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的敵人。
他想了一下,對付這種敵人,可以采取虛虛實實的辦法,于是叫參謀們用電話或徒步通知兩個團,在住地找個廣場,而且是離山上的敵人不遠的地方,燒一把火,燒五分鐘就熄滅,再隔半小時,又燒五分鐘。
讓敵人迷迷糊糊。
因為風雨交加,山上灌木柴草很密,敵人是不便也不敢下來的。
黎蘇、馮進文、何宗周一聽都說:“這個辦法好!” 黎蘇立即親自打電話。
司号長和何宗周已經從竈房把一把茅草拿到手上,又用小桶打半桶通紅的火炭,走到門外小曬場按規定時間點火。
這時對面一裡地村莊也點着火了。
霎時東西兩邊山上的機關槍,對着火光打,子彈亂飛亂跳。
這些身經百戰的英雄,聽到槍聲和子彈呼嘯聲,都知道是根本沒有瞄準的亂打。
白軍的弱點更暴露了,他們堅守營房的信心更堅定了。
隻五分鐘,所有火光都熄了,山上的槍聲也停了,過了半點鐘,火又從原處燃起來,兩邊山上的機關槍步槍聲又驚天動地響了,五分鐘後,紅軍把火熄滅,山上的槍聲也停了,好象是紅軍發訊号指揮他們一樣。
“嘩啦——”忽然房頂上震動起來,随即是瓦片落在樓闆上。
郭楚松、黎蘇都不約而同地擡頭去看樓闆,同時緊張地說:“怎麼?” 刹那之後,黎蘇從容地說:“流彈,流彈。
” 槍聲依舊在不斷地怒吼,雨依舊在不斷地傾瀉,雷聲依舊在隆隆地呐喊,宇宙依舊是光明與黑暗互相交替着。
在風雨雷電流彈橫飛包圍的暗室中,依然沒有一點聲音和光明。
門口有人短促地大叫一聲:“報告!” “進來。
”房子裡面幾個人不約而同地說。
門開了,又關住。
手電一亮,見是個全副武裝的通信員,後面跟了兩個年輕的老百姓。
黎蘇走到通信員面前,通信員從衣袋中取出一封信交給黎蘇。
黎蘇拆開一看問通信員說:“兩個地方黨員呢?” 通信員向後一指,說:“就是這兩個同志。
” 郭楚松從黎蘇手上接過信來,看了一下,就去和那兩個便裝的青年談話。
一個穿學生裝的拿把紙傘,頭發平分在兩邊,但并不整齊。
一個穿農民服裝的,拿個鬥笠,戴一頂破舊的小氈帽。
他們被淋濕了,手腳有點發抖。
“哪位是朱平同志?” “我。
”穿學生服的說。
“你是張長發同志嗎?” “是。
”穿農民衣服的說。
“今晚雷雨交加,又在打槍,你們辛苦了。
” “不要緊。
” “你們那裡昨天下午到了國民黨軍隊嗎?” “我說一說。
”穿學生裝的說,“昨天快黃昏的時候,他們就到了。
” “有多少人?” “我們眼睛看到的,恐怕也有千多人,後面還在拉線來,不知究竟有多少。
我們不敢問他們是哪部分的,但聽他們的聲音,大部分是湖南的。
他們到了不久,我們就聽說紅軍也到了這裡,所以沒有等他們到齊,我倆就臨時約定,到你們這裡來報告消息,” “你們來的時候,他們向這裡前進沒有?” “沒有,隻見到他們向這裡派出哨兵。
” “他讓你們過來嗎?” “我們怕他們不讓我們通過,就彎過他們的哨線從小路來,所以弄得這時候才找到你們。
” “你們怎麼知道我們來了?” “我們那裡人到這裡趕圩,他們是在你們到這裡之後才動身回去的。
他們回去的時候,白軍比他們還早一點到。
” “你們在路上就聽到響槍了吧?” “離這裡三四裡地就聽到了。
” “你們怎樣找到隊伍的?” “我們聽到今天從這裡回去的人說,你們有隊伍住在這些村子裡,我們就走到這裡。
” 黃晔春也來了,興奮地聽他們講話。
這似乎是一晝夜以來最振奮的一次,他和郭楚松一樣,看到兩個沒有一點軍事經驗的地方黨員,冒險跑來報告軍事情況,感動得幾乎流下淚來。
郭楚松一把拉住他們那冰涼的手,熱情而感激地說:“朱同志,張同志,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黃晔春、黎蘇、馮進文同聲感歎道:“你們真是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 是啊,紅軍之所以能存在,地方黨的支持是十分
