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上)
關燈
小
中
大
衰退。
在債務貨币之下,美國将永遠無法償還國債、公司和私人債務,因為還清債務之日,也正是美元消失之時。
美國的總債務非但不會減少,随着債務利息利滾利的雪球效應和經濟自然增長的貨币需求,美國的債務總量将會持續上升,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3.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美國80年代發行的規模空前的國債,由于利息頗高,極大地吸引了私人和非銀行機構的投資者,外國中央銀行也趨之若鹜,在這個現有美元的回流重新使用的過程中,新美元創造較少。
到了90年代,由于打垮了世界主要競争貨币,美元國債仍然搶手,進口日常商品的價格在第三世界國家貨币普遍貶值的情況下,也顯得格外便宜,美國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歲月。
2001年以來,由于反恐戰争的龐大開支和80年代以來大量發行的各種期限的國債紛紛到期,以及越來越大的利息支出,迫使美國發行更多的國債來替換老國債。
從1913年到2001年,美國在87年裡一共積累了6萬億美元的國債,而從2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5年多的時間裡,美國竟增加了近3萬億美元的國債,美國聯邦國債總量已高達8萬8000億美元,并以每天25.5億的速度增加着。
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開支中高居第三位,僅次于醫療健康和國防,每年高達近4000億美元,占其财政總收入的17%。
美國國債 從1982年到1992年,美國貨币增發尚處在“溫和增加”狀态,年均增加8%。
但從1992年到2002年,美國貨币增發進入“快車道”,達到了12%。
從2002年開始,由于反恐戰争和刺激瀕臨衰退的經濟的需要,在戰後利率接近最低點的情況下,美國貨币增發速度達到了驚人的15%。
其實,從美國國債增發的陡度來看,一切已屬必然。
美聯儲在2006年3月宣布停止M3廣義貨币統計報告并不是偶然的。
(人類曆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嚴重地透支過未來,美國不僅透支了自己人民的财富,也同樣嚴重地透支着其它國家人民的未來财富,任何一個熟悉股票投資的人,都可以清楚的預見到這種陡度的曲線最終将意味着什麼。
) 2001年911以來,葛林斯潘為挽救股市和債券市場,不顧後果的把利率從6%迅速降到1%所造成的美元信貸暴漲,使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人們終于明白了,原來美元其實是印着綠色花紋的紙片。
全世界的主要美元持有者幾乎同時撲向了房地産,石油,黃金,白銀,大宗商品等美聯儲變不出來的東西。
一位法國投資者說:“紐約人能發行美元紙币,但隻有上帝才能發行石油和黃金。
”其後果就是,原油價格從22美元一桶上漲到60美元,黃金、白銀、白金、鎳、銅、鋅、鉛、大豆、糖、咖啡、可可等價格分别是2002年價格的120%到300%。
但經濟學家仍然信誓旦旦的說通貨膨脹隻有1-2%,人們不禁想起馬克.吐溫的一句名言: 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美國的總債務已高達44萬億美元,這些債務包括聯邦國債,州與地方政府債務,國際債務,私人債務的總和。
這些債務平攤到每一個美國人身上高達近15萬美元,一個四口之家要負擔近60萬美元的債務。
在私人債務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數目龐大的住房按揭貸款和信用卡欠款。
如果以5%的保守利息計算,44萬億美元每年需要支付高達2.2萬億美元的利息,幾乎相當于美國聯邦政府全年的财政總收入。
在全部債務中,近70%的債務都是1990年以後“創造”出來的。
現在的美國已經不可能再發動80年代初的高利率戰争來套牢第三世界國家了,因為美國本身已經嚴重負債,任何高利率的政策都無異于經濟自殺。
債務“金錢化”,再加上部分儲備金這一超級放大器,已經嚴重透支了美國人民未來的财富。
到2006年,美國人所上繳的個人收入所得稅的總額,在聯邦政府那裡僅稍事停留,就立刻全部轉入銀行系統以支付債務美元的利息。
個人繳納的所得稅沒有一分錢用到了政府身上,各地區的教育開支主要靠當地的地産稅收入,全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和維護用的是汽油稅,對外用兵的戰争費用恰好等于美國公司繳納的公司稅。
換句話說,3億美國人被銀行家“間接征稅”了幾十年,而且還要年複一年被繼續盤剝下去。
美國人民的儲蓄,則通過長期通貨膨脹被銀行家的“潛在稅收”再刮掉一層皮。
先不論美國的債務人是否還能還得清這利滾利的債務,問題是美國政府壓根兒就沒有打算償還國債。
美國政府隻是不斷地用永遠增加的新債券去替換老債券(DebtRollover)以及老債務所累積的利息,循環往複,直至永遠。
正如美聯儲費城銀行指出,“在另一方面,日益增加的衆多分析家現在認為國債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是(經濟的)福音。
他們認為國債完全不需要減少。
” 是啊,如果一個人可以不斷靠借越來越多的債務來過着奢侈的生活,而且可以永遠不用還錢,天底下隻怕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好事了。
這種聽起來類似“經濟永動機”的“好事”,現在正在美國大行其道。
這些經濟學家們認為可以用不斷增加債務來永遠享受“美好生活”的想法,與認為一國可以靠多印鈔票就能緻富的思路,并沒有本質區别。
這些學者們還進一步指責亞洲和其它國家過多的儲蓄才是造成世界經濟結構失調的根本原因,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論調已足以證明其
