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年夏天,八月二十二日平沼内閣宣布總辭職。
平沼内閣在提出總辭職之時,談到歐洲局勢複雜怪異。
“複雜怪異”這一簡便的詞還曾意味深長地流行了一段時間。
總辭職的近因則是日英談判的中止及德蘇之間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
夏天,誠在飛機整日轟鳴的K市度過,每天都不得不聽父親對日英談判發表議論。
父親一面抱怨英國的不守信,一面對照片上克萊琪大使考究的白麻西服贊歎不已。
這是地方紳士對地方事務表态時,以八分贊同突出兩分無關痛癢的反對意見時常用的套路。
毅隐約聽見家裡壞了兩三個琴鍵的老鋼琴上傳來叮咚的琴聲。
太太認為自從小兒子考上一高之後毅安下了心,人也漸漸糊塗起來。
昨日對患者還殷勤過分,病人正感激涕零,今天卻像變了一個人兒似的态度冷淡,讓人摸不着頭腦。
用毅的話來說,态度不同自有不同的緣故。
昨日的殷勤,是因為曾托患者給遠房親戚家的孩子介紹過一份不錯的工作的感謝之意。
而今天的不高興則是不知怎麼突然想起十年前的一次聚會,病人曾說自己的臉像“鳕魚幹”。
誠有時邀忙于報考海軍學校的易同去海泳。
水上飛機在遠處海面降落時,孩子們便一齊歡叫起來。
飛機着水後的數百米用餘力在海面漂亮地滑行,濺起的飛沫之間出現一道疾駛的彩虹,眼尖的孩子不免又是一陣驚呼。
易又改變了志向,之前憧憬空軍,眼下的目标是穿上一身海軍軍校的軍服去宿舍探訪誠。
一切的愛國心,背後都隐藏着一位那喀索斯[Narcissus,希臘神話中愛上自己影子的美少年],因此,一切的愛國心似乎都需要一身漂亮的制服。
誠屬于那種無論怎樣曬都曬不黑的人。
回宿舍後發現自己的臉比誰都白,誠對自己略顯病态的臉色很是介意。
聽文丙班的友人說,在法國浪漫主義時代,泰奧菲爾·戈蒂耶[ThéophileGautier(1811—1872),法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文藝批評家。
提倡“為藝術而藝術”]蒼白如死人的臉在年輕人之間頗為流行,這才安了心。
過了些日子,混在同學中漸漸不再引人注意。
季節已到了冬天。
昭和十五年年初,正值弓道部寒日強化訓練時期。
一夜大雪。
愛宕在寒日強化訓練中似乎比誰都活躍,拉弓次數比往常多,箭也拾得勤快,隻是不大工夫便不見了人影。
四處尋找,卻原來在工友室的地爐旁,從鹿皮的護手袋裡露出嬰兒般易凍傷的手指在烤火。
仔細思量,愛宕在爐邊烤火的時間遠遠比練弓的時間長。
拂曉的暗色裡不知誰失了手,射出的箭掠過雪堆打得雪片紛亂飛揚。
大家覺得有趣,便紛紛效仿了起來。
結束了晨練,吃過早飯。
第一節課休講,誠準備将自學外語的時間挪過來。
大雪已停。
清晨的陽光映在雪面上,繪出一道道條紋的影子。
“南寮八号的川崎君在嗎?” 誠聽到有人喊。
出去一看,等在門房的竟然是易。
訪客不能進入宿舍,咖啡屋還未開張,表兄弟二人隻好面對面坐在大廳煞風景的椅子上。
廳裡沒有生火。
易不時搓着凍僵的手指朝手心哈氣。
易這個時間突然來訪,神情也與平素有些異樣,誠主動問易緣由。
易開了口: “真窩火,軍校又沒考上。
” “沒考上又怎樣?” 誠冷冷地反問。
聽了易的解釋,
平沼内閣在提出總辭職之時,談到歐洲局勢複雜怪異。
“複雜怪異”這一簡便的詞還曾意味深長地流行了一段時間。
總辭職的近因則是日英談判的中止及德蘇之間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
夏天,誠在飛機整日轟鳴的K市度過,每天都不得不聽父親對日英談判發表議論。
父親一面抱怨英國的不守信,一面對照片上克萊琪大使考究的白麻西服贊歎不已。
這是地方紳士對地方事務表态時,以八分贊同突出兩分無關痛癢的反對意見時常用的套路。
毅隐約聽見家裡壞了兩三個琴鍵的老鋼琴上傳來叮咚的琴聲。
太太認為自從小兒子考上一高之後毅安下了心,人也漸漸糊塗起來。
昨日對患者還殷勤過分,病人正感激涕零,今天卻像變了一個人兒似的态度冷淡,讓人摸不着頭腦。
用毅的話來說,态度不同自有不同的緣故。
昨日的殷勤,是因為曾托患者給遠房親戚家的孩子介紹過一份不錯的工作的感謝之意。
而今天的不高興則是不知怎麼突然想起十年前的一次聚會,病人曾說自己的臉像“鳕魚幹”。
誠有時邀忙于報考海軍學校的易同去海泳。
水上飛機在遠處海面降落時,孩子們便一齊歡叫起來。
飛機着水後的數百米用餘力在海面漂亮地滑行,濺起的飛沫之間出現一道疾駛的彩虹,眼尖的孩子不免又是一陣驚呼。
易又改變了志向,之前憧憬空軍,眼下的目标是穿上一身海軍軍校的軍服去宿舍探訪誠。
一切的愛國心,背後都隐藏着一位那喀索斯[Narcissus,希臘神話中愛上自己影子的美少年],因此,一切的愛國心似乎都需要一身漂亮的制服。
誠屬于那種無論怎樣曬都曬不黑的人。
回宿舍後發現自己的臉比誰都白,誠對自己略顯病态的臉色很是介意。
聽文丙班的友人說,在法國浪漫主義時代,泰奧菲爾·戈蒂耶[ThéophileGautier(1811—1872),法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文藝批評家。
提倡“為藝術而藝術”]蒼白如死人的臉在年輕人之間頗為流行,這才安了心。
過了些日子,混在同學中漸漸不再引人注意。
季節已到了冬天。
昭和十五年年初,正值弓道部寒日強化訓練時期。
一夜大雪。
愛宕在寒日強化訓練中似乎比誰都活躍,拉弓次數比往常多,箭也拾得勤快,隻是不大工夫便不見了人影。
四處尋找,卻原來在工友室的地爐旁,從鹿皮的護手袋裡露出嬰兒般易凍傷的手指在烤火。
仔細思量,愛宕在爐邊烤火的時間遠遠比練弓的時間長。
拂曉的暗色裡不知誰失了手,射出的箭掠過雪堆打得雪片紛亂飛揚。
大家覺得有趣,便紛紛效仿了起來。
結束了晨練,吃過早飯。
第一節課休講,誠準備将自學外語的時間挪過來。
大雪已停。
清晨的陽光映在雪面上,繪出一道道條紋的影子。
“南寮八号的川崎君在嗎?” 誠聽到有人喊。
出去一看,等在門房的竟然是易。
訪客不能進入宿舍,咖啡屋還未開張,表兄弟二人隻好面對面坐在大廳煞風景的椅子上。
廳裡沒有生火。
易不時搓着凍僵的手指朝手心哈氣。
易這個時間突然來訪,神情也與平素有些異樣,誠主動問易緣由。
易開了口: “真窩火,軍校又沒考上。
” “沒考上又怎樣?” 誠冷冷地反問。
聽了易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