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伊園家潰亡了
關燈
小
中
大
繼續往下說:“假定是這樣,那麼若菜需要多少時間來辦事呢?首先她必須去倉庫拿那裝有劇毒B的小瓶,然後到廚房,将桌上的牛奶倒人武丸的餐盤中,再加入劇毒B,然後拿給武丸喝——從離開客廳到回來,我估計大約要花十至十五分鐘。
“那麼,在這段空白的時間内,是否有人能突破二樓的密室狀态呢?——答案是沒有。
“如果要趁若菜離開客廳之際,爬上二樓殺死笹枝,在房中翻箱倒櫃,搜刮一些金飾後,再下樓逃走,那麼隻有十到十五分鐘是不夠用的。
即使翻箱倒櫃的人是笹枝自己而非兇手,也是一樣。
若有人持刀攻擊笹枝,她定會全力拚搏,奮勇抵抗,不可能引頸受戮,坐以待斃。
就算兇手是熟識的人,要偷襲她之前,也需要花點時間示好接近,才能趁隙偷襲。
若隻有十分鐘或十五分鐘,無論如何是辦不到的。
“另一種可能就是:兇手在更早的時候——在二樓因若菜和輕子而變成密室以前——就已潛入二樓躲藏。
笹枝於兩點多上樓之後,兇手仍隐影藏形,直到四點左右才現身做案,再趁若菜離開客廳之際下樓逃走。
福田兄,你抵家時,若菜不是去門口接你嗎?兇手就可以在那短短的時間内逃之天天。
“然而這種假設仍不成立,因為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在場證明。
相關人士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曾經消失那麼久。
何況若是如此,則兇手的行為就如同兒戲,毫無「必然性”可言。
如果是職業殺手所為,或許還能解釋,但這樣一來,就變成另一個範疇之内的事了,所以不予考慮。
“因此……”井坂深吸一口氣,說道。
“檢讨過各種可能性之後,依然無法破解笹枝命案中的密室之謎。
換句話說,欲潛入二樓殺掉笹枝再逃走,是一件絕不可能辦到之事。
” 松夫的目光不知何時又栘到膝蓋上。
井坂腰杆一挺,望著松夫那張憔悴的臉。
“福田兄,這樣你明白了嗎?” 松夫雙肩正微微顫抖。
井坂看著他,下結論道:“隻剩一種可能,那就是:笹枝實為自殺。
” ★ 布谷鳥挂鐘開始報時,十一點整。
那鳥叫聲和室内的氣氛,實在很不搭調。
井坂等報時完畢後,才繼續說道:“為挽救伊園家瀕臨崩潰的經濟,笹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這是最易理解的動機。
今年春天她才投保壽險,所以目标是身故保險金,但不能被人知道是自殺。
現今雖然有不少保險種類。
規定:若簽約一年之後才自戕,仍可領取保險金,但笹枝已不能等到那時候了。
破産迫在眉睫,她可不能慢慢等,於是隻好決定自我了斷,并設法僞裝成他殺或是意外死亡。
“她決定在七月五日星期六下午實行,地點則是選在這裡的二樓。
當天是阿常的忌日。
和母親死在同一個日期……她大概是這樣想吧!另外,或許也有「不讓家人蒙上謀殺嫌疑”的意圖也說不定。
“星期六下午的話,福田兄,最近你都是利用這段時間跟情人幽會的樣子,這樣你就有不在場證明了。
和男也會一如往常,跟朋友出外遊蕩吧?若菜的話,絕不可能自行爬上二樓。
樽夫則因年紀幼小,不會被警方懷疑——笹枝的如意算盤大概是這麼打的吧? “她抱著武丸走上了二樓,大約花了兩個鐘頭的時間做最後的考慮,終於決定依計而行。
首先,她在日式房和卧房中翻箱倒櫃,做出遭小偷洗劫的樣子。
這是要讓人以為兇手就是那名宵小。
此時她弄出的聲響,就是四點二十分左右,若菜在這裡聽見的怪聲。
那些不翼而非的錢包首飾之類,她大概是在上二樓之前,就已處理掉了。
“留下遭竊的痕迹之後,她就進入日式房間。
那是她選來做為「命案現場」的地點。
然後她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兇器,那是安全剃刀的刀片,她就用那刀片割斷了自己的頸動脈。
” “慢、慢著!井坂先生。
”松夫以戰戰兢兢的語氣插嘴道。
“那日式房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剃刀的刀片之類……” 井坂輕輕點頭道:“不錯。
正因現場并無兇器,警方才會立刻斷定說不可能是自殺。
” “是呀!那時我也在場。
其他房間也一樣,根本就沒見到可當兇器的物品。
” “關鍵就在這裡,福田兄,這是笹枝所用的詭計。
