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鈍鈍吊橋垮下來
關燈
小
中
大
行人呀!”
棒叫聲從山脊路那邊傳來,那是哥哥大助的聲音。
“哥哥!”行人揮手大叫。
不久,大助的身影出現在對岸。
“我在這裡!哥哥,快救我呀!” “危險!别亂動呀!”大助喊道。
“你别急,我去找大家來幫忙,聽到沒有?待在那兒别動,不要做傻事。
” “我知道了。
” “不用怕,我馬上回來救你,你可别亂跑喔!”大助說完,轉身往山脊路跑回去。
這時是下午兩點半。
6、悄悄貼近的黑影 大助的背影消失以後,行人便在原地坐下,雙手環抱膝頭。
把臉埋在雙腿間,以躲避強烈的日光。
在這種狀況下,即使是品性惡劣的頑童,也隻好乖乖聽話了。
我不該來這裡,我不該做出那種事……行人保持那個姿勢,一邊在心裡忏悔,一邊等待大助回來。
就在此時,對岸出現了一條殺氣騰騰的黑影,但行人因一直保持那種姿勢,所以渾然不覺。
下午時分的M村,一如往常甯靜祥和。
大家都聚集在森林中的空地,享受悠閑的幹後。
童稚之輩精神抖擻,裸露全身四處玩耍;年輕女性在樹蔭底下清理毛發……空地旁邊有露天溫泉,“美髯老夫子”愛倫坡正在泡溫泉,隻露出頭部,眺望著村中的光景。
蚌然間—— 遠處傳來奇怪的慘叫聲,音量并不大。
大家一齊轉頭朝那個方向裡去。
「剛才那是什麽聲音?」 愛倫坡莫名其妙,心驚肉跳,皺起灰眉喃喃自語道。
「好像是從吊橋那邊傳來的……」 這時是下午兩點四十分。
大助抵達帳篷所在地時,是下午兩點五十分。
方才他從山脊路跑到“岔路C”,再跑下來(請見地圖)。
樹蔭下鋪着一塊防水布,小咲正躺在上面。
沒見到另兩人。
有個帳篷傳出收音機的聲音。
“小咲,小咲!” “嗯?”小咲揉著惺忪睡眼,慢慢起身,見大助氣喘籲籲,便問道: “伴大哥,什麽事這麽慌張?” “出事了。
洋次和阿榮呢?” “出了什麽事?”洋次從帳篷内鑽出頭來問道。
大助連忙說了詳情。
洋次一聽,愕然咬唇,抱著胳膊沈思起來。
小咲卻明顯流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
“唔,這樣的話,咱們這幾個恐怕無能為力。
”洋次說。
“我看,我還是趕去鈍鈍村求救好了。
” “好,有勞你了。
我先回吊橋那邊……對了,阿榮跑到哪裡去了?” 小咲答道:“他說要去釣魚,就往谷底去了。
” “哦,那麽,小咲,你就在這裡等,阿榮一回來,你就和他一同趕去吊橋那邊。
” 大助說完便轉身離去。
7、行人的末日 大助於下午三點半回到鈍鈍橋邊。
路徑相同,但這次是上坡,所以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他屢次告誡自己不可驚慌失措。
從吊橋的毀損程度看來,在救難隊趕到之前,是無計可施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安撫行人,然後靜待救援。
到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希望能來得及。
幸好天氣不錯,尚無下雨之徵兆…… 終於來到橋邊。
