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伊園家潰亡了
關燈
小
中
大
為和男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
“你、你怎麼了?” 巴男衣褲皆破,渾身髒污,下巴、手臂以及從衣褲破洞中露出來的皮膚——全都已皮開肉綻,血迹斑斑。
“和男,你的傷……” “這點傷不礙事。
”和男撅嘴道。
“隻是車子倒下去時擦傷而已。
” “姐夫呀!”屋内又飄來若菜的呼喚聲。
松夫向右轉,奔向走廊,再跑進客廳。
“若菜,對不起。
”松夫氣喘籲籲說道。
“到底什麼事?” “你看那邊!那個!”若菜說着,伸出食指,指向斜上方。
那邊是牆角——兩面牆壁和天花闆連接處。
松夫轉頭一看,登時倒吸一口氣,全身僵住。
“那是……” “是血呀!不是嗎?” “……” 天花闆一隅已染成一片深褐色,血紅色粘液正沿着白色壁紙滴下來,壁紙上有如被劃了一條紅線。
“姐夫,那是不是血?”若菜一問再問。
松夫望着天花闆,啞口無言。
“我好害怕呀!”若菜以顫抖的聲音說。
“我早就看見了,心想那一定是鮮血……可是不曉得該怎麼辦,隻能盼望有人早點來……” “世枝呢?”松夫問道。
“她在哪兒?” “姐夫,你怎麼還問這個?”若菜扭動輪椅上的身體,說道。
“她一直都在二樓呀!可是我在下面一直叫,她都沒有回答,所以我才說好害怕…… 13 不久,和男也來到客廳。
松夫向他說了一下事情經過,又把庭院中的妙子叫進來,吩咐若菜和育也在客廳靜候,然後三個人相偕直奔二樓。
伊園家的二樓有三間房,分别是松夫和笹枝的卧房、樽夫的卧房、六席大的日式房間——位於客廳正上方者有兩間,即卧房和日式房間。
從滲出血紅色液體的位置看來,“出事”地點可能是在那日式房裡。
“笹枝!” 一馬當先的松夫一面呼喚妻子,一面拉開日式房的紙門(原本關得密不透風)。
就在此時—— “啊,笹……”松夫當場怔住。
和男及妙子往内一看,同時“哇”了一聲。
“妙、妙子!”松夫命令道。
“趕快去報警,順、順便叫救護車,快!” “——好。
”妙子跌跌撞撞跑下樓去了。
松夫深吸一口氣,調整一下心情,然後踏進門内。
“笹枝!” 笹枝俯卧在房間正中央,大量鮮血正以其頸部為中心,往四周擴散。
鮮血流人榻榻米的隙縫,又流進下面的木闆隙縫,再往下滴落,結果将客廳天花闆的角落染成一片深紅色——一定是這樣子沒錯。
“笹枝,你怎麼樣了?”松夫問道。
但全無反應。
“唉,笹枝呀……” 松夫以戰戰兢兢的表情,走到妻子身邊,蹲下去抓起她的手,開始把脈。
笹枝雙手仍戴著手套,皮膚尚溫,但已全無脈搏。
“大姊……過世了嗎?”和男問道。
松夫默默颌首。
“——是不是自殺?” “别傻了。
”松夫忍不住大聲起來。
“她怎會做那種蠢事?何況……”松夫說著,四下張望。
顯然有人曾在此翻箱倒櫃。
西式衣櫥和日式衣櫃的抽屜都已被拉出,日式壁櫥的紙門也遭拉開,裡面的物品全被翻出來,散落一地。
看情形很像是小偷所為,而且—— 榻榻米上的大量血液,似乎是從屍體的頸動脈噴出來的。
頸動脈像是遭利刀割斷了,但房内卻找不到任何像刀劍之類的兇器。
“她是被人殺死的!有人用利刀割開她的脖子……”松夫憤然說道。
接著發現:案發現場面向庭院的牆上有一扇窗戶,那扇窗戶是開著的,開口寬約二十公分。
若菜一直都在樓下客廳,那麼,兇手是否從這窗戶逃走呢?考慮到這點,便再仔細觀察,結果發現:屍體至窗戶之間的楊榻米上,有一道紅色痕迹,很像是血迹…… 窗外有一座小小的陽台。
若從陽台沿著旁邊的排水管子溜下去,即可逃走。
若直接從陽台往地面跳,亦未嘗不可。
松夫慢慢走到窗邊,探頭出去觀望,陽台上空無一人。
庭院對面是鄰居井坂南哲家,中間隔著圍牆。
鄰家大宅美觀别緻,二樓外面還鋪了人工草皮的屋頂平台。
松夫瞧見那上面閃過一道人影。
不知那是井坂本人或是其妻輕子—— “和男!”松夫轉頭望著呆立在走廊上的小舅子。
“我們去查看一下别的房間。
”松夫以強迫式的語氣說道。
“歹徒有可能還躲在裡面。
” 為了慎重起見,先查看現場的壁櫥和衣櫃,确定無人躲藏其中後,才去二樓的另兩間房巡視。
松夫和笹枝的卧房也跟那日式房間一樣,已被人翻箱倒櫃,一片狼藉。