” “詭計?”松夫歪著脖子問。
井坂再度點頭道:“不錯,隻是單純的詭計。
抱著武丸上樓,便是欲施此計。
” “武丸?”松夫的脖子更歪了。
“利用武丸來施計?” “正是,武丸的任務是:把兇器帶離現場。
在執行計畫之前,因怕它會到處亂跑,所以大概是把他關在壁櫥内吧。
” “武丸竟……” “據我推測,具體的做法大概是這樣:先把刀片綁在一根細而結實的線上,也可用膠帶或強力膠黏住。
那線的另一端就綁在武丸的項圈上。
綁妥之後,笹枝就刎頸而亡。
武丸見鮮血狂噴,吓得欲往外奔逃,但因房門緊鎖,無法跑到走廊,於是隻好從那打開的窗戶逃出去。
綁在線上的刀片也就被武丸帶出窗外。
榻米和窗框上的血迹,便是那刀片被拖出去時留下的。
“笹枝的想法是:若現場找不到兇器,那警方定會判斷她是遭人殺害的。
她平素喜讀推理小說,或許曾在柯南道爾、班達因或艾勒裡昆恩的名作中,看過同類詭計,於是加以改造變形,進而定下此計。
” “但、但是……”松夫又打岔。
“武丸的項圈上,既無兇器也無絲線,怎會……” “那也是笹枝所動的手術。
”井坂答得很乾脆,毫不猶豫。
“她隻要在那絲線和項圈之間再接上一物即可。
譬如說,将衛生紙搓成一條紙撚,把紙撚綁在項圈上,再将絲線綁在那紙撚上。
“在此必須考慮到武丸那種不像貓的習性。
它喜歡泡水,常跳到庭院中的池塘裡戲水,據說那樣做可以纡解它的精神壓力……不是嗎? “既然如此,當武丸目睹笹枝自戕之慘狀後,因鮮血狂噴,它吓得逃出窗外,這時它會如何呢?很可能就會直奔池塘,跳入水中吧?這種想法極可能是對的。
笹枝應當也是如此預料。
若跳進池塘,則那紙撚就會迅速溶解爛掉,於是絲腺脫離項圈,那刀片便永沉地底——她的巧計就是如此安排的。
” “照你這麼說,若大搜池底,即可找到兇器,是嗎?” “大概不會錯。
若真找到,即成重要證據。
不過我想,刀片之上可能驗不出指紋,因為笹枝随時都戴著塑膠手套。
”井坂往沙發椅背上三異,輕撫髭須。
“就這樣,笹枝遂行了她那「僞裝成他殺的自殺」。
若警方若中計,必将此案視為單純的「強盜殺人」,而大張警網,去搜捕那根本不存在的兇手。
然而事出意料,在關鍵時刻,竟然出現了一個她并未計算在内的人物,那就是内人輕子。
“現場那扇窗戶開著,一來是要讓武丸有路可逃,二來是欲掩人耳目,讓警方以為兇手是從那裡逃走的。
不料輕子竟一直在對面監視,結果形成了「意料之外的密室狀态」。
輕子堅稱「無任何人進出陽台」,此言雖不假,卻有一要事遺漏未說,那就是武丸的行動。
武丸曾從那窗子跳出來,輕子當然看見了,但因那隻不過是一隻小貓,她認為不值一提,所以也沒有特地說出來。
另外也可能是:小貓原本就是她視覺上的盲點,所以她「視若無睹」,即使看見了,也是「視而不見」。
” ★ 井坂仍繼續說明,但我绫辻行人在此必須插嘴。
我是這“解決篇”的記述者,必須向各位讀者解釋一下。
正如以上所述,福田笹枝乃是自行了斷而非遭人殺害,但在本作品的“問題篇乙當中,曾多次使用“殺人”、“遇害”、“兇殺”等字眼來指稱此案。
這些詞語都是指r他殺”而言,并不包含“自殺”在内,此乃正統推理小說的基本規定之一。
所以,可能會有許多讀者認為:在旁白文字中以這些字眼記述,是“不公平”的。
但這純粹是誤解。
請各位讀者仔細回想一下,我在讀完那“井坂南哲以小說文體寫下的「命案」發生經過”之後,對井坂闡釋的“正統推理小說寫作規則”之内容,如此即可明白。
那“問題篇”的所有文字,都是井坂在得知此案真相之前寫的。
不僅如此,旁白文字中出現“殺人”等字眼的,全都是在後面那一部分。
亦即,隻有在“以第三人稱書寫的部分”結束之後,由井坂以第一人稱記述的部分才出現“殺人”等詞語。
也就是說,那些詞句全都是“井坂因為誤認而寫出的記述文字”,是無可避免的,絕非氣故意寫下的不實記述”。
因此,這不能叫做“不公平”。
★ “至此,笹枝喪命之謎,總算真相大白,但仍有二謎未解,一為同一天發生的武丸遭毒斃之謎,二是日前若菜中毒而死之謎。
”井坂繼續說道。
“武丸果如笹枝所料,拖著那刀片從窗戶跳到庭院,又入池塘泡水,然後經廚房的小貓門回到屋内。
據若菜所言,那時大約是下午四點五十分。
雖說武丸的死亡推定時刻為「以下午五點十五分為中心的一小時之内”,但若菜所言如果不假,則它至少在四點五十分左右還活著。
因劇毒B為即效性毒藥,故武丸中毒時刻應在四點五十分之後。
“在這裡,武丸那身為貓卻不像貓的習性,又再度成為關鍵。
