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uo睹&rdquo。
雅訓:高雅正統的教育。
達人之道:通達事理的人待人接物的道理。
〔17〕鄙意:個人的心意。
自謙之詞。
〔18〕垂覽:請求别人觀看的謙敬之詞。
孫案:&ldquo垂&rdquo本作&ldquo正&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禦覽》引無&ldquo傅&rdquo字。
〔19〕見劫:受到脅迫。
孫案:《意林》引作:&ldquo丈夫恥于受辱,貞女恥于節虧。
&rdquo《太平禦覽》皇親部引作&ldquo丈夫之道,節義廉恥&rdquo,下二句又與今本同,疑有舛訛。
海按:孫引《意林》此二句,後句中&ldquo恥&rdquo作&ldquo羞&rdquo。
〔20〕據鼎不避:面對烹人的湯鼎也不躲避。
據,依、靠。
古代酷刑,大鼎内将水或油煮沸,将人投入活活烹死。
孫案:&ldquo避&rdquo本作&ldquo迴&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21〕斯:這些人,指示代詞。
孫案:&ldquo豈&rdquo本作&ldquo其&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22〕心有所守:心中有堅定的操守、信念。
〔23〕反戾天常:背離天道。
〔24〕最:極端。
孫案:《太平禦覽》皇親部引作&ldquo諸侯最甚&rdquo。
〔25〕曠年相守:長年相互對峙。
〔26〕破國空藏:使國家破産、庫藏用盡。
意指極盡國家财力。
〔27〕重币甘辭:重金厚禮、甜言美語。
〔28〕市:買。
收買,買好。
〔29〕賂:财物。
程校雲:《大典》本無&ldquo于&rdquo字,亦不重&ldquo秦&rdquo字。
〔30〕孫案:《太平禦覽》皇親部引作&ldquo天地&rdquo。
〔31〕孫案:《文選》潘嶽《西征賦》注引&ldquo恨&rdquo下有&ldquo入&rdquo字。
〔32〕&ldquo無以為歎&rdquo,孫案:今本作&ldquo指以為笑&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33〕易水之北:指燕國土地。
易水,發源于今河北易縣,當時在燕國的南部邊境。
〔34〕子大夫:對大夫的美稱。
《漢書·武帝紀》顔師古注:&ldquo子者,人之嘉稱。
大夫,舉官稱也。
志在優賢,故謂之子大夫也。
&rdquo 孫案:《太平禦覽》皇親部引無&ldquo子&rdquo字。
〔35〕謹:慎重。
〔36〕程校雲:《大典》本無&ldquo思&rdquo字。
〔37〕報:回複。
〔38〕虧于行:對品行有損害。
〔39〕傷于性:對生命有傷害。
性,通&ldquo生&rdquo。
海按:此與上句互文見義。
〔40〕悁悁(yuān):郁憤難消。
〔41〕麋軀碎首:粉身碎骨。
〔42〕冀:希圖。
要功:求取成功。
〔43〕從志:放縱志向。
從,同&ldquo縱&rdquo。
〔44〕舉:舉事、行動。
〔45〕尤:錯誤、過失。
〔46〕蹉跌:失足跌倒。
此比喻失誤。
〔47〕疏:疏闊,不切實際。
〔48〕合從:即&ldquo合縱&rdquo。
南北聯合稱&ldquo合縱&rdquo。
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南北合縱以抗秦。
〔49〕并勢:結成一勢。
〔50〕連衡:同&ldquo連橫&rdquo,東西連成橫線。
戰國時張儀遊說東方六國與西方秦國聯合,故又稱為&ldquo連橫&rdquo。
此指與韓、魏兩國聯合。
孫案:《史記·六國表》,燕太子丹質于秦,亡來歸,在始皇十五年。
使荊轲刺秦王,在始皇二十年。
秦滅韓,在始皇十八年。
此言連衡于韓、魏,當在韓未滅以前。
〔51〕倡兵:帶頭起兵。
孫案:&ldquo有&rdquo本作&ldquo無&rdquo,非,今改正。
