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公園
關燈
小
中
大
這種饅頭的廚子是個禦廚。
因為皇宮裡的人,吃東西很考究,同時,因為他們所吃的山珍海味太多,肚子所能容納的飯量大大減少,聰明的廚子知道皇上的意旨,所以特制這麼小的饅頭來應景。
到了朔風凜冽,白雪飄飄的隆冬,北海公園又變成溜冰專家的場合。
公園管理人在湖上劃分若幹地區,供遊人溜冰。
水銀色的冰刀過處,玻璃也似的湖面被劃成許多痕迹。
辛勤的園丁們須于遊客散盡的晚間,把冰碎打掃得幹幹淨淨,然後撥上清水,經過一夜的工夫,湖面又光滑得像一面鏡子了。
新年過後,北海公園的冰厚約兩三尺,這時辛勤的園丁又忙着鑿冰,把它儲藏于園内的冰窖裡,以便夏天使用。
這種冰窖是泥土和稻草築成的,不易傳熱,所以它可以保留到整個春天和夏天,而公園管理處從售冰所得的一筆收入是很可觀,尤其在人造冰的設備還沒有齊全的時候。
離仿膳不遠的地方有個九龍壁,這是一面大照牆,牆的上部用金黃色的琉璃瓦鑲嵌着九個飛龍,那飛龍的神氣與色澤,栩栩欲生。
據說,某國的古董商拟出巨資把這個九龍壁買去,幸虧這事情隻是一種傳說,始終沒有成為事實,否則北海公園将黯然失色了。
公園的南端有個白塔,塔的樣子宛若葫蘆,裡邊是實心的,遊客不能登臨縱覽,這是個缺陷。
園内有蔡松坡圖書館,庋藏古書頗多。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沒有南遷前也設在公園内,可惜過去中國的學術機關多由學閥主持,非親非故,休想在研究院裡占一席地。
現在時移勢易,我相信神聖的學術園地不再容學閥把持了。
由北海公園的南門出來,度過一道橋,便到中南海公園的北門。
中南海是民國初年的總統府的舊址,北伐成功後,改為行轅。
這兒的最大建築物為懷仁堂,但是最富曆史意味的還是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後所拘留的瀛台。
北京的宮殿的建築,堂皇富麗有餘,簡便實用不足。
那麼高大的屋宇,上邊沒有樓房或天花闆,空空洞洞,冷冷清清,除炙手可熱的政治當局周圍有各種人奉意承志,使冷落的宮殿稍形熱鬧外,那些被打入冷宮的人,真是度日如年。
高大的屋宇,越顯出個人的渺小;熱鬧的場合,更襯出個人的凄涼。
公園的西邊幾間大樓為北平研究院及中國大辭典編纂處。
北平研究院是和中央研究院分庭抗禮的學術機關,主持者為李石曾、李書華等人。
中國大辭典的編纂工作,規模宏大,惜限于經費,停而複辦,辦而又停者,不知道有好幾次。
現在烽火還沒有平息,恐怕國家還沒有餘力做這種最有意義的類似《新牛津字典》的工作了。
老實說,中南海公園一向都是軍政要人駐跸的所在,門禁森嚴,我們還是轉到北海公園的北門外的什刹海去逛一逛罷。
什刹海是北京中下層的民衆聚集的地方,除一堤柳樹,半湖清水外,什麼設備也沒有。
四周沒有圍牆,不收門票,因為它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可以吸引摩登的青年男女來玩,所以它的生意也十分冷落。
事實上,一年之間隻有夏天的幾個月有人到什刹海來乘涼。
這兒有北京最有名的酸梅湯,物美價廉,既能生津止渴,又不要遊客太破費。
這兒的西瓜也吃得過,味甜汁多,顔色鮮明,路旁滿是說書的和玩雜耍的人。
說書的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隻要你一側耳傾聽,你的兩個腳好像給鐵釘釘死一樣,再也走不動,非聽完一段故事,很難走得開。