他們把可能藏人的地方全搜過,包括廁所裡面和彈簧床下面,均未發現任何人。
樽夫的房間并無異狀。
每間房的窗戶皆已上鎖,因此可以說:兇手絕無可能從那些窗戶逃出去。
如此一來即可确定:此刻二樓已無歹徒藏身其中。
於是緊張的氣氛稍微緩和下來。
“笹枝!”松夫回到日式房,再度呼喚倒於血泊中的妻子,然而毫無反應——她确實已香消玉殒,今後再也聽不到她那響遍整棟房子的爽朗笑聲了。
以後再怎麼在外偷情、風流快活,也不用擔心河東獅吼,而且…… “笹枝……” 不久,警車和救護車的汽笛聲就由遠而近傳了過來。
★ 以上就是我井坂南哲所寫的伊園家氣笹枝命案”之始末。
我問過所有的關系人,把問來的資料當材料,采用“第三人稱複數觀點”為叙事觀點,再以小說的文體寫下來。
從三年前阿常發狂而死開始,伊園家就災劫連連,禍事不斷。
凡認識者,莫不知情。
我身為街坊鄰居,自然也是關懷萬分。
但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會發生如此悲慘殘酷的兇殺案。
我撰寫此文,有兩大目的。
其一,福田笹枝乃一可敬可愛之鄰居,我謹以此文聊表哀悼。
此二,此案至今謎團未解,兇手未擒,我想藉此文詳加思考,抽絲剝繭,期能理出頭緒,使真相大白於世,讓死者瞑目九泉。
現特将目前警方所得線索,及我本人所知者詳記如下: ★ 首先,根據現場檢證及監識驗屍結果,已查明以下事實: ☆福田笹枝之死因,為左頸動脈遭割斷,大量出血,導緻失血過多而死。
無栘屍迹象,故可認定兇殺現場與發現屍體之地點相同,即二樓之日式房間。
☆死亡時刻,推定為七月五日下午約四點至五點之間。
☆割斷頸動脈之兇器為一單薄之利刀,比如安全剃刀之類的薄刀。
在現場及附近均末發現此類兇器,可能為兇手事後自行攜走。
☆現場之日式房及二樓其餘各房與走廊,均未發現可疑之指紋、足迹、毛發之類。
另外,屍體與敞開窗戶之間的榻榻米上,留有一條血痕。
窗框之上亦發現些微血迹。
檢驗結果,與受害者之血型一緻。
☆有二房留有遭人翻箱倒櫃之痕迹,其内受害者之錢包及若幹首飾已不翼而飛,可能為兇手攜去,然損失金額不大。
★ 其次,将案發前後各關系人之行動整理如下: 七月五日,下午一點左右,樽夫放學回到家中。
笹枝、若菜、樽夫等三人用畢午餐,若菜至一樓客廳看電視,樽夫於一樓“裡面那間”獨處。
下午兩點多,笹枝獨自走上二樓,彼時曾與若菜交談,此為其最後之倩影。
其後若菜仍留於客廳,且事後堅稱:其間并無任何人上樓或下樓。
在此必須強調:伊園家除此樓梯外,并無其他樓梯可通二樓。
順便一提:此處絕無任何電梯、升降梯、輪椅專用坡道之類。
由於若菜雙腳已廢,絕不可能是殺死笹枝之兇手,故對此事實無說謊之必要。
下午三點左右,和男回到家中,數分鐘後又外出。
四點二十分開始,若菜聽到二樓有怪聲,砰砰哆哆的,似乎有人在翻找物品。
警方認為,此即兇手在房内搜刮财物時所發出之聲響。
笹枝遇害,可能在此之前,也可能在此之後,抑或就在該時刻。
無論何者,均與前記之死亡推定時間無甚出入。
發現屍體時,二樓之狀态确認如下:除命案現場之窗戶外,松夫及笹枝卧室之窗、樽夫房間之窗、走廊上之小窗等,均已緊閉并上鎖。
同時警方也已查明:這些窗戶并無遭人動過手腳之痕迹,譬如使用針線自外部上鎖之類。
因此,若再考慮先前若菜之證詞,即“其間無人上下樓”,即可得知:兇手隻能經由日式房之窗戶及陽台逃離現場。
★ 再來要分别檢讨命案關系人之不在場證明…… 首先看和男,他在下午三點一度回家,随即又乘坐其友中島田所駕駛之機車,至S町周遭四處遊蕩。
下午三點半左右,因中島田一時疏忽,機車倒地。
據和男稱,他即因此而全身擦傷多處。
出事後,中島田通知修車業者趕來,并留在原地等候。
和男則大發脾氣,獨自回家。
從出事地點至伊園家,步行僅需二十分鐘,故在時間上并不能排除其犯案之可能。
他回到家時,已是五點五十分。
據他所言,他是進了電玩店打電動發洩心情。
但關於此點,并無任何證人。
松夫的部分較單純,據他說,他於下午三點多從車站出來,就直接進了站前一家柏青哥店,在該處玩到五點半才走。
但他并末中獎,且迄今并無任何目擊者出面證實此事。
因此,他顯然并無不在場證明。
