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年譜
關燈
小
中
大
五年壬戌
先生年四十七,在黃州。
寓居臨臯亭,就東坡築雪堂,自号東坡居士。
以《東坡圖》考之,自黃州門南至雪堂四百三十步。
《雪堂問》雲:“蘇子得廢圃于東坡之脅,号其正曰雪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于四壁之間,無容隙。
”其名蓋起于此。
先生自書東坡雪堂四字以榜之。
試以《東坡圖》考雪堂之景,堂之前則有細柳,前有浚井,西有微泉。
堂之下則有大冶長老桃花、茶,巢元脩菜,何氏叢橘,種秔稌,莳棗栗,有松期為可斫,種麥以為奇事,作陂塘,植黃桑,皆足以供先生之歲用,而為雪堂之勝景雲耳。
以長短句《拟斜川》觀之,元豐壬戌之春,予躬耕東坡,築雪堂以居之。
南挹四望亭之後,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歎,此亦斜川之遊也,作《江城子》詞。
是年三月,先生以事至蕲水,觀《悼徐德占詩》序雲:“元豐五年三月,餘以事至蕲水,德占惠然見訪。
”又有春夜行蕲水,過酒家飲酒,乘月至一橋上,曲肱少休,作《西江月》詞。
又遊蕲水清泉寺,作《浣溪沙》詞,又作《寒夜》詩二首雲“自我來黃州,已見三寒食。
”先生庚申二月來黃,至是三寒食矣。
太守徐君猷分新火,先生有詩謝之,有“臨臯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之句。
七月遊赤壁,有《赤壁賦》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
”十月又遊之,有《後赤壁賦》。
以《東坡圖》考之,《後赤壁賦》雲:“十月既望,蘇子步自雪堂,将歸于臨臯。
”則壬戌之冬未遷,而先生以甲子六月過汝,則居雪堂止年餘。
由是推之,先生自臨臯遷雪堂,必在壬戌十月之後明矣。
又有《和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雲:“去年太歲空在酉。
”乃知指去年辛酉而言之也。
又按長短句有“飲王文甫家,集古句,作墨竹”《定風波》,及《夢扁舟》、《望栖霞》,作《鼓笛慢》,及記單骧、孫兆事迹,作《怪石供》。
及重九作《醉蓬萊》,示黃守徐君猷,有“羁旅三年”之句。
先生庚申來黃,至是恰三年矣。
●六年癸亥 先生年四十八,在黃州。
為通判孟亨之《跋子由君子泉銘》,又有《題唐林父筆文》。
閏八月,有詩與武昌主簿吳亮工。
又有《記承天夜遊》雲:“十月十二夜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相與步于中庭。
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蓋竹柏影也。
”及作一絕送曹煥往筠州,序雲:“明年餘過圓通,始得其詳。
”先生甲子歲自黃之江遊廬山,則送曹煥詩必在是年矣。
又夢中作《祭春牛文》雲:“元豐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欲明,夢數吏人持紙請祭春牛文,予取筆疾書其上。
”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黃州。
二月與徐得之、參寥子步自雪堂,至乾明寺,有《師中庵題名》。
又有《記定惠寺海棠說》。
四月乃有量移汝州之命。
按先生長短句《滿庭芳》序雲:“四月一日,予将自黃移汝,留别雪堂鄰裡二三君子,李仲覽來,書以遺之。
”詞中有“坐見黃州再閏”之句。
按《東坡圖》雲:“郡人潘邠老及弟大觀,俱以詩知名,多從先生遊。
先生去,以雪堂付之,邠老因以居焉。
”四月六日,又作《安國寺記》,有《别黃州》詩,有《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詩。
黃州送先生者皆至于慈湖,陳季常獨至九江,既到江州和李太白浔陽宮詩,其序雲:“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
