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過南京

關燈
個砂鍋魚頭,一碟闆鴨,一碟炒面,那麼他一定更吃得津津有味。

    我嘗覺得像陶朱公一流人物是最懂得生活的藝術,他搞了一輩子政治和經濟舞台的主角後,一聲不響地改名換姓,載妓随歌,泛舟遊于五湖。

    像他這種人,什麼大場面沒有見過,所以他忘懷得失地遊蕩于江湖的時候,他的心裡可以說是毫無牽挂。

     紫金山的中山陵是整個南京的鐘靈毓秀的中心。

    中山陵背靠山坡,面臨平地,左宜右有,氣象非常雄偉。

    中山先生一生搞革命事業,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他死後的哀榮,可以說是應得的報酬。

    雖然中山陵的建築,使國庫支出兩千萬元,但是,這筆款如沒有用來建築中山陵,恐怕它早已落在一二權貴的腰包了。

    老實說,耗費公帑來建築中山陵,比較讓它随便浪費是有意義得多,何況中山先生一生不斷努力,不斷前進的精神,正是千年萬代後的人們景仰的對象。

    其實,像中山先生這種革命導師,他一生最得力的是堅定的意志,但他所采取的政策,卻随環境的變動而改弦更張的。

    因此後人可以斷章取義,摭拾他的言論的一鱗半爪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像其他國家裡各派的黨人之摭拾開山祖師的理論的一二來擁護各自的意見一樣。

     當敵僞占領南京的時間,中山陵幸保無恙,戰後稍加修理,氣象煥然一新,而陵園樹木的郁郁蒼蒼,周圍草場的青翠可愛,給遊客以深刻的印象。

    這是中國最大的陵寝,比較明孝陵冠冕堂皇得多,尤其那連綿不斷的石級,使每個遊客都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覺。

     至于南京城内,我最喜歡北極閣。

    這兒有個小小的山坡,登山遠眺,全城的景物一覽無遺。

    在古代,天下名山僧占多;到如今,隻有财閥能夠享受人間一切清福。

    例如國舅宋子文,他就在北極閣的山頂上建築了一座極雅緻的洋樓,這座洋樓好像他在香港淺水灣所建築的那座富麗的洋樓一樣,全是民膏民脂的結晶品。

    世間的事情是物極必反,無功受祿而又過分享受的人,遲早總要吃吃一些苦頭。

    這一點從曆史上可得到很多例子作證明。

     南京的街市除中山路、新街口、太平路外,實在可以說是冷落不堪。

    比較可以留戀的還是南城夫子廟一帶。

    這兒有貨真價實的古董,有引人捧腹大笑的雜耍,而酒樓茶肆之多,規模之大,遠非重慶所能趕得上。

    那些古色古香的大酒樓,面臨街市,背對秦淮河,遙想當年繁華蓋世的時期,畫舫裡坐着名士佳人,有的對酒當歌,有的帶醉吟,大家毫無忌憚地談笑風生,而六華春一流酒樓的顧客,多是抱着以逸待勞,以靜制動的态度,很悠閑地從紗窗間欣賞畫舫裡的活動電影,這是多麼有趣! 南京雖不以酒著名,但由于各地人才彙集南京的關系,全國各省的名酒都可以買得到。

    無論貴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北方的高粱、五加皮、玫瑰露以及紹興的花雕,都是應有盡有。

    那時我已經不大喝酒,但是,我遇到吃闆鴨的時候,免不了又要破破戒,把陳年的花雕喝了三杯。

     晚上的南京,實在沒有什麼地方好玩。

    我在南京住了半年,沒有看過話劇,也沒有看過較有名的京戲,唯一的去處,就是看看二輪三輪的電影,或者到龍門酒家去喝茶。

    夏日苦熱,南京更像一個蒸籠,每天傍晚時分,我看見成群結隊的市民,重重環坐在新街口的中山像前的圓圈台階上,敞着胸,吐着氣,大家被迫去聽周遭的廣播筒所發出的嘈雜而又無聊的廣播,不禁替南京的市民大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