接著看妙子,據稱,在下午三點半之前,她一直與若幹附近之朋友在聊天,此點已獲證實。
隻有在四點至五點之間,她并未同任何人見面,故無不在場證明。
五點過後,她因發覺育也不見蹤影,便至伊園家尋找。
附帶一提:是日,妙子之夫盛介奉派赴關西出差,具完整之不在場證明。
另外,據若菜所言,育也至遲在四點五十分左右,便已在伊園家庭院中玩耍。
最後來看樽夫。
據稱,午飯後,他便一直待在一樓的“裡面那間”,專心玩電動玩具。
但又稱,其間因疲累而在榻榻米上睡著,醒來時,家中已擠了一大堆警察,正在忙裡忙外。
故此,其不在場證明當不成立。
★ 不過,我們在此須注意一事,即“小貓武丸之慘死”一案。
育也具有虐待動物之癖好,武丸之腦袋即遭其敲碎搗爛。
因此事恰與笹枝命案同時發生,警方當然大表重視。
於是武丸之屍體被視為證物之一,送交專家檢驗解剖。
結果查明,武丸之死亡推定時刻為:以五日下午五點十五分為中心的一個鐘頭之内。
另外并查出一意料之外的事實。
那就是武丸真正的死因。
起先,警方以為武丸乃遭育也毆打緻死,并将貓屍旁邊的一塊石頭視為兇器。
不料在解剖之時,於其胃袋中檢驗出“某種緻命性的劇毒”,混在尚未消化的牛奶中。
如此一來,武丸“先遭毒斃後再被敲頭”之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經進一步檢證結果,已确認此事為真。
旋即查明下毒之法。
警方於廚房中搜出武丸專用之餐盤,檢驗盤中之食物殘渣後,發現其中竟含劇毒,其成分與胃中之毒完全相同。
貓屍胃袋中有牛奶,廚房之餐盤中亦殘留少量牛奶。
其間關系,顯而易見。
必定是有人在牛奶中下毒,再讓武丸暍下。
關於牛奶,和男有如下之證詞。
和男於下午三點一度回家,其時曾拿出冰箱中之盒裝牛乳,暍了一些。
那盒牛奶已開過封,他将盒中剩餘牛奶飲下一半,之後并未放回冰箱,而是随手置於餐桌上,旋即離去。
警方接獲報案,前來搜索檢證之時,該硬紙盒仍置於餐桌上。
此點已由和男本人證實無誤。
唯彼時紙盒中已無牛奶。
據和男稱,當時他以為另有人将盒中牛奶喝光。
事實并非如此,而是被人用來下毒,以便殺死武丸。
★ ——查明以上事實之後,警方遂再度偵訊伊園家的人。
理所當然,辦案人員的注意力,已集中在那緊鄰廚房的倉庫了。
案發前一天晚上,松夫曾帶一瓶除蟻藥回家,置於倉庫中壁櫥的最上面一格。
同一時間,他在櫃子角落見到一個畫有骷髅頭記号的小瓶子。
警方認為,毒殺武丸之藥物,可能就是取自此瓶,要不然就是那除蟻藥。
於是馬上搜索倉庫。
結果發現:褐色廣口瓶及墨綠色小瓶均在松夫所說的位置。
立刻帶回化驗。
結果發現:那墨綠色小瓶中的不明粉末便是武丸服下之劇毒。
那劇毒的正式名稱,在此不予寫明。
為區分兩瓶中之毒藥,現将除蟻藥稱為劇毒A,有骷髅頭記号者稱為劇毒B。
據警方說,劇毒B為無臭無味之即效性猛毒,易溶於水及牛乳。
考慮武丸之體重與檢出之毒藥量後,可推知當武丸服下毒牛奶後,不到十分鐘就痛苦不堪,轉眼間就斷氣了。
為何如此危險之藥物,會随便置於倉庫之櫃子上呢?此點無法查明。
據松夫稱,那可能是已故的民平從任職的制藥公司帶回來的。
此亦不無道理,但卻出現另一疑問:民平為何如此做?不過,對此問題似無追究之必要。
總而言之,結論如下: 案發當天,伊園家倉庫内有A、B兩種劇毒。
有人以其中之劇毒B毒殺了武丸。
然而,為何要在笹枝遇害的同一天,而且是在非常接近的時刻,下毒殺死小貓武丸呢? 此謎實令人百思不解。
★ 起先,警方因房内有搜刮之痕迹,且有金飾财物不翼而飛,便将此案視為單純的“強盜殺人”。
暫且不管武丸之死這類疑點,先來考慮兇手進出的路線。
警方起先推測,兇手乃由伊園家内院爬上陽台,從日式房之窗戶潛入屋内行兇,然後經由相同的路線逃走。
另一種可能就是:在若菜尚未來到客廳之前,兇手已爬上樓梯至二樓,藏身於房内,直到笹枝前來為止。
但就算是這樣,兇手逃走時,還是一樣必須經由日式房之窗戶。
然而,案發翌日,有人提出一證詞,将警方當初之見解完全推翻,徹底否定。
此人是誰呢?就是我井坂南哲之妻,輕子。
輕子與已故的阿常是初中同學,今年已快五十五歲了,才忽然對油畫産生興趣,因而開始畫油畫。