”因遊廬山,有《記遊廬山說》雲:“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欲見,應接不暇,不欲作詩。
已而山中僧俗皆曰:‘蘇子瞻來矣。
’不覺作一絕。
入開先寺,主僧求詩,作《瀑布》一絕。
往來十餘日,作《漱玉亭》、《三峽橋》詩。
與總老同遊西林,有《贈總老》及《題西林壁》,皆絕句也。
”又有《寫寶蓋頌與仙長老》,其序雲:“圓通禅院,先君舊遊也。
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
明日先君忌日,寫《寶蓋頌》以贈長老仙公。
”蓋先生端午已在筠州,計程必作宮師忌日之後,即為高安之行矣。
途中又有《題李公擇山房》,及《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有古詩一首。
按《跋李志中文》雲:“元豐七年,某舟行赴汝,乃自富州陸走高安,别家弟子由。
”以《冷齋夜話》考之,子由在筠州,雲庵居洞山,聰禅師亦蜀人,居壽聖寺。
一夕三人同夢迎五祖戒和尚,拊手大笑曰:“世間果有同夢者,異哉!”久之,東坡書至,曰:“已至奉新,旦夕相見。
”三人同出二十裡建山寺而東坡至,各追繹所夢。
坡曰:“某年七八歲時,嘗夢某身是僧,往來陝右。
”雲庵驚曰:“戒,陝右人也。
暮年棄五祖來遊高安,終于大愚。
”逆數蓋五十年,而坡時年四十九矣。
又以先生古詩考之,有《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驿》詩,及《将至筠州,先寄遲适遠三猶子詩》、《端午遊真如寺》,及《别子由三首》。
在筠州為留十日,又有《初别子由至奉新作》,皆先生筠州之作也。
七月過金陵,有與葉緻遠唱和詩。
途中又有《送沈逵赴廣南》詩雲:“嗟我與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窮不死。
”又雲“我方北渡脫重江,君複南行輕萬裡”。
逼歲到泗州,十二月十八日,浴雍熙塔下,作《如夢令》兩阕,又作《滿庭芳》與劉元達,序雲:“餘年十七與仲達往來于眉山,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晦日同遊南山,話舊感歎。
”又有《跋李志中文》、《天石硯銘》。
又作《水龍吟》及有《謝黃師是除夜送酥酒》詩。
先生上表乞于常州居住,其略雲:“今雖已至泗州,而赀用罄竭。
見一面前去南京聽候朝旨。
”又考《騾馱驿試筆》雲:“正月四日離泗州。
”則是除夜在泗州明矣。
●八年乙醜 先生年五十,按大全集《雜說?騾馱驿試筆》雲:“今日離泗州,然吾方上書求居常州。
”乃正月四日書。
及到南京,有放歸陽羨之命,遂居常州。
五月内,複朝奉郎,知登州。
再過密州,有贈太守霍翔詩雲:“十年不赴竹馬約。
”蓋先生丁巳歲去密,至是以成數為十年矣。
過海州,歎高麗館壯麗,作一絕。
到郡五日,以禮部郎官召。
到省半月,除起居舍人。
在登州有《海市》詩,又有《别登州舉人》詩,有“休嫌五日守”之句,又有《贈杜介》詩,及《題楞伽跋》、《多寶院文》。
又有《題登州蓬萊閣》及《跋起居錢公文後》。
●哲宗皇帝元祐元年丙寅 先生年五十一,以七品服入侍延和,改賜銀绯,尋除中書舍人。
按《志林》雲:“元祐元年,餘為中書舍人,複遷翰林學士知制诰。
”是年有《法雲寺鐘銘》,又作《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及作《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又有《内中告遷神禦于添脩殿奉安祝文》,及《奉告天地、社稷、宗廟、宮觀、寺院祈雪祝文》、《五嶽四渎祈雪祝文》。
及任中書舍人日,舉江甯府司理周童充學官。
及除内翰,又有《舉魯直自代狀》。
●二年丁卯 先生年五十二,為翰林學士,複除侍讀。
有《書石舍人北使序後》。
及有《與喬同寄賀君》詩,其序雲:“元祐二年同來京師十數日,予留之,不可。
”又有《二月八日朝退起居院,感申公故事作一絕》,又有《書子由日本扇後》,及作《祭王宜甫文》,又作《興國寺六祖畫贊》:“至嘉祐初舉進士,館于興國浴室院。
予去三十一年,而中書舍人彭器資亦館于是,餘往見之。