那些走江湖玩雜耍的人物,也有他們那一套。
把戲人人會演,巧妙各有不同。
據我個人的看法,在什刹海玩雜耍的人,他們的工夫似乎不如天橋。
回頭我要提到太廟。
太廟在紫禁城左邊,與中央公園并排而立。
太廟的特點在于它的蒼松翠柏。
假如你跑到後邊的柏樹下揀了一座茶台,一面品茗,一面欣賞禦溝的荷花,在這當兒,你如擡頭望着紫禁城的炮眼,及哨兵站崗的堡壘,你将有異樣的感覺。
北京是個無險可守的地方,主客兩軍在離城五六十英裡外便可決定勝負;到了兵臨城下,守土的長官早已聞風遠遁。
這種建築在内城的核心的堡壘到底有什麼用處,我們不大明白。
事實上,因為這種堡壘沒有軍事上的意義,隻有建築上的價值,所以六百年來北京幾經兵焚,那些外城、内城及紫禁城的城牆、城樓、堡壘,仍金瓯不缺;雖然八國聯軍攻下北京時,正陽門曾被炮火燒掉,而目前矗立東西兩車站中間的正陽門是後來重建的。
最後我們跑上紫禁城後邊的景山。
景山又名煤山,即明思宗崇祯殉國處。
北京是一大片大平原,當然找不到山坡,所以這塊煤山,的确是用煤炭堆成的。
山上一共有五個亭。
左右各有兩個,而最大的一個是在山頂的中央。
當天朗氣清的午後,你如站在景山的山頂,俯瞰全城,你才驚歎北京城是元氣磅礴,同時,你更會相信中華民族的偉大。
那積玉堆金,光耀奪目的故宮;那崇高偉大,巍峨壯穆的城樓;那鱗次栉比,井井有條的民居;那碧綠無際的樹蔭;那水波蕩漾的三海;一切的一切,使你深切地覺得,六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的精神所寄托的北京城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山林。
因為皇宮裡的人,吃東西很考究,同時,因為他們所吃的山珍海味太多,肚子所能容納的飯量大大減少,聰明的廚子知道皇上的意旨,所以特制這麼小的饅頭來應景。
到了朔風凜冽,白雪飄飄的隆冬,北海公園又變成溜冰專家的場合。
公園管理人在湖上劃分若幹地區,供遊人溜冰。
水銀色的冰刀過處,玻璃也似的湖面被劃成許多痕迹。
辛勤的園丁們須于遊客散盡的晚間,把冰碎打掃得幹幹淨淨,然後撥上清水,經過一夜的工夫,湖面又光滑得像一面鏡子了。
新年過後,北海公園的冰厚約兩三尺,這時辛勤的園丁又忙着鑿冰,把它儲藏于園内的冰窖裡,以便夏天使用。
這種冰窖是泥土和稻草築成的,不易傳熱,所以它可以保留到整個春天和夏天,而公園管理處從售冰所得的一筆收入是很可觀,尤其在人造冰的設備還沒有齊全的時候。
離仿膳不遠的地方有個九龍壁,這是一面大照牆,牆的上部用金黃色的琉璃瓦鑲嵌着九個飛龍,那飛龍的神氣與色澤,栩栩欲生。
據說,某國的古董商拟出巨資把這個九龍壁買去,幸虧這事情隻是一種傳說,始終沒有成為事實,否則北海公園将黯然失色了。
公園的南端有個白塔,塔的樣子宛若葫蘆,裡邊是實心的,遊客不能登臨縱覽,這是個缺陷。
園内有蔡松坡圖書館,庋藏古書頗多。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沒有南遷前也設在公園内,可惜過去中國的學術機關多由學閥主持,非親非故,休想在研究院裡占一席地。
現在時移勢易,我相信神聖的學術園地不再容學閥把持了。
由北海公園的南門出來,度過一道橋,便到中南海公園的北門。
中南海是民國初年的總統府的舊址,北伐成功後,改為行轅。
