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聯儲:私有的中央銀行(上)
關燈
小
中
大
。
到1907年10月危機爆發時,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托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态。
摩根在此之前的幾個月裡一直在歐洲的倫敦與巴黎之間“度假”,經過國際金融家們精心策劃,摩根回到美國。
不久,紐約突然開始廣泛流傳美國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KnickerbockerTrust)即将破産,流言像病毒一般迅速傳染了整個紐約,驚恐萬狀的存款市民在各個信托公司門口徹夜排隊等候取出他們的存款。
銀行則要求信托公司立即還貸,受到兩面催款的信托公司隻好向股票市場借錢(MarginLoan),借款利息一下沖到150%的天價。
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幾乎限于停盤狀态。
摩根此時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了,當紐約證交所主席來到摩根的辦公室求救時,他聲音顫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3點之前籌集到2500萬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将會破産,他除了關閉股票市場将别無選擇。
下午兩點,摩根緊急召開銀行家會議,在16分鐘裡,銀行家們籌足了錢。
摩根立即派人到證交所宣布借款利息将以10%敞開供應,交易所裡立即就是一片歡呼。
僅過了一天,緊急救助的資金告罄,利息再度瘋長。
八家銀行和信托公司已經倒閉。
摩根趕到紐約清算銀行,要求發放票據作為臨時貨币以因應嚴重的現金短缺。
11月2日星期六,摩根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計劃,“拯救”仍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摩爾斯萊(MooreandSchley)公司。
該公司已陷入2500萬美元的債務,瀕臨倒閉。
但是它卻是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TennesseeCoalandIronCompany)的主要債權人,如果摩爾斯萊被迫破産清償,紐約股市将完全崩潰,波及後果不堪設想。
摩根将紐約金融圈子裡的大腕悉數請到他的圖書館,商業銀行家被安排在東書房,信托公司老總被安排在西書房,惶惶不可終日的金融家們焦急地等待着摩根給他們安排的命運。
摩根深知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擁有的田納西州、亞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的鐵礦和煤礦資源将大大加強摩根自己創辦的鋼鐵巨無霸:美國鋼鐵公司的壟斷地位。
在反壟斷法的制約之下,摩根始終對這塊大肥肉無法下嘴,而這次危機給他創造了一個難得的兼并機會。
摩根的條件是,為了拯救摩爾斯萊公司和整個信托行業,信托公司必須集資2500萬美元來維持信托公司不至崩潰,美國鋼鐵公司從摩爾斯萊手中買下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的債權。
焦慮煩躁的心情,瀕臨破産的壓力,和整夜未眠的極度疲倦的信托投資的老總們終于向摩根繳械投降。
在拿到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這塊肥肉之後,喜不自勝的摩根還有最後一關要過,那就是對反壟斷一點不含糊的老羅斯福總統。
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趕往華盛頓,務必在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場開盤之前,拿到總統的批準。
銀行危機,大批企業倒閉,失去一生積蓄的成千上萬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權危機,老羅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來穩定大局,他在最後時刻被迫簽下城下之盟。
此時距星期一股市開盤僅剩5分鐘! 紐約股市聞訊大漲。
摩根以4500萬美元的超低價吃下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而該公司潛在價值按照約翰·穆迪的評估至少在10億美元左右。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蓄謀已久的精确定向爆破,熠熠奪目的嶄新金融大廈總是建築在成千上萬破産者的廢墟之上。
4.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币(FiatMoney):銀行家世界觀的大 轉變 十九世紀末以來,國際銀行家對金錢的認識再一次實現重大飛躍。
原有的英格蘭銀行模式,即以國債作為抵押來發行貨币,通過兩者的死鎖,實現政府舉債,銀行發行貨币。
确保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從而保證了銀行家不斷增長的巨額收益,在金本位體系之下,銀行家堅決反對通貨膨脹,因為任何貨币貶值都直接傷害了銀行家的利息實際收入。
這種思路還是比較原始的放貸吃利息的辦法,主要的缺點就是财富積累得太慢,即使是用上部分準備金制度(FractionalReserve),仍然不足以滿足銀行家們日漸膨脹的胃口。
特别是黃金和白銀增加緩慢,這就等于給銀行放貸總量設了一個上限。
二十世紀之交的歐洲,銀行家們已經摸索出一套更為高效也更為複雜的法定貨币體制。
法定貨币徹底擺脫了黃金和白銀對貸款總量的剛性制約,讓貨币控制更加彈性(Elastic),也更加隐秘。
當銀行家逐漸明白通過無限制增加貨币供應來獲得的收益遠比通貨膨脹帶來的貸款利息損失要大得多時,他們随即成為法定貨币最熱烈的擁護者。
通過急劇增發貨币,銀行家們等于掠奪整個國家儲蓄者的巨額财富,而比起原來銀行強制拍賣别人财産的方式,通貨膨脹要“文明”得多,所遇到人民的抵抗也要小得多,甚至難以為人察覺。
在銀行家的資助之下,通貨膨脹的經濟學探讨逐漸被引導到純數學遊戲的軌道上,由于增發紙币所導緻的通脹(CurrencyInflation)的概念已經在現代完全被價格上漲的通脹(PriceInflation)理論所淹沒。
這時,銀行家們手中發财緻富的手段中除了原有的“部分儲備金”(FractionalReserve)制度,貨币與國債死鎖之外,又增加了一個更為強大的工具:貨币通脹(CurrencyInflation)。
從此,銀行家實現了從黃金的衛道士到黃金的死敵這一戲劇性的轉變。
凱恩斯就通貨膨脹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用這個辦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難以察覺地沒收人民的财富,一百萬人中也很難有一個人能夠發現這種偷竊行為。