”按先生嘉祐丁酉舉進士,至元祐丁卯,恰三十一年矣。
是年又作《西京應天院脩神禦畢告遷諸神祝文》,及《奉安神宗皇帝神禦祝文》,及《景靈宮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禦容祝文》、《五嶽四渎祈雨祝文》、《天地宗廟社稷祈雨祝文》、《景靈宮天興殿開淘井眼祭告裡域真官祝文》。
●三年戊辰 先生年五十三,任翰林學士,有《和子由元日省宿緻齋》,有“白發蒼顔五十三”之句。
是年省試,先生知貢舉,開院日,有《與李方叔詩》,序雲:“仆與李チ方叔相知久矣。
仆領貢舉事,李不得第,愧甚,作詩謝之。
”又《和錢穆父雪中見及》,有“行避門生時小飲”之句。
又充館伴北使,按先生《與陳傳道書》雲:“某頃伴虜使,頗能誦某文。
”乃知先生高文大冊,傳播夷夏,又豈止及于雞林行賈而已哉!是年作《呂大防、範純仁左右相制》、《端午帖子詞》、《元祐三年六月德音赦文》,及作《西路阙雨祈雨祝文》。
按趙德麟《侯鲭錄》雲:“東坡雲:元祐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與魯直、蔡天啟會于伯時舍,錄鬼仙詩文。
”有議論作詩付過,又有《論樂》等說。
及與王晉卿論雪堂義墨,及為文骥作《字說》。
又十二月二十一日,立延和殿中,論盛度诰詞。
●四年己巳 先生年五十四,任翰林學士,有《東太一宮脩殿告十神太一真君祝文》。
三月内,累章請郡,除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按子由作先生墓志雲:宣仁心善先生辯蔡持正之謗,出郊,遣内侍賜龍茶、銀合,用前執政恩例。
先生以七月三日到杭州任,謝表雲:“江山故國,所至如歸。
父老遺民,與臣相問。
”以先生去杭州十六年,故有是語爾。
到任有《谒文宣王廟祝文》雲:“昔自太史,通守是邦。
今由禁林,出使浙右。
”又有《谒諸廟祝文》。
先生之帥杭也,替林子中,先生有《和子中詩》,有“江邊遺愛啼斑白”之句。
是年過吳興,又作《定風波》為六客詞,作《範文正公文集序》,及《跋邢敦夫賦》、《書米元章》。
又有己巳重九和蘇伯固《點绛唇》
寓居臨臯亭,就東坡築雪堂,自号東坡居士。
以《東坡圖》考之,自黃州門南至雪堂四百三十步。
《雪堂問》雲:“蘇子得廢圃于東坡之脅,号其正曰雪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于四壁之間,無容隙。
”其名蓋起于此。
先生自書東坡雪堂四字以榜之。
試以《東坡圖》考雪堂之景,堂之前則有細柳,前有浚井,西有微泉。
堂之下則有大冶長老桃花、茶,巢元脩菜,何氏叢橘,種秔稌,莳棗栗,有松期為可斫,種麥以為奇事,作陂塘,植黃桑,皆足以供先生之歲用,而為雪堂之勝景雲耳。
以長短句《拟斜川》觀之,元豐壬戌之春,予躬耕東坡,築雪堂以居之。
南挹四望亭之後,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歎,此亦斜川之遊也,作《江城子》詞。
是年三月,先生以事至蕲水,觀《悼徐德占詩》序雲:“元豐五年三月,餘以事至蕲水,德占惠然見訪。
”又有春夜行蕲水,過酒家飲酒,乘月至一橋上,曲肱少休,作《西江月》詞。
又遊蕲水清泉寺,作《浣溪沙》詞,又作《寒夜》詩二首雲“自我來黃州,已見三寒食。
”先生庚申二月來黃,至是三寒食矣。
太守徐君猷分新火,先生有詩謝之,有“臨臯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之句。
七月遊赤壁,有《赤壁賦》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
”十月又遊之,有《後赤壁賦》。
以《東坡圖》考之,《後赤壁賦》雲:“十月既望,蘇子步自雪堂,将歸于臨臯。
”則壬戌之冬未遷,而先生以甲子六月過汝,則居雪堂止年餘。
由是推之,先生自臨臯遷雪堂,必在壬戌十月之後明矣。
又有《和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雲:“去年太歲空在酉。
”乃知指去年辛酉而言之也。
又按長短句有“飲王文甫家,集古句,作墨竹”《定風波》,及《夢扁舟》、《望栖霞》,作《鼓笛慢》,及記單骧、孫兆事迹,作《怪石供》。
