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廣州灣
關燈
小
中
大
廣州灣在廣東省吳川縣西南,位于雷州半島之東,有東海島橫亘灣内。
清光緒二十四年(即1898年)被法國人占領,第二年才訂約租借,為期99年,法國把它當作自由貿易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華盛頓會議上,法國答應交還,但未實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算是中國的輸血管之一。
由華南往大後方的人,除走旱路外,不是經過廣州灣,便是經過海防,所以這個地方頓時顯着昙花一現的繁榮。
我們抵達廣州灣,已近薄暮黃昏的時分。
我們趕到市區去找旅店,家家客滿,問了好幾間,才在一間比較大的旅店開了兩個房間。
房小人多,兩張床讓婦孺去享受,我隻好睡地鋪。
這兒的衛生設備遠不如香港,一躺下去,成群結隊的蚊子便來進攻,不用兩晚工夫,我的臉上及手臂上已經像患天花的人那樣,滿是點點小斑痕了。
廣州灣的旅店白天還算消停,一到晚上,旅店的餐廳擠滿了人,喝酒、挾妓、打牌、抽大煙等事,不一而足。
據我的調查,每天晚上在酒樓大吃大喝的多是私枭。
他們跟衙門裡的有力分子發生關系,彼此互相關照,大家都有好處。
原來離亂的時代,法令如毛;多一條法令,人民便多一層負擔,而利用既得的地位來賺錢的人更多一個機會。
最使我難過的,就是江湖賣藝的人,手拉胡琴,邊走邊彈,像穿梭一樣,在旅店進進出出。
假如有人招呼,他們便停下來唱廣東小調。
男的用濃重的喉音,女的用清脆的高音,闆眼節拍,完全沒有顧及。
天高氣爽,月明星稀的晚上還沒有什麼;一遇狂風暴雨的時期,聽了鈴聲已夠人斷腸,何況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雨夜殘歌,更增加流浪漢的心事呢。
小孩們平素是嬌生慣養的,一到廣州灣,水土不服,個個鬧肚子痛。
人生路不熟,我們找不到醫生,随便給他們吃了一些止瀉的藥水就算了。
第三天,我們到輪船公司去打聽越南的船期,答案是輪船遙遙無期。
最成問題的,還是我們的臨時通行證。
據說,沒有臨時通行證的人是買不到船票的,除非西貢方面有人擔保。
這問題可把我們難住了。
在香港,我們住過相當時間,熟人較多,各機關都跑得通;現在突然跑到廣州灣來,一個熟人也沒有,上不到天,下不落地,漂泊無依地懸挂半空中,哪裡去找人做擔保? 有一天,我們在路邊閑蕩,羅牧兄遇着一個熟人蔡天健兄,他是潮州人,口才很伶俐,曾任西貢《遠東日報》的總編輯。
蒙他的介紹,我們認識西貢中華總商會會長朱繼興先生。
朱先生是潮陽人,身材矮小,面色黝黑。
那時他雖被病魔所困,說話相當費力,但兩目炯炯發光,一見使我覺得他是個深謀遠慮,有識見、有魄力的人物。
羅牧兄與朱先生誼屬同鄉,一經介紹之後,兩人很談得來。
關于越南的入境手續,朱先生一口答應給我們擔保。
關于擔保的手續,他給我們打電報到西貢益興公司從速辦理;關于船位問題,他與法國輪船公司的經理商量,多加載位兩百名。
因為當時流落廣州灣的不止我們這一批人,其他各界人士留滞在廣州灣的也不在少數。
本來這些事情跟朱先生沒有關系的,隻因他義俠為懷,富有朱家、郭解的遺風,所以他認為應該做而且可能做到的事情,便不惜費盡心機替别人去拼命。
由于他時常替别人拼命,他在西貢社會中,沒有一個人不尊重他,尤其是文化界和勞動階級。
朱先生知道我們在旅店吃病了,特地請我們到他的公司去吃飯,另外在他的公司的樓上騰出兩三間房給我們住。
一個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遇着這麼的一個救星,不禁會發生由衷的感激。
從旁人的口述中,我知道朱先生17歲才到西貢,每個月僅賺越币5元。
他花了4元做學費,跟人家補習法文,經過兩年不斷的努力,他的法文有長足的進步。
他開始在法國人的公司做書記,學習經商的方法。
不久之後,他開始跟法國人合作,創辦益興公司。
從出入口貿易到水陸交通運輸事業,他都一手包辦。
他自己沒有許多現金,但他富有組織的能力及知人善任的天才,所以運籌帷幄,措置裕如。
據說,他最大的資本,就是3000名碼頭工人。
他替碼頭工人争取權利,碼頭工人也一緻擁護他。