大助伸手扶在那塊寫著“小心危橋”的牌子上,以支撐身體。
一面調整紊亂的呼吸,一面朝對岸望去,看看弟弟是否平安無事。
就在此時…… 大助當場目瞪口呆,僵在原地,懷疑自己的眼睛有毛病。
行人不見了。
那裡應該沒有藏身之所。
雖說距離有二十公尺,但視野良好,無障礙物,而且大助視力頗佳,絕無問題。
吊橋的樣子和先前相同,隻剩一條纜繩未斷,其馀均已損毀。
到底怎麼回事…… 齋戶榮離開帳篷後,沿著小溪(“支流B”)下山。
這條山路比想像中難走得多,好不容易才到達小溪和鈍鈍河的交會處。
他站在岸邊仰望右上方。
那裡原本有一座吊橋,也就是鈍鈍橋,哪知…… 橋竟然垮了。
斷掉的纜繩全都垂在兩側的山崖邊。
河岸上散落著許多木闆碎片,那大概是此橋的殘骸吧? 他朝箸吊橋的方向緩緩走去。
沒走多久,就瞧見對岸河邊倒卧著一個人。
“阿行,是你嗎?”他大喊。
“喂!你怎麽了?要不要緊呀?” 然而那人毫無反應,動也不動。
壩川水位已然升高,水流湍急。
阿榮四下張望,尋找适合渡河之處。
往上遊走了幾公尺,就見到一塊凸出的岩石!他想:沿著這塊岩石,或許能走到對岸。
打定主意後,他便将裝著釣具的登山背包丢在岸上,開始渡河。
腳下很滑,好幾次都差點跌到河裡,千驚萬險總算到達彼岸。
跑上前一看,倒卧者果然是行人。
“喂,你還好吧?” 地上的少年隻發出微弱的呻吟聲。
“振作一點!喂!” “……哎唷……” 阿榮擡頭望向斷崖,暗忖:大概是從那上面摔下來的,這樣居然沒死,真是奇迹。
“喂,阿行,喂!”他伸手按在行人背上,頻頻叫喚。
行人動都不動。
從側面望去,才發現行人的頭部已經破裂,血流滿面。
“……唔……唔……”似乎尚有微弱的意識,好像有話要說的樣子。
“什麼?你在說什麼?” “……中了暗算……” “咦?什麼?” “……被推……推落……” 卑語斷斷續續的,隻有“中了暗算”及“被推落”說得比較清楚。
這也就是推理小說中常見的“死前留言”。
“潑……潑……” 說到這裡,頑童行人就氣絕身亡了。
8、M村大騷動 當天傍晚,負責偵察的艾勒裡傳回消息,說鈍鈍橋北側有人墜崖而死。
據說死者是個少年,名叫行人,是昨天進入“禁谷”的外來人士之一,不知被何方神聖“推落”斷崖而摔死。
大家都聚集在空地上。
愛倫坡将此事的資訊報告完畢後,就啃起自己最愛吃的柯樹果實,同時觀察大家的反應。
年輕的君王艾勒裡神情嚴肅,默默不語。
不久,愛倫坡說道:「艾勒裡,此事就交給我處理,如何?」 「悉聽尊便。
」艾勒裡答道。
愛倫坡深吸一口氣,再次環顧四周,道:「如若吾輩中有膽敢殺人之兇徒,我定要将其揪出,使其身受應有之處罰。
凡“違法犯禁”之徒,定要受罰。
昨天擅入“禁谷”的卡爾也不例外。
當然,兇手并不一定在吾輩之中,也可能是死者的同伴之一。
」 「慢著!愛倫坡。
」艾勒裡插嘴道。
「話雖如此,但那少年是……」 「我明白。
但是,無論任何理由,殺人就是“犯法”。
如若殺掉的是闖入“穢地”的邪惡人士,那更是雙重“污穢”,罪加一等,饒恕不得,豈可坐視不管?」 艾勒裡啞口無言,沒有反駁。
愛倫坡繼續道:「慘叫聲從吊橋那邊傳過來時,我們幾乎皆聚在這廣場之中,不在此處的是哪幾個?假定我們之中有殺人兇手——姑且稱之為X吧:則當時這個X必然不在此廣場上……」 查問結果,發現關鍵時刻不在此處的有:艾勒裡及其發妻阿嘉莎、艾勒裡之妾室奧耳姬,以及艾勒裡與阿嘉莎所生之子卡爾——此外沒有了。
