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祈神靈齊天顯聖巧相逢太子定親
關燈
小
中
大
不想他弄出這般事來。
直到今日方才曉得,待我救他無事便了。
” 昭容聽了此言,心頭頓開便問道:“請問恩人高姓尊名?” 太子應說不必問我,日後方知。
殺害花瓊是柳濤非柳濤,包管在我身上救了出來。
你且回去,明日不必來了。
昭容說聲:“多謝恩人。
” 然後上轎,家人使女跟随而去。
那太子看見昭容豐姿俊俏,心中大喜!待我到國舅衙門商議,奏請父王降旨,聘娶此女罷。
主意已定,一直往國舅衙門而來。
這國舅姓韓名羽,官拜中極殿大學士之職,也是忠肝赤膽大臣,與柳相國在日,十分相契。
這一日朝罷回來,正在書房閑坐,忽見家人報說太子到。
韓爺聞言,即刻整頓衣冠擡身出外迎接。
同來裡面見禮坐定,獻茶已畢。
韓爺即問道:“殿下有什麼事情,何不差一内監前來,又為何這般打扮?” 太子笑說:“外甥今日出去郊外玩耍,來至天齊廟,見一年輕女子,哀哀啼哭;在天齊神前告訴,其言語慘傷。
外甥問她的緣故。
” 韓爺道:“那女說什麼事情?” 太子想道:“待我說一句假話哄他。
” 即應說:“那女子名喚馬昭容,有一個表兄,姓柳名濤字樹春,父親名喚柳上傑。
柳樹春在杭州為人慷慨,仗義疏财,濟困扶危。
乃是當今豪傑之士。
因探親到嘉興,與花瓊拜為兄弟。
結拜以來,才過幾日,不知誰人當夜殺死花瓊,将柳樹春誣陷在監,問成死罪。
可笑那問官懼怕花家勢大,求扳無門,十分慘苦。
昭容之父,不期身亡病故。
家甚貧窘,無奈賣身葬父。
遇了方治忠,認為螟蛉之女。
昭容現在京中,要救柳樹春,無門可救。
隻得哭訴天齊大帝。
我看昭容,實在天姿國色,故此來見國舅。
” 說到其間,住口不言。
韓爺會意道:“殿下心事,我已知。
自當處裡。
那柳濤即打點他無事便了。
” 太子歡喜,辭别回宮而去。
韓爺心中打算道:“太子親事,必要奏明朝廷,方好行事。
” 便差家人請方爺到來,少刻方爺入内禀見。
問道:“國舅見召,有何吩咐?” 韓爺便問道:“馬昭容事情。
” 方爺不敢隐瞞,就将在嘉興遇見昭容賣身之事,一一說明。
然問道:“老國舅何以知道?” 韓爺哈哈大笑,說:“你的造化到了!” 就把太子遇見此事說明。
方爺聽了此言,半驚半喜。
喜的繼女得太子請國舅為媒,驚的昭容乃是民家之女,焉能有福承恩?又再想道:“昭容拜我之時,我覺得頭暈眼花,敢是她命中有此大貴?所以與太子邂逅相逢,得成絲羅。
” 隻得假意推道:“繼女容顔醜陋,怎堪與太子結親?” 韓爺道:“這是太子自己看中意的,你也不用套談了。
速速回衙,繪成一圖,待我明朝奏聞聖上便了。
” 方爺大悅,辭别回衙。
與夫人說知其事。
夫人聽見,滿心歡喜。
兩個丫環聞知,心裡喜道:“原來天齊廟中那個後生,就是小帝主,我家小姐,真正有福分,與東宮太子結親,後來太子接位登了基,小姐就是昭容正宮娘娘之尊了。
” 那昭容雖然口裡不言,心内卻也喜歡。
當下方爺差人請了名工書像,繪就昭容形圖,忙呈與韓國舅。
韓爺一看,心中大悅,果然容貌無雙。
次日五更三典,韓國舅呈上描圖,奏明朝廷。
聖上龍顔大悅,傳旨命國舅與太子作伐為媒,特備奇珍異寶,到方府行聘。
韓爺奏道:“聖上不必多禮,擇了黃道吉日,命治忠送女進宮,與太子完姻便了。
” 英宗允奏,方治忠領了旨意,自去備辦。
夫人吩咐昭容道:“宮中需要小心,王家之禮,與民衆不同。
” 昭容答應。
不覺吉日已到,各官護送。
昭容到景德殿上,與太子成親,到了次日,聖上降旨文武大臣賜宴。
方治忠加封刑部大堂。
方爺謝恩回衙。
且說馬昭容自從與太子成親之後,雖然恩愛,隻是愁眉不展。
太子問道:“孤家每日看你心中不樂,必然為柳濤之事麼?” 昭容應說:“殿下,我還有生身老母,年已高邁。
膝下并無依靠,所以撇不下心。
” 太子道:“這也容易,待孤家說與國舅知道,宣進京中便了。
” 且言方爺那日正在與夫人言及昭容果然福分,得與太子邂逅相逢,到後來便是正宮娘娘之稱。
忽見家人報說韓國舅到來,要見老爺,方爺連忙出外迎接,見禮坐定。
韓國舅道:“太子與我說,昭容還有親生之母,在這嘉興。
又因柳濤殺死花瓊命案,代為排解。
” 方爺應道:“說昭容之母,待我行文地方官送她來京安頓。
若說柳濤事情,奈是個命案,不便就放他出來。
隻是将他罪名批駁減等從寬就好了。
