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上)

關燈
“如果所有銀行的貸款都被償還,銀行存款将不複存在,整個貨币流通将會枯竭。

    這是一個令人驚愕的想法。

    我們(美聯儲)完全依賴商業銀行。

    我們貨币流通中的每一個美元,無論是現鈔還是信用,都必須有人來借才能産生出來。

    如果商業銀行(通過發放信貸)制造出足夠的貨币,我們的經濟就會繁榮;否則,我們就會陷入衰退。

    我們絕對沒有一種永久性的貨币系統。

    當人們抓住了整個問題的關鍵之處,我們(貨币系統)可悲的荒謬之處,以及(美聯儲)令人難以置信的無助,就會變得如此明顯。

    貨币是人們最應該調查和思考的問題,它的重要性在于,除非人民廣泛地理解這個(貨币)系統并立刻采取措施修正它,否則我們現在的文明将會崩潰。

    ”——羅伯特.漢姆費爾,美聯儲亞特蘭大銀行 本章導讀 貨币就其本質而言,可分為債務貨币與非債務貨币兩大類。

    債務貨币就是當今主要發達國家所通行的法币(FiatMoney)系統,它的主要部分是由政府、公司以及私人的“貨币化”的債務所構成。

     美元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美元在債務産生的同時被創造出來,在債務償還的同時被銷毀。

    流通中的每一個美元,都是一張債務欠條,每一張欠條在每一天裡都在産生債務利息,而且是利滾利地增加着,這些天文數字的利息收入歸誰呢?歸創造出美元的銀行系統。

    債務美元的利息是原有貨币總量之外的部分,必然要求在現有貨币總量之外再創造出新的債務美元,換句話說,人民借錢越多,就必須借更多的錢。

    債務與貨币死鎖在一起,其邏輯的必然結果就是,債務永遠增加,直到其債務貨币遭人徹底抛棄或其利息重負壓垮自身經濟發展,導緻整個體系的最終崩潰。

    債務的貨币化乃是現代經濟最嚴重的潛在不穩定因素之一,它是通過透支未來來滿足現在的需要。

    中國有句老話,寅吃卯糧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另一類貨币,就是以金銀貨币為代表的非債務貨币。

    這種貨币不依賴于任何人的許諾,不是任何人的債務,它代表的是人類已經完成的勞動成果,是人類數千年社會實踐中自然進化而來的。

    它不需要任何政府力量的強制,它可以跨越時代與國界,它是貨币中的最終支付手段。

    在所有貨币中,金銀貨币意味着“實際擁有”,而法币則代表“欠條+許諾”。

    二者的價值“含金量”有着本質區别。

     中國的人民币則介于二者之間。

    盡管人民币目前也存在着“債務化貨币”的成分,但就其主體而言,仍然是體現過去已經完成的産品與服務的度量。

    人民币的發行并非像美元一樣必須以國債作抵押,由私有中央銀行發行貨币,所以得以避免了落入私人腰包的巨額利息支出,從這個角度來講,人民币的屬性更接近金銀貨币。

    同時,由于人民币沒有金銀作為支撐,它又有法币的基本屬性,必須依靠政府的強制力才能保證貨币價值。

     真正理解西方法币制度,尤其是美元制度的内在本質,是人民币未來改革的必要前提。

     1.部分儲備金體系(FractionalReserveBanking):通貨膨脹的策源地 “(現代)銀行原本就是不公正的,它帶着罪惡降生。

    銀行家們擁有着地球。

    剝奪他們的一切,但留下創造儲蓄(Deposit)的權力,他們隻需要動動筆,就能創造出足夠的儲蓄來贖回他們丢失的一切。

    但是,如果剝奪了他們創造儲蓄的權力,一切财富的好運都會消失,也包括我自己的,它們(創造儲蓄的權力)應該消失,因為這将帶來一個更幸福和更美好的世界。

    但是如果你們願意繼續成為銀行家們的奴隸,并為你們的被奴役支付費用,那就讓他們繼續創造儲蓄好了。

    ” 約四亞.斯坦普爵士英格蘭銀行行長,英國第二富豪 最早的金匠銀行家們提供的是純粹的“金币存放業務”,當儲戶将金币交給銀行家時,銀行家提供标準格式的收據,這些收據就是“銀行券”,這些金币的“衍生物”逐漸成為社會交易的媒介,被稱之為貨币。

     此時的銀行是處在完全儲備金體系之下,它随時可以将“銀行券”兌換成金币。

    其主要收入就是儲戶繳納的“托管費”。

     久而久之,“聰明的”金匠銀行家發現平時隻有很少的儲戶前來要求将“銀行 券”兌換成金币,眼看着金窖裡的黃金躺在那裡睡大覺,銀行家不禁開始心癢起來,如何才能“盤活”這些沉睡的資産呢? 社會上總有一些人急需用錢,于是銀行家就告訴他們可以到銀行來借錢,隻要在規定期限内償還本金,再支付一些利息就可以了。

    當借錢的人來到銀行,銀行家就用多開“收據”的辦法,增發“銀行券”來進行貸款,坐收利息。

    隻要不增發得太過份,一般不會引起儲戶懷疑。

    長期的經驗說明,增發比如10倍的“銀行券”是安全的。

    由于貸款利息收入是無中生有的意外之财,當然是多多益善,于是銀行家開始到處拉儲戶,為了吸引人,他們開始對原本收費的存放托管業務支付利息。

     當從事金币儲藏業務的金匠銀行家開始進行貸款業務時,他實際上為原來的儲戶提供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服務産品,第一種是純粹“金币存放”,第二種是“投資儲蓄”。

    這二者的本質區别在于“金币的所有權”。

    在第一種情況下,儲戶對在銀行家那裡儲放的金币擁有絕對的所有權,銀行家必須承諾儲戶可以随時拿收據來兌換金币。

    而第二種則是儲戶在一段時間内,喪失對儲放金币的所有權,由銀行家進行風險投資,當收回投資之後,儲戶才能重新獲得所有權。

     第一種“金币存放”所對應的銀行券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