其中卡爾因昨天受了重傷,至今仍昏迷不醒。
「當時阿嘉莎在何處?做何事?」愛倫坡質問道。
一個中等身材的美麗女性站立起來,此女即為阿嘉莎。
去年春天,此女在密林中遭大熊龔擊,右臂齊肘而斷。
雖已喪失右前臂,但其高雅的氣質并未稍減。
「我一直守候在卡爾身邊,片刻未離,絕未做出有愧於心之事。
」阿嘉莎毅然答道。
她的表情顯得異常憂郁,大概是因擔心其子命危的關系吧? 「奧耳姬呢?」 奧耳姬身材遠比阿嘉莎矮小,而且大腹便便,臨盆在即。
對於愛倫坡的質問,她回答說,整個下午都在遠離廣場的樹蔭下休息。
「那麽,艾勒裡,當時你身在何處?」 艾勒裡嘴唇一掀,露出強健的門牙,似乎在顯示“當今領袖”的權威。
龇牙咧嘴之後,才以稍帶粗魯的語氣答道:「我就在密林中。
愛倫坡,那慘叫聲我亦曾耳聞。
」 「哦!」 愛倫坡點點頭,想起當時的情景。
慘叫聲傳來之後,的确是過了一陣子,艾勒裡才出現在廣場上。
在此,再将時間确認一下:慘叫聲從鈍鈍橋傳到此地的時刻是下午兩點四十分,愛倫坡在廣場上看見艾勒裡,是在二十五分鐘後,正确時刻為下午三點零五分。
9、“神”所提供的線索 本章中,再度有勞那位“苦惱的自由業者”綸太郎登場。
卑說綸太郎帶著愛犬武丸,來到煙鬥石附近,開始和他那複雜而深刻的煩惱搏鬥。
這個時刻已如前所述,是在下午一點多。
他在此地待了大約三小時,也就是一直待到下午四點多,這在前面也已提過。
其間他一刻也沒離開過煙鬥石。
亦即,很湊巧的,他恰懊一直都在“監視”着那座獨木橋。
從M村要走到山脊路的話,非經過那獨木橋不可。
在小說中,作者就是“神”。
這是作者以“神的觀點”,用旁白直接告訴讀者的,所以絕對不會錯。
作者直接問綸太郎,他的回答如下: “在這兩個半小時當中,那座獨木橋都在我的視野之内。
我敢斷言,其間沒有任河一個人走過那座橋。
」 貶不會因一時疏忽,看漏了? “不可能。
雖說我的煩惱既複雜又深刻,但若有人度過那座橋,我布可能沒看到。
” 不過——他接著說,其間他腳邊的武丸曾兩度狂吠。
武丸是一隻膽小如鼠的狗,所以可能是發現了草叢中有蛇,才吓得狂吠的吧?這話是綸太郎說的。
為了要凸顯問題的所在,在此附加幾點說明。
讀者不妨認定:從M村至鈍鈍橋,或從“禁谷”中的營地至鈍鈍橋,路徑都是有限的。
除附圖所示之路徑外,沒有别的路可走。
像“隻有愛倫坡一族才知道的秘道”之類,是絕對不存在的。
另外,如圖所示,東側支流由於溪水暴漲,尤其是比煙鬥石更下遊的部分,若不經那獨木橋,是絕對無法渡過小溪的。
反之,若繞到比較上遊之處,則有可能踩着岩石渡過小溪。
整理一下。
假如愛倫坡所說的X,是來自M村。
這個X若要從M村前往鈍鈍橋,則基本上僅有如下兩條路可走。
⑴過獨木橋,經“岔路B”,上山脊路,至鈍鈍橋。
⑵繞到“支流A”的上遊,渡河後上山脊路,再到鈍鈍橋。
這兩條路線所需時間分别是:⑴去要三十五分鐘,回程是二十分鐘。
⑵去需一小時半,回程要五十分鐘。
讀者可将之當成“能夠想得到的最短時間”。
若光考慮“可能性」,當然不隻這兩條路線。