這兒的最大建築物為懷仁堂,但是最富曆史意味的還是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後所拘留的瀛台。
北京的宮殿的建築,堂皇富麗有餘,簡便實用不足。
那麼高大的屋宇,上邊沒有樓房或天花闆,空空洞洞,冷冷清清,除炙手可熱的政治當局周圍有各種人奉意承志,使冷落的宮殿稍形熱鬧外,那些被打入冷宮的人,真是度日如年。
高大的屋宇,越顯出個人的渺小;熱鬧的場合,更襯出個人的凄涼。
公園的西邊幾間大樓為北平研究院及中國大辭典編纂處。
北平研究院是和中央研究院分庭抗禮的學術機關,主持者為李石曾、李書華等人。
中國大辭典的編纂工作,規模宏大,惜限于經費,停而複辦,辦而又停者,不知道有好幾次。
現在烽火還沒有平息,恐怕國家還沒有餘力做這種最有意義的類似《新牛津字典》的工作了。
老實說,中南海公園一向都是軍政要人駐跸的所在,門禁森嚴,我們還是轉到北海公園的北門外的什刹海去逛一逛罷。
什刹海是北京中下層的民衆聚集的地方,除一堤柳樹,半湖清水外,什麼設備也沒有。
四周沒有圍牆,不收門票,因為它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可以吸引摩登的青年男女來玩,所以它的生意也十分冷落。
事實上,一年之間隻有夏天的幾個月有人到什刹海來乘涼。
這兒有北京最有名的酸梅湯,物美價廉,既能生津止渴,又不要遊客太破費。
這兒的西瓜也吃得過,味甜汁多,顔色鮮明,路旁滿是說書的和玩雜耍的人。
說書的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隻要你一側耳傾聽,你的兩個腳好像給鐵釘釘死一樣,再也走不動,非聽完一段故事,很難走得開。
那些走江湖玩雜耍的人物,也有他們那一套。
把戲人人會演,巧妙各有不同。
據我個人的看法,在什刹海玩雜耍的人,他們的工夫似乎不如天橋。
回頭我要提到太廟。
太廟在紫禁城左邊,與中央公園并排而立。
太廟的特點在于它的蒼松翠柏。
假如你跑到後邊的柏樹下揀了一座茶台,一面品茗,一面欣賞禦溝的荷花,在這當兒,你如擡頭望着紫禁城的炮眼,及哨兵站崗的堡壘,你将有異樣的感覺。
北京是個無險可守的地方,主客兩軍在離城五六十英裡外便可決定勝負;到了兵臨城下,守土的長官早已聞風遠遁。
這種建築在内城的核心的堡壘到底有什麼用處,我們不大明白。
事實上,因為這種堡壘沒有軍事上的意義,隻有建築上的價值,所以六百年來北京幾經兵焚,那些外城、内城及紫禁城的城牆、城樓、堡壘,仍金瓯不缺;雖然八國聯軍攻下北京時,正陽門曾被炮火燒掉,而目前矗立東西兩車站中間的正陽門是後來重建的。
最後我們跑上紫禁城後邊的景山。
景山又名煤山,即明思宗崇祯殉國處。
北京是一大片大平原,當然找不到山坡,所以這塊煤山,的确是用煤炭堆成的。
山上一共有五個亭。
左右各有兩個,而最大的一個是在山頂的中央。
當天朗氣清的午後,你如站在景山的山頂,俯瞰全城,你才驚歎北京城是元氣磅礴,同時,你更會相信中華民族的偉大。
那積玉堆金,光耀奪目的故宮;那崇高偉大,巍峨壯穆的城樓;那鱗次栉比,井井有條的民居;那碧綠無際的樹蔭;那水波蕩漾的三海;一切的一切,使你深切地覺得,六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的精神所寄托的北京城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