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年譜

關燈
明年春,六井畢脩,故詳其語以告後人。

    ”運司又差先生往潤州,道出秀州,錢安道送茶,和詩。

    是歲有《次韻章傳道》詩,《和劉貢甫秦字韻》詩,《寄劉道原》詩及《和陳述古冬日牡丹詩》四絕,又有《題贈法惠師小童思聰》。

     ●七年甲寅 先生年三十九,在杭州通判任。

    正月遊風水洞,推官李泌先行三日,留風水洞相待,有詩題壁。

    是年納侍妾朝雲。

    墓志雲:“朝雲姓王氏,錢塘人,事先生二十有三年。

    紹聖三年卒于惠州,年三十四。

    ”以歲月考之,熙甯之甲寅至紹聖之丙子,恰二十三年,乃知納朝雲在是年明矣。

    朝雲年三十四,是為癸卯生,來事先生方十二雲。

    先生以子由在濟南,求為東州守。

    按子由《超然台賦》序雲:“子瞻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

    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

    既得請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

    ”按先生作《勤上人詩集序》雲:“熙甯七年,餘自錢塘赴高密。

    ”又按先生辛未《别天竺觀音詩》序雲:“餘昔通守錢塘,移莅膠西,以九月二十日,來别南北山道友。

    ”乃知先生以秋末去杭。

    按先生《記遊松江說》雲:“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餘過李公擇于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于天下,作《定風波》令。

    ”及道過常州,為錢公輔作哀辭。

    又有《與段屯田》詩雲:“龍鐘三十九,勞生已強半。

    歲暮日斜時,還為昔人歎。

    ”是年又作《凫繹先生文集序》,又有《師子屏風贊》雲:“潤州甘露寺,有唐李衛公所留陸探微畫師子版。

    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過而觀焉。

    ”是年先生在潤州道上過除夜,則《師子贊》必在是年矣。

    又有《潤州道上過除夜》詩兩絕。

     ●八年乙卯 先生年四十,到密州任。

    有《上韓丞相論災傷書》,其到郡二十餘日矣。

    又論密州鹽稅,又作《後杞菊賦》,其序雲:“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移守膠西,而齋廚索然。

    ”按先生丁酉年登第,至是恰十九年矣。

    是年有《送劉孝叔吏部》詩及《和李公擇來字韻》詩。

    及常山祈雨感應,立雩泉。

     ●九年丙辰 先生年四十一,在密州任。

    作《刻秦篆記》雲:“熙甯九年丙辰,蜀人蘇某來守高密。

    ”是年中秋,歡飲達旦,作《水調歌頭》懷子由,及作《薄薄酒》二章。

    又寫《超然台記》寄李清臣。

    又《祭常山神文》、《書膠西蓋公堂照壁畫贊》,及作《山堂銘》,作《表忠觀碑》。

     ●十年丁巳 先生年四十二,在密州任。

    就差知河中府,已而改知徐州。

    四月,赴徐州任,有《留别釋迦院牡丹呈趙倅》詩。

    按子由作先生墓志雲:“自密徙徐,是歲河決曹村。

    ”乃知是丁巳自密改東徐。

    又與子由相會于澶濮之間,相約赴彭城。

    留百餘日,宿于逍遙堂,子由有兩絕,先生和之。

    徐州水患大作,七月十七日河決澶州曹村埽,八月二十一日及徐州城下。

    先生治水有功,至十月五日,水漸退,城以全,朝廷降诏獎谕。

    作《河複》詩。

    《韓幹畫馬歌》、《司馬君實獨樂園詩》及《送範蜀公往西京》詩。

    又有和子由《水調歌頭》詞。

    又有《與王定國顔長道泛舟》詩,有“回頭四十二年非”之句。

     ●元豐元年戊午 先生年四十三,在徐州任。

    适值春旱,徐州城東二十裡有石潭,置虎頭其中,可緻雷雨,作《起伏龍行》。

    是年三月,始識王迥子高,聞與仙人周瑤英遊,作《芙蓉城》詩。

    二月有旨賜錢二千四百一十萬,起夫四千二十三人,及發常平錢米,改築徐州外小城,創木岸四,以《獎谕敕記》并刻諸石。

    為《熙甯防河錄》,雲:“乃即徐州城之東門為大樓,垩以黃土,名之曰黃樓,以土實勝水故也。

    ”子由作《黃樓賦》,先生跋雲:“元豐元年八月癸醜樓成,九月庚辰大合樂以落之。

    ”又有《中秋月》三首雲:“六年逢此月,五年照離别。

    ”先生注雲:“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歲與子由會于此。

    ”去歲之會,乃逍遙堂和詩之時也。

    又有《九日黃樓作》古詩一首雲:“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之句。

    以去年九月大水未退,故有是語。

    又作《放鶴亭記》、《滕縣公堂記》、《鹿鳴燕詩序》、《和魯直古風二首》及《次韻潛師放魚》、《和舒堯文祈雪詩》、《祭文與可》及作《石炭》詩,又作《日喻》一篇。

     ●二年己未 先生年四十四,在徐州任。

    正月己亥,同畢仲孫舒煥八人遊泗之上,登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琴,先生有記。

    按《玉局文》雲:“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館于官舍,而蜀人張師厚來過。

    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飲酒杏花下。

    ”三月自徐州移知湖州,按先生作《張氏園亭記》雲:“餘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

    ”其記乃三月二十七日所作,乃知三月移湖州明矣。

    是年以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任,作《送通教大師還杭州序》,及為章質夫作《思堂記》、王定國作《三槐堂記》、《跋歐陽文忠公家書》。

