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平叛寇奏凱回朝沐聖恩諸将受封

關燈
自己騎住騾精身上,駕雲騰空而去。

    柳元帥同衆将望空拜謝,俱各稱奇。

    那印然禅師回歸豹頭山,苦志修行,到後來亦成正果。

    以後書中不提。

     柳元帥與衆位将軍送了仙師起身,大家入席飲酒,人人皆稱贊法悟禅師的神通妙道。

    忽聞報說君王賜下太平宴在華德殿,着九卿四相陪侍,請帥爺即刻赴宴。

    柳元帥連忙上馬而去。

    那馬皇後又奏明聖上,欲與八美結為異姓姊妹。

    君王準奏,那日在宮中另備華筵,款待衆姊妹。

    馬後說道:“賢妹們建此大功,聖上自當旌獎賞赍,與妹夫同歸鄉井。

    愚姐家中老母年邁,賢妹早晚之間,相求看視,念念不忘。

    ” 衆姊妹道:“國太年已老邁,娘娘合當奏過聖上,接進京中。

    早晚亦得相見。

    ” 馬後稱是,須待父親服滿,再作計議。

    說不盡許多言談。

    宴罷,俱各起身謝恩,馬後又贈了綢緞珍珠,每人賜一對宮娥,命太監送回周府。

    五更三點,君王設朝。

    早有九卿四相出班奏道:“昨日聖旨賜宴,着臣等陪侍功臣,今日柳濤謝宴,在午門外候旨。

    ” 君王下旨,宣柳濤見駕。

    其餘諸将一概免朝。

    柳元帥聞宣,來至金階,三呼萬歲:“臣柳濤何德何能,敢叨聖上洪恩賜宴,粉身碎骨,不足以報答君恩。

    ” 天子道:“叛賊興兵造反,皆虧愛卿剿除,法悟聖僧收伏孽畜,功勞不校”柳元帥道:“此乃萬歲洪福齊天,鼠畜焉能展翅!” 便把兵糧冊與功勞簿一并呈在禦案之上。

    天子龍眼觀看,大悅道:“卿家平西勞頓,與同随征諸将,免朝一日。

    俟朕行降旨,授封官爵。

    惟表印然禅師乃屬僧家,例難授職,朕又難于置之不顧,卿當代朕裁之。

    ” 柳元帥啟道:“印然雖平西建功,本無心沾恩受職,昨日同法悟禅師已經同歸豹頭山,免勞聖上隆恩。

    ” 天子聞言大悅,卷簾回宮。

    樹春退出朝門。

    回歸都督衙。

    大小官員,哪個不來趨奉?都說平西剿寇有功,天子十分隆寵,我等豈可輕慢!就是八位女英雄,與皇後娘娘結為姊妹,非同小可。

    所以各官極意奉承,今日這位官員請酒,明日那個老爺邀宴,這些各官夫人們,迎請八美赴宴,亦是如此,流連不斷。

    閑文丢開,不必絮煩。

    且說萬歲回宮,馬後奏道:“臣妾追思宋文采興兵造反,不得安甯,多虧柳濤同八美諸将剿除有功,方得太平。

    還須獎勵有功之臣,使諸将得沐朝廷之恩。

    ” 萬歲大悅:“朕思柳濤委實功勞意欲封他平西正國王。

    八美未便封其官職,各賜金珠綢緞,一人一重官诰,齊賜與柳濤為妻。

    卿意何如?” 馬後謝恩,口呼:“萬歲,聖恩風極。

    臣妾追思老母,曾繼過魏烈為螟蛉,與臣妾乃是姐弟之稱,但不會面,如今收伏妖怪在京,未曾授職,伏惟陛下宣進宮,與臣妾一見。

    故此冒失奏聞。

    ” 聖上準奏即傳旨到都督府,宣召魏烈。

    魏烈奉旨進宮,先見君王三呼萬歲,然後再參馬娘娘。

    聖上大悅,賜坐錦墩。

    馬娘娘鳳目觀看,見魏烈一表非俗,氣宇軒昂,心中歡喜。

    君王問道:“卿家怎生上山學法收除妖道?可說與寡人知曉。

    ” 魏烈啟道:“臣父魏志賢,職授知縣,臣兄魏光,與臣俱守書香為業。

    蒙國太不棄,繼臣為螟蛉,遣臣往杭州柳府問安。

    被蕭士高謀害,将臣屍首撇在郊野。

    叨感法悟禅師,救回豹頭山收留為徒。

    那夜打發臣下山,贈臣現魔珠一頭,捆仙繩一束,收除妖道。

    皆托我王洪福齊天,臣有何功?” 天子道:“卿家既螟蛉于國太,即為國舅也。

    你兄現今何在?” 魏烈奏道:“臣父欺君罪大,禍端原由宋文采行刺花瓊,陷害柳濤,臣父明知冤屈,不忍害用無辜,将臣兄換出柳濤代監。

    今已蒙恩赦出。

    ” 天子道:“據卿所奏,朕已明悉。

    但思你父職,任有司,不應于中舞弊,有乖國法,即該部等官,失察之罪,亦屬難免。

    朕今根究起來,若輩俱要問罪。

    然而卿父無私不舞弊,若不放柳濤出來,刀兵擾亂,幾時得休?恩寬你父母,毋庸議論。

    ” 魏烈叩首謝恩,馬後道:“我母年已老邁,全仗吾弟膝下承歡,愚姐在宮,也免憂愁。

    ” 魏烈稱曉,即辭别出宮,回歸周府。

    過了三日,朝廷降下聖旨,柳元帥忙排臨時香案,同諸将跪接,差官開诏高讀: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茲爾文武狀元柳濤,平西剿叛,為國勤勞,今封為正國平西王禦弟,着即起銀銮殿,并賜黃金萬兩,彩緞千端,貓兒眼十粒,移墨珠一顆。

    華愛珠等志擒叛賊,亦有奇功,但婦女例難受職,且與昭陽馬後認為姊妹系屬國戚,并有八美圖招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