福田兄,這點你懂嗎?” “這……”松夫歪著脖子,以毫無把握的語氣說道: “武丸确實不像普通的貓,反倒比較像狗。
它聽得懂「坐下」、「握手」、「停」這些話。
” “對了,關鍵就在這裡。
” “哦?” “據說武丸教養良好,訓練有素,即使眼前山珍羅列,海味畢陳,若不說「開動」,它也絕不敢進食嘗鮮,是不是呢?” “沒錯,它向來循規蹈矩,唯命是從……” “我又聽說,若食物放在餐盤上,它更會嚴守命令。
即使四下無人,若無指令,它也絕不敢沾嘴偷吃。
此事是否為真?” “沒錯。
” “重點即在於此,武丸不會像普通貓那樣,看見盤中有食物就随意吃喝,大快朵頤。
毒殺它的兇手,就是利用了這種習性。
“兇手在牛奶中下毒之後,将盤子擺到武丸面前。
此時必須說一聲「開動」,否則武丸絕不會去暍那牛奶。
” “啊,原來是這樣。
” “兇手於下午四點五十分過後,在廚房自行調配了毒牛奶,拿給武丸,并命它喝下——福田兄,這「四點五十分過後”是何意,想必你也知道吧?” 松夫又開始歪脖子,表情似乎很沒自信的樣子。
“四點五十分……将近五點……”他喃喃自語,頻頻眨眼,直扶眼鏡的框架,猛擦鼻頭的汗水……片刻後才答道:“唔,那是笹枝即将從二樓下來的時間。
莫非你是指這個?” “正是!”井坂眉開眼笑,狀似十分滿意。
“一到下午五點,笹枝就會從二樓下來,進入廚房,邊聽廣播節目邊做晚餐。
據說她最近每天都這樣,好像每個和她熟識的人都知道。
所以此案中所有相關人士,包括福田兄你、和男、若菜、阿樽,還有盛介及妙子等,都有可能是毒殺武丸的兇手。
育也或許該算唯一的例外,他雖酷愛淩虐動物,但我想,他應該沒有足夠的智能可以毒殺動物。
“言歸正傳,兇手是在下午四點五十分過後,才在廚房毒殺武丸的。
那應該是笹枝下樓的時間,就算當時她不在廚房,兇手也一定會想到:她随時都有可能出現。
“在這種情況之下,兇手還敢下手毒殺武丸嗎?應該不會才對。
要做這種事,隻要另覓良機即可,何況機會多得是。
然而兇手仍舊在此時下手,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到一種可能,那就是:兇手那時已經知道笹枝絕不會下樓來到廚房,知道她已無法前來,知道她已經魂歸天國,命喪九幽,因此……才敢如此做。
“那麼,是否有人能在那時就得知笹枝已死呢?如果有的話,那是誰呢?隻有一個人有可能,就是能夠在這客廳中發現鮮血從天花闆流到牆上的那個人——若菜!” “若菜?哎呀……”松夫以手按額,緩緩搖頭。
“……井坂先生,你莫非是在說,若菜之死其實也和笹枝一樣,是自殺的?”他好像到此刻才了解事件真相的樣子。
“我想應該八九不離十。
”井坂點頭道。
他心如刀割。
“若菜早巳一蹶不振,萬念俱灰。
她是何時下定決心要自戕尋短的,我也無法明了,但我想,她一定是已經——難過到生不如死的地步了。
“案發當天的下午四點二十分左右,她聽到二樓有奇怪的聲響。
起先她不明就裡,隻感納悶,但接下來天花闆竟滲出鮮血般的液體,於是她想:樓上好像出事了,隻有笹枝在那裡,那她一定……若菜擔心不已,便高聲呼叫,然而樓上毫無回應。
“就在此時,武丸從廚房來到客廳。
它剛在池塘中泡過水,但因身上沾了笹枝頸部噴出來的血,那些血尚未完全沖掉,所以仍是渾身血污。
若菜見了會聯想到什麼,我也無從知曉。
總之,她大概是如此判斷——二樓一定發生了極其恐怖的事,大姊已血濺五步,連樓下的天花闆都滲出血來,可見是大量出血,也許大姊已因失血過多而一命歸陰…… “普通人遇到這種狀況,一定會設法通知别人,向外求援。
那時阿博就在「裡面那間」,叫他去樓上看看也可以。
但若菜并未那樣做,她認為姊姊已經死了。
這種悲觀的想法,更加深了她心中的絕望感,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将以前的「某種打算」付諸實行。
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到倉庫去拿那骷髅瓶中的藥粉,讓武丸吃下去。
” “……” “福田兄,想必你已明白了吧?武丸被當成了「實驗品」。
骷髅瓶中有不明粉末,那是毒藥嗎?動物服下後會死嗎?要多少分量才會緻命呢?若菜想知道的就是這些,因此便拿武丸來做實驗。
“她大概是——我這是純屬臆測——看武丸不順眼,才如此做的。
整個伊園家瀕臨破滅,人人自危,個個倒楣,唯獨武丸自由自在,快樂逍遙。
若菜說不定因此而對它産生了強烈的妒恨之心。
這種心理可能也是将之當成「實驗品」的部分原因吧。