” 韓國舅稱是,起身相辭回府。
直到今日方才曉得,待我救他無事便了。
” 昭容聽了此言,心頭頓開便問道:“請問恩人高姓尊名?” 太子應說不必問我,日後方知。
殺害花瓊是柳濤非柳濤,包管在我身上救了出來。
你且回去,明日不必來了。
昭容說聲:“多謝恩人。
” 然後上轎,家人使女跟随而去。
那太子看見昭容豐姿俊俏,心中大喜!待我到國舅衙門商議,奏請父王降旨,聘娶此女罷。
主意已定,一直往國舅衙門而來。
這國舅姓韓名羽,官拜中極殿大學士之職,也是忠肝赤膽大臣,與柳相國在日,十分相契。
這一日朝罷回來,正在書房閑坐,忽見家人報說太子到。
韓爺聞言,即刻整頓衣冠擡身出外迎接。
同來裡面見禮坐定,獻茶已畢。
韓爺即問道:“殿下有什麼事情,何不差一内監前來,又為何這般打扮?” 太子笑說:“外甥今日出去郊外玩耍,來至天齊廟,見一年輕女子,哀哀啼哭;在天齊神前告訴,其言語慘傷。
外甥問她的緣故。
” 韓爺道:“那女說什麼事情?” 太子想道:“待我說一句假話哄他。
” 即應說:“那女子名喚馬昭容,有一個表兄,姓柳名濤字樹春,父親名喚柳上傑。
柳樹春在杭州為人慷慨,仗義疏财,濟困扶危。
乃是當今豪傑之士。
因探親到嘉興,與花瓊拜為兄弟。
結拜以來,才過幾日,不知誰人當夜殺死花瓊,将柳樹春誣陷在監,問成死罪。
可笑那問官懼怕花家勢大,求扳無門,十分慘苦。
昭容之父,不期身亡病故。
家甚貧窘,無奈賣身葬父。
遇了方治忠,認為螟蛉之女。
昭容現在京中,要救柳樹春,無門可救。
隻得哭訴天齊大帝。
我看昭容,實在天姿國色,故此來見國舅。
” 說到其間,住口不言。
韓爺會意道:“殿下心事,我已知。
自當處裡。
那柳濤即打點他無事便了。
” 太子歡喜,辭别回宮而去。
韓爺心中打算道:“太子親事,必要奏明朝廷,方好行事。
” 便差家人請方爺到來,少刻方爺入内禀見。
問道:“國舅見召,有何吩咐?” 韓爺便問道:“馬昭容事情。
” 方爺不敢隐瞞,就将在嘉興遇見昭容賣身之事,一一說明。
然問道:“老國舅何以知道?” 韓爺哈哈大笑,說:“你的造化到了!” 就把太子遇見此事說明。
方爺聽了此言,半驚半喜。
喜的繼女得太子請國舅為媒,驚的昭容乃是民家之女,焉能有福承恩?又再想道:“昭容拜我之時,我覺得頭暈眼花,敢是她命中有此大貴?所以與太子邂逅相逢,得成絲羅。
” 隻得假意推道:“繼女容顔醜陋,怎堪與太子結親?” 韓爺道:“這是太子自己看中意的,你也不用套談了。
速速回衙,繪成一圖,待我明朝奏聞聖上便了。
” 方爺大悅,辭别回衙。
與夫人說知其事。
夫人聽見,滿心歡喜。
兩個丫環聞知,心裡喜道:“原來天齊廟中那個後生,就是小帝主,我家小姐,真正有福分,與東宮太子結親,後來太子接位登了基,小姐就是昭容正宮娘娘之尊了。
” 那昭容雖然口裡不言,心内卻也喜歡。
當下方爺差人請了名工書像,繪就昭容形圖,忙呈與韓國舅。
韓爺一看,心中大悅,果然容貌無雙。
次日五更三典,韓國舅呈上描圖,奏明朝廷。
聖上龍顔大悅,傳旨命國舅與太子作伐為媒,特備奇珍異寶,到方府行聘。
韓爺奏道:“聖上不必多禮,擇了黃道吉日,命治忠送女進宮,與太子完姻便了。
” 英宗允奏,方治忠領了旨意,自去備辦。
夫人吩咐昭容道:“宮中需要小心,王家之禮,與民衆不同。
” 昭容答應。
不覺吉日已到,各官護送。
昭容到景德殿上,與太子成親,到了次日,聖上降旨文武大臣賜宴。
方治忠加封刑部大堂。
方爺謝恩回衙。
且說馬昭容自從與太子成親之後,雖然恩愛,隻是愁眉不展。
太子問道:“孤家每日看你心中不樂,必然為柳濤之事麼?” 昭容應說:“殿下,我還有生身老母,年已高邁。
膝下并無依靠,所以撇不下心。
” 太子道:“這也容易,待孤家說與國舅知道,宣進京中便了。
” 且言方爺那日正在與夫人言及昭容果然福分,得與太子邂逅相逢,到後來便是正宮娘娘之稱。
忽見家人報說韓國舅到來,要見老爺,方爺連忙出外迎接,見禮坐定。
韓國舅道:“太子與我說,昭容還有親生之母,在這嘉興。
又因柳濤殺死花瓊命案,代為排解。
” 方爺應道:“說昭容之母,待我行文地方官送她來京安頓。
若說柳濤事情,奈是個命案,不便就放他出來。
隻是将他罪名批駁減等從寬就好了。
” 韓國舅稱是,起身相辭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