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曆代相關文獻輯錄

關燈
正如《越絕》等編,掇拾前人遺帙,而托于子胥、子貢雲耳。

    周氏謂烏頭白、馬生角,脍千裡馬肝,截美人手,皆太史削之,非也。

    惟首二事出遷贊語,自餘雖應劭、王充嘗言,悉不可信。

    吾景濂亦似未深考。

    且書果太史事本,《漢藝文志》乃遺之乎?《漢志》有《荊轲論》五篇,《燕丹》必據此增損成書者。

    (卷三二《四部正訛》。

    程按:《漢書·藝文志》雜家類有《荊轲論》五篇。

    原注:&ldquo轲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

    司馬相如等論之。

    &rdquo明為論說而非紀事。

    顯與《燕丹子》無涉) 22.《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燕丹子》三卷(《永樂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載皆燕太子丹事。

    《漢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注曰:&ldquo不知作者。

    &rdquo雜家有《荊轲論》五篇,注曰:&ldquo司馬相如等論荊轲事,無《燕丹子》之名。

    &rdquo至《隋書·經籍志》始著錄于小說家。

    唐李善注《文選》,始援引其文。

    是其書在唐以前,又《史記·刺客列傳》曰:&ldquo世言荊轲,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

    &rdquo其文見此書中。

    而裴骃《集解》不引此書。

    司馬貞《索隐》曰:《風俗通》及《論衡》皆有此說,仍雲廄門木烏生肉足也,亦不引此書。

    注家引書,以在前者為據,知此書在應劭、王充後矣。

    《史記正義》引田光論夏扶、宋意、秦舞陽事,又引秦王乞聽琴事,均作《燕太子》。

    《索隐》引進金丸、脍馬肝等事,亦作《燕太子》。

    殆傳寫異文欤?《宋志》尚著于錄,至明遂佚,故馬骕作《繹史》,稱《魯連子》、《燕丹子》之類,或真或僞,今皆亡。

    其所輯秦事,引《燕丹子》凡十條,大抵本之《文選注》、《太平禦覽》諸書。

    字句亦頗多舛異。

    今檢《永樂大典》,載有全本,蓋明初尚存。

    然其文實割裂諸書燕丹、荊轲事,雜綴而成。

    其可信者,已見《史記》。

    其他多鄙誕不可信,殊無足采。

    謹仰遵聖訓,附存其目。

    《隋志》作一卷,《唐志》、《宋志》及《文獻通考》并作三卷。

    《永樂大典》所載并為一卷,而實作三篇,故今仍以三卷著錄焉。

    (卷一四三《小說家類存目》) 23.周中孚《鄭堂讀書記》 《燕丹子》一卷(《問經堂叢書》本),不著撰人名氏。

    《四庫全書》存目,《隋志》、《舊唐志》、《崇文總目》、《通考》、《宋志》俱作三卷,惟《新唐志》、《通志》俱作一卷。

    其書久亡,今館臣從《永樂大典》錄出,雖分為三卷,而實未盈十頁,是故乃并為一卷焉。

    其書皆記燕太子丹及荊轲轶事,核之《史記索隐》、唐宋類書所載,其詞略同,審非僞本。

    當由六國遊士哀太子之志,綜其事迹,加之緣飾,故有仰天歎息,烏白頭、馬生角及秦王乞聽琴聲而死之語。

    太史公作《燕世家》、《刺客傳》,俱削之不載焉。

    是本孫淵如師得自河間紀曉岚,以授孫鳳卿刊入叢書,并為之序。

    《楓窗小牍》所載小序,則附錄于後雲。

    (卷六三) 24.俞正燮《癸巳存稿》 《水經注》函谷關雲:燕丹、孟嘗亦義動雞鳴于其下。

    《燕丹子》雲:&ldquo秦王不聽丹歸,謬言曰:&lsquo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

    &rsquo丹仰天歎,果烏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為機發之機,欲陷丹,丹過之,橋為不發。

    夜到關,關門未開,丹為雞鳴,衆雞皆鳴,遂得逃歸。

    &rdquo烏頭白,見《風俗通》、《論衡》。

    古人正名之曰《燕丹太子》,蓋小說家之一種,後人乃題之曰《燕丹子》。

    近《燕丹子》自《永樂大典》中錄出。

    《金樓子》近亦自《永樂大典》中錄出。

    (卷一二《燕丹子》、《金樓子》) 25.李慈銘《孟學齋日記》 此書《四庫》退入小說存目,以為僞作。

    孫淵如與洪筠軒更為校訂,凡三篇,分為三卷,以複《唐志》之舊。

    其末篇記荊轲刺秦王事,自&ldquo圖窮而匕首出&rdquo下雲&ldquo轲左手把秦王袖&hellip&hellip&rdquo所言與《國策》、《史記》大異,以情理度之,皆非事實。

    然文甚古雅,孫氏謂審是先秦古書,誠未必然,要出于宋齊以前高手所為,故至《隋志》始著錄,而唐人如虞世南《北堂書鈔》、張守節《史記正義》、李善《文選注》、馬總《意林》諸書,皆得引之,存此以廣見聞可也。

    (《越缦堂讀書記》九二二頁) 26.譚獻《複堂日記》 閱《燕丹子》,文古而麗密,非由僞造,小說家之初祖。

    章實齋氏固雲&ldquo戰國文體無所不備也。

    &rdquo(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