七月五日——即伊園家發生命案那天的下午,她搬了一套畫具至二樓的屋頂平台,将附近風景畫在畫布上。
據她說,她從下午兩點半開始,至警車和救護車趕到伊園家門口為止,都一直在上面畫畫,寸步未離,連洗手間也沒上。
她堅稱:“在我畫畫那段時間之内,絕無任何人從伊園家二樓陽台出來或進去!” 警方問她:“有沒有可能因太過專心作畫而看漏了?” 她如此回答:“我畫的風景剛好就在伊園家那個方向,所以那座小陽台自始至終都在我的視線之内……也就是說,假定有人從那上面跳到庭院中,那我絕不可能沒看見!” 為加強其中之可信度,在此特别說明:於笹枝遇害之時,即下午四點至五點之間,我井坂一直都在自家二樓的起居室内。
屋頂平台恰懊就在那起居室外面,亦即,無論要去平台,或從平台進來,都必須經過起居室。
輕子在平台上,我在起居室内。
我親眼看到她在那裡,所以我知道她在那段時間内一直都在平台上,一步也未踏進屋内。
也就是說,我敢保證那段時間内她有不在場證明。
因此,輕子絕不可能是殺死笹枝之兇手。
她所說的“絕無任何人從伊園家二樓陽台出來或進去”這句話,應該視為完全可信之證詞。
★ 由於上述經緯,此案驟然轉變,成為所謂“密室殺人”的狀态。
樓下有若菜,樓上窗戶皆已從内部上鎖,雖一打開的窗戶卻在輕子的監視之下。
而且松夫等人趕到時,二樓除了已經氣絕身亡的笹枝外,并無其他任何人。
兇手究竟是如何從這“密閉空間”中逃出去的? 案情發展出人意表,辦案人員想必頭痛萬分。
★ 偵辦工作已陷入“到處碰壁,無路可走”的窘境,破案希望渺茫。
到今天為止,已過了一周又好幾天。
關於笹枝施打毒品一事,警方倒是很快就查出來了。
循線追查的結果,逮捕了好幾名住在同一町内的家庭主婦。
她們也是被同一種迷幻藥所惑,最後均遭檢舉。
所幸内人與此無關。
不過,附近有位和我熟識的太太,居然也因施打毒品,連同她的女兒雙雙就逮。
我得知此事後大感詫異,看來此町這幾年來果然已不同往昔。
警方當然也懷疑笹枝命案與此毒品案有關,但好像始終查不出什麼結果。
據說辦案人員最後的結論是:兩案之間并無關聯。
這份原稿是用鋼筆寫的,約有九十張,每張可寫四百字。
用的是黑色墨水,字迹端整清晰。
“——原來是這麼回事。
” 我将整疊稿子放在桌上,以煞有介事的口吻說道。
“貴寶地竟也風波疊起……對了,井坂先生,你寫了這麼多,居然隻花了兩、三天,是嗎?” 井坂大師坐在皮制安樂椅上,口銜菸鬥,吞雲吐霧。
他以溫和親切的眼神望著我,腼腆一笑,說道:“因為我并非為工作而寫。
” 我隻能點頭稱是。
換了是我,即使不是為工作賺錢,恐怕也要花好幾倍的時間才能寫出這麼多字來。
“……那麼,绫辻兄,老實講吧,你高見如何?” 他問道。
我先針對和案情無直接關聯的部分,來發表感想: “這裡面,和男發狠時的模樣,還有松夫偷情時的心态……頗有先民之遺風,令我發思古之幽情,可說比較不具現代感。
” “哈哈哈!”他輕撫唇上短髭,露出興趣盎然的表情,點頭道:“真的嗎?那是因為時光開始流轉之後,才過了幾年而已。
” “還有,小貓咪取名為武丸,未免稍嫌唐突……” “沒辦法,那是事先跟人家約好的。
”他輕聲回答。
我不由得起了疑心。
他本是“此地”的居民,為何會這般……算了,這種和氣次元”有關的問題,我原本就不打算深究——對,不可忘記當初的決定。
我和井坂先生有過數面之緣,素有來往,但已久未聯系。
今早他撥電話給我,說有要事,囑我速來……於是我便趕至氣此地”。
以本作品的性質而言,和本故事有關者,僅需說明到此即可,其餘的不提也罷。
那天我因迷路,找不到出口,所以直到半夜才抵達目的地。
盡管夜已深,井坂先生仍大表歡迎,熱誠接待。
我一方面深感惶恐,一方面又大肆享受井坂夫人親手做的料理。
一方面覺得輕松舒暢,一方面又覺得不可思議。
奸像有點缺乏現實感,但又不會太不足。
不久,面前擺上了飯後甜點和咖啡,此時…… 井坂先生緩緩拿出一疊稿件,交遞給我。
那就是方才我拜讀完畢的原稿。
要加上标題的話,應該是“井坂南哲以小說文體寫下的「命案”發生經過”。
“對了,前輩。
”我改變語氣,轉移話鋒。
“你以前寫過推理小說嗎?” “從未寫過。
”他再度輕撫短須。
