪的助手,擔任剿匪團副團長。
這樣的安排,也是考慮到她在東北工作過,同時又和劉克豪做過搭檔。
确切地說,她比劉克豪先得到了這些消息。
當她出現在劉克豪面前,望着他一臉的困惑和不解,她得意地說:咋了?沒想到吧,想甩了我,沒那麼容易!夥計,不高興是不是? 這一結果對劉克豪來說真是太突然了,他做夢也沒想到,組織給他配的助手竟又是王迎香。
他真的是張口結舌了。
主任笑嘻嘻地說:克豪同志,還滿意吧? 劉克豪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服從組織的決定。
王迎香望着劉克豪笑了,那是勝利的表情。
其實,劉克豪向王迎香告别之後,心裡一直是怅怅的,有些空,也有些虛。
他說不清自己到底對王迎香懷着怎樣的一種感情,從東北到濟南,又到徐州,兩個人幾乎就沒有分開過,吵也吵了,鬧也鬧過,好似這種争執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敵人内部工作時,人前人後他們是以夫妻面目出現,可一回到家裡,他們就又是戰友了,保持着異性間該有的距離。
可畢竟那樣的日子,他們也是一處就是兩三年,角色和情感的變換與交錯常常令兩個人恍惚不已。
突然間,兩個人的分離,讓他們一時都覺得有些别扭,因為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徹底分開過,那種離别的滋味,他們還沒有體會過。
當他意識到王迎香戀着李志時,他心亂如麻;而他在知道李志有了愛人劉洋後,他的心裡又平靜了,像午後的水面,波瀾不驚。
總之,他是懷着一種極其複雜的情感,在感受着她,觀察着她。
在敵人内部工作時,他沒有精力去體會這一切;在戰場上,他更沒有空閑去揣摩,而理清自己的情感應該說還是在養傷的這段時間。
說是理清了,也不太現實,隻不過在這段時間裡,他想她的次數更多了一些。
剿匪團的謝政委,名叫謝忠,三十出頭的年紀。
謝忠看上去就是一副知書達理的樣子,戴着眼鏡,留着小平頭。
他在剿匪團應該是年齡最長的一位領導了,他的閱曆也最為豐富,紅軍長征到臘子口時,謝忠參了軍。
參軍前他是臘子口的教書先生。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他便被送到抗日軍政大學去學習,然後又深入到敵後去開辟根據地,當過排長、指導員。
後來,内戰全面爆發,在這八年的時間裡,他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團政委了。
謝忠政委表面上是個非常和善的人,多麼大的急事到他
劉克豪早兩天先出的院,此時他已經被任命為剿匪團的團長,任務是重新回到東北做最後的剿匪工作。
接到新的任命時,他一點也不感到驚奇,原因是許多受傷的戰友出院後,幾乎都沒有被安排回歸原部隊,不是去了地方,就是被編入到新的部隊裡。
解放大軍拿下南京後,就一路高歌猛進,向南,再向南,現在的隊伍已經殺到海南島了,即使想歸隊,追趕前行的隊伍也是很困難的事。
于是,部隊留守處便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給他們重新安排了工作。
在劉克豪出院前,留守處的一位主任找到他談了一次話。
當他知道讓自己去東北剿匪時,他的心裡突然就敞亮了。
他随着國民黨的部隊撤出東北時,就知道那裡留下了許多國民黨的殘兵敗将,當年軍統局東北站的馬天成和尚品就是奉命留在東北,然後率領一支規模小小、卻很精幹的執行隊殺出了沈陽城。
當年,他離開沈陽後,就立即把這一情報及時向組織作了彙報。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一直沒有忘記馬天成和尚品率領的隊伍。
雖然東北解放了,那裡的局面卻一直很混亂,國民黨的殘部不斷地騷擾着新政權。
劉克豪可以說是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剿匪任務,他決心要親手抓獲馬天成和尚品,否則将成為他的一塊心病。
盡管目前他還不知道馬天成和尚品是死是活。
出院前,他去和王迎香告别。
目前,兩個人的關系比較說不清楚,不僅别人說不清,就是他們自己也搞不清爽。
按理說,他們在一起工作、生活了那麼久,應該說相互間知根知底吧,可他們卻始終沒有提出結婚申請;作為普通戰友,他們又是如此地惺惺相惜。
這也就使得兩人之間的關系顯得很微妙。
當劉克豪出現在王迎香面前時,王迎香已丢了拐杖,抱着胳膊倚在門口的一棵樹上,她似乎早就知道他要來。
劉克豪站在離她三兩步遠的地方說:這回咱們是真的分開了。
我接受了新的任務,要回東北。
她聽了他的話,一點也不吃驚,反而說道:剿匪團長同志,我向你表示祝賀。
他沒料到,她竟然已經知道了他的任務,就沖她笑了笑。
自從得知她暗戀的李志結婚後,他在她面前就顯得很虛弱,他也不清楚自己的這種感覺。
總之,這種感情很複雜。
一時間,他竟不知道自己該和她怎樣道别。
她悻悻地看着他說:這回你終于把我丢下了。
沒有了包袱,你該高興了吧? 他抓抓頭,喃喃道:怎麼可能呢?其實咱們在一起工作,大方向還是好的。
她仰着臉,努力不去看他:那你就告别吧。
等你說完告别的話,我還要回病房換藥呢。
他似乎有一肚子的話要對她說,可一時又不知從哪兒說起,憋了半天隻說了句:那啥,你以後多保重,咱們肯定還有見面的機會。
說完,他轉身走了,頭都不敢回的樣子。