靠着群衆的力量及他在中、法、越三方面的社團的活躍,他便在35歲那年,被西貢全體僑商推舉為商會會長。
清光緒二十四年(即1898年)被法國人占領,第二年才訂約租借,為期99年,法國把它當作自由貿易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華盛頓會議上,法國答應交還,但未實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算是中國的輸血管之一。
由華南往大後方的人,除走旱路外,不是經過廣州灣,便是經過海防,所以這個地方頓時顯着昙花一現的繁榮。
我們抵達廣州灣,已近薄暮黃昏的時分。
我們趕到市區去找旅店,家家客滿,問了好幾間,才在一間比較大的旅店開了兩個房間。
房小人多,兩張床讓婦孺去享受,我隻好睡地鋪。
這兒的衛生設備遠不如香港,一躺下去,成群結隊的蚊子便來進攻,不用兩晚工夫,我的臉上及手臂上已經像患天花的人那樣,滿是點點小斑痕了。
廣州灣的旅店白天還算消停,一到晚上,旅店的餐廳擠滿了人,喝酒、挾妓、打牌、抽大煙等事,不一而足。
據我的調查,每天晚上在酒樓大吃大喝的多是私枭。
他們跟衙門裡的有力分子發生關系,彼此互相關照,大家都有好處。
原來離亂的時代,法令如毛;多一條法令,人民便多一層負擔,而利用既得的地位來賺錢的人更多一個機會。
最使我難過的,就是江湖賣藝的人,手拉胡琴,邊走邊彈,像穿梭一樣,在旅店進進出出。
假如有人招呼,他們便停下來唱廣東小調。
男的用濃重的喉音,女的用清脆的高音,闆眼節拍,完全沒有顧及。
天高氣爽,月明星稀的晚上還沒有什麼;一遇狂風暴雨的時期,聽了鈴聲已夠人斷腸,何況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雨夜殘歌,更增加流浪漢的心事呢。
小孩們平素是嬌生慣養的,一到廣州灣,水土不服,個個鬧肚子痛。
人生路不熟,我們找不到醫生,随便給他們吃了一些止瀉的藥水就算了。
第三天,我們到輪船公司去打聽越南的船期,答案是輪船遙遙無期。
最成問題的,還是我們的臨時通行證。
據說,沒有臨時通行證的人是買不到船票的,除非西貢方面有人擔保。
這問題可把我們難住了。
在香港,我們住過相當時間,熟人較多,各機關都跑得通;現在突然跑到廣州灣來,一個熟人也沒有,上不到天,下不落地,漂泊無依地懸挂半空中,哪裡去找人做擔保? 有一天,我們在路邊閑蕩,羅牧兄遇着一個熟人蔡天健兄,他是潮州人,口才很伶俐,曾任西貢《遠東日報》的總編輯。
蒙他的介紹,我們認識西貢中華總商會會長朱繼興先生。
朱先生是潮陽人,身材矮小,面色黝黑。
那時他雖被病魔所困,說話相當費力,但兩目炯炯發光,一見使我覺得他是個深謀遠慮,有識見、有魄力的人物。
羅牧兄與朱先生誼屬同鄉,一經介紹之後,兩人很談得來。
關于越南的入境手續,朱先生一口答應給我們擔保。
關于擔保的手續,他給我們打電報到西貢益興公司從速辦理;關于船位問題,他與法國輪船公司的經理商量,多加載位兩百名。
因為當時流落廣州灣的不止我們這一批人,其他各界人士留滞在廣州灣的也不在少數。
本來這些事情跟朱先生沒有關系的,隻因他義俠為懷,富有朱家、郭解的遺風,所以他認為應該做而且可能做到的事情,便不惜費盡心機替别人去拼命。
由于他時常替别人拼命,他在西貢社會中,沒有一個人不尊重他,尤其是文化界和勞動階級。
朱先生知道我們在旅店吃病了,特地請我們到他的公司去吃飯,另外在他的公司的樓上騰出兩三間房給我們住。
一個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遇着這麼的一個救星,不禁會發生由衷的感激。
從旁人的口述中,我知道朱先生17歲才到西貢,每個月僅賺越币5元。
他花了4元做學費,跟人家補習法文,經過兩年不斷的努力,他的法文有長足的進步。
他開始在法國人的公司做書記,學習經商的方法。
不久之後,他開始跟法國人合作,創辦益興公司。
從出入口貿易到水陸交通運輸事業,他都一手包辦。
他自己沒有許多現金,但他富有組織的能力及知人善任的天才,所以運籌帷幄,措置裕如。
據說,他最大的資本,就是3000名碼頭工人。
他替碼頭工人争取權利,碼頭工人也一緻擁護他。
靠着群衆的力量及他在中、法、越三方面的社團的活躍,他便在35歲那年,被西貢全體僑商推舉為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