及重九作《醉蓬萊》,示黃守徐君猷,有“羁旅三年”之句。
先生庚申來黃,至是恰三年矣。
●六年癸亥 先生年四十八,在黃州。
為通判孟亨之《跋子由君子泉銘》,又有《題唐林父筆文》。
閏八月,有詩與武昌主簿吳亮工。
又有《記承天夜遊》雲:“十月十二夜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相與步于中庭。
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蓋竹柏影也。
”及作一絕送曹煥往筠州,序雲:“明年餘過圓通,始得其詳。
”先生甲子歲自黃之江遊廬山,則送曹煥詩必在是年矣。
又夢中作《祭春牛文》雲:“元豐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欲明,夢數吏人持紙請祭春牛文,予取筆疾書其上。
”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黃州。
二月與徐得之、參寥子步自雪堂,至乾明寺,有《師中庵題名》。
又有《記定惠寺海棠說》。
四月乃有量移汝州之命。
按先生長短句《滿庭芳》序雲:“四月一日,予将自黃移汝,留别雪堂鄰裡二三君子,李仲覽來,書以遺之。
”詞中有“坐見黃州再閏”之句。
按《東坡圖》雲:“郡人潘邠老及弟大觀,俱以詩知名,多從先生遊。
先生去,以雪堂付之,邠老因以居焉。
”四月六日,又作《安國寺記》,有《别黃州》詩,有《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詩。
黃州送先生者皆至于慈湖,陳季常獨至九江,既到江州和李太白浔陽宮詩,其序雲:“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
”因遊廬山,有《記遊廬山說》雲:“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欲見,應接不暇,不欲作詩。
已而山中僧俗皆曰:‘蘇子瞻來矣。
’不覺作一絕。
入開先寺,主僧求詩,作《瀑布》一絕。
往來十餘日,作《漱玉亭》、《三峽橋》詩。
與總老同遊西林,有《贈總老》及《題西林壁》,皆絕句也。
”又有《寫寶蓋頌與仙長老》,其序雲:“圓通禅院,先君舊遊也。
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
明日先君忌日,寫《寶蓋頌》以贈長老仙公。
”蓋先生端午已在筠州,計程必作宮師忌日之後,即為高安之行矣。
途中又有《題李公擇山房》,及《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有古詩一首。
按《跋李志中文》雲:“元豐七年,某舟行赴汝,乃自富州陸走高安,别家弟子由。
”以《冷齋夜話》考之,子由在筠州,雲庵居洞山,聰禅師亦蜀人,居壽聖寺。
一夕三人同夢迎五祖戒和尚,拊手大笑曰:“世間果有同夢者,異哉!”久之,東坡書至,曰:“已至奉新,旦夕相見。
”三人同出二十裡建山寺而東坡至,各追繹所夢。
坡曰:“某年七八歲時,嘗夢某身是僧,往來陝右。
”雲庵驚曰:“戒,陝右人也。
暮年棄五祖來遊高安,終于大愚。
”逆數蓋五十年,而坡時年四十九矣。
又以先生古詩考之,有《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驿》詩,及《将至筠州,先寄遲适遠三猶子詩》、《端午遊真如寺》,及《别子由三首》。
在筠州為留十日,又有《初别子由至奉新作》,皆先生筠州之作也。
七月過金陵,有與葉緻遠唱和詩。
途中又有《送沈逵赴廣南》詩雲:“嗟我與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窮不死。
”又雲“我方北渡脫重江,君複南行輕萬裡”。
逼歲到泗州,十二月十八日,浴雍熙塔下,作《如夢令》兩阕,又作《滿庭芳》與劉元達,序雲:“餘年十七與仲達往來于眉山,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晦日同遊南山,話舊感歎。