    後在湖州,王子立、子敏皆從。

    先生作《子立墓志》雲:“子立、子敏皆從餘學于吳興,學道日進,東南之士稱之。

    ”有《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發岘山亭晚入飛英寺分韻得月明星稀四首》,又有《泛舟城西會者五人分韻得人皆苦炎字四首》。

    又作《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其末雲:“元豐二年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見畫,廢卷而哭失聲。

    ”是歲言事者以先生《湖州到任謝表》以為謗,七月二十八日,中使皇甫遵到湖追攝。

    按《子立墓志》雲:“予得罪于吳興,親戚故人皆驚散,獨兩王子不去,送予出郊,曰:‘死生禍福,天也,公其如天何!’返,取予家緻之南都。

    ”又按先生《上文潞公書》雲:“某始就逮赴獄,有一子稍長,徒步相随,其餘守舍皆婦女幼稚。

    至宿州,禦史符下,就家取書,州郡望風,遣吏發卒圍船搜取,長幼幾怖死。

    既去,婦女恚罵曰:‘是好箸書,書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悉取焚之。

    ”八月十八日赴台,獄中有《寄子由詩二首》及《賦榆槐竹柏四詩》,又有《十二月二十日恭聞太皇太後升遐吏以某罪人不許成服欲哭則不可欲泣則不敢作挽詩二首》。

    已而獄具,十二月二十九日責授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是年,子由聞先生下獄,上書乞以見任官職贖先生罪,責筠州酒官。

    出獄,再次寄子由二詩韻,有“百日歸期恰及春”之句。

    先生自八月坐獄,至是■〈俞〉百日矣。

     ●三年庚申 先生年四十五,責黃州。

    自京師道出陳州,子由自南都來陳,相見三日而别。

    先生有古詩,有“便為齊安民”之句。

    又與文逸民飲别,攜手河堤上,作詩與子由别,乃正月十有四日也。

    至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有《次子由韻》古詩二首。

    過新息縣,有《示鄉人任師中》一首。

    任伋,字師中,眉州人,嘗倅黃州,蔔居新息,先生以詩示之。

    又有《過淮》詩、《遊淨居寺》詩。

    至岐亭,訪故人陳忄造季常,為留五日,賦詩一首而去。

    乃以二月一日至黃州,寓居定惠院,有《初到黃州》詩。

    按先生《别王文甫子辯》雲:“仆以元豐三年二月一日到黃州,家在南都,獨與兒子邁來。

    ”是年五月,子由來齊安,先生有詩迎之。

    又有《曉至巴河迎子由》詩。

    乃與子由同遊武昌西山寒溪寺,有古詩一首。

    定惠颙師為先生竹下開嘯軒,作詩記其事。

    又作《五禽言》,又有《定惠寺寓居月夜偶出》詩雲:“去年花落在徐州,對月酣歌美清夜。

    今年黃州見花發,小院閉門風露下。

    ”蓋懷在徐州與張師厚、王子立、子敏飲酒杏花下時也。

    定惠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其貴,先生作詩,有“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幽谷”之句。

    按近日《黃州東坡圖》雲:“先生寓居定惠未久,以是春遷臨臯亭,乃舊日之回車院也。

    ”又有《遷居臨臯亭》詩。

    先生就臨臯亭立南堂,有詩五絕。

    又有《讀戰國策》及作《石芝》詩。

    先生是歲又有《答秦太虛書》。

    借得本州天慶觀道士堂,冬至後坐四十九日。

    先生乳母王氏八月卒于臨臯亭。

    按先生《上文潞公書》雲:“到黃州無所用心,覃思《易》、《論語》,若有所得。

    ”由是言之,先生到黃定居之後,即作《易傳》九卷,《論語》五卷,必始于是歲矣。

     ●四年辛酉 先生年四十六,在黃州,寓居臨臯亭。

    正月往岐亭,訪陳季常。

    以《岐亭五首》考之,雲:“元豐三年正月,岐亭為留五日,明年正月,複往見之。

    ”過古黃州,獲一鑒,周尺有二寸。

    有《鑒銘》雲:“元豐四年正月,餘自齊安往岐亭,泛舟而還,過古黃州,獲一鑒周尺有二寸。

    ”是年先生請故營地之東,名之以東坡。

    考《東坡八首》序雲:“餘至黃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馬正卿哀予乏食,于郡請故營地,使躬耕其中。

    ”蓋先生庚申來黃,至辛酉為二年矣。

    以《東坡圖》考之,辛酉方營東坡,次年始築雪堂。

    以《贈孔毅甫》詩觀之,“去年東坡拾瓦礫,今年刈草蓋雪堂”,則雪堂作于壬戌歲明矣。

    又有《中秋日飲酒江亭上》,有《贈鄭君求字》及《記遊松江說》、《聞捷說》。

    按大全集《雜說》雲:“元豐辛酉冬至,仆在黃州,侄安節遠來,飲酒樂甚,以識一時盛事。

    ”又有《冬至贈安節》詩雲:“平生幾冬至,少小如昨日。

    ”又有《與安節夜坐賦檠字韻詩》三首,及正月過岐亭作《應夢羅漢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