她沖着他的背影,很有内容地笑了。
到留守處報到後,主任卻讓劉克豪等兩天再出發,說要還給他配個助手,過兩天才能到。
他沒有多問,這麼多年來,軍人的職業習慣已經讓他熟悉了服從。
兩天後,留守處的主任把王迎香帶到了他的面前,笑眯眯地介紹道:把她配給你做助手,你不反對吧? 他不相信似的望着王迎香,又望望主任,覺得這一切仿佛是在夢裡。
其實早在幾天前,王迎香就已經知道自己出院後的工作安排。
在留守處的人沒有找她談話前,她已經先和留守處的人談了話。
可以說,她去剿匪的工作,是她自己争取來的。
按照留守處的意見,這次她傷好後,就該留在地方工作了。
大軍已經南下,大半個中國都解放了,不再需要那麼多人去沖鋒陷陣了,于是一批又一批的部隊優秀幹部轉業到地方,參加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
而王迎香又是女同志,留守處的人首先考慮到了她。
她得知組織的決定時,搖了搖頭,堅定地說:我不同意! 主任就驚詫地望着她。
很快,她又問道:劉克豪也轉業了嗎? 主任告訴她,劉克豪有剿匪的任務,他對東北的情況很熟悉。
王迎香就笑了,接着不緊不慢地說:主任同志,你别忘了,我也在東北工作過,我對那裡也熟,為什麼派他去,不派我去? 主任攤開手,解釋道:組織考慮你是個女同志,在部隊上不方便,地方工作更适合你一些。
她把軍帽一把摘了下來,用勁兒地攥在手裡,盯着留守處主任說:我肯定不轉業。
地方上的工作我也不感興趣,我就要留在部隊,我十四歲就開始打遊擊,已經整整十年了,現在讓我離開部隊,我活不成! 主任就很為難。
有些事他是做不了主的,他還要向上級請示。
于是,他為難地搓着手,硬着頭皮地勸下去:迎香同志,組織這麼安排可是考慮到你的個人情況。
什麼情況?我咋不知道?王迎香瞪大了眼睛。
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轉業到地方也該成個家了。
在部隊上南來北往的,怎麼說也不是長久之計,你說是不是? 王迎香一聽,火了。
她騰地站了起來,雙手叉着腰說:我說主任同志,你是不是怕我嫁不出去呀?告訴你,四隻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遍地都是。
我要是想嫁人,明天就能結婚,你信不信?她目光咄咄地逼視着主任。
主任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你的情況嘛的确複雜,要不我再向組織彙報一下,看能不能重新給你安排工作。
以後,她就甩了拐,搖晃着身子每天都去留守處磨主任,磨得主任都怕見她了。
最終,組織決定讓她做劉克豪的助手,擔任剿匪團副團長。
這樣的安排,也是考慮到她在東北工作過,同時又和劉克豪做過搭檔。
确切地說,她比劉克豪先得到了這些消息。
當她出現在劉克豪面前,望着他一臉的困惑和不解,她得意地說:咋了?沒想到吧,想甩了我,沒那麼容易!夥計,不高興是不是? 這一結果對劉克豪來說真是太突然了,他做夢也沒想到,組織給他配的助手竟又是王迎香。
他真的是張口結舌了。
主任笑嘻嘻地說:克豪同志,還滿意吧? 劉克豪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服從組織的決定。
王迎香望着劉克豪笑了,那是勝利的表情。
其實,劉克豪向王迎香告别之後,心裡一直是怅怅的,有些空,也有些虛。
他說不清自己到底對王迎香懷着怎樣的一種感情,從東北到濟南,又到徐州,兩個人幾乎就沒有分開過,吵也吵了,鬧也鬧過,好似這種争執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敵人内部工作時,人前人後他們是以夫妻面目出現,可一回到家裡,他們就又是戰友了,保持着異性間該有的距離。
可畢竟那樣的日子,他們也是一處就是兩三年,角色和情感的變換與交錯常常令兩個人恍惚不已。
突然間,兩個人的分離,讓他們一時都覺得有些别扭,因為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徹底分開過,那種離别的滋味,他們還沒有體會過。
當他意識到王迎香戀着李志時,他心亂如麻;而他在知道李志有了愛人劉洋後,他的心裡又平靜了,像午後的水面,波瀾不驚。
總之,他是懷着一種極其複雜的情感,在感受着她,觀察着她。
在敵人内部工作時,他沒有精力去體會這一切;在戰場上,他更沒有空閑去揣摩,而理清自己的情感應該說還是在養傷的這段時間。
說是理清了,也不太現實,隻不過在這段時間裡,他想她的次數更多了一些。
剿匪團的謝政委,名叫謝忠,三十出頭的年紀。
謝忠看上去就是一副知書達理的樣子,戴着眼鏡,留着小平頭。
他在剿匪團應該是年齡最長的一位領導了,他的閱曆也最為豐富,紅軍長征到臘子口時,謝忠參了軍。
參軍前他是臘子口的教書先生。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他便被送到抗日軍政大學去學習,然後又深入到敵後去開辟根據地,當過排長、指導員。
後來,内戰全面爆發,在這八年的時間裡,他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團政委了。
謝忠政委表面上是個非常和善的人,多麼大的急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