“讀是讀了不少,但從未想過要自己來寫……” “唔,可是這篇稿子倒是寫得很成功,可說已抓住了推理小說的許多竅門。
” “哪裡,過獎了——”
“你、你怎麼了?” 巴男衣褲皆破,渾身髒污,下巴、手臂以及從衣褲破洞中露出來的皮膚——全都已皮開肉綻,血迹斑斑。
“和男,你的傷……” “這點傷不礙事。
”和男撅嘴道。
“隻是車子倒下去時擦傷而已。
” “姐夫呀!”屋内又飄來若菜的呼喚聲。
松夫向右轉,奔向走廊,再跑進客廳。
“若菜,對不起。
”松夫氣喘籲籲說道。
“到底什麼事?” “你看那邊!那個!”若菜說着,伸出食指,指向斜上方。
那邊是牆角——兩面牆壁和天花闆連接處。
松夫轉頭一看,登時倒吸一口氣,全身僵住。
“那是……” “是血呀!不是嗎?” “……” 天花闆一隅已染成一片深褐色,血紅色粘液正沿着白色壁紙滴下來,壁紙上有如被劃了一條紅線。
“姐夫,那是不是血?”若菜一問再問。
松夫望着天花闆,啞口無言。
“我好害怕呀!”若菜以顫抖的聲音說。
“我早就看見了,心想那一定是鮮血……可是不曉得該怎麼辦,隻能盼望有人早點來……” “世枝呢?”松夫問道。
“她在哪兒?” “姐夫,你怎麼還問這個?”若菜扭動輪椅上的身體,說道。
“她一直都在二樓呀!可是我在下面一直叫,她都沒有回答,所以我才說好害怕…… 13 不久,和男也來到客廳。
松夫向他說了一下事情經過,又把庭院中的妙子叫進來,吩咐若菜和育也在客廳靜候,然後三個人相偕直奔二樓。
伊園家的二樓有三間房,分别是松夫和笹枝的卧房、樽夫的卧房、六席大的日式房間——位於客廳正上方者有兩間,即卧房和日式房間。
從滲出血紅色液體的位置看來,“出事”地點可能是在那日式房裡。
“笹枝!” 一馬當先的松夫一面呼喚妻子,一面拉開日式房的紙門(原本關得密不透風)。
就在此時—— “啊,笹……”松夫當場怔住。
和男及妙子往内一看,同時“哇”了一聲。
“妙、妙子!”松夫命令道。
“趕快去報警,順、順便叫救護車,快!” “——好。
”妙子跌跌撞撞跑下樓去了。
松夫深吸一口氣,調整一下心情,然後踏進門内。
“笹枝!” 笹枝俯卧在房間正中央,大量鮮血正以其頸部為中心,往四周擴散。
鮮血流人榻榻米的隙縫,又流進下面的木闆隙縫,再往下滴落,結果将客廳天花闆的角落染成一片深紅色——一定是這樣子沒錯。
“笹枝,你怎麼樣了?”松夫問道。
但全無反應。
“唉,笹枝呀……” 松夫以戰戰兢兢的表情,走到妻子身邊,蹲下去抓起她的手,開始把脈。
笹枝雙手仍戴著手套,皮膚尚溫,但已全無脈搏。
“大姊……過世了嗎?”和男問道。
松夫默默颌首。
“——是不是自殺?” “别傻了。
”松夫忍不住大聲起來。
“她怎會做那種蠢事?何況……”松夫說著,四下張望。
顯然有人曾在此翻箱倒櫃。
西式衣櫥和日式衣櫃的抽屜都已被拉出,日式壁櫥的紙門也遭拉開,裡面的物品全被翻出來,散落一地。
看情形很像是小偷所為,而且—— 榻榻米上的大量血液,似乎是從屍體的頸動脈噴出來的。
頸動脈像是遭利刀割斷了,但房内卻找不到任何像刀劍之類的兇器。
“她是被人殺死的!有人用利刀割開她的脖子……”松夫憤然說道。
接著發現:案發現場面向庭院的牆上有一扇窗戶,那扇窗戶是開著的,開口寬約二十公分。
若菜一直都在樓下客廳,那麼,兇手是否從這窗戶逃走呢?考慮到這點,便再仔細觀察,結果發現:屍體至窗戶之間的楊榻米上,有一道紅色痕迹,很像是血迹…… 窗外有一座小小的陽台。
若從陽台沿著旁邊的排水
若直接從陽台往地面跳,亦未嘗不可。
松夫慢慢走到窗邊,探頭出去觀望,陽台上空無一人。
庭院對面是鄰居井坂南哲家,中間隔著圍牆。
鄰家大宅美觀别緻,二樓外面還鋪了人工草皮的屋頂平台。
松夫瞧見那上面閃過一道人影。
不知那是井坂本人或是其妻輕子—— “和男!”松夫轉頭望著呆立在走廊上的小舅子。
“我們去查看一下别的房間。
”松夫以強迫式的語氣說道。
“歹徒有可能還躲在裡面。
” 為了慎重起見,先查看現場的壁櫥和衣櫃,确定無人躲藏其中後,才去二樓的另兩間房巡視。
松夫和笹枝的卧房也跟那日式房間一樣,已被人翻箱倒櫃,一片狼藉。
他們把可能藏人的地方全搜過,包括廁所裡面和彈簧床下面,均未發現任何人。
樽夫的房間并無異狀。
每間房的窗戶皆已上鎖,因此可以說:兇手絕無可能從那些窗戶逃出去。