” 準确地說在美國使用這個辦法是私有的美聯儲而不是政府。
到1907年10月危機爆發時,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托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态。
摩根在此之前的幾個月裡一直在歐洲的倫敦與巴黎之間“度假”,經過國際金融家們精心策劃,摩根回到美國。
不久,紐約突然開始廣泛流傳美國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KnickerbockerTrust)即将破産,流言像病毒一般迅速傳染了整個紐約,驚恐萬狀的存款市民在各個信托公司門口徹夜排隊等候取出他們的存款。
銀行則要求信托公司立即還貸,受到兩面催款的信托公司隻好向股票市場借錢(MarginLoan),借款利息一下沖到150%的天價。
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幾乎限于停盤狀态。
摩根此時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了,當紐約證交所主席來到摩根的辦公室求救時,他聲音顫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3點之前籌集到2500萬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将會破産,他除了關閉股票市場将别無選擇。
下午兩點,摩根緊急召開銀行家會議,在16分鐘裡,銀行家們籌足了錢。
摩根立即派人到證交所宣布借款利息将以10%敞開供應,交易所裡立即就是一片歡呼。
僅過了一天,緊急救助的資金告罄,利息再度瘋長。
八家銀行和信托公司已經倒閉。
摩根趕到紐約清算銀行,要求發放票據作為臨時貨币以因應嚴重的現金短缺。
11月2日星期六,摩根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計劃,“拯救”仍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摩爾斯萊(MooreandSchley)公司。
該公司已陷入2500萬美元的債務,瀕臨倒閉。
但是它卻是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TennesseeCoalandIronCompany)的主要債權人,如果摩爾斯萊被迫破産清償,紐約股市将完全崩潰,波及後果不堪設想。
摩根将紐約金融圈子裡的大腕悉數請到他的圖書館,商業銀行家被安排在東書房,信托公司老總被安排在西書房,惶惶不可終日的金融家們焦急地等待着摩根給他們安排的命運。
摩根深知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擁有的田納西州、亞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的鐵礦和煤礦資源将大大加強摩根自己創辦的鋼鐵巨無霸:美國鋼鐵公司的壟斷地位。
在反壟斷法的制約之下,摩根始終對這塊大肥肉無法下嘴,而這次危機給他創造了一個難得的兼并機會。
摩根的條件是,為了拯救摩爾斯萊公司和整個信托行業,信托公司必須集資2500萬美元來維持信托公司不至崩潰,美國鋼鐵公司從摩爾斯萊手中買下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的債權。
焦慮煩躁的心情,瀕臨破産的壓力,和整夜未眠的極度疲倦的信托投資的老總們終于向摩根繳械投降。
在拿到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這塊肥肉之後,喜不自勝的摩根還有最後一關要過,那就是對反壟斷一點不含糊的老羅斯福總統。
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趕往華盛頓,務必在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場開盤之前,拿到總統的批準。
銀行危機,大批企業倒閉,失去一生積蓄的成千上萬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權危機,老羅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來穩定大局,他在最後時刻被迫簽下城下之盟。
此時距星期一股市開盤僅剩5分鐘! 紐約股市聞訊大漲。
摩根以4500萬美元的超低價吃下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而該公司潛在價值按照約翰·穆迪的評估至少在10億美元左右。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蓄謀已久的精确定向爆破,熠熠奪目的嶄新金融大廈總是建築在成千上萬破産者的廢墟之上。
4.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币(FiatMoney):銀行家世界觀的大 轉變 十九世紀末以來,國際銀行家對金錢的認識再一次實現重大飛躍。
原有的英格蘭銀行模式,即以國債作為抵押來發行貨币,通過兩者的死鎖,實現政府舉債,銀行發行貨币。
确保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從而保證了銀行家不斷增長的巨額收益,在金本位體系之下,銀行家堅決反對通貨膨脹,因為任何貨币貶值都直接傷害了銀行家的利息實際收入。
這種思路還是比較原始的放貸吃利息的辦法,主要的缺點就是财富積累得太慢,即使是用上部分準備金制度(FractionalReserve),仍然不足以滿足銀行家們日漸膨脹的胃口。
特别是黃金和白銀增加緩慢,這就等于給銀行放貸總量設了一個上限。
二十世紀之交的歐洲,銀行家們已經摸索出一套更為高效也更為複雜的法定貨币體制。
法定貨币徹底擺脫了黃金和白銀對貸款總量的剛性制約,讓貨币控制更加彈性(Elastic),也更加隐秘。
當銀行家逐漸明白通過無限制增加貨币供應來獲得的收益遠比通貨膨脹帶來的貸款利息損失要大得多時,他們随即成為法定貨币最熱烈的擁護者。
通過急劇增發貨币,銀行家們等于掠奪整個國家儲蓄者的巨額财富,而比起原來銀行強制拍賣别人财産的方式,通貨膨脹要“文明”得多,所遇到人民的抵抗也要小得多,甚至難以為人察覺。
在銀行家的資助之下,通貨膨脹的經濟學探讨逐漸被引導到純數學遊戲的軌道上,由于增發紙币所導緻的通脹(CurrencyInflation)的概念已經在現代完全被價格上漲的通脹(PriceInflation)理論所淹沒。
這時,銀行家們手中發财緻富的手段中除了原有的“部分儲備金”(FractionalReserve)制度,貨币與國債死鎖之外,又增加了一個更為強大的工具:貨币通脹(CurrencyInflation)。
從此,銀行家實現了從黃金的衛道士到黃金的死敵這一戲劇性的轉變。
凱恩斯就通貨膨脹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用這個辦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難以察覺地沒收人民的财富,一百萬人中也很難有一個人能夠發現這種偷竊行為。
” 準确地說在美國使用這個辦法是私有的美聯儲而不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