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遇險山神廟

關燈
抓住藍人俊,欲往屋頂窟窿鑽出,她雙腳一點,已到了屋頂上。

    但腦後風生,有敵來襲,她一手抓着藍人俊十分不便,就順手一扔,将他扔在屋脊上,同時身形急往左一閃,避過後面的一擊。

     她嬌叱一聲,伸出兩指,直向老兒點去。

     老兒雖然拄着拐杖,身形卻靈活得很,往右一閃,人已轉到她身後。

     “好毒辣的雙煞指,老兒今日總算遇上了個對手,來來來,老兒與你殺上三萬六千合,看看你這女魔頭經打不經打!” 他嘴裡說着,手底下卻不敢稍懈,一支拐杖瞬間已使出了五招,直點對方要穴。

     白衣女聽他道破了自己的武功,情知遇上了對手,當下也不示弱,展開獨門招式,間或夾以雙煞指,頻頻向老兒施出煞手。

     兩人戰了三十個回合,白衣女不耐起來,猛地吸口真氣,把功力提起了八成,施出全身解數,迅猛向老兒進攻。

     藍人俊仰躺在瓦楞上,頭朝外沿一方,腳朝屋脊,因此頭低足高,身子似在往下徐徐移動,把他吓得魂魄飛天。

     要是頭朝下栽到地上,他還有命麼? 他連忙閉氣不動,想減緩向下移動的速度,但還是一寸寸地往下移,一忽兒頭就懸了空,把他驚得大叫起來。

     “哎喲,老丈,在下要摔下去了?” 沒人答應,也沒人管他。

     他這才注意到周圍已無人聲,隻剩下他自已一人了,不禁絕望地奮力一掙,大叫一聲,忽然發覺兩手能動,便急忙抓住兩邊瓦楞,但他動作過猛,身子又往下沖,瞬間便掉了下去、頭下腳上,若是着了地,哪裡還有命? 急切間他收腹淩空翻了個筋鬥,猛吸口氣想保持平衡,結果雖然摔到了地上,卻沒有将他摔傷,隻在草叢裡跌了個撲爬。

     這是他猛練紫做二元導引術的結果,然而他自己并不知道。

     一撲到地上,他發覺胸前有什麼東西梗住了,一個翻身,坐了起來,伸手往草叢裡一探,馬上就知道是一冊手抄書。

     咦,什麼人把書遺失到了這兒? 讀書人愛書,這是通病,他順手将書揣入懷中,再打量周圍。

     他發現自己站在廟後,二十丈後傳來白衣女的嬌叱聲,還有拄杖老兒嘻嘻哈哈的聲音。

     嘿,他們還打着呢,此時不定更待何時? 他剛往廟前繞過去,忽又想起這怎麼走得了,人家在前面厮鬥呢。

     幹脆往山上去,躲他個一兩天再說。

     他迅速往山上奔去,直找到一個避風的山凹,才停下來練地的辟谷功,以煞煞肚中的饑火。

     待他醒來,天已大明。

     他仍不敢下山走路。

    生怕再遇上白衣女。

     勝中饑火雖然稍斂,仍然難受得要命。

     想起昨晚拾到的書,便從懷中摸出。

     書卷發黃,十分陳舊。

     翻開一頁,隻見上書“煞魔劍譜”。

     再—頁頁翻開粗看,都是蠅頭小楷,字迹十分端正,再後幾頁則是圖形,畫着一個和尚在使劍,各種姿式均有,還有騰空躍起在空中揮創的動作。

     他想起枯骨道人與陰陽二判的對話中,曾提起劍譜二字,似乎為了劍譜他們厮打起來。

     莫非就是這本東西? 如果是陰陽二判丢失的,那就該還了主人,隻是不知該到何處去尋他們! 閑着無事,他翻回第一頁,認真讀起來。

     開篇就道:“莊子曰“示這以虛,開之以利,後這以發,發之以至。

    ” 接着論述道:“此乃煞魔劍法之要旨,欲習本劍譜,必先對此作一番揣摩。

    本劍法所有招式,皆以此十六字為精髓,倘無領悟,習本劍法無益,然要領悟,非人人所能為之。

    ” 藍人俊仔細想了想,覺得書中所言,未免太過,這十六字的意思并不難懂,為什麼不能人人領悟? 看下去,接着寫道:“能悟十六字真言之三成者,武功已達一流,能悟七成者,劍法已達上乘中之上乘,能悟十成者,天下鮮有對手矣!” 他不禁啞然大笑。

     他想,這十六字真言我不是一下就悟通了嗎?難道就天下少有敵手啦! 前八個字無非是說,以假動作指引對方,然後一劍得手,後八個字無非是說,在對方後出手,但要比對方先打到。

     仔細一想,又覺得這十六字當真不易做到。

    人家快,你能比人家更快麼?你以假動作引人,人家不會以假動作引你麼? 他大感興趣地繼續讀下去,越讀越覺得無趣。

     原來,這劍譜實在難學。

     每一把式都必須提氣順氣,貫注内家真力,說到這方面,他覺得和紫微二元導術講的氣理有相吻合之處,并不難懂、難的是劍招的變化和飛躍縱身的招式,他既不懂招式又不會輕功,隻好看完一遍了事。

     下得山來,已是中午。

     日頭高照,天空無雲,他大步沿官道走去—— xmwjw掃校,獨家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