如此一來即可确定:此刻二樓已無歹徒藏身其中。
於是緊張的氣氛稍微緩和下來。
“笹枝!”松夫回到日式房,再度呼喚倒於血泊中的妻子,然而毫無反應——她确實已香消玉殒,今後再也聽不到她那響遍整棟房子的爽朗笑聲了。
以後再怎麼在外偷情、風流快活,也不用擔心河東獅吼,而且…… “笹枝……” 不久,警車和救護車的汽笛聲就由遠而近傳了過來。
★ 以上就是我井坂南哲所寫的伊園家氣笹枝命案”之始末。
我問過所有的關系人,把問來的資料當材料,采用“第三人稱複數觀點”為叙事觀點,再以小說的文體寫下來。
從三年前阿常發狂而死開始,伊園家就災劫連連,禍事不斷。
凡認識者,莫不知情。
我身為街坊鄰居,自然也是關懷萬分。
但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會發生如此悲慘殘酷的兇殺案。
我撰寫此文,有兩大目的。
其一,福田笹枝乃一可敬可愛之鄰居,我謹以此文聊表哀悼。
此二,此案至今謎團未解,兇手未擒,我想藉此文詳加思考,抽絲剝繭,期能理出頭緒,使真相大白於世,讓死者瞑目九泉。
現特将目前警方所得線索,及我本人所知者詳記如下: ★ 首先,根據現場檢證及監識驗屍結果,已查明以下事實: ☆福田笹枝之死因,為左頸動脈遭割斷,大量出血,導緻失血過多而死。
無栘屍迹象,故可認定兇殺現場與發現屍體之地點相同,即二樓之日式房間。
☆死亡時刻,推定為七月五日下午約四點至五點之間。
☆割斷頸動脈之兇器為一單薄之利刀,比如安全剃刀之類的薄刀。
在現場及附近均末發現此類兇器,可能為兇手事後自行攜走。
☆現場之日式房及二樓其餘各房與走廊,均未發現可疑之指紋、足迹、毛發之類。
另外,屍體與敞開窗戶之間的榻榻米上,留有一條血痕。
窗框之上亦發現些微血迹。
檢驗結果,與受害者之血型一緻。
☆有二房留有遭人翻箱倒櫃之痕迹,其内受害者之錢包及若幹首飾已不翼而飛,可能為兇手攜去,然損失金額不大。
★ 其次,将案發前後各關系人之行動整理如下: 七月五日,下午一點左右,樽夫放學回到家中。
笹枝、若菜、樽夫等三人用畢午餐,若菜至一樓客廳看電視,樽夫於一樓“裡面那間”獨處。
下午兩點多,笹枝獨自走上二樓,彼時曾與若菜交談,此為其最後之倩影。
其後若菜仍留於客廳,且事後堅稱:其間并無任何人上樓或下樓。
在此必須強調:伊園家除此樓梯外,并無其他樓梯可通二樓。
順便一提:此處絕無任何電梯、升降梯、輪椅專用坡道之類。
由於若菜雙腳已廢,絕不可能是殺死笹枝之兇手,故對此事實無說謊之必要。
下午三點左右,和男回到家中,數分鐘後又外出。
四點二十分開始,若菜聽到二樓有怪聲,砰砰哆哆的,似乎有人在翻找物品。
警方認為,此即兇手在房内搜刮财物時所發出之聲響。
笹枝遇害,可能在此之前,也可能在此之後,抑或就在該時刻。
無論何者,均與前記之死亡推定時間無甚出入。
發現屍體時,二樓之狀态确認如下:除命案現場之窗戶外,松夫及笹枝卧室之窗、樽夫房間之窗、走廊上之小窗等,均已緊閉并上鎖。
同時警方也已查明:這些窗戶并無遭人動過手腳之痕迹,譬如使用針線自外部上鎖之類。
因此,若再考慮先前若菜之證詞,即“其間無人上下樓”,即可得知:兇手隻能經由日式房之窗戶及陽台逃離現場。
★ 再來要分别檢讨命案關系人之不在場證明…… 首先看和男,他在下午三點一度回家,随即又乘坐其友中島田所駕駛之機車,至S町周遭四處遊蕩。
下午三點半左右,因中島田一時疏忽,機車倒地。
據和男稱,他即因此而全身擦傷多處。
出事後,中島田通知修車業者趕來,并留在原地等候。
和男則大發脾氣,獨自回家。
從出事地點至伊園家,步行僅需二十分鐘,故在時間上并不能排除其犯案之可能。
他回到家時,已是五點五十分。
據他所言,他是進了電玩店打電動發洩心情。
但關於此點,并無任何證人。
松夫的部分較單純,據他說,他於下午三點多從車站出來,就直接進了站前一家柏青哥店,在該處玩到五點半才走。
但他并末中獎,且迄今并無任何目擊者出面證實此事。
因此,他顯然并無不在場證明。
接著看妙子,據稱,在下午三點半之前,她一直與若幹附近之朋友在聊天,此點已獲證實。
隻有在四點至五點之間,她并未同任何人見面,故無不在場證明。
五點過後,她因發覺育也不見蹤影,便至伊園家尋找。