” “你是說,若菜在确定那是劇毒之後,過了沒多久,也跟著仰藥自盡了?” “不錯。
” 井坂凝視著面露沈痛表情的松夫,針對最後一個命題加以說明。
“關於武丸遭毒斃一事,我一開始就認為有件事很奇怪,那就是:兇手為何要用劇毒B來毒殺武丸? “那骷髅瓶中的粉末,可能是毒藥,但也隻是可能而已。
案發當天倉庫中卻有另一瓶毒藥,而且已确知此為劇毒。
那就是你在前一天晚上帶回家的劇毒A。
你曾在所有人面前說「就算隻是極少量,一旦人口也會立即緻命」。
既然如此,兇手隻要使用劇毒A就行了。
“然而最後,兇手并未拿那已确知效果的廣口瓶,而是選了來曆不明的骷髅瓶。
這是因為:即使想拿那廣口瓶,也拿不到。
” “唉……”松夫長歎一聲。
“因為那廣口瓶是放在壁櫥的最上面一格。
” “不錯,那是你放的。
因為太高了,若菜隻能坐在輪椅上,根本無法站起來,所以手再怎麼伸也拿不到,於是隻好……” 松夫垂頭喪氣,再度長歎一聲。
他到底有何感觸呢?井坂正要開始想像,但随即作罷,他講了這麼久的話,已經筋疲力盡了。
我真不配演這種角色——井坂此時才這麼想。
★ 最後,這“解決篇”的記述者,也就是我绫辻行人,有些話要對讀者說。
“發生在伊園家的這件怪異兇殺案,兇手究竟是誰?” 我曾在前面的“向讀者挑戰”一文中如此提問。
此句中的“兇殺案”當然是指“武丸慘遭殺害這件兇案”,所以正确答案應該是“伊園若菜”四個字。
笹枝之死與若菜之亡皆為「自殺案」,不是「兇殺案」。
倘若有人能如上文一般,藉著合乎邏輯的推理,得知一連串命案的真相,那這個人一定能夠看出此問句的正确涵義。
在“問題篇”當中,對這三件命案的描述,有時會把“自殺”與“他殺”混為一談,使用了錯誤的字眼。
這在前面已說過,乃因記述者井坂先生誤認事實所造成,是無法避免的。
那“挑戰書”中的文字就不同了,那是我绫辻行人在讀過井坂先生的原稿後,将之當成“猜兇手小說”來看待,從而推理出真相,然後才寫出來的。
因此,有些字眼雖相同,涵義卻不一樣。
請各位讀者明鑒。
還有,“謀殺案的兇手向未完成達成其最初的目的。
” 我曾在“問題篇”的末尾,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很明白了吧?“謀殺案(毒殺武丸)的兇手若菜,尚未完成達成其最初的目的(拿骷髅瓶中粉末給武丸吃,确認為劇毒後,自己亦仰藥自盡)。
” 随後我又說“接下來就輪到若菜了”,那意思也是一樣。
起初是笹枝自殺,接下來就輪到若菜自殺了——這是我的推測,我隻不過把它說出來而已。
——報告完畢。
有點畫蛇添足,敬請海涵。
直到那一年的年底,我都還在跟那“惡夢計畫”搏鬥,苦惱萬分。
其間井坂僅跟我聯絡過一次,但不是撥電話,而是寫信給我。
打過好幾次電話,都打不通,隻好寫信——那信的開頭這麼寫,接著就簡單記述了伊園家後來的情形。
信上說,松夫聽了井坂的分析後,得知命案真相,便決定源源本本告訴警方。
結果,笹枝的死亡保險金不能領了,伊園家的經濟狀況因而陷入更窘迫的境地。
就在那時,暑假才剛結束,樽夫就和人大打出手。
他因飽受欺淩,恨火難消,怒氣難平,最後終於爆發出來。
好幾名頑童欺負他,他便拿出美工刀撲過去,讓其中兩人倒於血泊之中。
但他也遭到别的小阿反擊圍毆,倒地不起。
對方因群情激憤,拳打腳踢,不肯罷休。
樽夫最後終於小命難保,斷絕身亡。
據說是因頭部要害被打中,緻腦内出血而死。
過沒多久,和男也死星照命。
他向中島田借來機車,獨自騎乘,四處狂飄,結果撞上路邊護欄,當場斃命。
據說死時脖子扭了一百八十度,臉上還是一副嘿嘿怪笑的表情。
僅存的松夫在和男死後一個多月,也難逃劫數,一命嗚呼。
他在上班途中從月台跌落鐵軌上,被疾馳而來的電車輾成肉醬,粉身碎骨。
查不出是自殺還是意外,但據說有人在他墜落之前聽見他口中直念“我不會再受騙了,我再也不會上當受騙了”。
總而言之,長久以來一直堪稱是日本“安樂之家”模範的伊園家,就這樣土崩瓦解,覆滅潰亡了。
位於S町的家園土地已轉賣他人,好像明年年初就要全面拆除的樣子。
至於井坂自己,他必須考慮一些事,因此決定要跟輕子移居海外…… 我讀完信,便想打電話給井坂,不料翻遍所有記事本、電話簿、住址簿……都找不到他的資料。
沒辦法,隻好寫信了……我邊想邊拿起他寄來的那個信封。
但不知何故,寄件人地址的部分卻因墨水暈開,字迹全部糊掉而無法辨識……哎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扔掉那信封,往地上一躺,仰向朝上。