”又有《跋李志中文》、《天石硯銘》。
又作《水龍吟》及有《謝黃師是除夜送酥酒》詩。
先生上表乞于常州居住,其略雲:“今雖已至泗州,而赀用罄竭。
見一面前去南京聽候朝旨。
”又考《騾馱驿試筆》雲:“正月四日離泗州。
”則是除夜在泗州明矣。
●八年乙醜 先生年五十,按大全集《雜說?騾馱驿試筆》雲:“今日離泗州,然吾方上書求居常州。
”乃正月四日書。
及到南京,有放歸陽羨之命,遂居常州。
五月内,複朝奉郎,知登州。
再過密州,有贈太守霍翔詩雲:“十年不赴竹馬約。
”蓋先生丁巳歲去密,至是以成數為十年矣。
過海州,歎高麗館壯麗,作一絕。
到郡五日,以禮部郎官召。
到省半月,除起居舍人。
在登州有《海市》詩,又有《别登州舉人》詩,有“休嫌五日守”之句,又有《贈杜介》詩,及《題楞伽跋》、《多寶院文》。
又有《題登州蓬萊閣》及《跋起居錢公文後》。
●哲宗皇帝元祐元年丙寅 先生年五十一,以七品服入侍延和,改賜銀绯,尋除中書舍人。
按《志林》雲:“元祐元年,餘為中書舍人,複遷翰林學士知制诰。
”是年有《法雲寺鐘銘》,又作《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及作《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又有《内中告遷神禦于添脩殿奉安祝文》,及《奉告天地、社稷、宗廟、宮觀、寺院祈雪祝文》、《五嶽四渎祈雪祝文》。
及任中書舍人日,舉江甯府司理周童充學官。
及除内翰,又有《舉魯直自代狀》。
●二年丁卯 先生年五十二,為翰林學士,複除侍讀。
有《書石舍人北使序後》。
及有《與喬同寄賀君》詩,其序雲:“元祐二年同來京師十數日,予留之,不可。
”又有《二月八日朝退起居院,感申公故事作一絕》,又有《書子由日本扇後》,及作《祭王宜甫文》,又作《興國寺六祖畫贊》:“至嘉祐初舉進士,館于興國浴室院。
予去三十一年,而中書舍人彭器資亦館于是,餘往見之。
”按先生嘉祐丁酉舉進士,至元祐丁卯,恰三十一年矣。
是年又作《西京應天院脩神禦畢告遷諸神祝文》,及《奉安神宗皇帝神禦祝文》,及《景靈宮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禦容祝文》、《五嶽四渎祈雨祝文》、《天地宗廟社稷祈雨祝文》、《景靈宮天興殿開淘井眼祭告裡域真官祝文》。
●三年戊辰 先生年五十三,任翰林學士,有《和子由元日省宿緻齋》,有“白發蒼顔五十三”之句。
是年省試,先生知貢舉,開院日,有《與李方叔詩》,序雲:“仆與李チ方叔相知久矣。
仆領貢舉事,李不得第,愧甚,作詩謝之。
”又《和錢穆父雪中見及》,有“行避門生時小飲”之句。
又充館伴北使,按先生《與陳傳道書》雲:“某頃伴虜使,頗能誦某文。
”乃知先生高文大冊,傳播夷夏,又豈止及于雞林行賈而已哉!是年作《呂大防、範純仁左右相制》、《端午帖子詞》、《元祐三年六月德音赦文》,及作《西路阙雨祈雨祝文》。
按趙德麟《侯鲭錄》雲:“東坡雲:元祐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與魯直、蔡天啟會于伯時舍,錄鬼仙詩文。
”有議論作詩付過,又有《論樂》等說。
及與王晉卿論雪堂義墨,及為文骥作《字說》。
又十二月二十一日,立延和殿中,論盛度诰詞。
●四年己巳 先生年五十四,任翰林學士,有《東太一宮脩殿告十神太一真君祝文》。
三月内,累章請郡,除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按子由作先生墓志雲:宣仁心善先生辯蔡持正之謗,出郊,遣内侍賜龍茶、銀合,用前執政恩例。
先生以七月三日到杭州任,謝表雲:“江山故國,所至如歸。
父老遺民,與臣相問。
”以先生去杭州十六年,故有是語爾。
到任有《谒文宣王廟祝文》雲:“昔自太史,通守是邦。
今由禁林,出使浙右。
”又有《谒諸廟祝文》。
先生之帥杭也,替林子中,先生有《和子中詩》,有“江邊遺愛啼斑白”之句。
是年過吳興,又作《定風波》為六客詞,作《範文正公文集序》,及《跋邢敦夫賦》、《書米元章》。
又有己巳重九和蘇伯固《點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