附帶一提:是日,妙子之夫盛介奉派赴關西出差,具完整之不在場證明。
另外,據若菜所言,育也至遲在四點五十分左右,便已在伊園家庭院中玩耍。
最後來看樽夫。
據稱,午飯後,他便一直待在一樓的“裡面那間”,專心玩電動玩具。
但又稱,其間因疲累而在榻榻米上睡著,醒來時,家中已擠了一大堆警察,正在忙裡忙外。
故此,其不在場證明當不成立。
★ 不過,我們在此須注意一事,即“小貓武丸之慘死”一案。
育也具有虐待動物之癖好,武丸之腦袋即遭其敲碎搗爛。
因此事恰與笹枝命案同時發生,警方當然大表重視。
於是武丸之屍體被視為證物之一,送交專家檢驗解剖。
結果查明,武丸之死亡推定時刻為:以五日下午五點十五分為中心的一個鐘頭之内。
另外并查出一意料之外的事實。
那就是武丸真正的死因。
起先,警方以為武丸乃遭育也毆打緻死,并将貓屍旁邊的一塊石頭視為兇器。
不料在解剖之時,於其胃袋中檢驗出“某種緻命性的劇毒”,混在尚未消化的牛奶中。
如此一來,武丸“先遭毒斃後再被敲頭”之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經進一步檢證結果,已确認此事為真。
旋即查明下毒之法。
警方於廚房中搜出武丸專用之餐盤,檢驗盤中之食物殘渣後,發現其中竟含劇毒,其成分與胃中之毒完全相同。
貓屍胃袋中有牛奶,廚房之餐盤中亦殘留少量牛奶。
其間關系,顯而易見。
必定是有人在牛奶中下毒,再讓武丸暍下。
關於牛奶,和男有如下之證詞。
和男於下午三點一度回家,其時曾拿出冰箱中之盒裝牛乳,暍了一些。
那盒牛奶已開過封,他将盒中剩餘牛奶飲下一半,之後并未放回冰箱,而是随手置於餐桌上,旋即離去。
警方接獲報案,前來搜索檢證之時,該硬紙盒仍置於餐桌上。
此點已由和男本人證實無誤。
唯彼時紙盒中已無牛奶。
據和男稱,當時他以為另有人将盒中牛奶喝光。
事實并非如此,而是被人用來下毒,以便殺死武丸。
★ ——查明以上事實之後,警方遂再度偵訊伊園家的人。
理所當然,辦案人員的注意力,已集中在那緊鄰廚房的倉庫了。
案發前一天晚上,松夫曾帶一瓶除蟻藥回家,置於倉庫中壁櫥的最上面一格。
同一時間,他在櫃子角落見到一個畫有骷髅頭記号的小瓶子。
警方認為,毒殺武丸之藥物,可能就是取自此瓶,要不然就是那除蟻藥。
於是馬上搜索倉庫。
結果發現:褐色廣口瓶及墨綠色小瓶均在松夫所說的位置。
立刻帶回化驗。
結果發現:那墨綠色小瓶中的不明粉末便是武丸服下之劇毒。
那劇毒的正式名稱,在此不予寫明。
為區分兩瓶中之毒藥,現将除蟻藥稱為劇毒A,有骷髅頭記号者稱為劇毒B。
據警方說,劇毒B為無臭無味之即效性猛毒,易溶於水及牛乳。
考慮武丸之體重與檢出之毒藥量後,可推知當武丸服下毒牛奶後,不到十分鐘就痛苦不堪,轉眼間就斷氣了。
為何如此危險之藥物,會随便置於倉庫之櫃子上呢?此點無法查明。
據松夫稱,那可能是已故的民平從任職的制藥公司帶回來的。
此亦不無道理,但卻出現另一疑問:民平為何如此做?不過,對此問題似無追究之必要。
總而言之,結論如下: 案發當天,伊園家倉庫内有A、B兩種劇毒。
有人以其中之劇毒B毒殺了武丸。
然而,為何要在笹枝遇害的同一天,而且是在非常接近的時刻,下毒殺死小貓武丸呢? 此謎實令人百思不解。
★ 起先,警方因房内有搜刮之痕迹,且有金飾财物不翼而飛,便将此案視為單純的“強盜殺人”。
暫且不管武丸之死這類疑點,先來考慮兇手進出的路線。
警方起先推測,兇手乃由伊園家内院爬上陽台,從日式房之窗戶潛入屋内行兇,然後經由相同的路線逃走。
另一種可能就是:在若菜尚未來到客廳之前,兇手已爬上樓梯至二樓,藏身於房内,直到笹枝前來為止。
但就算是這樣,兇手逃走時,還是一樣必須經由日式房之窗戶。
然而,案發翌日,有人提出一證詞,将警方當初之見解完全推翻,徹底否定。
此人是誰呢?就是我井坂南哲之妻,輕子。
輕子與已故的阿常是初中同學,今年已快五十五歲了,才忽然對油畫産生興趣,因而開始畫油畫。
七月五日——即伊園家發生命案那天的下午,她搬了一套畫具至二樓的屋頂平台,将附近風景畫在畫布上。
據她說,她從下午兩點半開始,至警車和救護車趕到伊園家門口為止,都一直在上面畫畫,寸步未離,連洗手間也沒上。