“累死我了!”我茫然呆望天花闆,唉聲歎氣發牢騷。
“那麼,在這段空白的時間内,是否有人能突破二樓的密室狀态呢?——答案是沒有。
“如果要趁若菜離開客廳之際,爬上二樓殺死笹枝,在房中翻箱倒櫃,搜刮一些金飾後,再下樓逃走,那麼隻有十到十五分鐘是不夠用的。
即使翻箱倒櫃的人是笹枝自己而非兇手,也是一樣。
若有人持刀攻擊笹枝,她定會全力拚搏,奮勇抵抗,不可能引頸受戮,坐以待斃。
就算兇手是熟識的人,要偷襲她之前,也需要花點時間示好接近,才能趁隙偷襲。
若隻有十分鐘或十五分鐘,無論如何是辦不到的。
“另一種可能就是:兇手在更早的時候——在二樓因若菜和輕子而變成密室以前——就已潛入二樓躲藏。
笹枝於兩點多上樓之後,兇手仍隐影藏形,直到四點左右才現身做案,再趁若菜離開客廳之際下樓逃走。
福田兄,你抵家時,若菜不是去門口接你嗎?兇手就可以在那短短的時間内逃之天天。
“然而這種假設仍不成立,因為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在場證明。
相關人士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曾經消失那麼久。
何況若是如此,則兇手的行為就如同兒戲,毫無「必然性”可言。
如果是職業殺手所為,或許還能解釋,但這樣一來,就變成另一個範疇之内的事了,所以不予考慮。
“因此……”井坂深吸一口氣,說道。
“檢讨過各種可能性之後,依然無法破解笹枝命案中的密室之謎。
換句話說,欲潛入二樓殺掉笹枝再逃走,是一件絕不可能辦到之事。
” 松夫的目光不知何時又栘到膝蓋上。
井坂腰杆一挺,望著松夫那張憔悴的臉。
“福田兄,這樣你明白了嗎?” 松夫雙肩正微微顫抖。
井坂看著他,下結論道:“隻剩一種可能,那就是:笹枝實為自殺。
” ★ 布谷鳥挂鐘開始報時,十一點整。
那鳥叫聲和室内的氣氛,實在很不搭調。
井坂等報時完畢後,才繼續說道:“為挽救伊園家瀕臨崩潰的經濟,笹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這是最易理解的動機。
今年春天她才投保壽險,所以目标是身故保險金,但不能被人知道是自殺。
現今雖然有不少保險種類。
規定:若簽約一年之後才自戕,仍可領取保險金,但笹枝已不能等到那時候了。
破産迫在眉睫,她可不能慢慢等,於是隻好決定自我了斷,并設法僞裝成他殺或是意外死亡。
“她決定在七月五日星期六下午實行,地點則是選在這裡的二樓。
當天是阿常的忌日。
和母親死在同一個日期……她大概是這樣想吧!另外,或許也有「不讓家人蒙上謀殺嫌疑”的意圖也說不定。
“星期六下午的話,福田兄,最近你都是利用這段時間跟情人幽會的樣子,這樣你就有不在場證明了。
和男也會一如往常,跟朋友出外遊蕩吧?若菜的話,絕不可能自行爬上二樓。
樽夫則因年紀幼小,不會被警方懷疑——笹枝的如意算盤大概是這麼打的吧? “她抱著武丸走上了二樓,大約花了兩個鐘頭的時間做最後的考慮,終於決定依計而行。
首先,她在日式房和卧房中翻箱倒櫃,做出遭小偷洗劫的樣子。
這是要讓人以為兇手就是那名宵小。
此時她弄出的聲響,就是四點二十分左右,若菜在這裡聽見的怪聲。
那些不翼而非的錢包首飾之類,她大概是在上二樓之前,就已處理掉了。
“留下遭竊的痕迹之後,她就進入日式房間。
那是她選來做為「命案現場」的地點。
然後她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兇器,那是安全剃刀的刀片,她就用那刀片割斷了自己的頸動脈。
” “慢、慢著!井坂先生。
”松夫以戰戰兢兢的語氣插嘴道。
“那日式房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剃刀的刀片之類……” 井坂輕輕點頭道:“不錯。
正因現場并無兇器,警方才會立刻斷定說不可能是自殺。
” “是呀!那時我也在場。
其他房間也一樣,根本就沒見到可當兇器的物品。
” “關鍵就在這裡,福田兄,這是笹枝所用的詭計。
” “詭計?”松夫歪著脖子問。
井坂再度點頭道:“不錯,隻是單純的詭計。
抱著武丸上樓,便是欲施此計。
” “武丸?”松夫的脖子更歪了。
“利用武丸來施計?” “正是,武丸的任務是:把兇器帶離現場。
在執行計畫之前,因怕它會到處亂跑,所以大概是把他關在壁櫥内吧。