例如,也可從“岔路D”上山脊路,下了“岔路C”,再沿著“支流B”走到“岔路A”,然後再上山脊路
“哥哥!”行人揮手大叫。
不久,大助的身影出現在對岸。
“我在這裡!哥哥,快救我呀!” “危險!别亂動呀!”大助喊道。
“你别急,我去找大家來幫忙,聽到沒有?待在那兒别動,不要做傻事。
” “我知道了。
” “不用怕,我馬上回來救你,你可别亂跑喔!”大助說完,轉身往山脊路跑回去。
這時是下午兩點半。
6、悄悄貼近的黑影 大助的背影消失以後,行人便在原地坐下,雙手環抱膝頭。
把臉埋在雙腿間,以躲避強烈的日光。
在這種狀況下,即使是品性惡劣的頑童,也隻好乖乖聽話了。
我不該來這裡,我不該做出那種事……行人保持那個姿勢,一邊在心裡忏悔,一邊等待大助回來。
就在此時,對岸出現了一條殺氣騰騰的黑影,但行人因一直保持那種姿勢,所以渾然不覺。
下午時分的M村,一如往常甯靜祥和。
大家都聚集在森林中的空地,享受悠閑的幹後。
童稚之輩精神抖擻,裸露全身四處玩耍;年輕女性在樹蔭底下清理毛發……空地旁邊有露天溫泉,“美髯老夫子”愛倫坡正在泡溫泉,隻露出頭部,眺望著村中的光景。
蚌然間—— 遠處傳來奇怪的慘叫聲,音量并不大。
大家一齊轉頭朝那個方向裡去。
「剛才那是什麽聲音?」 愛倫坡莫名其妙,心驚肉跳,皺起灰眉喃喃自語道。
「好像是從吊橋那邊傳來的……」 這時是下午兩點四十分。
大助抵達帳篷所在地時,是下午兩點五十分。
方才他從山脊路跑到“岔路C”,再跑下來(請見地圖)。
樹蔭下鋪着一塊防水布,小咲正躺在上面。
沒見到另兩人。
有個帳篷傳出收音機的聲音。
“小咲,小咲!” “嗯?”小咲揉著惺忪睡眼,慢慢起身,見大助氣喘籲籲,便問道: “伴大哥,什麽事這麽慌張?” “出事了。
洋次和阿榮呢?” “出了什麽事?”洋次從帳篷内鑽出頭來問道。
大助連忙說了詳情。
洋次一聽,愕然咬唇,抱著胳膊沈思起來。
小咲卻明顯流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
“唔,這樣的話,咱們這幾個恐怕無能為力。
”洋次說。
“我看,我還是趕去鈍鈍村求救好了。
” “好,有勞你了。
我先回吊橋那邊……對了,阿榮跑到哪裡去了?” 小咲答道:“他說要去釣魚,就往谷底去了。
” “哦,那麽,小咲,你就在這裡等,阿榮一回來,你就和他一同趕去吊橋那邊。
” 大助說完便轉身離去。
7、行人的末日 大助於下午三點半回到鈍鈍橋邊。
路徑相同,但這次是上坡,所以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他屢次告誡自己不可驚慌失措。
從吊橋的毀損程度看來,在救難隊趕到之前,是無計可施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安撫行人,然後靜待救援。
到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希望能來得及。
幸好天氣不錯,尚無下雨之徵兆…… 終於來到橋邊。
大助伸手扶在那塊寫著“小心危橋”的牌子上,以支撐身體。
一面調整紊亂的呼吸,一面朝對岸望去,看看弟弟是否平安無事。
就在此時…… 大助當場目瞪口呆,僵在原地,懷疑自己的眼睛有毛病。