她堅稱:“在我畫畫那段時間之内,絕無任何人從伊園家二樓陽台出來或進去!” 警方問她:“有沒有可能因太過專心作畫而看漏了?” 她如此回答:“我畫的風景剛好就在伊園家那個方向,所以那座小陽台自始至終都在我的視線之内……也就是說,假定有人從那上面跳到庭院中,那我絕不可能沒看見!” 為加強其中之可信度,在此特别說明:於笹枝遇害之時,即下午四點至五點之間,我井坂一直都在自家二樓的起居室内。
屋頂平台恰懊就在那起居室外面,亦即,無論要去平台,或從平台進來,都必須經過起居室。
輕子在平台上,我在起居室内。
我親眼看到她在那裡,所以我知道她在那段時間内一直都在平台上,一步也未踏進屋内。
也就是說,我敢保證那段時間内她有不在場證明。
因此,輕子絕不可能是殺死笹枝之兇手。
她所說的“絕無任何人從伊園家二樓陽台出來或進去”這句話,應該視為完全可信之證詞。
★ 由於上述經緯,此案驟然轉變,成為所謂“密室殺人”的狀态。
樓下有若菜,樓上窗戶皆已從内部上鎖,雖一打開的窗戶卻在輕子的監視之下。
而且松夫等人趕到時,二樓除了已經氣絕身亡的笹枝外,并無其他任何人。
兇手究竟是如何從這“密閉空間”中逃出去的? 案情發展出人意表,辦案人員想必頭痛萬分。
★ 偵辦工作已陷入“到處碰壁,無路可走”的窘境,破案希望渺茫。
到今天為止,已過了一周又好幾天。
關於笹枝施打毒品一事,警方倒是很快就查出來了。
循線追查的結果,逮捕了好幾名住在同一町内的家庭主婦。
她們也是被同一種迷幻藥所惑,最後均遭檢舉。
所幸内人與此無關。
不過,附近有位和我熟識的太太,居然也因施打毒品,連同她的女兒雙雙就逮。
我得知此事後大感詫異,看來此町這幾年來果然已不同往昔。
警方當然也懷疑笹枝命案與此毒品案有關,但好像始終查不出什麼結果。
據說辦案人員最後的結論是:兩案之間并無關聯。
這份原稿是用鋼筆寫的,約有九十張,每張可寫四百字。
用的是黑色墨水,字迹端整清晰。
“——原來是這麼回事。
” 我将整疊稿子放在桌上,以煞有介事的口吻說道。
“貴寶地竟也風波疊起……對了,井坂先生,你寫了這麼多,居然隻花了兩、三天,是嗎?” 井坂大師坐在皮制安樂椅上,口銜菸鬥,吞雲吐霧。
他以溫和親切的眼神望著我,腼腆一笑,說道:“因為我并非為工作而寫。
” 我隻能點頭稱是。
換了是我,即使不是為工作賺錢,恐怕也要花好幾倍的時間才能寫出這麼多字來。
“……那麼,绫辻兄,老實講吧,你高見如何?” 他問道。
我先針對和案情無直接關聯的部分,來發表感想: “這裡面,和男發狠時的模樣,還有松夫偷情時的心态……頗有先民之遺風,令我發思古之幽情,可說比較不具現代感。
” “哈哈哈!”他輕撫唇上短髭,露出興趣盎然的表情,點頭道:“真的嗎?那是因為時光開始流轉之後,才過了幾年而已。
” “還有,小貓咪取名為武丸,未免稍嫌唐突……” “沒辦法,那是事先跟人家約好的。
”他輕聲回答。
我不由得起了疑心。
他本是“此地”的居民,為何會這般……算了,這種和氣次元”有關的問題,我原本就不打算深究——對,不可忘記當初的決定。
我和井坂先生有過數面之緣,素有來往,但已久未聯系。
今早他撥電話給我,說有要事,囑我速來……於是我便趕至氣此地”。
以本作品的性質而言,和本故事有關者,僅需說明到此即可,其餘的不提也罷。
那天我因迷路,找不到出口,所以直到半夜才抵達目的地。
盡管夜已深,井坂先生仍大表歡迎,熱誠接待。
我一方面深感惶恐,一方面又大肆享受井坂夫人親手做的料理。
一方面覺得輕松舒暢,一方面又覺得不可思議。
奸像有點缺乏現實感,但又不會太不足。
不久,面前擺上了飯後甜點和咖啡,此時…… 井坂先生緩緩拿出一疊稿件,交遞給我。
那就是方才我拜讀完畢的原稿。
要加上标題的話,應該是“井坂南哲以小說文體寫下的「命案”發生經過”。
“對了,前輩。
”我改變語氣,轉移話鋒。
“你以前寫過推理小說嗎?” “從未寫過。
”他再度輕撫短須。
“讀是讀了不少,但從未想過要自己來寫……” “唔,可是這篇稿子倒是寫得很成功,可說已抓住了推理小說的許多竅門。
” “哪裡,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