” “武丸竟……” “據我推測,具體的做法大概是這樣:先把刀片綁在一根細而結實的線上,也可用膠帶或強力膠黏住。
那線的另一端就綁在武丸的項圈上。
綁妥之後,笹枝就刎頸而亡。
武丸見鮮血狂噴,吓得欲往外奔逃,但因房門緊鎖,無法跑到走廊,於是隻好從那打開的窗戶逃出去。
綁在線上的刀片也就被武丸帶出窗外。
榻米和窗框上的血迹,便是那刀片被拖出去時留下的。
“笹枝的想法是:若現場找不到兇器,那警方定會判斷她是遭人殺害的。
她平素喜讀推理小說,或許曾在柯南道爾、班達因或艾勒裡昆恩的名作中,看過同類詭計,於是加以改造變形,進而定下此計。
” “但、但是……”松夫又打岔。
“武丸的項圈上,既無兇器也無絲線,怎會……” “那也是笹枝所動的手術。
”井坂答得很乾脆,毫不猶豫。
“她隻要在那絲線和項圈之間再接上一物即可。
譬如說,将衛生紙搓成一條紙撚,把紙撚綁在項圈上,再将絲線綁在那紙撚上。
“在此必須考慮到武丸那種不像貓的習性。
它喜歡泡水,常跳到庭院中的池塘裡戲水,據說那樣做可以纡解它的精神壓力……不是嗎? “既然如此,當武丸目睹笹枝自戕之慘狀後,因鮮血狂噴,它吓得逃出窗外,這時它會如何呢?很可能就會直奔池塘,跳入水中吧?這種想法極可能是對的。
笹枝應當也是如此預料。
若跳進池塘,則那紙撚就會迅速溶解爛掉,於是絲腺脫離項圈,那刀片便永沉地底——她的巧計就是如此安排的。
” “照你這麼說,若大搜池底,即可找到兇器,是嗎?” “大概不會錯。
若真找到,即成重要證據。
不過我想,刀片之上可能驗不出指紋,因為笹枝随時都戴著塑膠手套。
”井坂往沙發椅背上三異,輕撫髭須。
“就這樣,笹枝遂行了她那「僞裝成他殺的自殺」。
若警方若中計,必将此案視為單純的「強盜殺人」,而大張警網,去搜捕那根本不存在的兇手。
然而事出意料,在關鍵時刻,竟然出現了一個她并未計算在内的人物,那就是内人輕子。
“現場那扇窗戶開著,一來是要讓武丸有路可逃,二來是欲掩人耳目,讓警方以為兇手是從那裡逃走的。
不料輕子竟一直在對面監視,結果形成了「意料之外的密室狀态」。
輕子堅稱「無任何人進出陽台」,此言雖不假,卻有一要事遺漏未說,那就是武丸的行動。
武丸曾從那窗子跳出來,輕子當然看見了,但因那隻不過是一隻小貓,她認為不值一提,所以也沒有特地說出來。
另外也可能是:小貓原本就是她視覺上的盲點,所以她「視若無睹」,即使看見了,也是「視而不見」。
” ★ 井坂仍繼續說明,但我绫辻行人在此必須插嘴。
我是這“解決篇”的記述者,必須向各位讀者解釋一下。
正如以上所述,福田笹枝乃是自行了斷而非遭人殺害,但在本作品的“問題篇乙當中,曾多次使用“殺人”、“遇害”、“兇殺”等字眼來指稱此案。
這些詞語都是指r他殺”而言,并不包含“自殺”在内,此乃正統推理小說的基本規定之一。
所以,可能會有許多讀者認為:在旁白文字中以這些字眼記述,是“不公平”的。
但這純粹是誤解。
請各位讀者仔細回想一下,我在讀完那“井坂南哲以小說文體寫下的「命案」發生經過”之後,對井坂闡釋的“正統推理小說寫作規則”之内容,如此即可明白。
那“問題篇”的所有文字,都是井坂在得知此案真相之前寫的。
不僅如此,旁白文字中出現“殺人”等字眼的,全都是在後面那一部分。
亦即,隻有在“以第三人稱書寫的部分”結束之後,由井坂以第一人稱記述的部分才出現“殺人”等詞語。
也就是說,那些詞句全都是“井坂因為誤認而寫出的記述文字”,是無可避免的,絕非氣故意寫下的不實記述”。
因此,這不能叫做“不公平”。
★ “至此,笹枝喪命之謎,總算真相大白,但仍有二謎未解,一為同一天發生的武丸遭毒斃之謎,二是日前若菜中毒而死之謎。
”井坂繼續說道。
“武丸果如笹枝所料,拖著那刀片從窗戶跳到庭院,又入池塘泡水,然後經廚房的小貓門回到屋内。
據若菜所言,那時大約是下午四點五十分。
雖說武丸的死亡推定時刻為「以下午五點十五分為中心的一小時之内”,但若菜所言如果不假,則它至少在四點五十分左右還活著。
因劇毒B為即效性毒藥,故武丸中毒時刻應在四點五十分之後。
“在這裡,武丸那身為貓卻不像貓的習性,又再度成為關鍵。
福田兄,這點你懂嗎?” “這……”松夫歪著脖子,以毫無把握的語氣說道: “武丸确實不像普通的貓,反倒比較像狗。
它聽得懂「坐下」、「握手」、「停」這些話。
” “對了,關鍵就在這裡。