在債務貨币之下,美國将永遠無法償還國債、公司和私人債務,因為還清債務之日,也正是美元消失之時。
美國的總債務非但不會減少,随着債務利息利滾利的雪球效應和經濟自然增長的貨币需求,美國的債務總量将會持續上升,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3.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美國80年代發行的規模空前的國債,由于利息頗高,極大地吸引了私人和非銀行機構的投資者,外國中央銀行也趨之若鹜,在這個現有美元的回流重新使用的過程中,新美元創造較少。
到了90年代,由于打垮了世界主要競争貨币,美元國債仍然搶手,進口日常商品的價格在第三世界國家貨币普遍貶值的情況下,也顯得格外便宜,美國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歲月。
2001年以來,由于反恐戰争的龐大開支和80年代以來大量發行的各種期限的國債紛紛到期,以及越來越大的利息支出,迫使美國發行更多的國債來替換老國債。
從1913年到2001年,美國在87年裡一共積累了6萬億美元的國債,而從2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5年多的時間裡,美國竟增加了近3萬億美元的國債,美國聯邦國債總量已高達8萬8000億美元,并以每天25.5億的速度增加着。
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開支中高居第三位,僅次于醫療健康和國防,每年高達近4000億美元,占其财政總收入的17%。
美國國債 從1982年到1992年,美國貨币增發尚處在“溫和增加”狀态,年均增加8%。
但從1992年到2002年,美國貨币增發進入“快車道”,達到了12%。
從2002年開始,由于反恐戰争和刺激瀕臨衰退的經濟的需要,在戰後利率接近最低點的情況下,美國貨币增發速度達到了驚人的15%。
其實,從美國國債增發的陡度來看,一切已屬必然。
美聯儲在2006年3月宣布停止M3廣義貨币統計報告并不是偶然的。
(人類曆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嚴重地透支過未來,美國不僅透支了自己人民的财富,也同樣嚴重地透支着其它國家人民的未來财富,任何一個熟悉股票投資的人,都可以清楚的預見到這種陡度的曲線最終将意味着什麼。
) 2001年911以來,葛林斯潘為挽救股市和債券市場,不顧後果的把利率從6%迅速降到1%所造成的美元信貸暴漲,使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人們終于明白了,原來美元其實是印着綠色花紋的紙片。
全世界的主要美元持有者幾乎同時撲向了房地産,石油,黃金,白銀,大宗商品等美聯儲變不出來的東西。
一位法國投資者說:“紐約人能發行美元紙币,但隻有上帝才能發行石油和黃金。
”其後果就是,原油價格從22美元一桶上漲到60美元,黃金、白銀、白金、鎳、銅、鋅、鉛、大豆、糖、咖啡、可可等價格分别是2002年價格的120%到300%。
但經濟學家仍然信誓旦旦的說通貨膨脹隻有1-2%,人們不禁想起馬克.吐溫的一句名言: 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美國的總債務已高達44萬億美元,這些債務包括聯邦國債,州與地方政府債務,國際債務,私人債務的總和。
這些債務平攤到每一個美國人身上高達近15萬美元,一個四口之家要負擔近60萬美元的債務。
在私人債務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數目龐大的住房按揭貸款和信用卡欠款。
如果以5%的保守利息計算,44萬億美元每年需要支付高達2.2萬億美元的利息,幾乎相當于美國聯邦政府全年的财政總收入。
在全部債務中,近70%的債務都是1990年以後“創造”出來的。
現在的美國已經不可能再發動80年代初的高利率戰争來套牢第三世界國家了,因為美國本身已經嚴重負債,任何高利率的政策都無異于經濟自殺。
債務“金錢化”,再加上部分儲備金這一超級放大器,已經嚴重透支了美國人民未來的财富。
到2006年,美國人所上繳的個人收入所得稅的總額,在聯邦政府那裡僅稍事停留,就立刻全部轉入銀行系統以支付債務美元的利息。
個人繳納的所得稅沒有一分錢用到了政府身上,各地區的教育開支主要靠當地的地産稅收入,全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和維護用的是汽油稅,對外用兵的戰争費用恰好等于美國公司繳納的公司稅。
換句話說,3億美國人被銀行家“間接征稅”了幾十年,而且還要年複一年被繼續盤剝下去。
美國人民的儲蓄,則通過長期通貨膨脹被銀行家的“潛在稅收”再刮掉一層皮。
先不論美國的債務人是否還能還得清這利滾利的債務,問題是美國政府壓根兒就沒有打算償還國債。
美國政府隻是不斷地用永遠增加的新債券去替換老債券(DebtRollover)以及老債務所累積的利息,循環往複,直至永遠。
正如美聯儲費城銀行指出,“在另一方面,日益增加的衆多分析家現在認為國債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是(經濟的)福音。
他們認為國債完全不需要減少。
” 是啊,如果一個人可以不斷靠借越來越多的債務來過着奢侈的生活,而且可以永遠不用還錢,天底下隻怕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好事了。
這種聽起來類似“經濟永動機”的“好事”,現在正在美國大行其道。
這些經濟學家們認為可以用不斷增加債務來永遠享受“美好生活”的想法,與認為一國可以靠多印鈔票就能緻富的思路,并沒有本質區别。
這些學者們還進一步指責亞洲和其它國家過多的儲蓄才是造成世界經濟結構失調的根本原因,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論調已足以證明其