行人不見了。
那裡應該沒有藏身之所。
雖說距離有二十公尺,但視野良好,無障礙物,而且大助視力頗佳,絕無問題。
吊橋的樣子和先前相同,隻剩一條纜繩未斷,其馀均已損毀。
到底怎麼回事…… 齋戶榮離開帳篷後,沿著小溪(“支流B”)下山。
這條山路比想像中難走得多,好不容易才到達小溪和鈍鈍河的交會處。
他站在岸邊仰望右上方。
那裡原本有一座吊橋,也就是鈍鈍橋,哪知…… 橋竟然垮了。
斷掉的纜繩全都垂在兩側的山崖邊。
河岸上散落著許多木闆碎片,那大概是此橋的殘骸吧? 他朝箸吊橋的方向緩緩走去。
沒走多久,就瞧見對岸河邊倒卧著一個人。
“阿行,是你嗎?”他大喊。
“喂!你怎麽了?要不要緊呀?” 然而那人毫無反應,動也不動。
壩川水位已然升高,水流湍急。
阿榮四下張望,尋找适合渡河之處。
往上遊走了幾公尺,就見到一塊凸出的岩石!他想:沿著這塊岩石,或許能走到對岸。
打定主意後,他便将裝著釣具的登山背包丢在岸上,開始渡河。
腳下很滑,好幾次都差點跌到河裡,千驚萬險總算到達彼岸。
跑上前一看,倒卧者果然是行人。
“喂,你還好吧?” 地上的少年隻發出微弱的呻吟聲。
“振作一點!喂!” “……哎唷……” 阿榮擡頭望向斷崖,暗忖:大概是從那上面摔下來的,這樣居然沒死,真是奇迹。
“喂,阿行,喂!”他伸手按在行人背上,頻頻叫喚。
行人動都不動。
從側面望去,才發現行人的頭部已經破裂,血流滿面。
“……唔……唔……”似乎尚有微弱的意識,好像有話要說的樣子。
“什麼?你在說什麼?” “……中了暗算……” “咦?什麼?” “……被推……推落……” 卑語斷斷續續的,隻有“中了暗算”及“被推落”說得比較清楚。
這也就是推理小說中常見的“死前留言”。
“潑……潑……” 說到這裡,頑童行人就氣絕身亡了。
8、M村大騷動 當天傍晚,負責偵察的艾勒裡傳回消息,說鈍鈍橋北側有人墜崖而死。
據說死者是個少年,名叫行人,是昨天進入“禁谷”的外來人士之一,不知被何方神聖“推落”斷崖而摔死。
大家都聚集在空地上。
愛倫坡将此事的資訊報告完畢後,就啃起自己最愛吃的柯樹果實,同時觀察大家的反應。
年輕的君王艾勒裡神情嚴肅,默默不語。
不久,愛倫坡說道:「艾勒裡,此事就交給我處理,如何?」 「悉聽尊便。
」艾勒裡答道。
愛倫坡深吸一口氣,再次環顧四周,道:「如若吾輩中有膽敢殺人之兇徒,我定要将其揪出,使其身受應有之處罰。
凡“違法犯禁”之徒,定要受罰。
昨天擅入“禁谷”的卡爾也不例外。
當然,兇手并不一定在吾輩之中,也可能是死者的同伴之一。
」 「慢著!愛倫坡。
」艾勒裡插嘴道。
「話雖如此,但那少年是……」 「我明白。
但是,無論任何理由,殺人就是“犯法”。
如若殺掉的是闖入“穢地”的邪惡人士,那更是雙重“污穢”,罪加一等,饒恕不得,豈可坐視不管?」 艾勒裡啞口無言,沒有反駁。
愛倫坡繼續道:「慘叫聲從吊橋那邊傳過來時,我們幾乎皆聚在這廣場之中,不在此處的是哪幾個?假定我們之中有殺人兇手——姑且稱之為X吧:則當時這個X必然不在此廣場上……」 查問結果,發現關鍵時刻不在此處的有:艾勒裡及其發妻阿嘉莎、艾勒裡之妾室奧耳姬,以及艾勒裡與阿嘉莎所生之子卡爾——此外沒有了。
其中卡爾因昨天受了重傷,至今仍昏迷不醒。