” “哦?” “據說武丸教養良好,訓練有素,即使眼前山珍羅列,海味畢陳,若不說「開動」,它也絕不敢進食嘗鮮,是不是呢?” “沒錯,它向來循規蹈矩,唯命是從……” “我又聽說,若食物放在餐盤上,它更會嚴守命令。
即使四下無人,若無指令,它也絕不敢沾嘴偷吃。
此事是否為真?” “沒錯。
” “重點即在於此,武丸不會像普通貓那樣,看見盤中有食物就随意吃喝,大快朵頤。
毒殺它的兇手,就是利用了這種習性。
“兇手在牛奶中下毒之後,将盤子擺到武丸面前。
此時必須說一聲「開動」,否則武丸絕不會去暍那牛奶。
” “啊,原來是這樣。
” “兇手於下午四點五十分過後,在廚房自行調配了毒牛奶,拿給武丸,并命它喝下——福田兄,這「四點五十分過後”是何意,想必你也知道吧?” 松夫又開始歪脖子,表情似乎很沒自信的樣子。
“四點五十分……将近五點……”他喃喃自語,頻頻眨眼,直扶眼鏡的框架,猛擦鼻頭的汗水……片刻後才答道:“唔,那是笹枝即将從二樓下來的時間。
莫非你是指這個?” “正是!”井坂眉開眼笑,狀似十分滿意。
“一到下午五點,笹枝就會從二樓下來,進入廚房,邊聽廣播節目邊做晚餐。
據說她最近每天都這樣,好像每個和她熟識的人都知道。
所以此案中所有相關人士,包括福田兄你、和男、若菜、阿樽,還有盛介及妙子等,都有可能是毒殺武丸的兇手。
育也或許該算唯一的例外,他雖酷愛淩虐動物,但我想,他應該沒有足夠的智能可以毒殺動物。
“言歸正傳,兇手是在下午四點五十分過後,才在廚房毒殺武丸的。
那應該是笹枝下樓的時間,就算當時她不在廚房,兇手也一定會想到:她随時都有可能出現。
“在這種情況之下,兇手還敢下手毒殺武丸嗎?應該不會才對。
要做這種事,隻要另覓良機即可,何況機會多得是。
然而兇手仍舊在此時下手,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到一種可能,那就是:兇手那時已經知道笹枝絕不會下樓來到廚房,知道她已無法前來,知道她已經魂歸天國,命喪九幽,因此……才敢如此做。
“那麼,是否有人能在那時就得知笹枝已死呢?如果有的話,那是誰呢?隻有一個人有可能,就是能夠在這客廳中發現鮮血從天花闆流到牆上的那個人——若菜!” “若菜?哎呀……”松夫以手按額,緩緩搖頭。
“……井坂先生,你莫非是在說,若菜之死其實也和笹枝一樣,是自殺的?”他好像到此刻才了解事件真相的樣子。
“我想應該八九不離十。
”井坂點頭道。
他心如刀割。
“若菜早巳一蹶不振,萬念俱灰。
她是何時下定決心要自戕尋短的,我也無法明了,但我想,她一定是已經——難過到生不如死的地步了。
“案發當天的下午四點二十分左右,她聽到二樓有奇怪的聲響。
起先她不明就裡,隻感納悶,但接下來天花闆竟滲出鮮血般的液體,於是她想:樓上好像出事了,隻有笹枝在那裡,那她一定……若菜擔心不已,便高聲呼叫,然而樓上毫無回應。
“就在此時,武丸從廚房來到客廳。
它剛在池塘中泡過水,但因身上沾了笹枝頸部噴出來的血,那些血尚未完全沖掉,所以仍是渾身血污。
若菜見了會聯想到什麼,我也無從知曉。
總之,她大概是如此判斷——二樓一定發生了極其恐怖的事,大姊已血濺五步,連樓下的天花闆都滲出血來,可見是大量出血,也許大姊已因失血過多而一命歸陰…… “普通人遇到這種狀況,一定會設法通知别人,向外求援。
那時阿博就在「裡面那間」,叫他去樓上看看也可以。
但若菜并未那樣做,她認為姊姊已經死了。
這種悲觀的想法,更加深了她心中的絕望感,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将以前的「某種打算」付諸實行。
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到倉庫去拿那骷髅瓶中的藥粉,讓武丸吃下去。
” “……” “福田兄,想必你已明白了吧?武丸被當成了「實驗品」。
骷髅瓶中有不明粉末,那是毒藥嗎?動物服下後會死嗎?要多少分量才會緻命呢?若菜想知道的就是這些,因此便拿武丸來做實驗。
“她大概是——我這是純屬臆測——看武丸不順眼,才如此做的。
整個伊園家瀕臨破滅,人人自危,個個倒楣,唯獨武丸自由自在,快樂逍遙。
若菜說不定因此而對它産生了強烈的妒恨之心。
這種心理可能也是将之當成「實驗品」的部分原因吧。
” “你是說,若菜在确定那是劇毒之後,過了沒多久,也跟著仰藥自盡了?” “不錯。
” 井坂凝視著面露沈痛表情的松夫,針對最後一個命題加以說明。