他想了一下,對付這種敵人,可以采取虛虛實實的辦法,于是叫參謀們用電話或徒步通知兩個團,在住地找個廣場,而且是離山上的敵人不遠的地方,燒一把火,燒五分鐘就熄滅,再隔半小時,又燒五分鐘。
讓敵人迷迷糊糊。
因為風雨交加,山上灌木柴草很密,敵人是不便也不敢下來的。
黎蘇、馮進文、何宗周一聽都說:“這個辦法好!” 黎蘇立即親自打電話。
司号長和何宗周已經從竈房把一把茅草拿到手上,又用小桶打半桶通紅的火炭,走到門外小曬場按規定時間點火。
這時對面一裡地村莊也點着火了。
霎時東西兩邊山上的機關槍,對着火光打,子彈亂飛亂跳。
這些身經百戰的英雄,聽到槍聲和子彈呼嘯聲,都知道是根本沒有瞄準的亂打。
白軍的弱點更暴露了,他們堅守營房的信心更堅定了。
隻五分鐘,所有火光都熄了,山上的槍聲也停了,過了半點鐘,火又從原處燃起來,兩邊山上的機關槍步槍聲又驚天動地響了,五分鐘後,紅軍把火熄滅,山上的槍聲也停了,好象是紅軍發訊号指揮他們一樣。
“嘩啦——”忽然房頂上震動起來,随即是瓦片落在樓闆上。
郭楚松、黎蘇都不約而同地擡頭去看樓闆,同時緊張地說:“怎麼?” 刹那之後,黎蘇從容地說:“流彈,流彈。
” 槍聲依舊在不斷地怒吼,雨依舊在不斷地傾瀉,雷聲依舊在隆隆地呐喊,宇宙依舊是光明與黑暗互相交替着。
在風雨雷電流彈橫飛包圍的暗室中,依然沒有一點聲音和光明。
門口有人短促地大叫一聲:“報告!” “進來。
”房子裡面幾個人不約而同地說。
門開了,又關住。
手電一亮,見是個全副武裝的通信員,後面跟了兩個年輕的老百姓。
黎蘇走到通信員面前,通信員從衣袋中取出一封信交給黎蘇。
黎蘇拆開一看問通信員說:“兩個地方黨員呢?” 通信員向後一指,說:“就是這兩個同志。
” 郭楚松從黎蘇手上接過信來,看了一下,就去和那兩個便裝的青年談話。
一個穿學生裝的拿把紙傘,頭發平分在兩邊,但并不整齊。
一個穿農民服裝的,拿個鬥笠,戴一頂破舊的小氈帽。
他們被淋濕了,手腳有點發抖。
“哪位是朱平同志?” “我。
”穿學生服的說。
“你是張長發同志嗎?” “是。
”穿農民衣服的說。
“今晚雷雨交加,又在打槍,你們辛苦了。
” “不要緊。
” “你們那裡昨天下午到了國民黨軍隊嗎?” “我說一說。
”穿學生裝的說,“昨天快黃昏的時候,他們就到了。
” “有多少人?” “我們眼睛看到的,恐怕也有千多人,後面還在拉線來,不知究竟有多少。
我們不敢問他們是哪部分的,但聽他們的聲音,大部分是湖南的。
他們到了不久,我們就聽說紅軍也到了這裡,所以沒有等他們到齊,我倆就臨時約定,到你們這裡來報告消息,” “你們來的時候,他們向這裡前進沒有?” “沒有,隻見到他們向這裡派出哨兵。
” “他讓你們過來嗎?” “我們怕他們不讓我們通過,就彎過他們的哨線從小路來,所以弄得這時候才找到你們。
” “你們怎麼知道我們來了?” “我們那裡人到這裡趕圩,他們是在你們到這裡之後才動身回去的。
他們回去的時候,白軍比他們還早一點到。
” “你們在路上就聽到響槍了吧?” “離這裡三四裡地就聽到了。
” “你們怎樣找到隊伍的?” “我們聽到今天從這裡回去的人說,你們有隊伍住在這些村子裡,我們就走到這裡。
” 黃晔春也來了,興奮地聽他們講話。
這似乎是一晝夜以來最振奮的一次,他和郭楚松一樣,看到兩個沒有一點軍事經驗的地方黨員,冒險跑來報告軍事情況,感動得幾乎流下淚來。
郭楚松一把拉住他們那冰涼的手,熱情而感激地說:“朱同志,張同志,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黃晔春、黎蘇、馮進文同聲感歎道:“你們真是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 是啊,紅軍之所以能存在,地方黨的支持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