〔52〕愚鄙:自謙之詞。
累:負擔。
〔53〕不說:即&
雅訓:高雅正統的教育。
達人之道:通達事理的人待人接物的道理。
〔17〕鄙意:個人的心意。
自謙之詞。
〔18〕垂覽:請求别人觀看的謙敬之詞。
孫案:&ldquo垂&rdquo本作&ldquo正&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禦覽》引無&ldquo傅&rdquo字。
〔19〕見劫:受到脅迫。
孫案:《意林》引作:&ldquo丈夫恥于受辱,貞女恥于節虧。
&rdquo《太平禦覽》皇親部引作&ldquo丈夫之道,節義廉恥&rdquo,下二句又與今本同,疑有舛訛。
海按:孫引《意林》此二句,後句中&ldquo恥&rdquo作&ldquo羞&rdquo。
〔20〕據鼎不避:面對烹人的湯鼎也不躲避。
據,依、靠。
古代酷刑,大鼎内将水或油煮沸,将人投入活活烹死。
孫案:&ldquo避&rdquo本作&ldquo迴&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21〕斯:這些人,指示代詞。
孫案:&ldquo豈&rdquo本作&ldquo其&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22〕心有所守:心中有堅定的操守、信念。
〔23〕反戾天常:背離天道。
〔24〕最:極端。
孫案:《太平禦覽》皇親部引作&ldquo諸侯最甚&rdquo。
〔25〕曠年相守:長年相互對峙。
〔26〕破國空藏:使國家破産、庫藏用盡。
意指極盡國家财力。
〔27〕重币甘辭:重金厚禮、甜言美語。
〔28〕市:買。
收買,買好。
〔29〕賂:财物。
程校雲:《大典》本無&ldquo于&rdquo字,亦不重&ldquo秦&rdquo字。
〔30〕孫案:《太平禦覽》皇親部引作&ldquo天地&rdquo。
〔31〕孫案:《文選》潘嶽《西征賦》注引&ldquo恨&rdquo下有&ldquo入&rdquo字。
〔32〕&ldquo無以為歎&rdquo,孫案:今本作&ldquo指以為笑&rdquo,從《太平禦覽》皇親部引改。
〔33〕易水之北:指燕國土地。
易水,發源于今河北易縣,當時在燕國的南部邊境。
〔34〕子大夫:對大夫的美稱。
《漢書·武帝紀》顔師古注:&ldquo子者,人之嘉稱。
大夫,舉官稱也。
志在優賢,故謂之子大夫也。
&rdquo 孫案:《太平禦覽》皇親部引無&ldquo子&rdquo字。
〔35〕謹:慎重。
〔36〕程校雲:《大典》本無&ldquo思&rdquo字。
〔37〕報:回複。
〔38〕虧于行:對品行有損害。
〔39〕傷于性:對生命有傷害。
性,通&ldquo生&rdquo。
海按:此與上句互文見義。
〔40〕悁悁(yuān):郁憤難消。
〔41〕麋軀碎首:粉身碎骨。
〔42〕冀:希圖。
要功:求取成功。
〔43〕從志:放縱志向。
從,同&ldquo縱&rdquo。
〔44〕舉:舉事、行動。
〔45〕尤:錯誤、過失。
〔46〕蹉跌:失足跌倒。
此比喻失誤。
〔47〕疏:疏闊,不切實際。
〔48〕合從:即&ldquo合縱&rdquo。
南北聯合稱&ldquo合縱&rdquo。
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南北合縱以抗秦。
〔49〕并勢:結成一勢。
〔50〕連衡:同&ldquo連橫&rdquo,東西連成橫線。
戰國時張儀遊說東方六國與西方秦國聯合,故又稱為&ldquo連橫&rdquo。
此指與韓、魏兩國聯合。
孫案:《史記·六國表》,燕太子丹質于秦,亡來歸,在始皇十五年。
使荊轲刺秦王,在始皇二十年。
秦滅韓,在始皇十八年。
此言連衡于韓、魏,當在韓未滅以前。
〔51〕倡兵:帶頭起兵。
孫案:&ldquo有&rdquo本作&ldquo無&rdquo,非,今改正。
〔52〕愚鄙:自謙之詞。
累:負擔。
〔53〕不說: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