“關於武丸遭毒斃一事,我一開始就認為有件事很奇怪,那就是:兇手為何要用劇毒B來毒殺武丸? “那骷髅瓶中的粉末,可能是毒藥,但也隻是可能而已。
案發當天倉庫中卻有另一瓶毒藥,而且已确知此為劇毒。
那就是你在前一天晚上帶回家的劇毒A。
你曾在所有人面前說「就算隻是極少量,一旦人口也會立即緻命」。
既然如此,兇手隻要使用劇毒A就行了。
“然而最後,兇手并未拿那已确知效果的廣口瓶,而是選了來曆不明的骷髅瓶。
這是因為:即使想拿那廣口瓶,也拿不到。
” “唉……”松夫長歎一聲。
“因為那廣口瓶是放在壁櫥的最上面一格。
” “不錯,那是你放的。
因為太高了,若菜隻能坐在輪椅上,根本無法站起來,所以手再怎麼伸也拿不到,於是隻好……” 松夫垂頭喪氣,再度長歎一聲。
他到底有何感觸呢?井坂正要開始想像,但随即作罷,他講了這麼久的話,已經筋疲力盡了。
我真不配演這種角色——井坂此時才這麼想。
★ 最後,這“解決篇”的記述者,也就是我绫辻行人,有些話要對讀者說。
“發生在伊園家的這件怪異兇殺案,兇手究竟是誰?” 我曾在前面的“向讀者挑戰”一文中如此提問。
此句中的“兇殺案”當然是指“武丸慘遭殺害這件兇案”,所以正确答案應該是“伊園若菜”四個字。
笹枝之死與若菜之亡皆為「自殺案」,不是「兇殺案」。
倘若有人能如上文一般,藉著合乎邏輯的推理,得知一連串命案的真相,那這個人一定能夠看出此問句的正确涵義。
在“問題篇”當中,對這三件命案的描述,有時會把“自殺”與“他殺”混為一談,使用了錯誤的字眼。
這在前面已說過,乃因記述者井坂先生誤認事實所造成,是無法避免的。
那“挑戰書”中的文字就不同了,那是我绫辻行人在讀過井坂先生的原稿後,将之當成“猜兇手小說”來看待,從而推理出真相,然後才寫出來的。
因此,有些字眼雖相同,涵義卻不一樣。
請各位讀者明鑒。
還有,“謀殺案的兇手向未完成達成其最初的目的。
” 我曾在“問題篇”的末尾,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很明白了吧?“謀殺案(毒殺武丸)的兇手若菜,尚未完成達成其最初的目的(拿骷髅瓶中粉末給武丸吃,确認為劇毒後,自己亦仰藥自盡)。
” 随後我又說“接下來就輪到若菜了”,那意思也是一樣。
起初是笹枝自殺,接下來就輪到若菜自殺了——這是我的推測,我隻不過把它說出來而已。
——報告完畢。
有點畫蛇添足,敬請海涵。
直到那一年的年底,我都還在跟那“惡夢計畫”搏鬥,苦惱萬分。
其間井坂僅跟我聯絡過一次,但不是撥電話,而是寫信給我。
打過好幾次電話,都打不通,隻好寫信——那信的開頭這麼寫,接著就簡單記述了伊園家後來的情形。
信上說,松夫聽了井坂的分析後,得知命案真相,便決定源源本本告訴警方。
結果,笹枝的死亡保險金不能領了,伊園家的經濟狀況因而陷入更窘迫的境地。
就在那時,暑假才剛結束,樽夫就和人大打出手。
他因飽受欺淩,恨火難消,怒氣難平,最後終於爆發出來。
好幾名頑童欺負他,他便拿出美工刀撲過去,讓其中兩人倒於血泊之中。
但他也遭到别的小阿反擊圍毆,倒地不起。
對方因群情激憤,拳打腳踢,不肯罷休。
樽夫最後終於小命難保,斷絕身亡。
據說是因頭部要害被打中,緻腦内出血而死。
過沒多久,和男也死星照命。
他向中島田借來機車,獨自騎乘,四處狂飄,結果撞上路邊護欄,當場斃命。
據說死時脖子扭了一百八十度,臉上還是一副嘿嘿怪笑的表情。
僅存的松夫在和男死後一個多月,也難逃劫數,一命嗚呼。
他在上班途中從月台跌落鐵軌上,被疾馳而來的電車輾成肉醬,粉身碎骨。
查不出是自殺還是意外,但據說有人在他墜落之前聽見他口中直念“我不會再受騙了,我再也不會上當受騙了”。
總而言之,長久以來一直堪稱是日本“安樂之家”模範的伊園家,就這樣土崩瓦解,覆滅潰亡了。
位於S町的家園土地已轉賣他人,好像明年年初就要全面拆除的樣子。
至於井坂自己,他必須考慮一些事,因此決定要跟輕子移居海外…… 我讀完信,便想打電話給井坂,不料翻遍所有記事本、電話簿、住址簿……都找不到他的資料。
沒辦法,隻好寫信了……我邊想邊拿起他寄來的那個信封。
但不知何故,寄件人地址的部分卻因墨水暈開,字迹全部糊掉而無法辨識……哎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扔掉那信封,往地上一躺,仰向朝上。
“累死我了!”我茫然呆望天花闆,唉聲歎氣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