「當時阿嘉莎在何處?做何事?」愛倫坡質問道。
一個中等身材的美麗女性站立起來,此女即為阿嘉莎。
去年春天,此女在密林中遭大熊龔擊,右臂齊肘而斷。
雖已喪失右前臂,但其高雅的氣質并未稍減。
「我一直守候在卡爾身邊,片刻未離,絕未做出有愧於心之事。
」阿嘉莎毅然答道。
她的表情顯得異常憂郁,大概是因擔心其子命危的關系吧? 「奧耳姬呢?」 奧耳姬身材遠比阿嘉莎矮小,而且大腹便便,臨盆在即。
對於愛倫坡的質問,她回答說,整個下午都在遠離廣場的樹蔭下休息。
「那麽,艾勒裡,當時你身在何處?」 艾勒裡嘴唇一掀,露出強健的門牙,似乎在顯示“當今領袖”的權威。
龇牙咧嘴之後,才以稍帶粗魯的語氣答道:「我就在密林中。
愛倫坡,那慘叫聲我亦曾耳聞。
」 「哦!」 愛倫坡點點頭,想起當時的情景。
慘叫聲傳來之後,的确是過了一陣子,艾勒裡才出現在廣場上。
在此,再将時間确認一下:慘叫聲從鈍鈍橋傳到此地的時刻是下午兩點四十分,愛倫坡在廣場上看見艾勒裡,是在二十五分鐘後,正确時刻為下午三點零五分。
9、“神”所提供的線索 本章中,再度有勞那位“苦惱的自由業者”綸太郎登場。
卑說綸太郎帶著愛犬武丸,來到煙鬥石附近,開始和他那複雜而深刻的煩惱搏鬥。
這個時刻已如前所述,是在下午一點多。
他在此地待了大約三小時,也就是一直待到下午四點多,這在前面也已提過。
其間他一刻也沒離開過煙鬥石。
亦即,很湊巧的,他恰懊一直都在“監視”着那座獨木橋。
從M村要走到山脊路的話,非經過那獨木橋不可。
在小說中,作者就是“神”。
這是作者以“神的觀點”,用旁白直接告訴讀者的,所以絕對不會錯。
作者直接問綸太郎,他的回答如下: “在這兩個半小時當中,那座獨木橋都在我的視野之内。
我敢斷言,其間沒有任河一個人走過那座橋。
」 貶不會因一時疏忽,看漏了? “不可能。
雖說我的煩惱既複雜又深刻,但若有人度過那座橋,我布可能沒看到。
” 不過——他接著說,其間他腳邊的武丸曾兩度狂吠。
武丸是一隻膽小如鼠的狗,所以可能是發現了草叢中有蛇,才吓得狂吠的吧?這話是綸太郎說的。
為了要凸顯問題的所在,在此附加幾點說明。
讀者不妨認定:從M村至鈍鈍橋,或從“禁谷”中的營地至鈍鈍橋,路徑都是有限的。
除附圖所示之路徑外,沒有别的路可走。
像“隻有愛倫坡一族才知道的秘道”之類,是絕對不存在的。
另外,如圖所示,東側支流由於溪水暴漲,尤其是比煙鬥石更下遊的部分,若不經那獨木橋,是絕對無法渡過小溪的。
反之,若繞到比較上遊之處,則有可能踩着岩石渡過小溪。
整理一下。
假如愛倫坡所說的X,是來自M村。
這個X若要從M村前往鈍鈍橋,則基本上僅有如下兩條路可走。
⑴過獨木橋,經“岔路B”,上山脊路,至鈍鈍橋。
⑵繞到“支流A”的上遊,渡河後上山脊路,再到鈍鈍橋。
這兩條路線所需時間分别是:⑴去要三十五分鐘,回程是二十分鐘。
⑵去需一小時半,回程要五十分鐘。
讀者可将之當成“能夠想得到的最短時間”。
若光考慮“可能性」,當然不隻這兩條路線。
例如,也可從“岔路D”上山脊路,下了“岔路C”,再沿著“支流B”走到“岔路A”,然後再上山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